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和守信是性心灵美的另一种表现形态。儒家把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项美德,认为:“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206这就是说,“诚”是天地万物自我生成的本质,因而也就成为“天之道”,它与天地万物相为终?始。从人道这方面说,诚的含义是真诚无妄,信实不二,这种精神是来自天道的。《中庸》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道落实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上天赋予人的善性发挥出来就是人道,修行人道就是教化。“自明诚,谓之教”,由明察身外的事理而增强内心的诚实?感,成为自觉的“择善而固执之者”。由此,子思推出一个“至诚”的观?念:“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生,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207所谓“至诚”,也就是至真、至善,人的天赋本性就是人的真性情,所谓“尽性”者,就是人能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天赋本性,也就能认识、发挥万物的本性;天与人,人与万?物,皆以诚相见,整个世界就无比和谐了。
?“诚”,对于“天之道”,是一种本真状态,对于人来说,是一种思想状态和情感状态。诚信作为是一种价值观,可渗透到?人的内心世界形成为一种文化积淀,?历练为一种独特的人生态度和信?念追求,对人的思想行为产生引?导、调节、激励和控制作用。诚信是一种积极的处世?心态,是一种忠诚信义的价值取向?和伦理情感。诚信又是人格魅力的展?现, 具有重要的人格价值。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所谓“人无信不?立”,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一言九鼎”, “一诺千金”等讲?的就是诚信的人格力量。
在性伦理中,诚信是两性和谐、家庭幸福的伦理?基石,因为,诚实守信作为一种美德,是?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人们在两性交往中共同认?可和践约的一种最低限度和最?少具体内容的底线道德价值观?念。诚信是沟通人与人?之间心灵的桥梁,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任何?一个家庭的和谐美满, 都需要诚信这条精神纽带来维持。人们常说,家是人的心灵的港湾,家是还原人的本真状态的殿堂,家庭关系是人的一生中最可贵、最亲密的社会关系。如果没有诚信的基础,这种本真状态和亲密状态是不可能实现的。
“真”和“善”的审美价值就在于满足了人的内心对于“本真”和“性善”的需求,生活在真和善的环境中,会使人心情舒畅,安宁幸福。对这种审美价值的追求会通过社会文化的采集、结晶变成道德和艺术沉淀到人的意识结构中去,演化成一种确定的审美潜意识。当人遇到“真”和“善”的事物情境时,这种潜意识就会被外界激活,从而跨越逻辑思维产生一种顿悟式的快感或者审美体验。比如我们看电视剧《渴望》时被女主人公刘惠芳的美德所唤起的感动就是一种顿悟式的快感或者审美体验。这种感动是对善良的向往和渴求,是人们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及文化积累去感受审美对象时自然而然产生的审美体验。表面上看,它是不涉及功用的快感,实际上却是潜藏着功用和价值的。
3、性伦理中的气质美尺度
性气质美是指通过各种外部表征反映出来的人的文化、道德、知识修养等特征。性气质美是人的内在素质和外在素质的统一,古人云“诗书满腹气自华”就是指人的文化修养的自然流露在外观上显现出一种华贵之气。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通常用风采、风姿和风韵等形容气质美。如,魏晋时代“人物品藻”之说就使用“形神”、“气韵”、“风骨”等来表示人物的美。气质美被称为“神妙”,即形神一体,由形而感悟到一种精神之美。“神”为本,具有奇妙莫测的特性,“妙”为性,是道精微奥妙、幽渺玄微的特性,是道的超越性、无限性的体现。208虽然神妙是一种内在的东西,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只能靠内心直觉去体验,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一些人格特征,如自然清逸、从容自在、雍容大度等来领悟气质美。
⑴自然清逸
