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表现个性心理
多元文化的渗透,使人们的追求在发生变化,让更多人注重个性,追求个性,期待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凸显出来。无论是在BBS还是在聊天室里,我们都会看到许多传播者大都会脱去现实生活中压抑自己原生态的面具,尽显自己的个性和锋芒,漫骂、攻击、肆无忌惮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舆论压力。而这种心理的表现又是与人的逆反心理分不开的,具体表现在BBS传播中网民的标新立异,引人注目上。受众大多带着较强的怀疑和批判精神,他们不会单纯的相信和顺从,更多的他们带着一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心理。事实上,在张扬个性的过程中,受众逐渐找到自己的平衡点从而得到了自我的实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正是因为受众拥有对个性,对自我实现的追求,他们才具有在BBS中不断创作的欲望,这也成为了BBS发展的源头活水和不竭动力。强烈的个性表现心理是促使受众成为“活跃者”的推动力。
(四)匿名性心理
匿名性心理是网络中许多心理的根源所在。正是这种心理让个人在自我表达时,会较少顾及社会规范的约束,比较任性,因而很多人的表现往往与他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大相径庭。
如果借用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三分法,那么在BBS中,受众很可能就将平日鲜有机会当众表露的“本我”表现出来。现在聊天室里出现的“语言暴力”现象,用这个原理就很容易解释了。人们为什么会如此喜欢“流氓兔”?笔者的看法是因为“本我”里人总是会喜欢一点点坏的,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只是简单地指责上网者的素质与水平,而要看到现象背后本质的心理动因。Sproull kiesler提出的“缺乏社会情境线索假说”主张:网络是一个参与者平等的领域,因为一切造成先验的、不平等地位的社会线索不会在此影响人们的媒介使用行为。的确,BBS的匿名性带来较多的参与性,提供了新闻与言论的最大自由度,使得信息生产不再属于少数人垄断式的状态,几乎人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利用BBS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使言论自由的特征体现的尤为明显。
(五)娱乐心理
在这个消费时代,文化是以娱乐的形式被人接受的。人们不再去关注深层次的内涵,而更倾向于一种乐于被自己接受的形式。因此追求娱乐性永远都是现代人追逐的方向,他们甚至愿意“娱乐至死”,于是你会发现过去的很多东西包括思想、文化、娱乐,现在都是围绕着消费而产生的。这无可辩驳地表明,文化即娱乐已经成为新的约定俗成,只有娱乐的才是文化的已经成为不言而喻的共识。你会发现,BBS正是这样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平台,从而充分满足了受众的娱乐需求,所以现代人把“上网”又叫做“网上冲浪”。对于这样的变化,有人在担心娱乐会不会让现代人变成白痴,或者让人退化到儿童时代,其实问题的中心在于人在娱乐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个动物,必须把文化的其他元素与人类统一起来,用一种正常的心理去接受这些娱乐的元素,在娱乐中变得更聪明。
(六)好奇心理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昨天的事已经是历史,今天的、即刻发生的事才是新闻,只有最新鲜的东西才能满足人的好奇心。网络的时效性决定了它有很强的生命力,因为网络不像报纸和电视,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网络的信息发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相当自由的,任何的突发事件都可以迅速发布。同时,网络还可以通过“超链接”等方式,引导网民看到新闻事件背后或者相关的背景资料,这些都可以满足受众好奇心理的需要。受众总是比较关心那些引人注目的东西,对新鲜事物的好奇永远存在于受众心里。文化氛围的改变也使得网络时代的价值观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以新异性、反常性为主导的价值观正在取代传统的重要性等法则。
三、BBS受众的畸形心理
(一)虚拟人格
