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肖凤文集(散文卷)
9650700000026

第26章 客居韩国(8)

二十六、天安门书店

汉城市城北区的安岩洞,有一个放射形的路口,中间是个大圆圈。我说它是放射形路口,是因为从这个路口向四面八方延伸,有许多条马路,呈放射形状;不像北京的十字路口,只有东、西、南、北四条马路。这种放射形路口,在中国,大概只有在天津,或是上海,才能常常看到。

就在这个放射形路口的其中一条马路上面,紧靠着各条马路汇合的大圆圈,有一家书店,它的门楣上面有个红色的招牌,招牌上用黑色字体写着三个汉字——“天安门”,虽然这个招牌的面积并不大,但是因为写的是汉字,而且底色是红色,所以在众多书写韩文,又大多使用绿色、白色、浅黄色等为底色的招牌中间,就显得格外醒目。尤其是因为我从北京来,所以觉得这个招牌,十分具有吸引力。

这座书店距离我住的高丽大学校外国人宿舍不远,步行半个小时之内即可到达。所以在一个没有课的下午,我就特意去这家书店参观。

这家书店的面积不大,店堂大约只有20平方米左右,但紧靠四壁的书架上都挤满了书,排放得很整齐,一直堆到屋顶,屋子中间还摆着一个长方形的大书桌,书桌上面也放满了书。

与三联书店不同的地方是,摆在这个书店里出售的图书,都是中国内地各家出版社出版的,没有香港出版的,也没有台湾出版的。几乎中国内地各个大出版社的图书他们都有,而且种类繁多,文学的、语言学的、文献的、历史的、考古的、哲学的、医学的、各种各样的工具书,等等,丰富多彩。只是出版的年限,都稍微偏早一点儿,不像三联书店,进的书都是最新版本。

我站在那里,一本接一本地看过去,一个书架接一个书架地走过去,简直忘记了自己是在汉城,还是在北京的中国书店。

店主人是一位20多岁的小伙子,黝黑的脸膛,带着一副近视眼镜。听说他也是一位中文系的毕业生,所以经营中文书籍,得心应手。他坐在靠近书店大门的一张扶手椅子上,自顾自地埋头看书,任凭顾客在他的店内选择、阅读、流连。

书店附近就是著名的高丽大学校,那里有两万名大学生,除了中文系的教授和学生之外,韩文系、汉文系(相当于中国的古典文献专业)、东洋历史系、哲学系的许多教授和学生也喜欢阅读中文书籍。离高丽大学校不远处,还有诚信女子大学校、国民大学校等高等学府,想来,到这家书店选购中文书籍的学者或学子,会不乏其人。

只要有时间,或者顺路时,我就喜欢走进这家面积不大的书屋,看看它的藏书。每次我进门时,都会看见它的年轻的主人,在专心致志地低头研读。于是我猜想:他也许会在经营了一段时间之后,攒足了学费,把书店盘给别人,自己再考研究生吧?

二十七、现代美术馆

走出汉城市,在京畿道的青溪山脉,半山腰上,有一座韩国现代美术馆。

第一次到现代美术馆,是一个细雨迷蒙的下午,那一次是坐车“途经”。从仁川返回汉城的路上,带着我们旅行的是许世旭教授的学生全明镕先生,他特意绕道而行,让我和我的一位来自北京的同胞,看看现代美术馆。到达门口时,已是大约五点钟了,门卫先生客气地说“四点闭馆”,我们只好怏怏而去。

但那蒙蒙细雨中的绿色,绿色的山,绿色的草地,以及那幽静得几乎像在人间仙境里面的氛围,实在令我入迷、神往。

4月5日,是中国的清明节,是韩国的植树节,韩国全国放假一天。1993年的植树节,我的一个学生执意要带着我去旅行,我选择了现代美术馆。这一次是坐公共汽车和地铁去的,从我住的外国人宿舍到现代美术馆,只走了一个半小时。

