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广播电视艺术学通论
9651900000017

第17章 广播电视的艺术语言与构成要素(5)

主持人在形象和声音塑造上也都要讲求真实、自然,切忌“把自我包藏起来,用做作的矜持、表演化的潇洒或趋时的妩媚、娇嗔、冷艳之类取悦观众”,这是一种低俗的文化品位,是会让观众倒胃口的。著名节目主持人倪萍之所以广受欢迎就得益于她在形象塑造和声音追求上的真实、自然、大方。如她在个人形象塑造上,“讲究端庄大方之美,从发型的设计、脸部的化妆和服饰的搭配既有讲究和谐清新的一贯风格,又能根据不同的场合有所侧重。华美时艳而不俗;轻松活泼时独具匠心;高贵典雅时又不失本色。这样做的目的也是着眼于能更好地与观众进行情感联系,既要给观众以美的享受,同时又不使自己与观众产生心理上的距离”。“她的声音既亮丽又厚实,带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真实,不是那种有气无力的媚态腔,更没有那种声音漂浮在舌尖,给人虚声假气的感觉。倪萍以质朴而富有艺术性的声音形象,为主持活动的情感诉求增加了成功的砝码。”另外,“倪萍的表情亲切自然,既不是表演过头的故作姿态,也不是隔靴搔痒的应付。她把情感的投入与自觉的理性控制很好地结合起来,生动的表情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尤其是作为心灵窗口的眼睛,更是充满着热烈亲切的真情。”倪萍以她的真诚、质朴、热情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

一位旅居德国的华侨说,“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倪萍主持的节目亲切自然,具有东方文化的神韵”,这一评价客观又深刻地揭示了倪萍的节目主持艺术已上升到了一个美学境界,即高度重视人的亲情交流,彰显真实自然的人格美,在天人合一的哲学基础上形成了强调情感力量的艺术传统。(四)大众传播的交流美作为一门大众传播的艺术,交流在其中无疑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美学家郝乌德·加登纳指出:“主体知识之交流,我把它叫做艺术。艺术即包含着一种交流的要求。它是有目的的、蓄意的——每一种艺术形式都包含了一个人向另一个人的交流。”大众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人际传播为基础的,在广度和深度上扩大了人际传播的效果并为其服务,但媒体的特性也使得传受双方的交流与参与丧失了,或者无法同步进行,使得接受活动失却了人际传播那种面对面倾心交谈的乐趣。而主持人的出现就弥补了这一缺陷,使传受双方重新找到了面对面交谈的感觉。美国电视学者理查德D.约康和查尔斯·F.克莱默把这看做是“一种移情作用——每天主持人都在受众的卧室里出现”。主持人可以运用主持技巧,调动观众的情绪,和他们建立起朋友一样的关系,在传受双方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使传受双方也能通过传媒成为朋友,从而达到传播的目的。

大众传播的交流美是节目主持艺术美学内涵的一个重要层面,它实质上是通过主持人的艺术化形象向受众情绪、情感的渗透和投射,促成一种和谐的交流情境。在这里,受众的审美感受不再局限于主持人的艺术化形象本身,而是一个以这种形象的外渗为基础,审美主体的投入为条件,主客体情绪情感互引互动的交流场。主持人的天职是交流,通过与观众、嘉宾的交流实现节目的宗旨和意图。

一名优秀的主持人必须掌握好交流的艺术。主持人的言谈举止、表情动作,细微到一个眼神、微笑,都是交流的艺术。像著名节目主持人杨澜就很注意掌握与观众交流的艺术以及谈话分寸,她成功主持了许多大型的节目,她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交流时注意把握分寸,“分寸的把握是在主持人与观众、观众与节目、节目与主持人之间建立的一种情感的维系。分寸把握得体,这种维系就是正效应,就会出现相互情绪的激发、感染、交流与共鸣;分寸把握不得体,自然就是负效应,就会出现情感沟通的阻隔与断裂”。

三、主持人应具备的素质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推动着电视节目的更新与变换,而电视节目的更新与变换对主持人也提出了更高、更新、更难的要求。这种要求是多层次、多领域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通常来讲,主持人节目类型的划分有以下几种:

(一)按节目内容属性划分

1.新闻类:包括新闻节目、新闻专题、新闻话题类节目、新闻评论、新闻访谈、新闻板块节目等。

2.文艺类:包括大型综艺晚会、固定的文艺栏目性节目、单一性文艺板块节目和复合性文艺板块节目等。

3.生活服务类:包括各种经济信息类节目、专题性节目、生活服务节目、天气预报节目、知识竞赛等。

4.教育类:包括各种教育类节目、对象性节目及谈话类节目等。

(二)按节目制播过程中主持人的工作特点、所处地位及发挥作用划分1.独立型主持人节目

独立承担整个节目采、编、播各个环节的工作。独立型主持人节目要对整个节目负责,由于人力所限,一般来讲,适合主持时间较短、内容单一、间隔时间较长的节目或栏目。

这类节目的优点是主持人的意图、思想表现得比较准确、直接;主持味儿浓;节目个性较鲜明;节目风格协调、整体感强。

2.单一型主持人节目

主持人主要从事话筒前的创作或出场负责播音工作,在整个节目中发挥的作用较单一。这类主持人的节目稿是由编导用第一人称即主持人的口吻撰写的。这类主持人表面上看与播音员并无多大区别,其实有着质的不同。如在播音方式、心理状态、语言习惯、思维方式及其与节目的关系上,主持人都不同于播音员。

