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肖凤文集(散文卷)
9650700000068

第68章 幸福家教(13)

稍稍停顿了一下,儿子转过头来问我:

“妈,您愿意我进理科班呢,还是进文科班?”

我说:“我跟你爸的意见一样,也是希望你进理科班。你不是也想去外国留学吗?学理科将来留学比较容易。”

又稍稍停顿了一下,儿子态度坚决地对我们说:

“你们的意思我明白了。可是我不同意你们的意见。我准备进文科班。因为我喜欢文科。文科的所有功课我都喜欢。而理科的功课我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所以,我要进文科班。”

儿子的表态,令我们感到很惊奇。我们对看了一眼,我准备说服他。

儿子似乎早已胸有成竹,他仍然态度很坚决地对我说:

“妈,您不必再劝我了。我已下定了决心,非进文科班不可。因为我喜欢。我不认为学文科的学生,就不能留学。假如真的不能留学,我就不留学了,我不能够仅仅为了留学,就放弃自己的爱好。您说对不对?”

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学文还是学理,毕竟是他自己的事,家长再爱他,也无法代替他读书,以后更无法代替他自立于社会。况且,他所以如此喜欢文科,责任完全在我和丈夫身上,因为我们两个都是文科专业的毕业生,平常在家里,看书、说话、和儿子聊天,内容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属于文科范畴之内的,耳濡目染,他自然而然地就爱上了文科,现在他做出这样的选择,应该说,是极其自然的事。

我们决定向他让步,尊重他自己的选择。

后来,他大学毕业以后,在北京上研究生的时候,竟然以高分考取了美国名牌大学的全额奖学金,赴美留学,比他的几位在大学里学习理工科的中学同学还顺利,也是当时的我们没有预料到的。当然,这是后话。

高中毕业前夕,选择志愿

高中三年级的第二学期,对每一个学子说来,都是非常关键的时段。

像每一个即将面临高考的学子一样,儿子也在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

不过,因为儿子平时对课内学习一直抓得很紧,用不着“临时抱佛脚”,所以他的态度很从容。他一如既往地,上课专心听老师讲课,下课后认真复习,而高三的第二学期,授课内容以复习为主,从前的五个学期他都认真学习了,因此现在,他觉得负担不是很重。

他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学期里,也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他依然是——在学校时好好读书,回到家里再复习一遍,然后还有时间看看报纸,看看杂志,看看电视新闻。

看报纸,看杂志,看电视新闻对他很有帮助,因为在当时的高考科目中,政治是必考的,而各种大众传媒上,天天都在报道发生在国内的或者国际上的重要政治新闻,他可以从中广泛地了解国内外大事。他从报纸、杂志、电视新闻里获得的知识,也确实在高考中,派出了用场。

不仅如此,儿子还有时间看足球。中学时期的儿子是个足球迷,他对甲级联赛、欧洲杯、世界杯等赛事和球星贝利、苏格拉底、贝肯鲍尔、普拉蒂尼等人物都了如指掌,只要电视机里转播足球比赛,他必看无疑,他还能够指出播音员解说中偶尔出现的错误。我的一点儿可怜的足球知识,就是儿子传授给我的。现在要考大学了,他对观看足球比赛的兴趣依然不减,每逢电视机里有转播,他照看不误。

我对他的这种爱好,从不干涉。高考临近,孩子的心情,应该尽量放松。而且人不是机器,生活节奏应该有张有弛,如果整整半年,儿子都处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下,弦一直绷得太紧,真正走进考场,反而会有发挥不理想的可能。我曾经从报纸杂志上看到过,有的孩子,就是因为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弦绷得过紧,到了考场上,弦突然断了,昏倒在现场,不得不临时退出考试的报道。

所以,虽然是高中三年级的第二学期了,我们家里的氛围,仍然像过去一样,没有什么变化。我的心里是踏实的,因为我对儿子有信心,我对儿子的老师们和学校也有信心。

学校的校方很负责任,为了高三年级的全体学生都能顺利考取大学,先后召开了几次家长会。每次家长会,我都提前到场。不仅到场,我还带着笔和本子,像一个好学生那样,把校方负责人与班主任老师的讲话,全部认真地记录下来。在现场,以及回到家里后,仔细琢磨。该向儿子转达的,立刻告诉儿子;老师嘱咐不必对孩子讲的,就自己消化。

