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传媒实践力
9656200000049

第49章 理论探寻:从纷繁现象揭示媒体本质形态(6)

(一)社会责任感

社会责任感是对一个记者最基本的要求。社会责任,指扮演某一角色的个人或群体,对构成角色关系的其他角色或角色群体所承担的法律、道德责任及社会义务。

1923年,邵飘萍在其出版的《实际应用新闻学》一书中就曾指出,记者的“品性为第一要素”,“包含人格、操守、侠义、勇敢、诚实、勤勉、忍耐及种种新闻记者应守之道德。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泰山崩于前,麋鹿兴于左而志不论,此外交记者之训练修养所最不可缺者。”

(二)职业道德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报道必须客观、真实,因此记者就要有实事求是,敢说真话的精神,杜绝以传闻为新闻,甚至编纂假新闻的现象。

中国早期著名记者黄远生先生在《消极之乐观》一文里强调,“吾人皆自述其思想,且以最诚实单纯之感想为限,而决不做于造作与劝化的口吻。以吾人今日之思想界,乃最重写实与内照之精神,虽甚粗糙而无伤也。”

(三)职业素质

一般记者应具备的共性职业素质包括掌握广博的知识,具有新闻敏感,善于采访和写作等,下面重点阐述电视发展对记者主持人化的特殊要求。记者型主持人是一种复合人才,把记者“复合”到播音员、主持人之中去,就必须要在精深的专业能力基础上“复合”。

1.广阔的社会环境变化万端,记者要在复杂的社会条件下,采访到好新闻,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

电视新闻记者要熟练掌握电视语言,善于用声音和画面结合来讲述新闻,也就是说记者要有屏幕意识。所谓屏幕意识,就是电视记者对电视特色的感觉、认知、思维过程的综合,这种思维过程应该每时每刻体现在记者的采访过程中的,它要求记者把新闻现场展现在观众面前。

天安门广场竖起“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倒计时牌的现场报道很能说明问题,见表1。

在长约三分钟的时间里,观众接收的都是来自新闻现场的信息,这些信息最大程度的体现现场的传播优势,比后期的播报配音还要吸引人。

2.此外是语言能力。还是上面一则新闻,如果记者没有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善于把落在纸上的文字表达成镜头前适合新闻现场的语言,那这则新闻也就不会吸引受众了。

人们平时认识记者的语言能力只包括读和写,事实上,听和说的能力在记者主持人化的趋势中得到显著强化。

“听”和“说”是相联系的。一般认为电视新闻第一代模式是口播新闻,第二代模式是图像加解说词,第三代模式就是记者现场采访报道。记者的采访是在与人交流的过程中完成的,因此记者必须要在大庭广众环境下与采访对象打交道,以快速提问的方式对新闻事件的中心人物进行采访,并积极听取采访对象的话语,同时从中提取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如果是直播采访过程则对记者的要求就更高一些。电视采访不允许采用晦涩的书面用语,记者要善于把头脑中深奥的语意转换成浅显的口头语言,简洁、通俗、易于理解,并在特定的环境中轻松自如地和采访对象进行有价值的交流。

听和说的语言能力是主持人专业训练的重点,也是现在电视记者素质中最为缺失的内容,是记者主持人化过程中最大的羁绊。如果记者能把自身丰富的知识和社会经验与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结合起来,必将有助于成为专业素养深厚的记者型主持人。

(四)追求个性

上面谈到的都是记者主持人化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一个强调多元化和个性化的社会中,新闻节目日趋丰富,主持人的个性成了节目的招牌,那记者型主持人的个性在哪里呢?记者型的主持人其最大特点就是他的记者性质。记者型主持人要想在镜头前彰显个性,就要在主持或播报的过程中体现自己上述作为记者的素质积累。

记者型主持人的个性包括很多类型,还有娱乐型、幽默型、严谨型、儒雅型等。唯一的一个要求是记者型主持人不是“花瓶”,不论什么样的个性,都必须要有内涵,只有知识丰厚的人才能真正吸引住观众。

