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光华思想政治教育论坛:2008—2009
9631200000037

第37章 思想政治理论研究(17)

针对我国已经出现了“两极分化”现象,及其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在经济公正方面,要不断规范收入分配机制和继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调整、转变政府职能,加强防腐制度建设,铲除腐败根源;征收特殊性质的行业、部门的相应生产、经营收益;运用法律手段,取缔非法收入;加强公有资产管理,防止向个人流失;开征遗产税和赠与税等措施,积极创造机会均等的体制环境。同时,加大社会调节力度,逐步缩小贫富过分悬殊的现象。一是针对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将财政投入重点向“三农”倾斜,向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倾斜。二是继续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和完善社会公共事业,通过各种再分配手段,实现相对的结果公平。十七大报告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这就要求在分配制度上落实全民共享发展成果并“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使公民有了多层次、多元化的收入途径,让更多的财产充分发挥社会效应,以逐步缩小差距。政治公正方面,公民有效参与政治,通过合法、正当的渠道表达自己的要求,影响利益的决策,谋求利益公正的最大化,这是政治公正实现的最有效途径。而保障公民政治参与的合法性、有序性和渠道畅通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支撑,我们要通过建立和完善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和工会制度、社情民情反映制度、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信访制度、民主评议制度、行政公开制度、新闻发布会制度等,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广度和深度,从政治上促进社会公正。还有,维护社会发展中所出现的弱势群体的法律权益,重点加强对保护弱势群体权益的法律法规建设。2003年以来,从废除《收容法》,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从有关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和2004年《最低工资规定》,再到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都体现了注重保护公众合法权利,特别是对弱势人群权益的保护。

改善环境质量,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经济发展并不必然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环境保护能力的增强在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经济发展所提供的物质和技术支持。在发展中国家,依靠大力发展经济来消除贫困是保护环境的必要前提。我国的贫困问题解决虽然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全国迄今还有近2000万人口处于绝对贫困状态,中西部有些地区经济文化仍相当落后,占全国16%的人口仍然是文盲半文盲,这些都使我国的反贫困和环境保护工作复杂化,难度也增加了。对此,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执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努力提高国民素质。另一方面,针对贫困地区和人口,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投资、发展科技教育、改善生态环境和劳务输出等多种途径,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逐步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

2006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确定了七项重点任务: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以防治土壤污染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保护;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以实施国家环保工程为重点,推动解决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力争到2010年,重点地区和城市的环境质量得到改善,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遏制,到2020年,环境质量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要“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些举措的落实,将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进。

注释: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9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120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42页。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97页。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2年版,第4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98页。

[7]. [美]威利斯.哈曼:《未来启示录》,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193页。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版,第4页。

[9]. 许晓平:《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价值取向》,《人民日报》2004年6月7日。

[10].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再思考

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贾国雄

【摘 要】计划经济现实体制内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使得该体制一直存在着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内在冲动。对于中国而言,20世纪50年代末的大跃进时期,建立计划经济理想模式的尝试遭到惨痛失败,这成为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现实起点;而70年代末期,我国重工业体系的基本建成和全球化新阶段的到来又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提供了现实条件。在中国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乡镇企业是推动计划经济体制下市场因素不断增长的重要环节,而政治变局最终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关键词】计划经济理想模式,计划经济现实体制,市场经济体制,转型

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时也是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历程。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设想的计划经济理想模式是要为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寻求一种“长治久安”的经济制度,这种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应该被取代或消亡。但是,现实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命运却并非如此,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纷纷出现了转型或解体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决定着现实计划经济体制的命运呢?