我和丈夫,还有儿子的共识是——考上大学,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关键是报志愿。

文科专业有很多,学校也有多所。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这才是令我们,也令儿子,最费脑筋的问题。

儿子上高三时的班主任,是教他们历史课的张老师,这是一位青年男教师,一个小伙子,也是刚从北京某所师范大学毕业不久,不过他读的是历史系。他非常热爱自己的历史学专业,也很喜欢我儿子,因为我儿子的历史课学得很好。我儿子的历史知识,不仅来自于上课专心听讲,也因为他很喜欢看“杂书”,当然这些“杂书”都是我和丈夫向他推荐的,还有就是我们三个人之间海阔天空式的聊天。从年龄方面说,张老师是儿子的“老大哥”,或者是“小叔叔”,他对儿子既爱护,又有一种“惺惺惜惺惺”的感情。在一次家长会过后,他把我留下来,进行个别谈话。这次家长会,是专门讨论报志愿问题的。

张老师很诚恳地对我说:

“您儿子的历史课学得很好。他不仅是课内的功课学得好,他的历史知识非常丰富。我喜欢在课堂上提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在教科书上找不到的,我这样做的目的是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且测评他们对中外历史了解的程度。我每次提出这类问题,其他同学都回答不上来,我问:会答的举手,您儿子每次都能答对。这让我十分惊奇,说明他平时看书很多。他是个人才,您让他报考历史系吧。”

说完这段话,他意犹未尽。他看了看我,知道我在专心听着,又继续说道:

“凭他的实力,考北大历史系绰绰有余。您的儿子将来从事历史研究,一定会很有成就。您可要支持他学习历史,千万别把他的特长埋没了。”

儿子的地理老师也很喜欢他,那是一位中年女老师,与我的年龄相仿。她有一个女儿,没有儿子。一次我去学校参加家长会时,见到了这位老师,彼此自我介绍后,她对我笑说,要认我的儿子做干儿子,问我同意不同意。这位老师知道我的儿子喜欢看地图,作文还得过奖,所以建议,儿子应该报考北大地质地理系。

仍旧是在饭桌上,我们与儿子开始探讨他的志愿问题。

我问:“你准备报考什么学校,什么专业呢?”

儿子似乎已经考虑成熟了,他不假思索地说:

“北大历史系。”

噢,我想:张老师一定是已经跟他的得意门生交谈过了。张老师很喜欢我儿子,我儿子也很尊敬张老师,他们之间很有感情。张老师既然能够与我交心,当然更会与他的学生交心。而我的儿子是很听老师的话的,尤其是听喜欢他的老师的话。

我们知道了儿子的志愿。之后,我就认真地行动起来。

尊敬的读者朋友,您知道,我儿子考大学的时候,正值20世纪80年代中期偏后一两年,正是所谓的“体脑倒挂”闹得最厉害的阶段,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这样的顺口溜:“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有的传媒上还报道过这样一条爆炸性新闻:北大某系的一位副教授,在北大西校门外,摆了一个修鞋摊,因为工资太少,为生活所迫,以此行动,表示抗议。这些现象,都是当时的现实写照。

我和丈夫都是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用工资收入维持生活。我们无权无势,以自己的业务专长服务于社会,也不想投靠什么权势人物。儿子将来必须自己谋生,自立于社会。作为母亲,在帮助儿子确定志愿的同时,就必须再把眼光放远一点儿,还要考虑考虑他毕业以后的就业问题。他是孩子,不可能考虑得那么远,又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我已经在这个社会里生活了四十几年,要对他将来的生活,负起责任来。

我和丈夫先去拜访了一位北大教授,他是我丈夫的朋友。我们向他请教了有关历史系的状况,诸如毕业后的分配情况,几年来学生的去向,等等。他实事求是地向我们介绍了许多事情,他介绍的一个实例让我们不能不思索。这个实例简而言之就是:他的另一位朋友的儿子,去年刚从历史系毕业,很长时间找不到工作,后来不少朋友帮忙,其中也包括他本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了一份并不理想的工作。孩子不太愿意去,因为工资太低,不过最后还是去了。这个专业的工作不好找啊!