自然清逸在中国古代被称为“气韵”。气韵是人物的审美形象,是指人由于对事物生命本源的认识而达到了一种绝对自然、无限自由的人生境界。《庄子》云:“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淡而无为,动而以天行。”庄子所说的“淡”就是淡然,有自然无饰、纯、静、明白之意。这就是说,人只有摆脱了金钱、地位等各种利益的引诱,才能“淡而无为”,达到自然清逸的境界,这种境界是人通过克服自己的本能获得生命的升华而达到的。
人生来就有一种本能,就是保存自己的生命。这种本能存在于人的内心深处,使人总是怀着对贫穷的恐惧感奋力挣扎。即使人们的经济地位已经改善,这种不安全的,随时都面临危险和灾难的恐惧感仍然会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占据着人们的内心,使人总是处于寻求加冕晋级,出人头地的奋力争斗中。209专注于这类争斗会使人看不到爱的存在,人会因为缺乏爱别人与被人爱的需要而变得令人讨厌。不仅如此,人对于金钱和地位的诚惶诚恐还会使人的言谈举止显得媚俗,甚至污龊。反之,当人经过道德的修养,认识到人生的真谛以后,就会扼制住私欲的冲动,消除那些傲慢、偏见、企求与索取,使心灵变得清晰、平静、安宁、满足。此时,无论人们在物质上的境遇如何,他在精神上都会获得一种自由,一种对自我的清晰把握,一种永恒的幸福与欢乐,并在神态上表现为一种自然清逸之美。
⑵从容自在
从容自在是一种风度。唯有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境况下都保持着一种胸有成竹,万事皆在掌握中的风度。据说古时候,晋简文帝有一次外出时被人围攻,很多人在其车前后鸣鼓大叫。突然受到攻击让同车的人都感到惶恐不安,只有简文帝始终保持着穆然清恬,举止自若,周围的人都为他的德量所折服。这个事例表明,当人们以足够的自信从容面对危机和困难时,自然会展现出自己临危不惧,从容不迫的人格魅力。
从容自在是一种建立在自信基础上的人生态度,具有一种智慧之美。自信的人由于对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评价较高,容易对周围环境作出冷静的分析,因而他在任何时候都容易制定恰当的目标,并用自我鼓励的方式来进行自我反馈调节,从而成功地应对困难的情境;自信的人由于对自己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的地位充满信心,他们一般不会太在意别人的看法,也不会因为害怕自己被取代而表现得小心亦亦或者唯唯诺诺,这使得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能保持一种冷静平和的心态。如此等等,使得自信的人为人处事总是落落大方,表现出一种非凡的力量和无拘无束的气质美。
⑶雍容大度
雍容大度是指人在懂得了社会人生的规律以后所获得的那份从容和超然。其一是智者能容,越是睿智的人,越是胸怀宽广。因为他洞明世事,练达人情,看得深、想得开,放得下,所以大度能容。其次是仁者能容,因为他心存恕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一般不会去计较自己父母和子女的过错,如果用对待自己子女和长辈的态度去对待他人,会让人显现出一种无私、宽容和大度的美。。
在文学作品中,雍容大度是文雅、大方、气量、风度的统一体。从性伦理的角度看。雍容大度首先是一种慷慨之美,常常表现为一种无条件的分享和给予。一个雍容大度的人不仅愿意与他人分享财富,也愿意与他人分担痛苦,分享爱和温情。他能给哭泣者一个倚靠的肩膀,给忧郁者一对倾听的耳朵,给孤独者一个灿烂的微笑,这种给予本身就自然而然地表现出一种雍容大度的美。雍容大度又是一种豁达之美,常常表现为一种对痛苦、逆境、难堪等境遇泰然处之的心理状态。雍容大度还是一种宽容之美。雍容大度的人能以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接纳他人,包容他人,理解他人的处世方法,尊重他人的处世原则,从而获得他人的尊重。
在性伦理中,人们对于气质美的追求实际上是一种价值追求,是主体需求对象化的表现。人生活在世界上,总会遇到困难、艰险、挫折等,在遭遇困境时,无论男女都会希望获得一种精神上的支撑。而具有自然清逸、从容自在、雍容大度风韵的人所表现出来的自信和豁达能帮助人们走出困境,获得幸福生活,因而拥有气质美的人会受到人们的喜爱。
气质美的审美价值属于心理水平层次,是以意识和心理水平表达评价态度的形式。气质美虽然被认为是不可言说之美,但它实际上却是某种价值关系及其后果的反映,如人们在困境中对精神支持的需求的反映。尽管人们当前并没有遭遇困境,但人的潜意识中会有一些未经思考的欲望、愿望、情绪和意志,使人自然而然地对自信和豁达的人产生好感。这种好感就是主体价值心理的对象化形式。人的态度、情感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人们对于气质美的评价也是如此,归根到底是以事物同自己的价值关系的实际状况及其理解和感受为转移的。
4、性伦理中的仪表美尺度
性仪表美包括容貌美、服饰美、姿态美、言辞美等。仪表美是人的内在美的反映。所谓“一叶而知秋”、“见微而知著”, 外貌、衣着、姿态、言辞等从表面上看是一些生活小事,实际上却是个人修养和审美情趣的集中反映。仪表美是人的心灵美的外在诠释。尽管我们强调心灵美是性伦理美的基础,但是,这并不说明仪表不重要,相反,人的丰富的内心世界需要通过仪表美展现出来,才能实现其审美价值。