1、计划经济现实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设想,计划经济的理想模式是在商品生产消亡的条件下运行的。货币只是充分发展了的商品的价值形式,当然也会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消除而废止。而当商品价值和货币消除之后,社会将直接利用劳动时间作为尺度进行经济计算,“不需要著名的‘价值’插手其间”。[1]然而,现实的计划经济体制并没有在国民经济范围内普遍使用劳动时间代替价值进行经济计算、配置资源和分配产品,商品货币关系仍然在相当大的范围内存在,价值规律也仍然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当一些计划经济国家做出强行取消商品货币关系的尝试时,结果都是导致经济的衰退甚至严重的社会危机。(苏联建立之初曾经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及我国大跃进时期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就是典型的例证。)因此,虽然商品货币关系与纯粹意义上的计划经济并不相容,但是,计划经济现实体制仍然无法摆脱商品货币关系的影响。对于计划经济现实体制来说,商品货币关系同样是组织和维系社会经济联系的纽带,一方面,公有制经济仍然需要用价值形式这种经济语言传递信息,进行经济计算;另一个方面,商品关系仍然协调着公有制经济内部不同劳动单位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可以说,计划经济现实体制其实是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矛盾统一体,只不过计划经济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起着支配的作用,商品经济关系则是次要的方面,处于从属地位。[43]计划经济现实体制的这一特征对于其命运有着重要影响。因为计划经济与商品经济这一对矛盾在计划经济现实体制内部只是处于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当外部环境改变的时候,这一对矛盾的主次关系就可能发生变化。换句话说,计划经济现实体制本身就不是一种稳定的经济体制,自它形成之时就注定会在一定条件下转型为一种新的体制。从理论上讲,计划经济现实体制有两种可能的转型方向:一是转向马克思和恩格斯设想的计划经济理想模式,二是转向市场经济模式。这两种转型方向都有一定的动力基础。中国计划经济年代,毛泽东等人一直在尝试着把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现实体制转型成为计划经济理想模式,只不过每一次尝试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些失败也告诉我们,在现有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上,不管你是否愿意,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现实体制可行的转型方向只能是市场经济体制。

关于这一点,恩格斯对商品货币关系推动公有制解体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轨的内在冲动。恩格斯认为,一个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计划经济国家中,如果存在商品交换关系,货币关系也必然存在,不管它的名称是什么,货币的一切职能不可能真正被消除。即使我们起初阶段能够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和“等量消费”的权利,也不可避免个人收入的差距和实际消费的差别。收入较多而消费较少的一些人会逐渐的积蓄起一小部分钱财,而另外一些收入较少而消费较多的人靠工资可能不够维持生活。在一段时间以后,每个人手中积存的货币量就会有差别,货币需要者会向货币贮藏者借债,借得的货币被国家用来支付生活资料。由于商品交换关系的存在,国家也不知道使用者手中的货币是从哪里来的,所以必须不加任何限制地接受货币的支付。于是,货币的一切职能——人的劳动的社会体现、劳动的真实尺度、一般的流通手段都得以实现。因为货币贮藏者能够迫使货币需要者支付利息,这就在公有经济体制内提供了一种可能:不通过自己的劳动而通过其他途径去获得这些金钱。由于在这一领域以外的世界市场上商品货币关系仍然存在,金银仍然是世界货币、一般的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财富的绝对的社会体现。这无疑又是对计划经济国家内的民众出现了一种诱惑,他们会有贮藏货币、发财致富和放高利贷的强烈动机。货币贮藏者变成借助流通手段来做生意的商人,变成银行家,变成流通手段和世界货币的支配者,因而变成生产的支配者和生产资料的支配者,虽然这些生产资料在许多年内名义上还是国家或集体的财产,而实际上的主人已经悄然发生变化。[2]恩格斯探讨的虽然只是公有制的解体过程,但当公有制经济逐渐瓦解以后,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体制也必然会逐步转型到市场经济体制。

2、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条件

虽然计划经济现实体制本身是一种过渡性的经济体制,但正如这一体制的形成需要一系列基本条件一样,它开始向新的体制转型也需要满足一些条件。实际上,当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运行一段时间以后,它的内部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它的外部条件——国际政治经济环境都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了的条件成为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转型的契机。

(1)中国重工业体系的基本建成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提出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