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口语艺术实用教程
9658600000019

第19章 口语艺术成长(3)

你望北看吧,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万里长城,像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顺着那连绵起伏的山势,由西北面蜿蜒南来,向着南面伸展开去。南面,则是苍茫无垠的渤海,万里长城从燕山支脉的角山上直冲下来,一头扎进了渤海岸边,这个所在,就是那有名的老龙头,也就是万里长城的尖端。山海关,就耸立在万里长城的脖颈上,高峰沧海的水山之间,进出锦西走廊的咽喉之地,其形势险要,正如古人所说: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

站在雄关之上,顿时感到异常振奋,心胸也倍加开阔。真想大踏步向西北走去,去登临那一座屏藩要塞,峰台烟墩,一直走到那长城的尽处嘉峪口。也想返回身来,纵缰驰马,奔腾于广袤无垠的塞外草原之上,逶迤翻腾的幽燕群山之间,然后随着那南去的老龙头,纵身跳进碧波万顷的渤海老洋里,去一洗那炎夏溽暑的汗水,关山万里的风尘……

弱式如读冯骥才的《珍珠鸟》。当情趣十足地讲鸟与人的故事时,是用不着高音大嗓的。文中的轻声和变调处理好了,会令人有娓娓道来的感觉: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儿舒适又温暖的巢。

有人说,这是一种怕人的鸟。

我把它挂在窗前。那儿还有一盆异常茂盛的法国吊兰。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透过这里,吊兰那些无数指甲状的小叶,一半成了黑影,一半被照透,如同碧玉;斑斑驳驳,生意葱茏。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三个月后,那一团愈发茂盛的绿蔓里边,发出一种尖细又娇嫩的鸣叫。我猜到,是它们有了雏儿。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去惊动它们。过了不多久,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它小,就能轻易地由疏格的笼子里钻出身。瞧,多么像它的父母:红嘴红脚,蓝灰色的毛,只是后背还没生出珍珠似的圆圆的白点:它好肥,整个身子好象一个蓬松的球儿。

(六)语调

语调是指语言表达的各种调式,如语句的平调、升调、降调和曲折调等,它们是用来表现人的观点、立场、认识、理解、态度和感情的。语调不像字调那么细碎,却比字调表情达意更为丰富。语调在字调之上统领着字调,字调必须适应语调,这就是为什么一个字的声调在语流中常常会发生变化的原因。

语调是各种语言因素相互协调整合的表现,与快速、中速、慢速等节奏的变化,高音、中音、低音等音区的变化,褒义、中性、贬义等情感色彩的变化等等都密切相关。只有把高低、强弱、长短、重音、停连等都运用好,思想感情的复杂变化才能从语调中得到最佳表现。

我们叙述任何一件事,高兴地、坚决地、严肃地、赞扬地等等,音量的大小、舌位的高低、气息的深浅、音色的明暗、声音的虚实、节奏的快慢等等都有不同的变化,因此我们说,根据感情色彩、分量、态度赋予符合思想感情运动状态的处理方式,就是我们需要掌握的基本调式。下面将几个语言片段的语调粗略勾画一下:

细细的秋雨——大约是今年的最后一场吧——在窗外静静地飘洒着。

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

启明星把黑暗送走,却从不与朝霞争辉;红梅花把寒冬送去,却从不与百花争艳。

整篇文章的基本语调且称基调。从基调的高低变化看,大致可分为扬式和抑式两种。扬式基调以上扬语调居多,声音高扬明亮,常见于兴奋时;抑式基调以下抑语调为主、声音低沉,常用于表达哀婉内容或反思式的内心独白。

扬式基调如读雷抒雁《阳光,是一种语言》,文本激发的兴奋热烈和活泼调皮会使语调上扬,但不可能一味扬起。朗读中可以借文中上声21调值(注意:文中加点的字不是要重读,而是要让音高降到最低点。)自然回落:

