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让我想起了另外一个例子:我本人的一位长辈,绝顶聪明,智商极高,他出生于20世纪10年代,那时正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春风开始席卷中国大地的时候。可是他的父亲观念守旧,作风严厉,老人家自己幼年时就熟读四书五经,坚持认为读书必须做“童子功”,不顾社会上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顽固地强迫自己的儿子,也要在幼年时就背诵四书五经。然而,时代不同了,我的这位长辈对背诵古书不感兴趣,但是背不出来就受体罚,久而久之,就使他对旧文化产生了强烈的抗拒情绪。虽然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拥有大量藏书,可是他本人却终生远离故纸堆。
这两个例子都说明:做家长的人,只顾满足自己的意愿,而不顾及儿童本人的意愿,强制进行的智力开发,收到的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强迫的结果,必然形成逆反,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规律。
孩子的爱好,要自然而然形成。做母亲的,应该学会细心观察,同时学会顺应他的爱好,并帮助他发展这种爱好。著名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母亲,就很精通这一点,她是帮助儿子发展爱好、助他成才的典范。
儿童心理的最大特征,就是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他觉得有新鲜感的事物,他才专心;而失去了新鲜感的重复,他会觉得乏味。
所以,学龄前就在家里读书认字的孩子,正式上学以后,如果老师的启蒙教育,与他在家里学过的完全重复,这样的孩子最容易不专心听讲。知识对他已经失去了新奇感,老师对他已经失去了神秘感。让他端坐在课桌后面,学习他早已认知了的东西,他就会觉得无聊。于是他要东张西望,他的双手会做出一些小动作,他的身子要扭动扭动。愈是聪明敏感的孩子,他的无聊感会愈强烈。
如果遇上一位懂得儿童心理学的教师,还好;如果不幸遇到的是一位既不懂得儿童心理,个人的耐心和修养又不够好,对学生又缺乏爱心的老师,就会在公开场合责备这样的孩子,这种不能对症下药的指责,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个性强的孩子还会在心理上与老师发生冲突,严重的甚至会造成孩子的厌学情绪。
因为我明白以上的道理,所以我的儿子在学龄前,我不对他做“智力开发”。我就让他玩儿,让他痛痛快快地玩儿。
其实,人类中的天才人物,有的开化很晚。像人人皆知的爱因斯坦,小时候就是个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可是成年以后,却发明了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科学理论。《世说新语》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叫做“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也是这个意思。幼小时因为“智力开发”早而被称为“神童”的人,长大后并不见得有成就,甚至出现了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这样的例证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有过不少。
做父母的不应该太性急,应该认识到,孩子的一生十分漫长,不必要在他学龄前的短短的七年里,就给他加压。
画画儿
儿子五岁的时候,突然对画画儿产生了兴趣。
这种兴趣是怎样产生的?我左思右想,也没有找出确切的原因来。
大概是受到了他的一位表哥的影响吧。这位表哥是他大姑妈的儿子,家在上海,年纪比他大许多,当时是“知青”,正在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插队。表哥每年回家探亲,都要经过北京,住在我们家里。这位表哥很聪明,也很勤劳,喜欢画画,画得很好,在我这个对美术外行的人看来,几乎可以说,他画得很“专业”。他把自己的两张作品送给了我们,我们很珍惜地挂在了房间里。这是用油画笔法画的风景画,我和丈夫称赞它们时,可能儿子听到心里去了。
从此,儿子常常一个人坐在小板凳上,在自己的面前再摆上一个大方凳子(权充桌子),然后拿出一张白纸和一支笔,就画将起来。
他最喜欢画的题材是坦克车。他一边画着,嘴里还一边发出打炮的声音:
“突突,突突,突突!”
他画出来的坦克车,形象非常准确而逼真。因为他的嘴里正在“突突突”地打炮,所以在炮筒的口外,他还用红色的铅笔,画了几条正在喷射的炮火。
有时候,他的兴致来了,他还会在坦克车的上面,天空中,画上几只飞翔着的小鸟,或者是几朵云彩。
他丰富的想象力令我吃惊。他准确地把握线条和形象的能力也令我吃惊。
我每天都看着他画。他每画完一张,我都称赞他说:
“好,好,画得真好!”
