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肖凤文集(散文卷)
9650700000048

第48章 欧洲文化觅踪(4)

在罗马,不论是什么性质的建筑,正前方都会矗立着若干巨型的圆柱,圆柱上雕刻着美丽的花纹,它们的底座上和头顶部分也皆有精美的雕刻作品。这些罗马式的圆柱都是大理石制造的,由这样一排精美而壮观的圆柱支撑和装饰着的庞大建筑物,的确给人以气概非凡的感受。独特的罗马式建筑风格,不仅在意大利处处可以见到,在欧洲的其他国家,也常常见到它们的模仿者。

大概是历史悠久古迹太多的缘故,来罗马参观的人很多很多,可以说是摩肩接踵。毫不夸张地说,在特雷维喷泉四周,人口的密集度绝不亚于北京的王府井或西单。我们在“真理之口”拍照时,队伍排得很长,一个人紧挨着一个人,一位跑步上前,咔嚓一声,赶紧跑下,另一个人紧跟着跑上,衔接速度之快,简直像打仗。

据说为了保护罗马的古城风貌,市政府有严格的规定:各种楼房的外观都不许改动,房屋内部装修悉听尊便。有的市民觉得楼房外观太破旧,需要整修,必须报请市政府批准;而批准的程序一拖就是五年,结论仍是“不许动”。

梵蒂冈

过去做梦都不会想到,此生能够来到梵蒂冈。

梵蒂冈是人人皆知的教皇国家,只有500位居民,1044平方公里的土地,位于罗马城的西北郊,有人也称它为梵蒂冈城。可是除了梵蒂冈博物馆入口处有座类似古城堡的建筑物之外,没有看到另外的城墙。

别看梵蒂冈面积很小,它却珍藏着欧洲艺术史上的许多无价之宝。我和我的同伴们都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我们是为艺术而来的。

《拉奥孔》是雕塑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座,德国18世纪的著名作家莱辛在1766年曾经写过一部以《拉奥孔》为题目的美学著作,探讨艺术理论问题。这座雕塑艺术品诞生于公元1世纪,至今已有两千年的历史,它表现的是特洛亚祭司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被巨蟒缠死的故事,表达出了人所遭受的巨大痛苦。这座艺术雕塑的照片几十年前就在书本上看到过,想不到今天终于有幸见到了它的真迹。

诞生于公元2世纪的太阳神阿波罗的雕像,就站立在《拉奥孔》雕像的右侧,那是一位栩栩如生的翩翩美少年,你很难承认这位美少年的雕像也是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因为他那血肉之躯是如此地朝气蓬勃,仿佛只要一声呼唤,他就能够走下台阶,与人对话。

这里还有一座“残石像”,那是一块无头无臂无腿的雕塑,仅存大段躯干,据说是希腊神话里大力士赫拉克勒斯的雕像,躯干上的肌肉筋骨甚至血管都雕刻得异常到位,据说米开朗基罗非常倾慕这块石雕的精湛技巧,把它称为自己的“老师”。

这三座雕塑作品只是雕塑展览馆里的凤毛麟角,除去雕塑展览馆外,梵蒂冈博物馆还有烛台长廊、挂毯长廊、地图长廊等等,宝物一件接着一件,绚丽缤纷。

西斯廷教堂闻名世界。这个教堂面积不小,地板上和凳子上总是坐满了人,来自世界的四面八方,大家一律凝神静气,抬头仰望。原来是看穹顶上的画,这幅巨画由多幅画面组成,讲的都是圣经故事,从创世纪到最后审判,画满整个穹顶,这幅巨画的作者就是大名鼎鼎的米开朗基罗。记得看过美国好莱坞拍摄的一部米氏传记片,其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讲述他画这幅画的,米开朗基罗在脚手架上画了整整五年,才大功告成。

走在梵蒂冈境内,几乎随时随地都会听到米开朗基罗的名字。在博物馆美丽的庭院里,大理石座上镶嵌着一个“圆球”,这个“圆球”也是米氏的作品。它的形状很圆,而且金光闪闪,但是层面上却有坑坑凹凹的残破。据说这个作品表现了一个哲学命题——人人都希求圆满,而完全的圆满是不存在的。

圣彼得教堂与圣彼得广场也在梵蒂冈的版图之内,圣彼得教堂是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它的造型和穹顶也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教堂墙壁上的巨型图画,都用彩色石头镶嵌而成,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是米开朗基罗25岁时的作品《圣母悲哀图》,这幅作品就在教堂正门向右的拐角处,走进大门即可看到。殉难后的耶稣躺在圣母的膝盖上,表现了母性的痛苦与悲哀。

上面列举的只是梵蒂冈艺术宝藏中的点点滴滴,博物馆内的展览大厅一间紧连着一间,数不清的艺术珍宝一件挨着一件,它们让我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在每件艺术珍品面前都想注目徘徊,导游的催促令我心烦无奈。

