(四)文化产品
文化工业是美国向外渗透价值观的重要途径。美国的影视片中星条旗永远象征着“正义”与“和平”。在美国式的人道主义、爱情至上等价值观背后,美国影视片从来没有忘记告诉观众,美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最合理也最美好。与之相反,与美国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总是无能和独裁,不少影片把共产党描绘成恐怖组织,黄种人只能扮演黑社会走卒一类的小人物。迪斯尼的米老鼠、时代华纳的兔八哥、维亚康姆的探索频道等产品风靡全球,它们不仅创造了高额的商业利润,而且使美国人的价值观渗透到世界儿童和青年的心中,为美国掌控全球话语权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文化产品是海外观众愿意消费的内容,我国媒介在开展国际传播时除了重视通过新闻报道进行“硬性”传播之外,更应加强文化产品如影视剧、动漫、音乐、美术作品等“软性”内容的渗透作用,利用海外观众的消费心理来传输我们的价值观念。在这一点上,韩国电视剧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韩剧的巧妙之处在于,它没有过分强调自己的民族身份、国别身份和意识形态特征,而是在尊重民族文化自主性的基础上,更强调将整个东方文化作为其文化背景与题材资源,这样一下就超越了原本作为民族文化的弱势层面,藉以整个东方文化的背景与资源,走与西方文化截然不同,或者根本相逆的文化路线;或者说,韩剧是绕开民族文化的弱势,直接登顶东方文化的强势,借东方文化之全力,与西方文化形成对抗之势的。
在进行国际传播策划及国际话语权争夺的过程中,文化产品输出所产生的长期“软化”效果不容忽视。而且由于音乐、美术等形式的信息载体能够不受语言障碍的约束,易于理解和接受,各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将会以一种更加有力的形式作用于受众的意识,对于改善国际形象、赢得国际社会认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的音乐作品《梁祝》曾在上世纪80年代深受世界各国的欢迎。我国在1999年投资拍摄的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曾经在独联体国家获得了不小的成功。近些年来出现了一批在国际上屡获殊荣的电影作品,如《英雄》、《卧虎藏龙》等,这些影视作品将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富有吸引力的方式呈现给西方,提高了国外公众对中国的关注和兴趣,增加了其对中国的认知。但与此同时,展示新时代中国和谐、开放、富强、文明形象的影视作品和文化产品却非常缺乏。在国际传播策划中,以生动可感、富于表现力的文艺作品、影视人物形象来传递信息,表达观点,利用日积月累的“涵化作用”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是大众媒体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
三、传播渠道
传播渠道是传播过程的基本组成部分,是传播行为得以实现的物质手段。
在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斗争中,信息传播渠道不畅会直接导致话语主导权的失衡。我国媒体想要赢得世界各国受众特别是受西方主流媒体长期影响的发达国家受众的选择,在争夺国际话语权的斗争中争取主动,进而赢得国际话语权,必须加强渠道建设,拓宽国际交往与传播的多样化渠道。
(一)拓宽信息来源渠道
1.获取权威信息
从权威方获取信息,往往可以使报道增加可信度、权威性;作为掌握信源的官方或其他权威机关,为媒体提供笫一手消息,有利于政府对事态进行有建设性的控制。传播渠道调查表明,凡涉及本国重大利益和安全的,如伊拉克问题、中美撞机事件、朝鲜核问题等,美国媒体80%的报道和内容都是根据白宫、国务院、中央情报局或联邦调查局提供的信息。
在2001年4月1日的中美撞机事件中,美国媒体的新闻源主要是军方和太平洋舰队司令布莱尔。这对于美国和全世界的公众来说,是非常权威的信息。而且,事情一发生,军方首先发出声音,发表了声明,接着政府也发表了声明,他们都很主动地把这件事透露给媒体,让媒体来报道这件事。这就掌握了国际话语的主动权。而与此同时,中国的声音显得非常微弱。在事件的初期,中国政府甚至没有发表声明,后来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发表了一个非常简短的声明,媒体的反应也显得无力。这样的话,美国的媒体即使想引用中国官方的话,也无处可引,这几乎是相当于放弃了在该事件上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将其拱手相让。
2.获取第一手信息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中心的陈枫在《把中国的声音传向世界——论驻外记者如何争取国际话语权》一文中就提出我国国际报道中原创率较低的问题,认为这一现象突出表现在过分依赖编译外电,而缺乏深入一线的原创报道。这一方面难以核实新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在客观上加剧了全球信息不均衡和不对称,并使我国媒体有沦为西方媒体的“传声筒”的危险,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削弱了中国媒体的公信力,而且使我们失去了对外部世界的“知情权”和对国际事件的“解释权”,并将最终失去“话语权”。