3.参与型主持人节目

主持人参与节目的采、编、播各个环节的工作,如参加节目策划构思、选题采访、编辑制播。有的主持人参与全部,有的参与大部分,有的只参与一小部分。一句话,主持人一定要参与节目。在这类节目中,主持人与编辑是一种平等合作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在节目制播过程中,渗透着主持人的劳动。

4.主导型主持人节目

主持人是整个节目的策划组织者、体现者与主播者,即是节目的主编兼主持,负责把关定向。大量的具体工作由一个采编班子完成。这就要求主持人具有一定的领导组织和活动能力。从主持人分类上我们可以看出,电视是技术的艺术,是一门立体的、综合的艺术。这样的客观现实要求作为电视文化代言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积淀表现不是靠主持人漂亮的外表,而是要靠主持人所具备的雄厚的知识储备和出众的气质、修养。这其中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较为合理的知识储备,作为文化积淀的第二个层次是智慧。如果说知识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来获得,那么智慧不是对知识的复述,它是几近于原创性的瞬间迸发,是一种触类旁通、知识迅速迁移之中的精妙表达。

1990年,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了两档不同风格的综艺节目,这就是《综艺大观》和《正大综艺》。与这两个优秀栏目同时走红的是主持人倪萍和杨澜,亿万观众喜爱她们,众多媒体自然也把她们作为宣传的重点。引起大家兴趣与关注的是杨澜凭借“外语好、文笔好、不照本宣科”,自编自写串联词的突出表现,在节目中表现得轻松自如、得心应手。杨澜作为一名节目主持人,她的工作方式是符合电视制作基本规律的,她对节目本身的深层介入,正是节目鲜活的有力保证。

中国电视业在新世纪出现了迅猛发展的势头,主要标志不仅仅是传播方式、承载手段越来越现代化,而且还在于它的基本内容及影响受众的形式远远突破了20世纪90年代的模式,呈现出信息容量大,影响层次深,令人目不暇接,从而选择性增强等特点。与此同时,电视节目展现了它的新的质的规定性和影响方式的多样性。观众对主持人的知识广泛性、实用性、幽默性的要求将超过其自身的外貌欣赏性。调查显示,观众最欣赏的是那些有学识、经验阅历丰富、幽默感强的成熟型主持人。尤其是主持人的社会经验和阅历,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里要求都越来越高。那么,现代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笔者认为,除了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热爱工作、热爱生活,音色、形象等要求外,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造就、有所作为:第一,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关注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是个知识、信息爆炸的社会,人们在工作或互相交流时都包含着知识输出的成分。

主持人要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这其中有许多在各方面都有所造就的人才,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期望从主持人的传播当中获得新信息,如果主持节目的时候,连一些基本概念都搞不清,就很难与观众自如地进行探讨、切磋,产生共鸣,对一些期望得到新知识的人来说,就会令他们失望。国内外的一些著名主持人,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他们对观众来说是一本本教科书,是知识的宝库,看了他们主持的节目,人们都感到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下受益匪浅。

第二,要具备高超的思辨能力,善于思考,勤于思考。事物的规律性寓于多样性之中。人类所具备的一个特殊属性,即在于他有着分析、判断和推理的能力。节目主持人要对新近发生的各种事件和大众所关心的问题进行评述,从而准确、鲜明地揭示出事物本质。丰富的知识储备是做好主持人的基础,思辨能力是主持人的思想保证。思辨的过程是把方方面面的知识抽象组合的过程,是探求新闻事件、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因果关系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主持人提供给观众的只能是混沌一团的现象,主持人的思辨以及通过一定方式阐发思辨的结果是让人信服真理,知道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及去怎么做,从而获得行为导向的一种深厚的逻辑力量。

相对于素材来说,思辨是创作。创作的方法是掌握进行这种意识活动的规则。作为一名合格的主持人,最基本的要通晓逻辑学当中有关判断、推理以及矛盾、同一律、排中律等学问,并能娴熟地运用其技巧,使其阐述的观点在逻辑上无懈可击。

第三,要掌握社会跳动的脉搏和趋势,抓住时代发展的主流。主持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了解社会。电视之所以深受人们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能声像并茂地展示社会中人的活动、物的交流。我国目前正处于变革阶段,这个时期最显著的特征是以人为主体的政治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以及利益结构等正在逐步调整。从具体内容上看,政治体制向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方向迈进,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文化上已由“一花独放”向多主体、多层次的格局转化。这些变革促进了社会繁荣和各项事业的进步。但在变革过程当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们感到困惑的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不是变革的必然伴生物,但毕竟是在变革过程中产生的,主持人不可避免地要回答、解释,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如果不能关注上述问题,电视节目就不会有生命力,更谈不上受人们的欢迎。

第四,要具备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断完善和提高语言表达技巧。知识的积累、思辨的精湛、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只是一种存在,而真正让这种存在于个体的意识成为观众的共鸣,必须经过主持人用语言表达的环节。只有不断强化语言表达技巧,才能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更好地传达给受众,从而实现传播目的。

播音员、主持人是电视创作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视机构各类人力资源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是电视传媒的形象代表和品牌代表。以上一些素质要求是成为一名合格主持人的基本条件。广播电视媒体要求主持人不断在实践和行动中完善自我,提高自己,为广大听众和观众奉献出更多更精彩的广播电视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