早晨,阳光以一种最明亮、最透彻的语言和树叶攀谈。绿色的叶子,立即兴奋得颤抖,通体透亮,炫耀在枝头。而当阳光微笑着与鲜花对语,花朵便立即昂起头来,像一个个恭听教诲的耳朵。

阳光动听的声音,响在暗夜之后的日出,严寒之后的春天,以及黑夜到来前的黄昏。这些时,阳光会以动情的语言向你诉说重逢的喜悦、友情的温暖和哪怕是因十分短暂的离别而产生的愁绪。

倘若是雨后的斜阳,彩虹将尽情展示阳光语言的才华与美丽。赤、橙、黄、绿、青、蓝、紫,从远处山根,腾空而起,瞬间飞起一道虹桥,使你的整个身心立刻飞上天空。阳光的语言,此刻充满禅机,让你平凡生活的狭窄,变成一片无边无际的开阔;让你枯寂日子的单调,变得丰富多彩。

可这一切,只是一种语言。你不可以将金黄的叶子当成黄金;更不要去攀缘那七彩虹桥,那是阳光的话语展示给你的不可捉摸的意境。瞬间,一切都不复存在。可是这一切又都不是空虚的,它们在你心中留下切切实实的图画,在你血管里推涌起浪潮,在你耳边轰响着不息的呼喊,使你不能不相信阳光的力量和它真实的存在。

和阳光对话,感受光明、温暖、向上、力量。如果你是阳光的朋友,就会有一副红润健康的面孔和一窗明亮晴朗的心境。

阳光是一种语言,一种可以听懂的语言。

抑式基调如读[美]彼得·基·贝得勒的《我为什么当教师》,语调平实而沉静:

我为什么非要教书不可?是因为我喜欢当教师的时间安排表和生活节奏。七、八、九三个月给我提供了进行回顾、研究、写作的良机。将三者有机融合而善于回顾、研究和总结正是优秀教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干这行给了我多种多样的“甘泉”去品尝,找优秀的书籍去研读,到“象牙塔”和实际世界里去发现。教学工作给我提供了继续学习的时间保证,以及多种途径、机遇和挑战。

然而,我爱这一行的真正原因,是爱我的学生。学生们在我的眼前成长、变化。当教师意味着亲历“创造”过程的发生——恰似亲手赋予一团泥土以生命,没有什么比目睹它开始呼吸更激动人心的了。

权利我也有了:我有权利去启发诱导,去激发智慧的火花,去问费心思考的问题,去赞扬回答的尝试,去推荐书籍,去指点迷津。还有什么别的权利能与之相比呢?

而且,教书还给我金钱和权利之外的东西,那就是爱心。不仅有对学生的爱,对书籍的爱,对知识的爱,还有教师才能感受到的对“特别”学生的爱。这些学生,有的如冥顽不灵的泥块,由于接受了老师的炽爱才勃发了生机。

所以,我爱教书,还因为,在那些勃发生机的“特别”学生身上,我有时发现自己和他们呼吸相通,忧乐与共。

语调要随情而变,情感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核心,体现人的文化积淀、性格气质、先天禀赋等。由情感支配的语调才具有生命气息,它是以对表达内容的深刻理解而生发出来的正确的表达心理为依据的。

总之,对于语篇来说,停连是基础,语调是大局,节奏是灵魂,语气是重点。语言发声的总体状态决定了语音的准确度、清晰度、饱满度、圆润度、流畅度……所以对吐字、共鸣、声带状态等也都要考虑在内。

节律练习

在下面的尝试性练习中,请暂时忘却所学的知识,想起实用时的种种情境,大胆尝试,以得到切实体验为目的。

一、试朗读李白《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二、组织一次全班的口语创作比赛,有人播新闻,有人做演讲,有人为影视剧中的某人物配音。要让参与者感到这个活动有意思就达到目的了。

第八讲朗读

朗读是语言使用最基本的方式,是文化传承离不开的行为,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过程,也是口语语体最基础的类型。朗读平凡、普通、实用,以至于往往被人信手拈来、不费心思。凡用语言工作的人,朗读的机会多,对朗读的要求也高,就很有必要认真对待朗读,深入认识朗读,正确进行朗读。

