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9631600000004

第4章 本体论视角:性和谐与社会和谐(3)

在中国传统社会,性一直是与生殖联系在一起的。儒家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教条,民间有“娶妻生子”的说法,那些有钱人取几个老婆为他生儿子也是一件正大光明的事情。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似乎性的功能就是繁衍后代,除此之外的一切目标都被视为可耻的。因此,在中国,性一直被人们视为言论的禁区,“男女授受不亲”成了万古不变的教条。自明清以来,禁欲主义盛行,性的规范日趋严格。于是一如福柯所说:“性经验被小心翼翼地贴上了封条。它只好挪窝,为家庭夫妇所垄断。性完全被视为繁衍后代的严肃的事情。对于性,人们一般都保持缄默,惟独生育力的合法夫妇才是立法者。他们是大家的榜样,强调规范和把握真理,并且遵守保密规则的同时享有发言权。上至社会,下至家庭,性只存在于父母的卧室中,它既实用,又丰富。除此之外,其余的对性都不甚了了。”⑩直到现代,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性开始与生殖分离,性活动本身的快感才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

以快乐为本的性价值取向又分为,以性的生理冲动的满足为尺度和以心理愉悦为尺度两种倾向。在古希腊,性行为比较开放,为着快乐的性行为被认为是道德的。西方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性解放”思潮也主张“爱情在于肉体的享受”。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对肉欲的追求使得性产业的新市场不断被开发出来,从性器械、性药到色情服饰,从色情节目到性服务电话,人们花样翻新地纵情于肉体的享受,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性伦理的沦落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不得不对单纯的肉体享受的价值发生怀疑。

以心理愉悦为尺度的性价值取向主要表现为以爱情、两情相悦为性价值目标的两性交往。虽然两情相悦并不排斥肉体的享受,但其价值目标不是肉体的享受,而是精神的洗礼。这种性价值观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柏拉图。柏拉图曾借帕森尼亚之口表示,高尚的爱情不受肉体美和诱惑力的支配,高尚的爱情能够激发人的活力、赋予人非凡的勇气,成为一种引人向善、向上的力量,引导人进入高尚的精神境界。11柏拉图的精神恋爱论在人类的历史上具有非常深远的影响,“柏拉图式的爱情”被当作“精神恋爱”“高尚情感”的代名词对后世的文学艺术和伦理道德都有很大的影响。

2、性观念过度开放的社会后果

无论在东方或是在西方,性观念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发展过程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动态过程。性观念作为一种社会心理一方面受社会存在,主要是经济变迁的影响,同时也要受社会文化变迁,特别是价值体系变迁的影响。在社会转型时期,社会原有道德观念和价值体系被动摇,新的与社会存在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尚未形成,极易造成性价值观的混乱和性观念的过度开放,造成离婚率上升,卖淫、嫖娼泛滥等社会后果,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在西方历史上,性观念曾经历过四次重大转变过程。首先是资产阶级革命使性世俗化,性与宗教分离,性本身成为一种独立的生活形态;其次是工业化带来的性的自由化,使人工流产、离婚、婚前性行为、同性恋等现象大量出现;再次是后工业化时代因“性解放” 而导致的人际关系改变引起了严重的家庭危机,同居率和离婚率上升,社会结构受到破坏;最后是艾滋病泛滥对“性解放”的惩罚,迫使人类无止境的性欲望部分丧失。12可以说,在经过了一个由无禁到禁欲,从禁欲再到解禁的否定之否定的轮回,艾滋病以其独特的方式重构了人类性观念。

在中国,随着转型时期的社会变迁,中国人的性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全球化潮流的影响,中国人的性价值观从过去的“贞操至上”,演变为“快感至上”,只用了短短的20年。今天,一切过去令人疑惧、神经紧张、隐蔽不言、偷偷摸摸的性现象全都打上了“科学的”光环;一切过去人们关于性的神秘感全都透明地显示在光天化日之下。“人们过去关于手淫的疑神疑鬼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关于性早熟、早恋、未婚先孕、婚外恋、同性恋等等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几乎突然一下子都化解了。现在似乎是这一切都可以宽容,都可以理解,都是科学的理性可以接受的正常现象;而一切过去人们认为反常的性行为,反而变成了不过是人们理智不开放、不科学,是因为人们根本缺乏科学理性所致。”13

