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
9657000000004

第4章 导言(4)

第二,组织架构清晰,分工明确。

学生事务管理部门是美国高校中重要的部门之一。不同的学校其管理架构,包括部门设置和职位安排,甚至是职位的名称也不尽相同。大多数学校不像我国高校,不在学院一级设立专门的学生事务部门,只在学校层面设置相关机构,直接面向学生。也有的大学如哈佛大学,其学生工作的重心就在学院而非学校。斯坦福大学与我国高校类似,除学校的相关机构外,每个学院也设有学生事务管理办公室,职能也与学校层面的机构类似,但在编制和规模上并没有严格的统一标准,而是根据学院的情况来安排。但无论是在学校层面设置学生事务管理部门,还是在学院层面开展学生服务,其组织架构均非常清晰,机构设置虽然数量远比中国高校要多,但分工与职能十分明确。一般而言,大多数学校都有一位分管学生事务的副校长,或者由教务长统管与学生学习和校园生活相关的事务,其下设置若干位助手负责一方面的工作,同时设置若干办公室或中心,负责具体工作。而部门的职责则非常具体,直接面向学生,多头并进,条状运行。比如密歇根大学的学生工作系统就有多达20个中心或办公室。

第三,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

“专业化”在近年来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学生工作改革与创新过程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但什么是“专业化”?学生工作的“专业化”体现在哪些方面?本研究给了我们许多的启示。

举两个例子。首先,是学术咨询与指导。美国高校的学术咨询与指导是学生事务工作的一部分。它包括各种具有针对性的学术支持项目,帮助学生完成教学要求。比如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学习中心开设的促进学习障碍和多动症学生的学习项目、化学辅导、数学辅导和写作中心开设的写作辅导项目等,都是针对在某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能力。而这些工作都是由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员完成的,他们的角色其实和教师差不多。再比如新生入学指导。就新生入学指导项目兴起的背景看,中美两国高校似乎差异不大,大家都关注的是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完成角色的转变。但美国高校新生入学指导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工作体系越来越成熟,指导项目日益丰富,服务的对象涵盖了本地新入学学生、国际学生、转学生,其中的“orientation”甚至面向所有初到学校的人士提供服务。比较有代表性的新生入学指导项目包括“迎新周”(week of welcome)、“定向教育”(orientation)、“夏桥”(summer bridge)、“新生家长适应研习班”(parent orientation session)等等。新生入学指导工作专业化的表现之一即是1984年美国成立了全国性的专业组织——全国入学指导管理者协会(National Orientation Directors Association,NODA),1986年出版了《学生服务和学生发展指导纲要》(Guidelines for Student)。而其他的学生服务与发展项目也有类似的专业协会。

七、几点启示

尽管中美两国高等教育从生发的环境、管理体制、指导思想、运作方式等等方面差异巨大,但当我们将视线集中在学生——大学这一知识群落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上去考虑问题时,就会发现,其实,中美两国的学生工作者们往往面临同样或类似的问题,他们之间应不乏“共同语言”。

“共同语言”之一:学生事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服务。学生事务管理并不是脱离于学校学术活动之外的教育活动,也不是与学生的学术生活相对立的“另一种教育活动”。恰恰相反,它在其特定的领域里运用更为丰富多样的教育手段为学生提供服务,向学生施加影响,而其目的只有一个,即为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服务。

因此,不论是那些被我们所推崇的美国顶尖大学,还是一批正在努力跻身于世界一流的中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

“共同语言”之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可以看到“全人教育”(Whole Person Education)的理念是美国著名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基本理念。其学生事务虽然经历了与学术事务合一——从学术事务中分离——提倡学生服务——强调学生发展——重新关注学生的学习这样的发展历程,但通过服务项目的提供,发展项目的设计,区别不同群体的精细化的指导在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同时,平衡其身心的健康发展,促进其各方面能力的提升,给学生一个完美的大学生活的体验是美国大学学生事务管理的工作目标。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些人认为,尽管美国大学的学生服务与发展项目做得很好,但其思想教育的功能较弱。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是一种误读。与中国高校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相一致,美国大学也十分重视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并将其作为“全人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只是实现的方式与我们不同,本研究所涉及的“荣誉制度”就是例证。

“共同语言”之三: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和对特殊学生群体的帮助与指导。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大学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学业成功并不是学生成才的唯一标志。能够在复杂环境中生存,善于处理各种矛盾与冲突,成功协调人我关系的人才能成为生活幸福的公民与真正的领袖人才。近年来,中国高校面对社会转型和学生群体的代际变化,加大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度。从设置专门机构、配备专业人员、开设必修课程到日常咨询、团体活动和主题教育活动的普遍开展,中美两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人员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多。当我们的高校普遍在班级层面设置班级心理委员,促进普通学生对周围同学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关注,及时地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向辅导员报告,并在第一时间为同学提供帮助的同时,在美国的斯坦福大学也启动了一个叫做“我不是旁观者”(I'm not a Bystander)的项目,其内容也是通过对学生的专门培训,促进他们加入到校园内的“危机事件”干预中来,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给予自己的同学最初的帮助。类似的“同伴教育项目”(Peer Education Program)在中美两国高校的开展确实会带给两国的同行更多的交流话题。

中国高校的学生工作有着自己发展的文化、社会背景,形成了特定的话语体系和操作模式。在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学生工作一直并且将继续发挥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中,中国高校的学生工作在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它的政治导向,充分发挥它的育德功能的同时,确实需要对大家已经习以为常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进行反思。毕竟,时代发展了,学生变化了,如果大学的学生工作不在体制机制、条件保障、操作模式等方面进行与时俱进的变革,就无法很好地承担起“立德树人”的重大使命。缺乏吸引力、不能对学生起到真正的帮助和指导作用的学生工作是失败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尽管有人对中国高校在学习欧美大学的经验时“食洋不化”的现象进行了善意的批评,对中国高校的学生工作大有被“学生事务”这个舶来的概念取而代之的倾向进行了善意的提醒,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历近百年的发展变化,其基本理念、工作内容、操作模式、实际应用都贯穿了教育工作者(包括教育研究人员与实务工作者)对教育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和教育规律的深入研究。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形成了有代表性的纲领性文件,这些纲领性文件作为一种理论阐释深刻地影响了实际工作的方向。这一点是特别值得中国的高等教育研究者和实务工作者特别是学生事务管理者们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