这位教授的坦诚交心,给了我们很大的触动。回家后,我和丈夫反复商量。恰巧,我们的邻居里,还有一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我们又向她老人家请教。她很热情地为我写了一封介绍信,让我直接去找她的一个学生,她的这个学生是现任北大历史系教授。我想,虽然我们已经请教过了我丈夫的那位朋友,再去请教请教这位历史系教授也无妨,而且她的介绍可能更直接。

这位历史系教授是位女性,她比我略大几岁,很亲切地接待了我。她所讲的情况,与那位朋友讲的,大体相同。

怎么办呢?怎么跟儿子说呢?从什么角度入手,与儿子展开实质性的讨论呢?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言和儿子对话,才能够既让他对社会现实有个比较清醒的看法,同时又能够在他年轻的心田里,保持住一片“学术神圣”的净土呢?

大学篇

老师们的大力推荐

就在我和丈夫苦于找不着适当的话语和儿子进行讨论的时候,忽然出现了转机。

有一天,在儿子的学校里,先后遇见了他的几位老师。他们都告诉了我同一个消息,就是:外交学院到学校来选学生,希望学校和老师们向他们推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且最好是男生。

几位老师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我儿子,问我同意不同意。他们告诉我,外交学院每年都到北京二中来,每年都请二中校方向他们推荐优秀学生。

我谢谢他们的好意,答应回去考虑考虑。他们嘱咐我,快点儿做出决定。

回到家里,我便抓紧时间和丈夫商量。丈夫说,要看儿子的意见。丈夫的态度一向如此。可是我觉得,儿子刚刚高三,刚满十八岁,虽然算是成年人了,毕竟对社会还没有什么认识,而且他的生活环境单纯,思想也单纯,活动范围除了家就是学校,对现实社会缺乏了解。做父母的应该适当引导。

这一天的晚饭时间,和晚饭以后,我们三个人,开始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说实话,我们三个人对外交学院都不了解,或者说都很生疏。我本人虽然是在大学里教书的,但是对这所学院也不熟悉。在过去的日子里,对平民百姓来说,外交是件带点儿神秘色彩的事情。我本人对外交的了解,都是从报纸、杂志或电视上得来的。

一提到外交,我们都会想起一个人来,那就是已故的周恩来总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在国际舞台上,他是中国的代表。所有的炎黄子孙,都为有他这样的人代表中国,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在当中学生、大学生和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以后,我本人都有幸在某些场合见到过他。记得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当时是北京师大女附中的初中学生,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们正在上课,校方通知我们,立即集合,把队伍排在教室楼的门口。一会儿,就看见周总理陪着一位美丽的外国女士来了。我们非常惊喜。周总理的标准照我们是经常看到的,所以一眼就认出了他老人家。而那位美丽的外国夫人,就是已故的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周总理从两队学生的列队中间穿过,距离我们很近,伸手可及,所以我们看得非常清楚。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见到他,他英俊的外表和优雅的气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又在各种各样的场合看见过他。

当然,除了像他这样的领袖人物之外,我还在大众传媒上,看见过许多关于从事外交工作的人员的报道。

我想,一个能够代表自己国家的人,应该是深爱自己的祖国、有广博的知识、有良好的教养,让所有的同胞都信赖的人士。

因此,我觉得,培养这样的人才的大学,也许是值得去上的。

而作为一个人,一个公民,能够成为自己祖国的代表,是很光荣的一件事。

所以,我觉得儿子可以慎重地考虑考虑老师们的建议。

就这样,我、丈夫、儿子,我们三个人,一边议论,一边回忆,一边畅想,最后达成协议,接受老师们的建议,接受校方的推荐。

所谓推荐,只是推荐学生去参加提前考试中的面试,高考时的统一考试仍然需要参加。

儿子决定去参加面试,虽然高考前的时间宝贵,儿子还是决定去试一试。

儿子的决定,还引起了他许多同学的兴趣。在儿子去参加面试的那一天,不少同学前去助兴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