然后就把儿子的“美术作品”,珍藏起来。
儿子的美术天赋,后来没有得到发扬光大,他也没有成长为一个画家,我觉得责任完全在我身上。因为我对美术教育一窍不通。而且在我的内心深处,隐藏着这样的念头,就是:我希望儿子按部就班地上学,踏踏实实地接受完高等教育,成为一个自立的知识分子。请尊敬的读者朋友不要误会,我的意思不是不尊敬画家,我一向认为画家都是难得的天才,从事美术行业的人,是在做着崇高的职业,但是要想真正成为一个画家,走的是一条与其他专业完全不同的道路。我对这条道路一无所知,我无力给儿子充当参谋。
不过,我本人也非常喜欢看画,只是不会画画。我十分佩服画家。记得我大学毕业前夕,20世纪50年代末,前苏联莫斯科的特列席亚科夫画廊,在北京展览馆展出它们的珍藏品,这些油画,都是艺术大师们的原作。这些艺术大师都是全世界公认的,像列宾、列维坦,等等。我痴痴地站在一张接一张的油画杰作面前,激动得说不出话,被画中所展示的美,深深地陶醉。当时我只是一个贫穷的大学生,为了第二次走进北京展览馆的展览大厅,我用节省下来的饭费,买了入场券。
面对着美术作品,再一次产生这样如醉如痴的感觉,是过了整整四十年之后。这一次,是在法国巴黎的卢浮宫里。达·芬奇、米勒、米开朗基罗、大卫等等,诸位大师创造出来的“美”,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很难体会这些画作的震撼力的。
儿子对画画儿的兴趣,后来渐渐地转弱。我采取了听其自然的态度。
虽然儿子没有以美术为业,但是我一直认为,美术是对儿童进行“美感”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只要有画展,或者其他的展览(那时候展览很少),我都带着儿子去参观。我觉得,这样的文化活动,对陶冶孩子的情操,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给小朋友们讲“水浒”故事
儿子进入小学校门不久,就喜欢上了“小人书”。
“小人书”是20世纪后半叶,几代中国儿童和中国少年的所爱。那是一种以图画为主页,旁边配上文字说明的读物,很投合孩子们的爱好。其中的内容也丰富多彩,大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有古典故事,也有现代故事和当代故事。为了照顾读者的年龄特征和文化水平,说明文字都写得浅显易懂,而且讲述的都是原作中的故事梗概,枝枝蔓蔓皆被删除。为了携带方便,开本很小,装在兜里即可。
这样招人喜欢的“小人书”,在我国风行了几乎半个世纪,不仅孩子们对它们着迷,许多文化程度不高的成年人也对它们着迷。
当时儿子刚刚上学,认字不多,他对那上面的图画着迷,对旁边的说明文字也着迷。他反复看那些连续性的画面,以及画面旁边的文字,自己向自己说明,画面上的人物,这个是谁,那个又是谁。遇到自己破解不了的问题,就查字典,或者询问我、询问他的爸爸。经过如此这般地“钻研”之后,他对故事的情节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遇到比较复杂一点儿的细节,他就会要求我或者爸爸给他讲解讲解,他听懂后,就会非常快乐。
他一本接着一本地看。从这些小人书里,他初步地接受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第一次听说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的名字,就是从这些小人书里知道的。
我们只是听其自然,并不为他深入讲解,让他凭着兴趣慢慢地看。
巧的是,正当儿子对水浒故事入迷的时候,广播电台里的长篇小说连播节目,也正在播出《水浒传》。他小时候爱听长篇连播。这样,他一边听广播,一边看小人书,还一边时不时地让我们给他讲解讲解,他对“水浒”里面的人物,就很了解了。
他特别喜欢“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故事和“武松打虎”的故事,大概在一个小男孩的心目中,有着神奇的力气,就是英雄气概的表现吧。
有一天,我正在屋子里写讲稿,忽然,从楼下传来了儿子清脆响亮的童声。儿子自幼就生有一副特别嘹亮的好嗓子,声音能够传得很远。
我赶紧停下了笔,侧耳倾听。就听见儿子正在大讲鲁智深的故事。一会儿,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令那些泼皮们“扁扁地伏”;一会儿,是“鲁智深拳打镇关西”;一会儿,又是武松打虎,武松打坏人。好不热闹。
我很好奇,悄悄地走出家门,悄悄地迎着儿子的声音,向他靠近,为的是不打搅他。
我看见,有八九位小朋友坐在一起,围成一个小圆圈,正在聚精会神地听我儿子讲故事。儿子坐在小朋友们中间,讲得很投入,神采飞扬,竟然没有发现我。
我也就识趣地微笑着走开了。
后来,在星期日,或者是某一天下午放学以后,我儿子的小朋友们,常常在门外叫:
“小明(我儿子的乳名),快出来,讲故事!”