所谓“虚拟人格”是指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刻意或无意的形成一个虚拟社区中的虚拟形象,形成一定的虚拟社区地位,并获得一定的虚拟社区评价。因为网络的隐匿性,在网络的世界里,一个人可以扮演成若干的角色和不同的人进行交流,男的可以扮成女的,老的可以扮成少的,人们可以尝试任何的角色。与此同时,我们又必须看到,在这种虚拟的环境下,人们可以放肆地做任何事情的时候,这种情况对于正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的成长不利,他们可以说真话也可以说假话,因此他们很有可能在似懂非懂中做出可怕的事情。
(二)制造舆论
BBS为受众提供了一个公共舆论平台,它让受众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但也正是因为BBS这种自由度的膨胀,使得许多人利用这种条件来制造舆论。他们不断更换自己的名字和IP地址,为了造成影响他们不断发表类似观点的帖子,企图控制舆论的情势,这样不仅在数量上形成了强势,而且可能影响某些没有主见的人。这是一种十分可怕的心理,不仅造成了“一边倒”的局面,而且带来了不好的社会影响。例如,有一些不法分子在网络上公然地散布谣言等,造成了人心惶惶的局面,也形成极不好的社会影响。媒体可以引导舆论,但一旦被人利用,后果不堪设想。
(三)网络成瘾
对于网络,它给受众提供了一个方便的平台,但它也让很多人由于沉溺于网上的交流而忽视自己身边的人。2000年3月美国斯坦福大学一项调查发现,全球约有20万网民患上了“强迫型性上瘾”症,心理学家称它为一种病,这种“病”让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并且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这种现象不仅造成了网络发展的畸形,对于青少年的成长也是十分不利的。
时代在发展,受众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BBS作为网络媒体中的一个交流平台,更应该根据受众的需要不断改进、完善,从而吸引更多的用户参与到BBS交流中。BBS与受众的关系不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也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二者在这种日益深刻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之下,必然不断改变自身在网络传播过程中所处的现状,从而推动BBS向着更健康的方向发展。
作者邹旻芝,女,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职研究生。搜学网总编辑,从事网络传播工作五年。作为一个对认定的事情有着绝对执著精神的人,从大学毕业至今,一直都对网络传媒的受众心理研究有很大兴趣,本文就是实际工作的总结和体会。
真心实意以人为本——现代新闻语言“人性化”之初探
刘枫
摘要:本文在总结学术界对新闻语言的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新闻语言的“人性化”,即新闻语言对“人”的充分关注与重视。新闻语言要反映“以人为本”的现代传播观,就是要求语言尊重人,有亲和力,真实客观且有个性,成为一种“人性化”的表现。
“人性化”已经成为新闻语言的必然趋势,它将成为一种动力,来推动新闻语言更好地实现它传播和教育的功效。
关键词:新闻语言、人性化、真实、客观、人文关怀、亲和力、个性
一、什么是新闻语言及其人性化
(一)新闻语言及其重要作用
每门学科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新闻也不例外。运用于新闻传播的新闻语言有着自己独立的形态。艾丰先生对新闻语言是一种独立的语言表示肯定。而从新闻语言的功用层面上来定义,现在学术界一致认为:新闻语言是表述事实的手段,传播新闻信息的载体。例如蓝鸿文、马向伍教授提出:“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用的语言,即为新闻语言。”又如张默先生的说法:“新闻语言作为一种独立的书面语体,它服务于事实的报道,具有质朴、实用的语言形态,明快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风格,讲求信息的运载量,使之适宜于社会的广泛传播。”
马克思说过“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实现”,中国也有“言为心声”的习惯说法,这都说明语言是思维的体现,而新闻语言同样也是一种思维工具。新闻事实的传递,只能通过新闻语言这种特定的语言符号得以实现。因此新闻语言在一定程度上成了把新闻传播者的思维、新闻的事实内容和传播受众连接起来的一条纽带。
(二)新闻语言的人性化及意义
现在我们通常讲的“人性化”是指“让技术和人的关系协调,即让技术的发展围绕人的需求来展开”。这里所指的技术是广义上的意思,不单指的是某一领域。具体到新闻语言上,则是指新闻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体现的内容、技巧、风格方面与新闻当事人和新闻受众的协调关系。
