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体育不断见证着人类超越自我、挑战自然的能力,在体育事业的发展中,各类媒体和社会传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广播和电视作为最普及、最直观、最具贴切感的一种传播媒介从诞生起就与现代体育传播关系密切。体育因为广播电视关注的目光而发生改变,并且通过广播电视的“眼睛”为观众对体育的认识、体验与参与提供了另一种工具。
第一节广播体育新闻的兴起与发展
一、世界广播事业的开端
19世纪末,科学家和无线电爱好者的无线电试验使得用声音进行传播成为可能。1920年,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开办的KDKA电台第一个获得营业执照,被认为是美国广播事业的开始,也是世界广播事业的开端。之后,许多国家相继建立了无线广播电台。1922年9月17日,莫斯科中央广播电台开始播音,第一次成功地举行了一场大型的音乐会,这个日子被认为是前苏联广播事业的诞生日。到1922年年底,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的无线电台也正式播音,英国广播公司(BBC)也在伦敦正式开播。此后,比利时、德国、加拿大、新西兰、中国、日本等国也相继开始正式广播。到1930年,无线电广播(语言广播)几乎遍及世界。从此,广播成了人们了解世界的又一个重要窗口。
二、广播和体育结缘
广播事业一经诞生便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广播作为人类声音器官的延伸,从其诞生开始就以独特的听觉伴随性、动态性、感染力和播出即时性被人们所喜爱和接受。而体育也因它激烈的竞争性、强烈的冲突性以及在体育比赛中表现出的体育精神为人们所喜爱。广播与体育的结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1921年世界上第一家广播电台——美国匹兹堡的KDKA电台第一次为听众提供了棒球比赛的消息,次年该电台记者在世界职业棒球联赛现场通过电话连接电台演播室,直接向公众直播比赛情况。成立于1922年11月14日的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成立不久后也开始了体育新闻的报道。广播体育新闻的诞生使得体育新闻的时效性大大增强,同时也打破了以往印刷媒体一统体育新闻的格局,而且开创了比赛现场即时直播的报道方式。
三、中国广播事业的诞生
1.外商在我国境内开办广播电台
同早期的近代报刊、通讯社一样,我国境内出现的第一批广播电台,都是由外国人首先创办的。1923年,美国人奥斯邦在上海创办了我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呼号XRO,发射功率为50瓦。该台于1923年1月23日晚首次播音,每晚播出一小时,内容有由《大陆报》提供的国内外和上海的新闻,大量的则是音乐类节目。星期日设有《布道》《祈祷》等宗教性节目。为了推销收音机,扩大广播的影响,该台还举办无线电基本常识讲座。但奥斯邦私自运进无线电设备并建立广播电台一事未经中国有关当局批准,触犯了当时北洋政府的有关法令,大约在4月间停止了播音。
1924年5月,美商开洛公司又在上海法租界办起了一座广播电台,呼号KRC,发射功率100瓦,这座电台与《申报》合作,在报馆安装发音室以利报告新闻。该台每天上午、晚间各播音一次,共两小时。《申报》刊登报道称:“上午为汇兑、市价、钱庄兑现价格、小菜上市等,晚间为重要新闻及百代公司留声机新片。凡本外埠各处安装有无线电收声机者,均可听得本馆之报告,除上述各项外,有时发出音乐、名人演讲等节目。如有特别音乐或其他重要事件,本馆均于先一日在报上预告。”
开洛公司广播电台播音一直持续到1929年10月才结束,前后共存在五年多时间,是早期外商在上海开办的广播电台中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一座。
2.我国自办的广播电台
中国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是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1926年10月1日,哈尔滨无线广播电台正式广播。每天广播两小时,广播内容为钱粮行情、新闻、音乐、文艺等节目。
1940年12月30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座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首次开播。其“播音室”设在窑洞里。之后,几经迁址、改名,曾先后叫陕北新华广播电台、北平新华广播电台、北京新华广播电台等。1949年12月5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改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延安新华广播电台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办的第一座无线电广播电台,因而该台开播的日子1940年12月30日被定为中国人民广播创建纪念日。
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体育节目》——中国广播史上开播最早的体育节目中国广播事业诞生后一直是传播体育新闻的重要媒体。中国的体育广播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这一时期还诞生了中国体育竞赛实况广播早期的解说员。1936年,中国足球队在参加第十一届奥运会之前,与上海西联会足球队在上海江湾体育场举行了一场热身赛,由瞿鸿仁进行了现场实况播音。1946年6月,菲律宾华侨群声篮球队访沪,在上海市体育馆与上海华联队比赛,由记者马友于担任对全国实况广播的解说员。1948年第七届全国运动会上,马友于,话剧演员陈述,电影演员石挥、张伐等分别担任了篮球、游泳和田径比赛的实况广播员。
1950年春,前苏联国家男子篮球队到上海参加了三场比赛,这三场比赛都进行了现场广播,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邀请陈述担任现场解说员。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次体育比赛的转播。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体育事业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广播体育节目的播出量逐渐增加。20世纪五六十年代使用广播开展体育活动最突出的事例是广播操。1951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大家都来做广播体操》的文章。在此之前,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与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卫生部等九个单位发出《关于推行广播体操的联合通知》,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筹备委员会与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广播事业局联合决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各地人民广播电台举办广播体操节目。规定每天早晨、上午、下午各抽十分钟作为广播操时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是1951年12月1日开始播放广播体操的,每天广播喇叭一响,学校、工厂、机关、商店都有人随着乐声做操,成为当时群众体育的一大特色。当时,这套广播体操成为普及国民体育的一个重要步骤,同时也是最基本、最简单、最宜普及的群众性体育活动,有效地改善了国民的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广播体操节目在20世纪60年代末和20世纪70年代末曾两度停办,1980年恢复后,又继续发挥它在普及群众体育运动方面的作用,直到1987年元旦起停办。