因此,加强队伍和渠道建设尤为重要。在传播实践中,记者要尽可能深入一线采访,获得第一手新闻素材,挖掘出不一样的新闻线索,注意那些容易被忽略的新闻细节,让受众感觉到事件现场气氛,准确地判断事态的来龙去脉,精确地预测事态的发展动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发言的公正与权威,坚定地发出中国的声音。
3.拓宽信息来源
在瞬息万变的国际社会里,做到对任何突发事件都能绝对领先,并非易事,即便对世界大媒体也是如此。而在影像及声音的记录、传送日益快捷的今天,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突发事件的见证者兼记者。如果能够更多地利用这些社会力量,媒体就可以在时效和现场报道上平添巨大优势,从而为赢得话语权抢占先机。早在2006年,CNN就启动了“我报道”(I-Report)计划,通过电子邮箱和网站专门频道,鼓励普通观众把自己身边发生的新闻记录下来,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传给CNN播发,从而有效拓展了消息的来源渠道。据有关媒体报道,在2007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枪击事件中,“我报道”频道大出风头。惨案发生的第一声枪响就是该校学生贾马尔用手机捕捉到的。整个事件中,当地网友共提交了400多段相关的影音图片资料。CNN的做法,对我国媒体建构突发事件报道的外部机制,拓宽信息来源渠道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二)扩展信息的传播渠道
1.加强传统渠道建设
主要是指传播内容能够送出去,是从信息覆盖、传播渠道上下工夫,这是赢得国际话语权的物质基础。
中央电视台1992年开办中文国际频道(CCTV-4),2000年开办了英语国际频道(CCTV-9)。之后,又相继开办了西班牙语、法语、阿拉伯语和俄语国际频道。这六个国际频道均为综合性电视频道,每天24小时不间断播出,节目信号通过卫星覆盖全球,并与世界各地229家电视媒体合作,实施了270个整频道或部分时段落地项目,入户总数达1.1亿。为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的定位,CCTV-9于2010年4月26日更名为CCTV-NEWS,加强新闻报道规模,全天直播新闻达19小时,并推出《中国24小时》、《今日话题》、《世界观察》、《财富高峰会》和《新财富》等深度报道和评论类节目;同时加强节目编排的针对性,在欧非、亚太、美洲时区的黄金收视时间全部播出新闻。
同时,中央电视台着力提高国际新闻的自采率和首发率,完善驻外记者站布局。建立美洲、欧洲中心记者站,配备小型化、便携式技术装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同时建立健全驻外记者站与台内频道联动机制,完善驻外记者站内部运行机制。在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报道中,在全球设立多个演播室与台内对接,并进行高频次视频和电话连线。其中,美洲、欧洲中心记者站,香港记者站和台北驻点的自设演播室实现常态化使用。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从传统媒体到现代媒体”转变的过程中也亮点频出。2009年,国际广播电台新增6种在线广播,在线广播总数增加到59种。而新华社一方面进一步加强了驻外站点的建设。2009年7月,新华社的第七家海外总分社——亚欧总分社在莫斯科成立,至2020年,新华社驻外站点计划增加到150个左右。另一方面,新华社在世界范围内大力拓展音视频业务,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电视新闻服务专线。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基本具备了举办电视频道的能力,并完全有能力向更为广阔的电视终端产品领域发展。
2.扩展国际合作
除了加强自身渠道建设,还要积极探索与海外媒体的合作方式,通过与落地对象国有实力的媒体公司合作,实现节目制播本土化,不仅丰富了传播渠道,内容和形式上经过本土化包装的节目也更能迎合当地受众的需求和习惯,为赢得国际话语权打下了基础。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以后,为了回击境外敌对势力和西方媒体在“7.5”事件上对中国的歪曲攻击,向土耳其民众报道事件的真相,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土耳其文网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方向”调频电台合作,于7月13日至17日在乌鲁木齐成功举办了“来自乌鲁木齐的声音”中土系列网络对话。本次网络对话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借船出海”,坚持用事实说话,有效影响了国际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