梵蒂冈的艺术珍藏真是辉煌灿烂,它使我完全忘记了这里是一个宗教国家,在我的眼里,它只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圣地。最大的遗憾是时间太短,我还没有看全,更没有看够。

圣马力诺

同样是做梦都不会想到,此生能够来到圣马力诺共和国。

像梵蒂冈一样,圣马力诺也是一个袖珍国家;也像梵蒂冈那样,圣马力诺位于意大利境内,却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

圣马力诺是全世界最古老的共和国,有历史悠久的民主政治制度。全国仅有61平方公里土地,2.3万多人口。他们用全民公决的方法选举产生了一个由60人组成的议会,每半年选举出两个人来执政,不分正副,靠这二人合作解决一切问题。不管政绩如何卓著,半年之后一定改选,由另外的两位接替执政。

正因如此,圣马力诺是个君子国,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我们抵达圣马力诺饭店之后,导游李先生大声对全体说:“行李随便放吧,没有人会拿别人的东西。”

圣马力诺的首都就叫圣马力诺市,我们到达时天色已经黑了下来,马路旁边的汽车加油站根本无人看守,油箱就站在路边,没有任何防范措施。

圣马力诺市是座著名的古城,位于蒂塔诺山上,也是一座典型的山城。第二天清晨,我们走出饭店大门,过了一条不宽的马路,就站到了山崖旁的护墙边。凭栏远望和下眺,是无边的山景。深绿色的树林,淡绿色的草坪,浅灰色的蜿蜒的山路,深灰色的古堡和古城墙,白色的小楼,红色的屋顶,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图画。更绝妙的是这里的空气,清新得让人感到很清甜,吸入胸中清澈滋润,久久不能忘怀。

这里的民风古扑。饭店旁边的工艺美术品商店小巧玲珑,摆满了小饰物、玩具、编织物、瓷器、邮票、皮革制品、玻璃制品等纪念品,正当我们爱不释手地精心选购时,导游通知立刻上车出发,我们赶紧放下准备购买的纪念品,奔出门去。商店的主人是一位相貌英俊的中年男子,他一直静静地坐在那里,听任我们进来出去,始终不干涉我们。

汽车沿着盘山公路盘旋而下,有时会出现几近180度的大转弯,街上行人极少,汽车也不多。百姓们住的多是白色的二层小楼,房屋依山而建,不在同一个层面上,错落有致。造型别致漂亮,阳台上和窗户上摆满鲜红色的花盆或花束。这座风格独特的山城给我留下了强烈的印象。可惜的是,我们能来圣马力诺只是“途经”,在从罗马到威尼斯的路上,没有时间过多地逗留。假如时间允许,仅仅是为了这里的空气,我也会长久地站在此山上的。

关于圣马力诺共和国的起源,有两种传说。一种说法是在公元3世纪时,一位名叫马力诺的罗马泥瓦匠,不堪忍受吕西安皇帝的暴政,逃至蒂塔诺山上,联合起逃亡而来的众奴隶,创建了圣马力诺共和国。另一种说法是,一位原籍南斯拉夫的名叫马力诺的基督教信徒,到山上来采石,住在山洞内,虔诚祈祷,替人们消灾除病,宣传基督教义,被当地土著奉为圣徒,因而此地就取名为圣马力诺。

威尼斯

汽车开上了一条长堤,左右两边都是海,到了一个码头之后,又改乘一驾汽艇,艇下面的海水浅灰浅蓝,一望无际,这就是亚得里亚海滨了。汽艇开得飞快,浪花不时溅在玻璃窗上,大约过了15分钟,就到了举世闻名的水城威尼斯。

从我们上岸的地方到著名的圣马可广场,步行只需十分钟左右。传说拿破仑在1792年占领了威尼斯之后,曾说这个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因此他在广场的西侧为自己盖了一座行宫,行宫内建造了可以召开盛大舞会的拿破仑舞厅。今天这座行宫的一楼已是鳞次栉比的高档商店。广场上拥挤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群,也拥挤着悠然自得的鸽群,因为许多来人都给鸽群准备了面包屑,所以每只鸽子都长得体态丰满,它们个个都旁若无人地在广场上蹒跚,倒是人们得处处小心地为它们让路,以免踩住它们的翅膀。如果你把食物高高地举起来,就会有鸽子飞上你的头顶、肩头或是手臂上。有时鸽群也会腾空而起,在人们的头顶上飞舞盘旋。这是一道特殊的风景,充满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情调。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曾作著名喜剧《威尼斯商人》流传后世,其中描写的是10世纪至14世纪这里全盛时期的生活风貌。今天我们来到这里,看见了在圣马可广场以及从这座广场向城里幅射的数不胜数的小巷子里,开设着的一家紧挨着一家的商店。商品琳琅满目,璀璨的玻璃制品是威尼斯的传统工艺产品;还有形态各异的面具,是为假面舞会准备的;有各种各样的女性饰物、皮革制品、时装、水晶、钻石、眼镜、餐厅、咖啡屋、中国饭馆,应有尽有。人头攒动,市场繁荣,仿佛是几百年前盛况的延续。