性仪表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容貌美。容貌是两性相互吸引的重要因素。所谓“回眸一笑百媚生”,“一见钟情”等都是对容貌在性吸引中的效用的写照。容貌又称为长相,容貌美是指人的脸型、五官等的长相或比例符合美学定律和人们的审美需要。当然,人对自己的长相无法选择,性伦理中讨论的容貌美主要是指人们通过内心的修养、仪容的适度修饰,以及对表情和姿态的合理调整,增加自己容貌的美感,给人以审美上的愉悦。例如人们常说,眼睛可以不大,但必须有灵气,灵气自有一种智慧之美。所谓灵气就是人的内在智慧和修养的外部显现。
其二是服饰美。服饰是仪表的重要内容。美国形象大师乔恩.莫利指出,我们的着装会影响外界对我们的态度。210在两性关系中,服饰美也是两性吸引的重要因素。服饰美是指服装的穿着搭配得当,具有美感。得体的服饰不仅能弥补人在外貌上的某些先天不足,而且服装的品味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修养。注意着装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基本素养。在两性交往中,那些能根据自身的阅历、修养、情趣、身材,以及不同的时间、场合、目的对所穿的服装进行精心的选择、搭配和组合人总会给人以愉悦的美感,给人留下可爱的印象。
其三是姿态美。姿态美是指人的举止优雅、庄重大方。在两性交往中,姿态美也常常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两性相吸,固然离不开美丽的外表,但高雅的举止则更让人喜爱,因为举止优雅更能体现一个人的涵养和层次。姿态美是人的心灵活动和人格特征的外化表现,是一个人的精神气质、才智修养的自然表露。文学作品中常常用风姿潇洒、仪态万千、高雅脱俗、神采飘逸、落落大方、彬彬有礼、风度翩翩等来形容人的姿态美。
姿态美具体表现在人的站、坐、卧、行等几个方面。古人云“站如松、行如风、坐如钟、卧如弓”,就是对姿态美的描述。我国自古以来就对人的行坐举止有良训,如《弟子规》言:“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211这就是说,人们一举手一投足都有规矩可循,行为举止反映了人的教养,是人的自身素养在生活和行为方面的反映,因而也是性伦理美的重要尺度。?
其四是言辞美。言辞美是指人们在交往中用语文明,谈吐文雅、说话有分寸。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人们表达意愿、思想感情的媒介和符号。语言也是一个人道德情操、文化素养的反映。在与他人交往中,如果能做到言之有礼,谈吐文雅,就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相反,如果满嘴脏话,甚至恶语伤人,就会令人反感讨厌。
言辞美体现在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上,如语调美、语词美等。所谓语调美是指说话的语调要亲切。说话本身是用来向人传递思想感情的,说话时语调平和沉稳,咬字清晰,音量适度,会使听者感到亲切自然。所谓语词美是指不说脏话,用词文雅。古人云:“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择言选语是何等的重要。交际双方融合还是神离,成功还是不欢而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语言艺术。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仪表美在性审美过程中能激发性驱力,使人产生美好的性联想和性体验,激发主体的情怀,调动起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最终产生性愉悦。人们对于仪表美的追求也是一种价值追求,与心灵美、气质美一样,仪表美也是主体需求对象化的表现。在审美过程中,审美对象所具备的某种成分和因素,如相貌美、服饰美、举止美、言辞美等能够使主体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使主体产生内部体验的感情(爱、亲)和外露的表情(喜乐)。
从层次上看,主体对于仪表美的内部体验常常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反应。例如,一个美丽的女子能让人“怦然心动”,就是一种本能的生理反应。“怦然心动”是主体在没有相应的精神准备的情况下,对来自客体的刺激所采取的价值反应。这种行为尚未达到情感等心理的水平,但是它体现着业已到来的客体作用同主体结构和需要之间是否一致、是否和谐。主体对此是肯定或是否定的评价,以瞬间的本能反应形式表达出来。212正是由于人们对于仪表美的感知是一种不受意识和理智的控制的本能的心理反应形式,因此在两性交往中,仪表美往往成为交往能否成功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