(五)成为新闻

成为新闻,就要善于把自己的感受讲出来,把自己全部的感觉器官、思维角度都调动起来,全方面地去感受所处的新闻环境,然后,声情并茂地如实地告诉观众。这一点,凤凰卫视的两次重大报道都恰当地体现出来。“9.11”事件发生后,凤凰卫视及时反应,调用驻纽约记者马上进入直播状态,报道的重点不仅是当时现场的情况,还有驻纽约记者的切身感受。伊拉克战争时,凤凰卫视记者闾丘露微身赴战场前线,发回来的报道中不仅告诉观众战场上正在发生着什么,而且把自己所处的情况、亲身感受告诉观众,让电视机屏幕前的观众更立体地感受到战争。

(六)气质与形象

长久以来电视记者的选拔只注重笔下工夫或者拍摄工夫,而忽略了记者的形象。如今,不仅记者的语言成为媒体声音代表,记者的形象也自然成为媒体的代表。新闻记者要让人们相信他所报道的新闻,就必须首先让受众相信他这个人,记者不是演员,不是专业主持人,更不是“花瓶”,无论在屏幕上下,记者都不适宜浓妆艳抹、不适宜蓬头垢面,而应该展现“真我”的气质与形象,稳重、自信、成熟、大气,只有这样才符合新闻代言人的称号。另外,记者的形象还要与新闻事件相配合。在抗洪抢险现场,记者就不适宜西服革履;在会议场合,记者就不能着休闲装;等等。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其实记者和新闻节目的关系也是如此,有什么样的记者就会有什么样风格的新闻节目。在信息爆炸、新闻充溢的传播时代,作为第一媒体的电视,对文化的影响十分深刻,要做出有水平有品位的新闻节目,就必须要求记者首先有水平有品位,是站在时代船头的瞭望者,勇于站到镜头前、握紧话筒,报道出新鲜、真实、深刻的新闻。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新闻改革的深化,对节目制作和演播中的各个元素、各种手段的协同运作,善采访、会摄影、能播报的记者型主持人将是电视记者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刘旭,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生。2002年至2006年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获文学学士学位。北京奥鹏远程教育中心有限公司市场策划。

从新华社对外报道实践看外宣指导思想转变

王帆

摘要:今天的中国,迫切需要让世界听到自己的声音。在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现实下,中国对外传播事业是中国“软实力”中的一块短板,正在摸索中成长。中国的外宣事业,由于过去长期受思想观念的束缚,走了不少弯路,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党中央在新时期确定了外宣“三贴近”的新思路,似一盏指路明灯,给以中国新闻对外报道为龙头的外宣事业以新的起点。得益于此,各家中央级外宣媒体在今天已逐步树立起符合时代要求的受众观,在实践中确立了以传播效果为核心指标的对外报道模式。本文尝试通过对2009年末新华社在社会新闻领域的对外报道中一系列成功案例的分析,揭示出转变指导思想给我国外宣事业带来的新气象。

关键词:对外报道、新华社、社会新闻、受众观、传播效果

今天,中国在世界政治经济版图上的崛起已是毋庸置疑的事实。国民经济高速平稳增长、率先从全球金融危机中复苏、积极参与应对温室效应、新中国60周年大庆举世瞩目、北京奥运会圆满落幕、上海世博会起航在即,这一切都折射出中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但与此形成反差的是,中国在国际上还未展示出与其“硬实力”相称的“软实力”,尤其是在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现有格局下,中国对外传播的声音尚显稚嫩微弱,是亟待弥补的软肋。

对外传播的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在信息化时代,对外新闻报道是最具分量也是最有显性效果的一种形式。近年来,出于争夺国际话语权、提升我国国际形象、改变西方对中国陈旧印象的需求,做好中国新闻对外报道越来越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笔者所在的新华通讯社对外新闻编辑部,是我国对外报道的主要阵地之一。新华社对外部每天用中、英、法、西、俄、阿、葡等7种文字不间断向海外用户提供有关中国的新闻信息,其新闻产品覆盖时政、经济、文化、社会、体育和军事等各个领域。

新华社的对外新闻报道,自1944年正式诞生以来,一直和我党的对外宣传事业一起,经历了坎坷、挫折与复兴、成长,对外报道从业者对外宣工作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变化过程。曾几何时,由于思想观念和认识水平的束缚,新华社的中国新闻对外报道一度成为翻译的代名词,将传统对内报道中的说教内容和政治宣传照搬到外宣中,不顾新闻规律和海外受众的实际需求和阅读习惯,做了很多无用功,还招致传播对象的反感。

