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音乐故事
音乐故事,是广播文艺中一种受人喜爱的节目形式。它是以文学或戏剧的形式表现音乐家的生活、创作活动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在这类节目里,也可以向听众介绍著名音乐作品的诞生背景及其传说和与之有关的一些趣闻轶事。
音乐故事这种节目之所以受人喜爱,是因为它既有较强的文学性和戏剧性,同时又有美妙感人的音乐作品穿插其间,是在广播中介绍音乐家和音乐作品的一种很美的形式。
我国广播电台早在1954年就开始播送音乐故事。最早是以编译莫斯科电台的音乐故事为主,1958年后,逐步开始有了自己创编的作品。这种节目的雏形期,只是在播送一部音乐作品的时候,讲述一些和这部作品有关联的故事,以增强节目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编辑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这种节目形式的艺术特性的摸索与探求逐步有所提高,同时又受到广播剧的启发与诱导,慢慢地使音乐故事开始有了以音乐事件为贯穿主题的戏剧情节,从而受到更多听众的认可,节目的艺术氛围也逐渐美好起来。
对音乐故事的选材,既可以是取自民间传说和虚构的故事,如“伯牙摔琴谢知音”、“鹿皮大仙”等;也可以是真实的(历史的或现代的)与音乐有密切关系的事件,如“冼星海在法国”、“瞎子阿炳”和“西部歌王”,等等。音乐故事的脚本写作没有一定之规,作者可以自由选择展现主题的角度。但有一项必须遵守的是,音乐在故事中要占据相当的位置。这种“位置”不仅是指音乐在故事中所占总体的比例而言,更是指音乐和故事有着因果联系。下面以音乐故事《西部歌王》第9集《西部歌王王洛宾大写真》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
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的代表作,同时在王洛宾的音乐生涯中,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维吾尔族音乐,是他搜集编配的第一首新疆民歌。如同茫茫夜空中隐约升起的第一颗星,他的艺术生命开始闪光。在以后的数十年间,他搜集、整理、编配、创作的新疆少数民族歌曲达700多首,广为流行的也有100多首。
王洛宾是现代中国第一位编配写作维吾尔、哈萨克族歌曲的音乐家。他为新疆少数民族和内地汉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心灵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他的歌曲激起了华夏子孙对祖国边疆、对少数民族的美好向往。《在那遥远的地方》是一首动人的歌,也是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这首歌人人会唱,而知道故事的人却不多。那是1941年的春天,中国电影的创始人之一——郑君里去青海拍一部电影,也邀请当时在西宁工作的王洛宾参加,他们一起来到青海湖畔的拍摄现场。同时郑君里还物色了一个千户长的女儿叫卓玛,充当电影里的牧羊姑娘,而王洛宾只派作了卓玛的帮工。他穿上藏袍,跟着卓玛赶着羊群晨出暮归,在电影里过了三天真正的牧羊生活。卓玛是个非常漂亮的藏族姑娘,圆圆的脸庞,黑皮肤泛着红润,活像山野里开放的鲜花,两只乌黑的大眼睛闪着大胆而灼热的光,长长的乌发梳成十几条细细的发辫披在身后,金丝镶边的彩色藏袍裹着健美的身躯,骑在枣红马上,映着蓝天白云,踏着绿色草地,悠然地放牧着羊群。
按照电影导演的安排,王洛宾和卓玛同骑一匹马。王洛宾拘谨地坐在卓玛身后,双手紧紧地抓住马鞍。卓玛忽然纵马疾驰,王洛宾被突然一掂,身子向后仰去,慌忙中本能地拦腰抱住卓玛,这才没有落下马来。跑出去很远,卓玛才放松了马缰咯咯大笑,原来是她有意捉弄王洛宾。然后,她仰靠在王洛宾的怀中,把马缰递到他手上,任他扬鞭跃马,似乎把自己的命运也交给了王洛宾。两个人依偎在马背上,随天上的白云浮游,忘记了自我,忘记了是在拍电影。中午骄阳当空,王洛宾和卓玛对面而坐,笑而不语。他们语言不通,也不需要语言,四只眼睛流露着温柔和热情,目光交织在一起,仿佛一淌溪水,沁入对方的心田。电影拍完,姑娘的毡房一夜之间无影无踪。在王洛宾以后的几十年生活里,他始终没忘记这个美丽的姑娘和她那轻轻的爱抚的一鞭。