他们已经听上了瘾。
父母的生活方式必须健康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言教不如身教”,这句话在教育孩子方面真是至理名言。
父母的行为本身就是给孩子做出来的无声榜样。父母无声的行为,比从父母嘴里说出来的千言万语,对孩子更具影响力。
所以可以这样说:要想教育好孩子,必须先教育好自己。
经常从报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某对父母染上了恶习,孩子从此也就不再走正路。某位母亲自己从来不看书,却要求孩子学习优秀,孩子的学习成绩没有达到她的要求,她就采取暴力手段惩罚孩子。结果往往酿成家庭悲剧。前些年就发生过青海省的一个年轻母亲把亲生儿子活活打死的惨剧;近几年又发生了浙江省的一个少年学生把亲生母亲杀死的惨剧。这样的消息,我看过之后,总是很痛心。
当然也有令人感到十分欣慰的消息:黑龙江省的一对农民夫妇,用健康勤劳的生活方式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自己的三个儿子,这三个孩子先后都考取了大学,成为当地流传久远的佳话。
因此,儿子出生后,尤其是在他开始懂事以后,我和丈夫都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为的是给孩子做出好的榜样。
我的丈夫林非是一位优秀的学者,他既勤劳又严谨,每天都在读书或写作,是个品学兼优的人。他的人生之旅并不顺利,20世纪50年代在复旦大学读书时,仅仅因为在政治运动中保护同学,就开始遭受批判。幸亏他的意志坚定,韧性十足,从青年时代起,就学习着用“超脱”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处境,同时也用如此的态度对待社会,一心一意埋头书堆,埋头学术。终于获得了社会的承认,成为著名的学者和专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他博士学位导师头衔。在此前后,二十多年来,他为国家培养了多名博士和硕士。他本人也出版了二十多部著作,有的著作被外国学者翻译成外文在国外出版,有的著作还被外国的著名大学列为研究生教材。
他的生活方式非常健康,不吸烟,不喝酒,不会打麻将,作息时间非常规律,唯一的嗜好是听西方古典音乐。从青年时代到老年,每天都是清晨5时至6时左右起床,除去一日三餐和每天坚持的午间小憩之外,其余的全部时间都是埋头书案,读书或写作。孩子小的时候我们的生活条件很艰苦,这是我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共同处境,林非在70年代末出版的第一部学术专著,就是用老式的蘸水钢笔加墨水,在一张小小的两屉桌上完成的。他的唯一享受就是,一边写作一边听着音乐大师们创造的美妙旋律,或者一边听音乐一边读书。这就是他的全部生活方式。这样的生活方式,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无声的榜样。
我本人是一名大学教师,从早到晚,不是在学院里上课,就是在家里备课或写作,还有忙不完的家务事——做饭,洗衣(那时候中国刚刚发明洗衣机,不过我们买不起,只能用手搓),打扫卫生,采购必需的日常生活用品,最重要的是照料未成年的孩子,管理他的生活和上学等事宜。我每天都是从早到晚地劳作,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孩子小的时候我还年轻,为了孩子和家庭,我不挑吃,不挑穿,衣服鞋袜不到破时不换新的,节约开支,可是给孩子买起食品来,却绝对不吝惜钞票。我也没有不良嗜好,不会抽烟,不会喝酒,不会打麻将,甚至不会玩扑克牌,唯一的嗜好是读书、看报、看杂志,我对文字有一种强烈的迷恋。有时候,也会跟着丈夫,欣赏音乐。
孩子的模仿性很强。他从上小学开始,就学样儿,他也天天坐在椅子上看书写字。而且在他父亲的影响下,他也爱上了音乐,等到他上了大学之后,他对音乐的知识和感受,甚至超过了父亲。音乐并非他的专业,他和父亲一样,同是一名“发烧友”,听着他们父子讨论拉赫玛尼诺夫,讨论贝多芬,讨论萧邦,讨论柴可夫斯基,等等,对我来说,也是一种享受和幸福,同时又是增长知识的机会。正是因为常常旁听他们的讨论,才使我理解了许多位作曲大师,到了今天,我一听见熟悉的旋律,就能知道它是哪位大师的作品。
为了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规范自己的行为。在家里,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出门在外,也要遵守一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各项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