可喜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新华社的对外报道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外宣“三贴近”方针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改革和创新,从思想认识到操作实践,在短短几年里有了质的飞跃。本文旨在通过对近期(2009年末)新华社对外部播发的一系列中国社会新闻的分析,以小见大地反映出指导思想的变化给外宣工作带来的新气象。

社会新闻,通常包括了中国各地、各行业发生的犯罪新闻、刑事案件、意外灾害新闻和其他具有人情味、趣味性的新闻事件。社会新闻能够满足人类了解社会真相的愿望,使人产生惊奇、悲悯或愉悦的情感。在互联网传播技术发达、网络舆论成为不可忽视的又一社会监督渠道的今天,社会新闻的范畴又有了新的延伸,各种各样的新生事物和社会现象,一经新闻媒体和网络的传播,一夜之间即可成为街头巷尾议论的话题,而且它与经济、科技、文化娱乐等其他类别新闻的界限也在日渐模糊。选择社会新闻为样本,是因为其意识形态属性较弱且贴近民生,更易激发海外受众的阅读兴趣、让读者了解一个全方位的中国,而且因为基本不涉及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等敏感地带,使媒体在报道时有较强的自主性。社会新闻因而适合成为新闻改革和创新实践的试验田。

一、尊重受众主体,贴近读者思维

2009年12月10日,新华社英文大广播刊发了一条名为《Popular Chinese download web sitere open sa srivals hit by crackdown》(中国知名下载网站在对手遭查封之际重新开放)的稿件,介绍了中国国内访问量最大的BitTorrent(简称BT,是一种点对点的网上文件传输协议)网站VeryCD在经历了一整天无法访问后恢复运营的消息。这是当天最受中国网友关注的互联网新闻,背景是国家广电总局在之前几天内集中清理了一批没有营业执照的同类网站。这篇报道在简单陈述了事件经过以及做了必要的背景介绍后,较全面地引述了不同方面的声音:国家广电总局官员表示将进一步清理整顿无照网站;VeryCD创始人说他们正在积极申请执照;有网友抱怨说等待网站重启的这一天度日如年;另有网友留言说选择下载免费电影资源是因为国内影院票价太高且大多数国外新片与中国观众无缘;网上调查显示九成以上的互联网用户反对政府关闭此类网站;一家合法音像下载网站负责人认为政府此举能使音像制品版权在国内得到更好的保护。

对于这篇稿件,新华社对外部国内室编辑李建敏介绍说,此类稿件目前政策上给予的尺度比较宽,在写作时坚持以事实为依据,尽可能多地加入多方观点以达到意见表述的平衡,作者本身不添加任何倾向性文字,孰是孰非的判断留给读者自己去完成。

“坚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这是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2004年外宣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外宣“三贴近”方针。

从这篇稿件来看,今天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已经基本能够贯彻这一方针的精髓,即确认与尊重对外报道中受众的主体地位。

首先,从事件内容上看,这是民众心理与政府决策间的矛盾,背后深层次的根源则是盗版音像制品在中国的网络上长期大肆泛滥的顽疾,是当今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之一。新华社在对外报道时没有回避这个题材,而是客观、全面地作了介绍,让海外受众了解到,中国政府正在做出努力依法保护知识产权,但公共政策需要面对的现实是复杂的,简单的“关闭”二字无法治标又治本。同样是政府决策遭遇民间阻碍,如果此事先由外媒报道出来国内媒体再被动跟上,给受众留下的印象就将截然不同。

其次,从写作方式看,这篇稿件把国家广电总局、网民和网站经营者等相关方摆在同一平面上,然后再用平等的视角去讲述每一方的看法,给不同意见以平等的权利。不居高临下地站在政府一边宣传此举有助于保护知识产权,也不站在网民一边抱怨政府的做法使他们一下失去了一大乐趣,而是如美国福克斯新闻网的口号那样,We report,you decide(我们报道,你来判断)。遵循平衡公正的报道原则、把事实和观点分离,这一做法贴近西方主流人群对新闻的理解和思维习惯,自然能受到国外读者的欢迎。

新华社的中国新闻对外报道从业人员经过几年的实践,正慢慢摸索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受众观。对外报道的目的不是为了对外国受众进行政治或文化教育,或向外国受众灌输观点,而是以平等对话姿态向他们提供信息产品,告诉他们一个真实的中国———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