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快国际传播高端人才的培养(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国际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加强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国际新闻传播能力建设,提高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的水平和质量,在国际化新闻人才培养上,国家有关部门已经有所动作,开始行动起来。国家有关部门决定用三年时间培养100多名驻外记者。自2009年起,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5所高校成立国际新闻硕士专业来分担这项任务,试点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
加强国际新闻传播能力建设,是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国家软实力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我国的国家利益、国家形象、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涉及到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试点培养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是当前加强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的重要步骤和措施,不仅关系到今后我国国际新闻传播的能力、水平和质量,更关系到我国媒体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关系到我国的国际影响和国际环境。大力创新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理念,积极探索培养模式,充分发挥重点高校、重点学科的优势资源,在培养高层次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方面争取有所突破。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具备坚实的新闻传播理论基础知识,熟悉我国的对外宣传报道方针、政策,了解西方新闻报道形式,精通一门以上的外国语,能熟练运用中、外文进行各媒体的国际新闻编、播、采、写工作,可从事对外宣传、主流媒体国际报道和驻外新闻业务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理念、培养模式、质量标准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传统新闻传播学的学术型研究生有所不同。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实行学分制。其中,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在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单位等实习基地完成。课程学习与实践要紧密衔接。
国际新闻传播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达到职业要求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战略思维和专业知识能力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思想政治课程与专业课程、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要重视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研究、解决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配备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聘请长期工作在国际新闻传播一线的业务骨干、优秀工作者等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
提供和保障开展实践的条件,与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单位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要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推进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对研究生实习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在学位论文选题方面,应来源于国际新闻传播一线的实际问题,要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论文形式可采用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新闻采编、新闻报道等形式。论文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有从事国际新闻传播实践工作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家。上述在京的试点单位间加强交流与合作,在教材、师资、课程设置等方面要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中国传媒大学自2002年开始正式招收国际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设立有:国际新闻史论方向、国际新闻业务方向、国际新闻与跨文化交流方向、国际媒体方向等四个方向。
在国务院学位办将中国传媒大学列为“国际新闻传播硕士”试点大学之后,该校成立了该专项计划工作领导小组,主要由主管校长,研究生院、电视与新闻学院、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外国语学院等部门领导和相关专业专家组成,并按照要求立即展开了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论证工作。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方案正是在国务院学位办相关指导意见及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的。
依照国务院学位办制定的培养要求,中国传媒大学确定了培养方案修订与论证工作的三大重点:侧重对外宣传的思想政治与国情形势政策教育;侧重实践应用的新闻传播理论与实践教育;侧重听说读写等实际应用能力的外国语教育。具体而言,结合政治课程的教学开设了《全球化与国际传播》、《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西方国家政治与社会》等三门讲座课程。已完成或计划邀请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联部政策研究室以及中宣部外宣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人讲授国际国内对外传播的历史现状、国际政治与全球传播等内容,重点提升学生从事国际新闻传播工作的多种综合素质。
在新闻传播业务课程方面,在开办了20多年的国际新闻专业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国际新闻传播实践能力的专业课程。在保留国际新闻学、国际新闻史、国际新闻采写与评论、国际新闻与跨文化、国际媒体研究等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中国对外传播政策及报道、电视节目制作、电视新闻、西方国家新闻报道与写作等实践类课程。同时,为提升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适应全球传播的战略眼光,专业方向课程和部分专业选修课程也引入了讲座方式,邀请新华社、新华网、中国日报、人民日报国际部等中央主要媒体相关工作负责人来校讲座,传授国际新闻传播的工作经验与业务技巧。同时,为帮助同学了解国外境外媒体的机构文化与工作方式,邀请路透社、法新社、美联社等驻华记者及编辑来校讲座。
外国语水平方面,开设了侧重听说读写实际应用能力的课程,结合专业方向开设运用中英文进行国际新闻的采访、写作、编辑、播出的专业外语课程。按照培养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对政治、业务、外语、技术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要求,发挥并结合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科优势与专业特色,国际新闻传播硕士培养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第一,选拔优质生源。由于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第一学期为公共基础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学校决定依托国际新闻学,并从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学、传播学等其他相关专业,结合入学成绩及第一学期的综合表现,从中选拔40人,作为国际新闻传播后备人才培养。从第二学期进入新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平台。
第二,实施双导师制。为每位同学都配备了校内校外两位导师。校内导师侧重于在课程学习阶段从国际新闻传播理论上进行指导,校外导师则侧重于在实习实践阶段在业务技巧上进行指导,同时两位导师将在学位论文阶段共同指导学生的论文。
第三,选聘的校内导师,都是完整指导过数届国际新闻专业硕士生的优秀教师,部分教师还拥有指导国际新闻或者国际传播博士生的导师资格。选聘的校外导师则全部是在对外宣传一线从事过多年国际新闻报道的工作人员,他们大部分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日报社、中国新闻社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单位,大部分已经是国际新闻传播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从对政策的把握,对形势的认识与理解,对实际工作的体会都拥有相当的发言权。
第四,加大实践能力培养力度。一方面,充分利用中国传媒大学的教学实验条件,由导师团队结合培养要求和课程安排,为学生制定校内实践计划。并在校电视台开设国际新闻栏目。另一方面,根据教学计划要求,在完成前两个学期的课程并达到规定学分后,在第三学期进入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新闻社以及国际新闻机构实习。不断推进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紧密联系,确保实践教学质量。通过在不同的实习岗位如策划、记者、编导、摄像、撰稿、主持人等,以及不同的实习内容如节目策划、新闻采访、出镜报道、画面拍摄、文稿写作、电视编辑、节目主持等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五,提供国际教学平台。积极选派学生参加国际会议、国际交流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德国波茨坦电影节、澳大利亚APEC未来之声的采访报道工作、德国之声工作室等,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传播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战略思维。同时,安排国际知名专家给学生上课。让学生在国内也能接受国外优质的教学。中国传媒大学与国外知名的媒体人才培养院校,如美国波士顿大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等均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正在筹建夏季学院。希望通过夏季学院的学习,扩大交流,增长见识,使学生能够在西方本土环境下,了解国外传媒生态,实践国际新闻报道。
中国传媒大学从生源选拔,培养方案的修订,及培养过程实施三个方面能够确保国际新闻传播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一批政治素质过硬,既精通新闻业务又具有优秀外语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日前,中国日报社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签约共建,将在人才培养、共同开发特色课程等方面展开一系列合作,全力为我国外宣事业培养和输送人才。中国日报社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结为合作共建单位后,将展开全方位的合作,除确定互为各自人才培养及培训基地外,还将在国家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大框架下推出“中国日报特色课程”,由中国日报派出报社资深采编及经营专家团队,根据课程需求,就国际时事、社会热点、新闻采编、媒体经营、新媒体发展等相关专题设计课程,融合媒体实践与学校理论需求,为北外学生授课。此外,双方的合作领域还包括共同承办论坛、举办大型活动、在北京外国语大学设立“中国日报周”等内容。北京外国语大学与中国日报的密切合作契合了国家关于加快国际传播能力人才培养的战略举措。这种合作模式值得在更多的高等院校进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