据上海性社会学研究中心1990年组织的一项跨25个省市的2500人的调查显示,69%的人说,婚外恋是可以接受的。86%的人赞成婚前至少应有一个性伴侣。这种观念的变化的确惊人,因为仅仅在1976年以前,婚外恋者都要被打成十分子挂牌揪斗的。同上P37人们对婚外恋等非正常性行为的容忍和接受的变异度还可以从许多网上调查中找到佐证。

新浪网《中国人大型婚外恋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的性观念已相当开放。在婚姻关系中充当不同形式的第三者的人,已婚者的比例竟达到了69.91%,这意味着,男女双方都已有家庭的婚外情已接近20%。这与90年代初期绝大多数婚外情仅限于一方已婚,另一方未婚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调查数据还显示,随着人们的性观念越来越开放,第三者、婚外恋者的负罪感越来越小,其他人对婚外情的态度越来越宽容。在填答关于婚外情感受的多项选择题时,被调查者选择兴奋、刺激的占31.21%,选择快活、享受的占26.39%,选择平静、放松的占19.15%,选择满足、骄傲的占18.68%,只有32.50%的人会因为婚外情感到矛盾、痛苦;在回答是否应该对婚外情立法等问题时,有42.5%的人反对盲目惩罚婚外恋,而且持此观点的男性竟然比女性高出将近20个百分点。14

性观念开放的第一个社会后果是离婚案件激增,一向受到称赞的核心家庭正承受着冲击。如今人们对离婚已持相当宽容态度。据有关机构的调查,有56.75%的人赞成“离婚是解除不幸婚姻的惟一出路”,其中持赞成态度者女性比例为60%。15自新《婚姻法》1981年公布后,我国再次进入离婚高峰期,粗离婚率一直保持稳步上升的趋势,至80年代初至90年代未,结婚率和离婚率平均每年分别增长6.4%和5%,进入新世纪后,离结婚比越来越大,从1999年的13.6%上升到2005年的21.7%。16而离婚案中,有相当一部分与婚外情相关。

现代离婚率上升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影响主要是对未成年孩子的影响。尽管人们对婚外恋、离婚的宽容已把婚外恋和离婚对成年人的伤害降低到最低限度,但婚外恋和离婚对子女的伤害并没有因此而减轻。父母的婚外情会让孩子感到难堪;父母的离异会让孩子因自己“事实上”被父或母“遗弃”而感到不安;而父母的再婚又让孩子对未来的继父母感到恐惧。如果父母对离婚事宜处理不当,孩子会因此变得胆怯、自卑、内向,其人格发展会到负面影响。

性观念过度开放的第二个后果是卖淫、嫖娼等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1964年,中国曾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了一件令人震惊的消息:中国大陆基本上消灭了性病。但是在1979年颁布我国第一部刑法典时,卖淫嫖娼活动在中国大陆已死灰复燃。这种令中国骄傲的灭绝了多年的现象又从东南沿海向内地以至全国蔓延。卖淫、嫖娼的泛滥一方面使性病、爱滋病患者增多,同时又使社会弱势群体沦为卖淫女或男妓造成了更大的社会不公。

性观念过度开放的第三个后果是婚外情的泛滥使公民的危机感逐年上升。网上调查的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被访者(占已婚女性被访者的50%以上)认为,婚外情是造成家庭破裂的最大危机因素,并表示会对配偶的可疑电话、邮件、短信等感到不安。我们在部分大学生中的问卷调查从侧面印证了这一事实。这些没有婚姻经历,甚至尚未谈过恋爱的年轻人有45%表示会对今后可能面临的家庭危机感到不安。在我们身边,还发生过一名女教师因为长期怀疑丈夫有外遇而发生忧郁症自杀的事件。据哈尔滨市心理咨询师协会的报告,哈尔滨市婚姻家庭咨询者逐年增多,目前已占总咨询量的31.47%。令婚姻亮起红灯的原因已由原来的“物质上得不到满足”转变为“精神上得不到相应的慰藉”。“偷情者”心理空虚,和夫妻间相互猜忌已成为婚姻幸福的硬伤。17