中国广播史上开播的第一个以体育报道为内容的专题节目叫《体育谈话》,1955年4月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正式播出,1957年5月更名为《体育运动节目》,“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停播。1972年5月17日恢复播出,更名为《体育节目》。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后期向全国传播重大体育新闻最快捷的信息渠道就是《体育节目》,该节目每天分别于12点15分和21点45分播出。许多体育迷把收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节目》当成了每天的必修课。在许多体育转播中,宋世雄等的解说引领着听众展开想象的翅膀,“亲临”烽火连天的赛场,在金戈铁马中领略体育之美。半个世纪以来,该节目全程记载了中国体育发展的辉煌历程,其自身也不断发展进步,在中国体育广播界始终处于龙头地位。1995年,经由听众投票评选,《体育节目》荣获听众最喜爱的节目之一。
五、广播体育节目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中以来,随着广播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广播体育节目的播出频率、节目时段都明显增加,节目内容、节目样式也变得更丰富,在满足听众对体育信息的需求、丰富听众的生活、促进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1.报道量增加,报道面拓宽
广播体育节目开办初期虽说在及时报道国内外体育动态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内容较单一,不能全方位、立体地报道各种体育活动。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信息需求的增长,广播体育节目的报道面不断拓宽,信息量不断增加。体育节目内容既有赛场内的消息,也有了对赛场外的关注,既有对乒乓球、羽毛球等我国擅长的球类运动的报道,也有了对我国受众不熟悉的冲浪、帆板、F1方程式赛车等运动项目的介绍。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例,2004年1月1日,第一套新闻综合频率以“中国之声”的呼号全新改版,加大了体育新闻的报道量,体育专题节目的时间也进一步拓展,每周体育专题节目时间接近400分钟,并全部实现了直播播出。
随着报道量的增加,体育节目突破了单一的新闻报道样式,谈话节目、现场报道、深度报道、评论节目等体裁和样式大大增加,报道方式也灵活多样,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充分发挥了广播传播迅速、信息量大、听众广泛、覆盖面广、声情并茂、参与性强等特点,在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2.互动性和服务性增强
电视、互联网的出现使通过广播了解体育动态、关注比赛情况、体验体育精神的人数大大分流,广播也曾一度出现了低迷的状态。但为了进一步增强竞争优势,近20年来,广播充分发挥了自身的特点,创新推出了“对讲机——电话机连线直播”“网络——广播互动直播”“外设直播间——越洋手机多点直播”“极地——高原卫星直播”等多种广播技术,形成了非常有吸引力的互动式广播节目。
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体育沙龙》为例。《体育沙龙》针对听众对通过热线电话讨论体育话题很感兴趣这一点,将听众参与的环节命名为“媒体联动”,来电听众遍及新疆、青海、西藏、云南等30多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栏目从2000年又开始试行网上广播参与讨论,最多一次网上讨论人数达到1700人。2002年2月冬奥会期间,旅美华人通过网络收听和参与《体育沙龙》节目,与祖国的距离拉得更近了。从2002年4月9号开始,它试行面向全世界的音频、视频网上同步直播,将直播间现场谈话语音、画面和事先采访的画面、数码照片、嘉宾背景资料相结合,实行多媒体互动播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2003年初,体育部又对主打板块直播式大型谈话节目《体育沙龙》进行整合,推出五档创新栏目:周一的《奔向奥运》、周三的《关注NBA》、周四的《体坛情缘》、周五的《散打决战》、周日的《竞技周末》。五档栏目分别从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体育娱乐、体育资讯及大众健康等内容入手,引领听众参与节目互动、关注节目发展,突出了“邀请体育界、文化界、科技界关心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专家、学者、体育爱好者、体育明星走进直播间讨论热点体育话题”的主题内容。
现在,除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外,一些省市电台都实行了部分节目通过网络的在线点播,让观众了解当天的最新内容,同时也可以了解之前的一些信息。
3.专业体育广播频率的兴起和发展
广播频率专业化是现代广播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它是指“广播电台根据广播市场的内在规律和广播听众的特定需求,以一个频率为单位进行内容定位划分,使节目内容和频率风格能够比较集中地满足某些特定领域广播听众的需求”。体育广播是以体育爱好者为主要听众群,以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的信息传递和宣传为主要内容的专业频率。我国第一个体育广播是2002年1月1日开播的北京体育广播,当时的办台宗旨是“体育立台,竞技健身并举”,以宣传、参与、服务、娱乐为手段,以宣传北京奥运为己任,以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和爱国主义、促进中国体育运动和全民健身运动发展为最高目标和行动指南。如今,北京体育广播以“大体育”概念立台,为听众提供权威体育资讯、搭建全民健身健康平台为办台的根本宗旨。体育广播的节目设置以体育新闻和专题、全民健身和健康专题节目、赛事直播、奥运板块、娱乐类节目为主要节目构架,节目追求时新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注重开发和推出有较高影响力的社会活动。
目前,我国已有北京、上海、广东等省级广播电台和沈阳、南京、大连等城市广播电台开办的专业或“半专业体育频率”(广东电台文体频道是体育与娱乐、音乐的交叉频率,沈阳叫体育健康台,大连的叫文化体育台),这些专业程度不等的体育电台所在的省市,经济相对发达,体育活动开展得也比较普及,具有良好的体育社会基础和体育氛围,为体育频率的开办和发展奠定了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