新闻语言的人性化,是现代新闻语言对人的因素的充分关注和重视。新闻的语言,同样可以是一种人性化的表现,反映“以人为本”的现代传播观。
真实客观,尊重人的人格与真情,富有亲和力,拥有个性的语言风格和话语方式,真心实意地对待采访对象和受众,同时不丢弃鲜明的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的现代新闻语言,是现代新闻人应当共同追求的新闻语言目标。新闻语言的人性化是媒体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现代社会对新闻行业的一种诉求,这样的新闻语言也一定可以实现思想性与审美性高度的统一。
二、充分关注人的因素,追求新闻语言人性化
(一)真实客观是新闻语言的责任
新闻是肩负责任和道德的行业,一切新闻都必须真实客观地反映新闻事实。新闻语言同样应该是富有责任感和道德感的语言,应该客观真实地记录新闻,“真心实意”地对待采访对象和受众。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新闻存在的前提是事实。“新闻报道的基本使命就是帮助受众了解客观环境的真实的变动状态,因此,新闻一定要真实地反映客观实情,不能有任何失实。”如果新闻不能真实客观地传播信息,就失去了它的行业责任,这就要求作为传播载体的语言也要秉承真实和客观的两项原则,这也是新闻语言区别于其他语言形态的不同,如文学语言可以虚构和夸张,但新闻语言则不能。
新闻语言的真实,就是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内容与新闻事实相符,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和存在的价值,是新闻最基本、最核心的特点。“新闻语言源于新闻事实,源于新闻事实就要忠实于新闻事实,接受新闻事实的制约和检验。”新闻语言要做到真实,需从三个方面体现:第一,新闻语言所反映的新闻事实中的新闻要素都是真实可靠、持之有据的,例如新闻事实的时间、地点、当事人、事件过程等,都要确凿无误,不能凭空捏造或是含糊不清;第二,新闻语言对新闻事实的点滴记录和细节描绘,必须是建立在真实素材的基础之上,不能“妙笔生花”,凭想象臆造;第三,新闻语言在受众中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舆论教化的作用,因此必须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真实”,正确引导舆论。
新闻语言的客观,是指新闻报道中的语言形式是一种“客观陈述”,通过语言在报道事实时的自身逻辑力量来显示新闻传播的倾向性,让事实自己来表达观点和立场。新闻工作者应该是在大地上行走的记录者,他对事实应该是没有成见的。因此,新闻的语言是新闻工作者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成熟的新闻语言应该是把自己隐匿在事件背后,运用文字内涵的逻辑来巧妙地表达主题,这样的语言才是有说服力的,才是老练的。“新闻不是有闻必录,它是要有所取舍,有所组织,有所加工,去粗取精,分清主次,分清现象和本质,只有这样,新闻语言才能更好地反映事实的内涵”,这也是新闻语言真实的要求。
(二)新闻语言要倡导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就是以人为本,对人关注、尊重和重视。人文关怀就是关注人的生存与发展,其核心是尊重人,强调人的价值,关怀人的生存状态和权益,它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新闻传播作为彰显社会文化、引导社会舆论的主阵地,应当引领人文关怀这一社会进步思潮,成为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先锋,努力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新闻语言作为最重要的文化宣传载体,应当担负起历史的重任,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新闻语言要倡导人文关怀的理念,把“人文关怀”作为自身修炼的目标,同时成为“人文关怀”的最有效体现途径。
目前,新闻媒体已经非常注重在运用新闻语言时体现“人文关怀”了,但是不少媒体还只是停留在表面,人文关怀精神依旧缺失严重。主要表现在某些新闻报道的语言有漠视生命的倾向和对普通大众与弱势群体的忽视。例如,某报报道一跳楼自杀者,标题为《昨夜上演高空飞人》,把生命的惨逝与杂技演出的娱乐性放在一起冲击受众的眼球,显示出的冷血的幽默感,表达出的对生命的蔑视。又如,针对长春街头的流浪汉,某报嘲笑道:“睡在街上羞不羞?”
对弱势者,我们见到的不是帮助、安慰,而是斥责与鄙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