3、性价值观的多元化及代际差异

相对于性观念,性价值观的外延较窄,主要是指主体的性价值取向,即主体在性活动中追求的目标,是自我感官快感的满足,还是精神需求的满足,亦或兼而有之。在现代社会,受全球化运动的影响,性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人们对于个人的性选择的态度更加宽容。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荷裔美国人房龙写下了著名的论著《宽容》, “宽容”就成为一个流行话语而影响了整个世界。宽容促进了性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和各民族文化传统的融合;宽容使原有的各种意识形态和法律控制或者被摧毁或者被解构。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语境下,西方世界通过全球化使自己的价值观普适化,西方性革命的浪潮也随之涌入中国。

由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所引起西方性革命在中国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性快感主义、性享乐主义迅速成为一种社会潮流。只要你在“百度”的搜索网页上输入“性”这个字,就会有出现72,300,000个网页供你浏览。这其中既有正规的性教育网站,也有许多是私人的博客。人们一改往日谈性时的含蓄,对性事津津乐道,“性感”亦成为赞美女人的时髦语词。网络论坛中许多有关婚外情、同性恋的贴子显示,认为人天然地具有自由地处置自己身体的权利,赞成为“同性恋”“虐恋”等非正常性行为寻求法律支持的人不在少数。在我们的访谈中,也有不少人认为,只要遵循自愿、私秘、成年人的原则,性行为就不应当受到舆论或者法律的干涉。

性价值观的多元化使中国传统的性伦理受到冲击,“性—爱情—婚姻”的传统性模式受到了挑战。婚姻关系中“性”的价值被重新发现,性权利和人的身体权被当作“人权”加以捍卫。甚至连学者也加入了反叛的行列,在网络和媒体上为“同性恋”“性虐”等少数族群呼吁,要求“修改聚众淫乱法”,“为同性婚姻立法”等。18

随着性价值观的转变,人们对婚姻的态度也在改变。新的婚姻关系不愿意再承载过去的婚姻所承载的繁重义务,更排斥外力的影响,而强调婚姻中个人的感受和感情的结合,它追求更高的婚姻质量,因而变得更难以达到理想的状态。在新的婚姻关系中,传统婚姻固有的内涵正在消减,婚姻了变成一种更纯粹的东西。有人称它为“第四次婚姻革命”。19“第四次婚姻革命”的结果是,传统婚姻的价值丧失,传统婚姻中包含的责任、义务被淡化,主体的需要----个体的感官享受和心理需要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婚姻变得更不可预知和不稳定。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的性价值观的演变是从家族利益至上的东方传统向个人主义至上的信仰的转变,其过程之短,反差之强烈,使性价值观的多元化表现出明显的代际差异。

首先,以往以贞操观为核心的性价值观正在逐步弱化,但仍然为老一代人视为“正统”。例如,对于婚外恋的态度。调查访谈表明,老一代人(65岁以上者)大多对婚外情持反对态度,认为婚外情是一种丑闻,是对爱情的亵渎,是不道德的。被访者大多数表示,自己不会有婚外性行为,因为那样会觉得丢脸,会对不起配偶,对不起子孙后代。中老年一代(45----65岁)被访人虽然大多数反对婚外情,但是觉得还能理解,认为一方发生婚外情很多是因为在家庭中得不到温暖,有情可原。这两代人的特点是,他们的价值观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影响到中国大陆之前已基本形成,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深,主张在性关系中要遵从伦理规范,主动承担角色所具有的责任和义务。其价值感主要体现在良心的满足所带来的喜悦。

其次,中青年一代(30-45岁)和年轻一代(30岁以下者)的性价值观呈两极分化。调查结果表明,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其中主要是女性,还是认为传统的贞操非常重要。尽管相对于其父辈和祖父辈,他们对待婚外情等与主流文化偏离的事件的态度更加宽容,但在理智上还是觉得坚守贞操是与已、与人有利的事情。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未婚同居,婚外恋是可以接受的。被访者中有不少人认为,如果婚外恋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而且这种感情是在一定的时间和机会中自然而然产生的,作为婚姻的一种补偿机制是有存在的理由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