《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传世之作,最初就是在驼峰上唱出的歌。当我们知道了这个故事,就会明白它为什么那么深情感人、招人喜爱而世代传唱,这是真情实感的抒发,这是心灵深处的歌唱,这是源于人性和大自然的艺术升华。艺术家在这里发现并创造了永恒的美。《在那遥远的地方》确定了王洛宾在音乐世界的地位——一颗不落的星,音乐之星升起在那遥远的地方。
在音乐故事《西部歌王》的这一集中,歌曲《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歌曲反复出现,有时配合解说,得以恰到好处的发展,很能展现这种节目形式的艺术感染力。从这里可以看出,音乐故事里的音乐明显地区别于其他广播文艺节目里的配乐。
音乐故事的创制比较繁琐,它一点也不比广播剧省事,在某种程度上比生产广播剧还要复杂(如对音乐的选用和复制)。首先是素材的选定,其次是文学脚本的写作,所需音乐的收集与录制,以及编辑、导演、演员、配录等人选的确认,接下来才能开始排练、录音、复制合成等工序。音乐故事这类节目,往往需要音乐与文学戏剧等多方面工作人员共同协作方可完成。
(二)知识性节目
在众多的文艺节目中,有很多节目是很难十分明确地把它们加以区别和分类的。特别是有些欣赏性节目和知识性节目更加难以区别。有人曾给这两类节目中的相似部分下过这样的定义:某些带有知识性的欣赏性节目,是通过音乐知识这一手段使听众进一步提高欣赏能力,从而有效地达到欣赏音乐的目的;某些突出欣赏性的知识性节目,则是寓知识于欣赏之中,使听众在欣赏音乐时获得某些音乐知识。普及知识和欣赏音乐相辅相成,互为所用。总的来说,电台向听众普及音乐知识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要提高听众的音乐欣赏水平,增强其对音乐作品的鉴赏力。
知识性音乐节目的门类很多,比如对乐器的介绍,地方乐种的介绍(如广东音乐、潮州音乐、江南丝竹、河北吹歌等),某些音乐流派的介绍(如琵琶的浦东派、崇明派、平湖派等,古琴的广陵派、齐鲁派、川派、虞正派、岭南派等),古典音乐介绍(如南宋姜夔的自度曲、清代编纂的大型音乐集册《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等),等等。这类知识性音乐节目都有很强的欣赏性,它是寓知识于欣赏之中,音乐和知识交相辉映、融为一体,能收到理想的收听效果。
例如,上海台参加第五届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的节目《吹弹拉打,八音争鸣》,策划和制作都很优秀,不管听众是否想要学习音乐知识,都会很有兴趣地听下去,因为知识和音乐已经巧妙地糅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节目的开头简洁明了:
男:(音乐——混播)乐器和人声一样,能真切而深刻地反映人类伟大的生活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女: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历史悠久,品种繁多,个性鲜明,风格独特,显示出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非凡的创造力。
男:在第五届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来到之际,我们特意制作了音乐专题《吹弹拉打,八音争鸣》献给世界各国人民。向全世界各兄弟民族介绍我们中华民族常用的乐器和这些乐器演奏的音乐。
女:吹、弹、拉、打是演奏我们中国乐器的四种方法,也是我国吹奏、弹拨、拉弦、打击四类乐器的简称。
男:八音,是我国古代利用金属、石头、蚕丝、竹子、陶瓜、泥土、皮革、木头为材料制作的八种乐器的分类,也是我国古代对所有乐器的总称。
女:金石铿锵,丝竹悠扬,穴音和鸣,喜奏新章。我们的介绍就从吹奏乐开始吧。
男:(挂红灯乐曲——)笛,是我国横吹的管乐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通常用竹子制成。上面有吹气孔、笛膜孔、六个按音孔和两到四个出音孔。古代称为横吹或横笛,现在一般称笛子。笛子最常见的有两种:流行于我国北方,常为梆子等戏曲伴奏,笛身较短的一种称为梆笛。