威尼斯是个没有汽车的城市,所有的交通工具都是船,各种各样的船。而最能代表威尼斯风格的,当然要推“贡朵拉”,一种长长的窄窄的首尾尖翘的小船,外表漆成黑色,里面漆成红色,由船夫用单桨撑驶,包括船夫最多能坐八个人。船夫都穿着紧身衣裤,戴着一顶草编大檐礼帽,帽子上扎着红色的绸飘带,这身装束几乎成了“贡朵拉”船夫的“制服”。为我们撑船的是一位名叫马里奥的英俊小伙子(又是“马里奥”,大概这是意大利人爱用的名字),他手持单桨左右开弓,很熟练地穿行在纵横交错的狭窄河道上。一边告诉我们他的家就住在河上面的某座楼房里;一边与在河中相遇的他的同行打着招呼;一边还与我们开着玩笑,故意地让船左右剧烈摇晃,吓唬我们,并和我们一起哈哈大笑。他知道我们是从中国来的,于是把船开到一条水巷里,指着前面一座立在水中的粉红色楼房告诉我们说:“这就是马可·波罗的故居。”

马可·波罗中世纪时曾经访问过我国,是第一个来到我国的意大利人。传说意大利通心粉就是学习我国的面条做成的,而披萨饼则是学习我国的馅饼做成的,不过学得不到家,面条中间有圆孔,饼馅放在饼皮上。几百年后我们又从北京来到了马可·波罗的故乡,在他的故居楼下泛舟,顿时兴奋异常。

我国与意大利之间的民间交往历史悠久,20世纪80年代初,江南水城苏州又与威尼斯结成了友好城市。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同胞造访威尼斯,拜访老朋友马可·波罗的故居。

威尼斯的环保问题

威尼斯的象征物之一是那种两头尖翘的小船,取名“贡朵拉”。这种贡朵拉几乎成了威尼斯浪漫风格的代表物,有多少作家学者在文章里描绘过它,又有多少电影电视在屏幕上展现过它。无论是在书籍报刊里,或者是在银幕屏幕上,只要一出现“贡朵拉”,就知道那是意大利的威尼斯了。

所以我这次到了威尼斯后,一定要坐坐贡朵拉小船,在它的据说有177条之多的大小河道里往来穿梭一番,深入地观赏一下这座特别的城市里的特别的景色。

我的同伴之一任教授是位公关能手,在一座小桥边他用英语和一位船夫砍价,这位船夫是个长相英俊的小伙子,最后商定每人十美元,只能坐七位,于是我们就登上了这艘被收拾得很干净的贡朵拉。上船后才知道,这个小伙子名叫马里奥,是当地人,他的家就住在弯弯曲曲的小河上面。他也像其他的贡朵拉船夫那样,戴着一顶草编大檐礼帽,帽檐上扎着红色的绸飘带。

威尼斯的确很美,美就美在它的别具一格。弯弯的小河纵横交错,左右两边都站立着古老的楼房,它们的底座都是直接插入水底的。小河好似北京的胡同,而“重楼深处有舟行”的景观,却给城市增添了些许神秘的色彩。走到一条小河的中间,马里奥指着一座楼房让我们看,这是一座同样古老的三层楼房,只不过被漆成了耀眼的粉红色,原来它就是马可·波罗的故居。

可是也有很大的遗憾——想不到我们的贡朵拉刚一拐入小河,立刻就有一股臭味迎面扑过来。那臭味是从河底泛上来的。为了船的行走,马里奥手中执掌的单桨必须时时用力插入水底,沉积在河底的垃圾于是泛出一股难闻的恶臭,泛出水面,直扑我们的鼻翼。我们不约而同地喊道:“真臭啊!”

威尼斯的楼房就建在水里,房间的窗户下面就是河道。我看见很多人家的窗户外边都挂着晒衣的竹杆,各种颜色的衣服挂在上面像飘扬着的万国旗,让我联想起上海的街巷。虽然现在楼房的出入口大多已经不在河里,而是改在另外一面通向陆地,但是小河里积蓄的多年的生活垃圾使河水变得污浊而又臭气横溢。发臭的河水有利于蚊子的繁殖,我从贡杂拉上岸之后,才发现双腿都被蚊虫咬出了数个大红包。

不过臭味只在窄河中闻到,待到贡朵拉进入宽阔的海湾时,臭味就渐渐地消失了。再看看圣马可广场上那些蹒跚散步的悠然自得的鸽群,我这个并不深知意大利的外国旅人想:也许威尼斯的环保问题还不甚严重吧?它不是有个亚得里亚海做坚强的后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