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海外新闻出版实录2009
9659200000035

第35章 柏林与法兰克福争抢出版社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家出版社的去留问题,竟然引起出版界和大众传媒的广泛关注,这在德国出版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而这场风波让出版界欣喜地看到,当其他行业被经济危机折磨得灰头土脸时,出版业却还是“香饽饽”。

出版重镇着急了

2009年春末夏初的一天,柏林市政府郑重其事地对外发布新闻:总部设在法兰克福市的兹阿卡姆布出版社(集团)将搬迁到柏林,有关协调工作已在进行之中。

现任的柏林市长克劳斯·奥欧赖特认为,首都柏林不仅是政治中心,而且也是文化中心。为了尽快摆脱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柏林应当从文化创意产业找出路。

因此,要凭借柏林的优势,大力引进更多的文化创意企业,其中自然包括出版企业。

按照这一思路,肩负着这样的使命,柏林市文化管理部门官员安德烈·施米茨和经济管理部门官员巴拉尔托·沃尔夫,频繁地与兹阿卡姆布出版社的董事长伍·乌捷尔多·维凯维茨、总裁托马斯·朱勒接触,双方谈得非常投机。从表面上看,似乎大局已定。

仅仅是柏林市政府的说法还不够,大众传媒当然要“围攻”兹阿卡姆布出版社。

面对大众传媒的“刨根问底”,兹阿卡姆布出版社没有否认,给出的回答是“正在考虑之中”。由于兹阿卡姆布出版社的搬迁,是柏林市政府主动提出来的,所以据说搬迁后的包括办公地址、总部大楼在内的具体细节都已经考虑过了。

然而,对大众传媒的有关报道,最吃惊、最着急的莫过于法兰克福市政府。位于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自认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就成为德国的出版文化中心。大文豪歌德的故乡在这里,囊括出版、批发、零售各环节的德国图书业者协会的总部设在这里,用“法兰克福”冠名的国际图书博览会每年在这里举办。该市总人口不过65万,但出版社却有75家,其中就包括出版业绩显赫、在行业内外大名鼎鼎的兹阿卡姆布出版社。法兰克福市认为,一旦失去兹阿卡姆布出版社,对本市而言就是文化上的重大损失。因此,本市作为“德国出版重镇”,必须设法留住兹阿卡姆布出版社。

以尼古拉皇帝为诱饵

兹阿卡姆布出版社的创始人是佩特·兹阿卡姆布。在纳粹德国时期,S.费歇尔出版社因为受到纳粹法西斯的迫害,不得已流亡国外。S.费歇尔出版社在离开德国时,把个别部门留了下来。经人推荐,佩特·兹阿卡姆布从1936年起开始负责经营S.费歇尔出版社留在国内的部分。1950年,佩特·兹阿卡姆布离开S.费歇尔出版社,分别在柏林和法兰克福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独立的出版社。把柏林的出版社全部搬到法兰克福市菩提树大街,是在1968年。佩特·兹阿卡姆布逝世于1956年。他的继任者齐格菲·乌捷尔多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兹阿卡姆布出版社在他手里变成了全德国超一流的出版社。

兹阿卡姆布出版社的文学图书部门,拥有布莱希特、海塞(194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弗里思等著名作家,也培育了以恩杰斯贝格、汉特凯为首的众多先前默默无闻、后来名声大振的作家。兹阿卡姆布出版社的哲学、思想图书部门,尤其同“法兰克福学派”关系深厚。阿多诺、布洛克、哈伯马斯等学术名流的著作,几乎都在兹阿卡姆布出版社出版。国外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最新的学术动态,兹阿卡姆布出版社也从出版的角度积极予以反映。为此,兹阿卡姆布出版社的出版活动,被文化学术界誉为在构建“精神帝国”,在传播“兹阿卡姆布文化”,对战后德国的精神复兴曾产生过巨大影响。

在齐格菲·乌捷尔多2002年去世以后,虽然其夫人伍·乌捷尔多·维凯维茨拿到了“接力棒”,但由于围绕经营权问题内讧不断,兹阿卡姆布出版社的出版水平、经济效益直线下降,几年间亏损250万欧元。不过,个性倔强的伍·乌捷尔多·维凯维茨力挽狂澜,近一两年接连推出了乌韦·特尔坎普的《塔》等几种畅销书,出版社的财务状况因此有所好转。

在兹阿卡姆布出版社召开的一次经营会议上,法兰克福市市长彼得拉·洛特、市文化局局长费利库斯·塞梅洛特破例出席,他们建议兹阿卡姆布出版社放弃搬迁的计划。他们强调指出,柏林市财政本身就有巨大的赤字,且文化学术氛围向来也不浓厚。从法兰克福市来说,位于市中心的市政府所有的一幢大楼,尽管目前德国图书业者协会还在使用,但市政府已决定该协会不久将搬到附近的古旧街区,之后这幢大楼交由兹阿卡姆布出版社使用。与此同时,市政府将着手修复齐格菲·乌捷尔多的故居,资金全部由市政府负担,就连修复的方案也已起草出来。

然而,法兰克福市的盛情似乎来得太迟了。在本次经营会议之前,兹阿卡姆布出版社已经作出了把本社在法兰克福的主要部分搬迁到柏林的最终决定。新的办公用房是位于柏林市中心的勃留塔大街尼古拉皇帝曾经驾临过的建筑物。现已开始装修,计划在2010年春天搬进去。兹阿卡姆布出版社搬走后,在法兰克福仅留下一些分支机构。

“争抢”已拉开序幕

2009年5月中旬,在法兰克福文学馆,法兰克福的文化局负责人、作家、文学评论家、新闻记者聚集在一起,举办了主题为“没有兹阿卡姆布出版社的法兰克福将是什么样子?”的研讨会。大家在惋惜的同时,也比较乐观。更多的看法是,属于左翼文学的“兹阿卡姆布文化”时代已经结束,当务之急是培育新的“重量级”出版社,开创新的文化出版时代。

德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赖希·拉尼茨在《明镜》周刊上撰文指出,对于作家来说,出版社的所在地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兹阿卡姆布出版社从法兰克福搬迁到柏林尼古拉皇帝驾临过的建筑物,对文学史可能很有价值。伍·乌捷尔多·维凯维茨大概想摆脱丈夫齐格菲·乌捷尔多的影子,以打出自己的一片天下,也许这真是一次“大手笔”。

赖希·拉尼茨同时还特别指出,经济危机使柏林“危”则思变。柏林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支柱,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栽梧桐树”,“筑凤凰巢”,争抢兹阿卡姆布出版社可能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柏林将会打更多“重量级”出版社的主意。像法兰克福、莱比锡等出版社“扎堆”的城市就得警惕了。

(金点子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