它音色清脆明亮,(挂红灯乐曲——)具有北方热烈爽朗的气氛、高远开阔的意境。
女:(姑苏行乐曲——)流行于我国南方,笛身比梆笛长,经常为昆曲等戏曲伴奏的笛子为曲笛。曲笛音区比梆笛低,音色圆润优雅。(音乐——)《姑苏行》是一首用曲笛演奏的著名笛子独奏曲,它描绘了苏州园林秀美的景色和游人舒畅的心情,具有婉音明静的江南气息。
接下来,节目继续分别介绍我国各种类型的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和打击乐器。
整个节目听下来听众可以对我国这四类乐器的样式、音色特点及其艺术表现力有较完整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也欣赏了各自的代表曲目。
音乐知识性节目常常是以系列出现的。就中央台来说,曾经举办过《民族器乐讲座》、《民歌讲座》、《少数民族乐器讲座》、《民族音乐系列广播节目》、《音乐博览会》、《五线谱知识讲座》、《中等师范音乐教材辅导讲座》、《吉他演奏知识讲座》等等,这些节目均由音乐界、广播界的专家、学者撰稿。再如,北京音乐台的《新音乐杂志》,北京文艺台的《民乐史话》,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音乐欣赏讲座》,湖南人民广播电台的《民族民间音乐讲座》,珠江经济台的《音乐辞海》等等。这些节目再划分为若干个小单元,可连续几次、十几次乃至几十次地连续播讲,使听众既能欣赏到极有代表性的乐曲,又能获得丰富的音乐知识。这种节目形式在普及音乐文化,提高我国听众音乐知识和音乐欣赏水平上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很受大家的欢迎。
知识性音乐节目的编辑与制作,切忌枯燥,使观众感到单调乏味。虽然名曰“知识性音乐节目”,但它绝不能等同于学校的课堂教学。尽管有一些听众在每天有目的地固定收听某一节目,但绝大多数的听众都是随意性的。如果编辑只有传播音乐知识的良好愿望而忽略了听众的欣赏兴趣,那将是最大的失策。知识性和趣味性、欣赏性三者缺一不可。
(三)报道性节目
这类节目以报道当前的音乐动态、音乐界的新人新事为目的。比如,重要的音乐演出活动、音乐节目、纪念日的音乐集会、音乐比赛、歌手比赛颁奖晚会、音乐界的学术交流会、中外音乐交流活动等等。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曾经报道过的“全国舞蹈调演”、“民族民间唱法调演”、“农民文艺会演”、“琴台音乐会”、“新星音乐会”、“上海之春”和“哈尔滨之夏”、“声乐教育家温可铮演唱的中国艺术歌曲专场”等等,这些节目都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这类节目虽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质,但不能把它变成纯粹的新闻节目,它是一种文艺性的报道节目。除了用语言解说之外,报道节目还应有音乐活动的录音,要尽可能地让音乐本身去说明问题,使其不仅具有新闻性,而且具有文艺性和一定的欣赏价值。
音乐报道节目,不仅内容要真实,节目中所用的音乐、歌曲也一定要真实的原录,不允许移花接木、无中生有,不允许把旧有的同样的节目说成是现场演出。比如,1992年12月中央乐团少年及女子合唱团首次对台湾访问演出,取得了空前的成功,现场的情景催人泪下,观众久久不舍离去。电台文艺部如果做这次报道,那么一切都应是真实的、恰如其分的,不能有任何的浮夸和虚假。其中的节目都必须是在台湾演出时的真实录音,不能是在台湾没录,而回到北京来找库存节目。剧场效果也应是真实的,不可以自己任意去制作,如果把报道当成“戏剧场面”来导演,它也就失去了这种节目的审美价值。
为了把音乐报道节目做得出色而富有吸引力,记者在采访前应做好各种准备工作。首先要掌握这次音乐活动的目的、意义、详细的日程安排、具体的演出节目等等,然后再制定详细的报道方案,以取得最佳效果。
音乐报道节目,播出时间不会像新闻那么及时,因为这类节目往往都放在特定的栏目里播出,而这些栏目又不如新闻节目那样注重时效性。原则上说,音乐报道节目在一周之内播出就不算迟了。
音乐报道性节目,无论在一般听众中,还是在音乐界、知识界中都会受到欢迎,因为它既具有新闻性又具有欣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