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提高师德水平,重视发挥教师的垂范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根本的意义。可以聘请思想品德良好和学有专长的教师作为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的导师,经常给学生做各种学术报告和辅导。学校还可以设立专兼职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社团组织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学校也有必要邀请社会上有影响的和有成就的专家、学者、英雄模范、社会成功人士等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并给予热心的指导,为大学生拓宽视野,增加社会阅历和修养起到了积极作用。
(3)加强学校——教学院系——班级——寝室的各级制度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产生和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建立在教学院系、班级、寝室等各级群体制度文化基础之上的。系(二级学院)文化建设要在坚持学校文化建设的共性基础之上,同时又要具有本院系的专业特点,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使得校园文化达到百花齐放,兼容并包的效果,真正实现建设和谐校园的目的。另外班级作为学校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日常环境班。因此班级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造血器官。对班级的文化建设应该从新生入学起就抓起,从对班级学生干部的培养,到班级优良学风的建设,以至树立先进班级的模范带头作用等等,都是班级建设的重要内容。寝室是学生生活的最基本单位,寝室文化建设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活细胞。它包括寝室的布局、整体色调、墙贴内容,寝室人员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兴趣爱好,也包括寝室的整体风貌、和谐程度及学习氛围。好的寝室文化对促进校园的和谐稳定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校园的各级制度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加强每个层次级别的文化建设都是至关重要,缺一不可的。
二、 课程体系改革
(一)课程及课程体系
课程是一个众说纷纭,难以界定的词汇,学者们对课程的定义也纷繁复杂。这里我们采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课程的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各种活动的总和,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这个定义代表国内对课程的最常识化的界定。但是课程的概念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因此在对课程定义的界定中要强调课程由以往强调静态文本、强调指向终点到现在强调动态经验和指向过程。所以课程是一个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学习机会的过程,并使学生获得知识,参与活动增加体验。
课程体系是由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课程按一定的结构组成的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功能的有机整体。其中课程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单位和基本要素。
课程与课程体系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一方面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就是要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和人才发展的整体趋势出发,恰当地处理教学内容和课程之间的逻辑和匹配比例关系,是课程内部结构和课程体系的诸要素达到最优组合与动态平衡;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教学内容与课程的作用,使课程体系功能结构更加完备,更好地发挥培养人才的作用。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意义
课程体系改革就是要依据人才培养的目标,正确处理传统内容与现代内容、理论与实践、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的关系,适应社会人才培养多样化的社会要求,努力实现受教育者知识、能力和品德的全面提升。
课程体系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我们对课程设置及其理论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更缺乏有效的课程理论指导,学校的工作似乎只是对政府颁布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稍加说明,照此办理而已。教育实践证明,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必须以课程为轴心付诸实施。课程体系直接关系到人才质量、能力培养等,其重要性可想而知。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课程体系改革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高度重视,开始进行一些有益的尝试。
1995年初,原国家教委启动了“高等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努力改变高等教育思想观念相对落后、专业设置过窄、人文教育薄弱、教学内容陈旧的一系列弊端。经过几年的努力,许多高校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共性教育与个性发展、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继承与创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等方面的课程体系改革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目前,世界各国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改革对课程内容的综合性、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以及课程性质的人文性方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三)课程体系改革对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促进作用
高校课程体系改革必须树立目标教学的思想,在课程教学中渗透科学与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具有促进作用。
1、课程体系改革中加强了必修课的研究与改革,对专业必修课按照“新、精、够”的原则进行整合,将某些课程转移到选修方向,为人文科学教育课程扩大空间。特别是在“两课”的课程体系改革中,要求更多地涉入人文与自然科学知识,不仅可以弥补现有两课教材内容单一的不足,也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对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起到了促进作用。
2、课程体系改革中还加强了选修课的研究与改革,增加了选修课时与学分。这样既能补充公共必修课的客观不足,又能体现共同课程的要求,并照顾到学生的个性需求,从而达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互补。
3、课程体系改革中,高校积极创造条件,落实弹性学制、主辅修制,鼓励学生有针对地选择攻读第二学位、学历课程,以及通过自考、函授等多种形式和途径加以提高,为学生多方面接受广泛的科学与人文教育创造便利。
4、课程体系改革中要求改革课程设计,而现代课程设计在指导思想上将传授理性知识、培养理性能力和关注学生非理性精神世界完整性地有机统一起来。特别是重视民族文化的相关课程设计,对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之间的相互沟通具有重要作用。
三、 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
我国高校历来比较重视理论教育,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比较高,也比较扎实。理论教育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基础理论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学习精神、学习习惯。理论教育是必须的,是专业课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准备,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习精神及科研准备都是至关重要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和其他工作的生命线。江泽民同志强调“三个不能变”即:“思想政治在党的全部工作中的地位不能变,各级党组织坚持不懈地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不能变,不断提高思想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求不能变。”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更有特殊的意义。
但是在人类认识史上,不论是中国先贤还是西方哲人都认识到,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生成意义”,即人要真正理解书本中的真理,就必须将课堂中“学生与书本”的关系、“学生与概念、知识体系”的关系,转变成“学生与社会、学生与社会生活实际”的关系。所以,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是完全不够的,真理从来都不会定格在已有理论、概念和知识体系中,只有在实践教育,真理才会得到真正显现。社会将对当代大学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大学生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求将各种知识转换成相关的各种能力。这些单单靠通过课堂的理论教育是完不成的,只有靠社会实践。实践出真知识,实践出真水平,实践出真能力。所以只有将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才能实现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真正融合。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实践教育。无论什么理论,归根结底来源于实践,对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不能脱离实际。就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性质而言,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取得良好效果。因此高校应用理论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更应该积极引导大学生,提高他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研究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何以当代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来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