这一天阳光灿烂,才看清楚——原来这座美术馆占地面积很大。它的大门和露天展区都是开放式的。大门只是两块矮矮的石桩,一左一右,右边的石桩上镶刻着“韩国现代美术馆”几个大字,很有艺术品位。走进大门,就是大片绿色的草地,还有一个面积不大的湖泊,上面架着曲曲折折的石桥。绿草地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雕塑作品,有石雕,有木雕,有金属雕,题材都是人与自然的,风格都是现代派的,但是感觉一点儿也不怪诞,而是很美,很有诗意,看出了艺术家们创意的奇妙与睿智。

在这大片绿地的包围之中,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建筑物,这就是现代美术馆的室内展厅了。当天正在举办现代画展,高大明亮的展览厅内,摆放着一幅又一幅的巨画,它们的立意都很新颖,色彩都很和谐,作者大都是美术学院的在校学生,每位画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中看出了这些艺术新秀的专业造诣和巨大潜能。

除了画展之外,在另外的一个很大的展厅里,正在举办书法展览。书法展分韩文书法与中文书法两部分。韩文书法我看不懂,中文书法书写的大都是中国古典诗文,各种字体都有,楷书写得端庄严谨,草书写得龙飞凤舞,水准能与我国最优秀的书法家相媲美。落款也都是中文姓名。看着这样杰出的汉字书法,深深敬佩韩国学者的汉学修养,如果不是自知身在韩国现代美术馆,简直以为是在欣赏我国杰出书法家的作品呢。

看过画展和书法展之后,又欣赏了室内雕塑展和韩国画家画的中国水墨画展。

其实,现代美术馆最令我流连忘返的地方是它的自然环境。它建立在青溪山脉的半山腰中,前后左右都是青青的山峦和绿绿的树木,在大自然的层层包围之中,忽然展现出来一座至善至美的艺术宫殿,这座艺术之宫的布局和造型,又与周围的大自然浑然一体,于是,它就向任何来此一游的旅人,展示出了大自然与艺术的双重巨大魅力。

二十八、KBS和MBC

KBS和MBC是韩国最著名的两家电视台的名字,可以说是妇孺皆知。除了这两家外,还有SDS(教育台)、一家宗教台,等等。

我居住的外国教授宿舍区,每个房间都配备有韩国国产的彩色电视机。像在北京时一样,每当教书、写作之余,躺下来休息的时候,就打开电视机,当做唯一的消遣方式。每天晚上,大约都要看一个小时的电视节目,边看屏幕上的电视字幕,边听韩语,对节目内容,也能了解一个大概。

不论是KBS,还是MBC,都设有好几个频道,供电视观众任意选择。

KBS和MBC的新闻节目很多,几乎每隔两个小时左右,就有一段半个小时左右的新闻节目播出。内容和样式都丰富多彩,除去由电视播音员播读新闻稿件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社会新闻现场采访。

比如,韩国人非常重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每逢节前,所有的人都要赶回父母家中,合家团圆。不论你住在什么地方,离老家有多远,都必须在节前赶回。交通工具不成问题,很多人都有小汽车,公共汽车和地下铁四通八达,火车和飞机也很方便。可是请想一下:许多老家不在汉城的人,都一起上路,各种小汽车、大汽车,都一窝蜂地开出来,道路堵塞就成了很严重的现象。眼看着几十辆、几百辆的汽车长龙在马路上排着队,动弹不得,交通警察不得不开着直升飞机疏导交通。这些现象,电视记者都非常及时地报道了出来。

再比如,有的居民大楼峻工之后,由于建筑公司不负责任,给水排水系统工作失灵,有的居民家里“发水”,地毯、家具被淹。电视记者就及时赶到现场,为居民呼吁,让这家建筑公司在屏幕上曝光。