朗读的基本原则是忠于原作。忠于原作也是朗诵和播音等依赖文本的口语艺术都要遵循的原则,但各自的倚重点不同、程度也有区别。忠于原作若作为朗诵的原则,则要对文本“亦步亦趋”地紧跟,不仅要忠于原文的字句,更要忠于原作的意图、主题思想、风格韵味和语言样式等;另外还有的就是要忠实于观众。为此,朗诵家们总是把自己当作第一听众来悉心揣摩作品的最佳表现形式,直到找到了能让人感动的几近完美的形式为止。但朗读不同,朗读的忠于原作一般是指不要加字、不要减字、不要错字,不要倒字,要原封不动地读出原文,以正确表达作品的情感和意义等。这种差异表明,一般化的朗读还处在“发对”的层面,离“发好”的艺术还有一定的距离。

朗读一般可以分成四个等级:失败的、可期待的、成功的、非常成功的。非常成功的朗读是臻于完美的、能够给人带来美感享受的朗读艺术精品,它已经进入了口语艺术的天地,成为艺术百花中的一朵。要论朗读成功的具体原因,大约有四点:理解文意比别人深而细致;声音技巧比别人多而合理;普通话比别人准而动听;音色比众人好而悦耳等。

一、基础知识

(一)朗读的基本含义

朗读是把书面语言变为有声语言,这是一种再创作活动,即为文字作品设计语音形象并借助声音技巧表现出来。这种形式转换依赖朗读者自身的嗓音材质、发音水平和理解能力。朗读最主要的特点是文化的传承性和使用的高频性。只要识字的人都能朗读、都在朗读,但要读得好却不容易,好朗读是把它提到了口语艺术的入口处。然而,艺术从来不是一两天的努力所能达到的高度。朗读训练往往要从最一般的要求做起,这就是:调大音量,声音清晰,内容清楚,基调合适,语气贴切,语音自然。以后再努力使语音规范、声音悦耳、声情具佳、引人入胜。

朗读是实用性的,不提倡夸张表现,它以朴实自然为美,这不同于朗诵。朗诵是日趋成熟的艺术,在音色、音重、音高、音长上都需要艺术加工,以便用新颖奇妙的变化给人美感享受。所以,朗诵的艺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不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朗诵也是从朗读起步的,朗读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和积累的丰富经验皆能催生朗诵艺术。

1.朗读的语音

朗读的语音是活生生的口语,但不是随随便便的,而是比一般口语更明亮、更生动的口语语音,它要让人能够感受到由清晰的词语、生动的语气、自如的声音、悦耳的音调所引发出来的美。

若是日常说话,语速会比较快而非字字清楚,甚至句尾语调还可能下落、音量变小,这些都没关系,表情会帮助说话,语境会帮助说话,还可以反复说、补充说;朗读不同,是一次性的,一般没有面部表情的配合,所以要求朗读自始至终保持一定的音高、一定的音响、一定的音准、一定的音色和一定的清晰度,为的是既要让人听得清楚明白,又要让人感到轻松愉快。

2.朗读者的身份

朗读是朗读者与听众共享他人精神产品的过程,但是表达出来则是属于朗读者自己的创作活动。朗读者用自己的理解为原作创造合适的语调和语气,配以合适的音声,使作者表达于书面的愿望和意图、思想和感情得以用声音再现,这就决定了朗读者既不是作者的化身,也不是演员,而就是自己。懂得了这一点,朗读者就要真正以主人翁的主动,放开胆量去创作,使朗读既反映作品的原貌,又能很好地表现自己。每个人个性化朗读的结果,会形成丰富多彩的朗读风格,使朗读园里真正呈现百花齐放的美景。

3.朗读的任务

朗读的任务概括地讲就是:领会作品,挖掘主题,明确目的,激发情绪,选用技巧,传达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