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9630800000004

第4章 融合的含义(3)

三、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意义

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后,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一次重要讲话中,又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作了进一步阐述,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我们党新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思考的新突破。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中,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是指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只有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了,才有社会的和谐。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的实践意义就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文明史是一部与自然并存、交流、共生的发展史。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古今中外始终存在着对立的两种看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既有老子的“道法自然”、“齐同万物”的思想,又有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与之相适应,中国人既持有“天人合一”的世界观,又怀抱“人定胜天”的理念。同样,在西方文明中也一直贯穿着“田园主义”(Arcadianism)和“扩张主义”(Imperialism)两种不同的观点。前者是一种人与自然亲密相处的简朴的乡村生活理想;后者是一种认为人在地球上的适当角色就是尽量扩大控制自然的权力的观点。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如何看待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而自然界则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中国古代思想家也认为人是自然界运动的结果。“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说明通过天地阴阳合气的作用,万物就变化产生。人与自然关系实际上就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演化的相互作用。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的一切活动作用于自然,包括从自然界索取生产生活资料,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的变化反作用于人类,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恶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存在和发展所必须面对的最基本的关系。人们一定要善待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恩格斯告诫人们,人的命运与自然的命运息息相关,只有尊重自然,才能正确认识和合理利用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指出:“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工业化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已处于主动地位。当人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资源消耗超过自然承载能力、污染排放超过环境容量时,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造成人与自然的不和谐。因此,人类为了持续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必须充分认识自然规律。人类发展到今天,应该而且已经有能力主动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上存在着两种极端认识:一是敬畏自然,做自然的奴隶。在古代社会,特别是在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水平和改造能力极其低下,生态环境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对周围发生的事很不理解,对自然界抱着一种恐惧感和神秘感。人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消极地顺从自然和敬畏自然。宗教的产生即源于此。二是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宰。到了近代,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类一度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以为人是自然的主宰,要向自然宣战,要征服自然。人们的自然观建立在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对抗的基础上,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征服自然的过程,人类物质生活要提高,就得不断向自然索取,索取的越多,物质财富就越丰富,物质文明的程度也就越高。

两种极端认识带来结果是相同的,即人与自然不能和谐相处。前者导致生产力发展受挫,使人度日艰难。后者导致了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威胁人类生存,也使人度日艰难。 大学生科学精神所要解决的,就是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大学生的科学精神有助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生产发展是生活富裕的基础和前提,生活富裕是生产发展的动因和目标,生态良好是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保证和条件。三者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缺一不可。 大学生科学精神所要解决的,就是实现三者的完美结合。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来为人类以及为自然本身服务

人类正确认识自然和利用自然规律的思想由来已久。在古代,人们凭借着已掌握的自然科学知识,产生了一些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如“裁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些思想都表明自然界有自身特有的运动规律。“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表明人的活动要与自然规律相符。

我国开始走工业化道路以来,由于我们为了眼前的物质利益而忽视了长远利益,甚至我们的生产实践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一度违背自然规律,使我国自然资源遭受掠夺式开采。结果我们从自然掠夺来的资源不但没能为我们服务,反而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然界的肌体所受到的创伤长期得不到恢复。所以只有正确认识自然,发现和掌握客观规律,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才能合理改造和充分利用自然。才能在生产发展和生活富裕的同时保持生态良好,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正确处理人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整个宇宙是由天、地、人三方组成的。这三方共同形成了宇宙的和谐,任何一方的破坏都会破坏宇宙的生命,破坏宇宙的完美。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改造自然的能力,人类的主体性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的破坏,自然界向人类亮起了红灯,一系列环境问题相继出现。人类现在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来应对自然的惩罚。我们在发展经济、利用自然资源的过程中,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决不能采取耗竭资源、破坏生态和污染环境的方式,而应当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及时修复由于人为或自然的原因造成的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严格防范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污染。要看到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要制定与自然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人口发展规划和政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1994年我国政府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系统地论述了我国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构筑了一个综合性的、长期的、渐进的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框架。2002年8月21日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持续发展国家报告》。这项报告介绍了中国在社会经济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资源管理、地方21世纪议程、公共参与等方面的行动和成就,阐述了中国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部署和政策措施。报告还说,中国将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发展经济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科技和体制创新为突破口,不断提高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全面推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的持续发展,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截止到2001年底,国家制定和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律1部,环境保护法律6部,自然资源管理法律13部,防灾减灾法律3部。与此同时,加强了可持续发展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实施监督。国务院制定了人口、资源、环境、灾害方面的行政规章100余部,为法律的实施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成立了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在法律起草、监督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加大了资源、环境、灾害领域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各种违法和犯罪的行为,法律的权威性显著提高。

3、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我国实现工业化的任务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53-1957)提出来的。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把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成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并有一部分现代化水平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国家。一般的判断,我国的工业化已经由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近代工业社会发展模式是以消耗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类付出的代价也是惨重的:一些自然资源已近消耗殆尽,其中环境被破坏的后果最为严重。所以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就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要求新目标。不只是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实现这几个方面的兼顾和统一。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信息化是我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现代化,把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从我国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只有避开发达国家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才能促进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综上所述,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中国古代思想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荀子主张“明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中庸》里说“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可见他们都把自己的人性的提升同环境因素结合起来,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来达到自身内部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我们无时无刻不受自然的恩惠,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我们只有尊重自然、善待自然,拜自然为师、循自然之道,切实保护自然,用我们人类的良知、远见和气魄,采取坚决的行动,来弥补我们的前人以及我们自己对自然所犯下的过错,来保护自然,修复自然,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才能得到自然界善意的回报,才能筑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坚实的基础。

§§§第二节大学生人文精神及其内涵

研究大学生人文精神及其特点,要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本节以人文为切入点,在研究人文精神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概念,进而罗列出大学生人文精神的内涵。

一、人文及人文精神

(一)人文

什么是人文,人文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文化素质,也可以称为人文素养。它的实质就是习惯性内心的养成,是“慎独”,是狭义的自由,是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善良。“人”指关心人、关注人,“文”即文明、文化,故人文之本意即关心人现实的生存状态和发展空间、关心人类的文化和文明的延续与发展。人文一词,最早见于中国古籍《易经》,其中说到“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就是人类创造的文化,它是人类实践能力、方式及成果的总称。它既体现在物质层面,也体现在制度和精神层面。这里可以看出,“人文”一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原是与“天文”一词对举为文的。“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人文”则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具体地说,“人文”的主要内涵是指一种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一个人伦有序的理想文明社会。人文还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我国《辞海》中就这样写道:“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我们现在所说的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其主要内容则是指先进的规范,对于社会而言,是指先进的法律和制度规范;对于社会成员而言,是指先进的道德和习惯规范;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首先体现在养成良好的习惯。作家梁晓声先生说,人文在哪里?在高层面,它关乎这个国家的公平、正义;在朴素的层面,它就在我们的寻常生活里,就在我们人和人的关系中,就在我们人性的内涵中,就在我们心灵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