一所位于汉城市中心的小学校,被高楼大厦群包围,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和各种各样的噪音,影响孩子们听课。电视记者也能及时赶到,为老师和学生,向全社会进行呼吁。

一个韩国少女被她的继父虐待,她的男朋友出于义愤,为她除害。由于命案,这两个年轻人双双被捕,电视记者也将他们的可怜形象摄入镜头。

一个卖春女郎被一个美国大兵误杀,这个大兵立即被韩国警方和美国宪兵逮捕,我也在电视屏幕上看到了他被押解的镜头。

秋天来了,满山的红色枫叶,非常好看,成群结队的韩国人,都到郊外去爬山。我坐在房间里,也能欣赏到韩国美丽的秋景。

除去这些丰富多彩的国内新闻之外,我还能看到许多国际新闻。KBS和MBC都向国外派出干练记者,将驻在国发生的新闻及时传送回汉城本部。比如,在韩国总统1992年9月下旬访问中国期间,我就在KBS和MBC的电视屏幕上看到了天安门和故乡北京的许多街景和乡亲,还有上海虹口公园的鲁迅铜像,因为这里曾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位韩国义士英勇殉国的地方。在KBS和MBC的屏幕上,我还看到了莫斯科、柏林、洛杉矶、索马里、日本、等地。总而言之,他们的电视新闻,真正从“新闻”的角度,报道了发生在世界各地的许多事情,向我这个“外国观众”,提供了许许多多的信息。

二十九、电视播音员

作为观众,我的目光首先接触的,当然就是新闻播音员。

前面说过,KBS和MBC的新闻节目很多,所以我有很多机会在屏幕上看到他们。

像中国的电视播音员一样,韩国的新闻播音员也是一男一女。一对播音员播出过一段时间之后,再换一对,然后原来的一对又换回来,或是再换成更新的一对。

无论换成何人,他们的“台风”都是严肃、大方、自然。尤其是其中的一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非常喜欢他们,以至于在回到北京之后,一想起他们来,他们的优雅形象还能立即清晰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尤其是那位女播音员,长得非常美,一张很秀丽的脸庞,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鼻管笔直,嘴的线条很柔和。最为可贵的是她那高雅的气质,在她眼睑的一张一闭之间,在她嘴唇的一张一合之间,都能在端庄里透露出教养,在文雅里透露出甜美。这种气质是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的,装也装不像,学也学不出,完全来自于她的文化修养。因为KBS的新闻播音员都是经过严格的考试,从很多很多的报考者中间严格筛选出来的。她的发型和服饰很考究,但其风格也总是大方、自然的。化妆很淡,服饰的颜色很协调、淡雅。没有雕琢的痕迹,更是忌绝珠光宝气和艳俗。令你看上去觉得非常舒服,非常喜欢。

她的搭档——那位男播音员,与她非常相配,可以说是珠联壁合。他就像一位青年学者,文质彬彬,长相端正,还戴着一副金丝边眼镜,眉宇之间流露出聪明和智慧。

最令人不能忘怀的还有他们对待观众的态度。每次播音完毕,他们的最后一句话都是韩语的“感谢”二字。说完“感谢”之后,还面带笑容,对着屏幕外面的观众,深深地鞠一个躬。在对待观众的礼貌和谦虚态度里面,表现出了播音员自身所具有的很高的教养。

我曾请教过大学里面的韩国朋友和KBS里面的一位记者先生,询问他们电视播音员的来源问题。他们告诉我:韩国的各所大学校里,从来不设专门培养播音员的系科,电视台一向面向社会招考,来电视台报考的人,都是大学本科毕业生,或者是硕士与博士,他们分别毕业于国文系、外文系、政治系、大众传播系、美术系、音乐系、戏剧系或是理工学院等专业,经过一次又一次的严格考试,最后将那些无论从文化水准或是外貌体型方面都符合标准的少数学生留下来。所以,在电视台工作的人,无论是播音员还是记者,他们的文化素质都是高层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