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9630800000023

第23章 融合的紧迫性与可行性(3)

社会发展需要人才,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相结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三者所提出的要求,集中到一点上,就是的融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一个渐进的动态过程,而现实社会发展之迅速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也甚是迫切。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有推动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精神动力。

§§§第二节 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可行性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是相生相长、相互促进的。18世纪,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如和谐乐章。当时的大部分文人们以懂得几何学而自豪,科学家们则以对文学有涉猎而自矜。在历史的演变过程中,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走向复杂,体现在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互关系之中,还蕴含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主导地位的转换之中。工业革命使人们品尝到了自然科学的甜头,人文科学在这一时期受到冷落。19世纪人文与科学的对立发展到20世纪的进一步的分裂乃至对抗。索卡尔的文章《超越界限,走向量子引力的超形式的解释学》抨击了人文学者对科学、数学的无知,而人文学者则认为科学不过是“众多故事中的一种;对客观知识的追求是一种唐吉珂德式的幻想;说一种社会中的科学比另一种社会中的科学更好,这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意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离是有历史原因的,我们从辩证的视角来看待这一现象,很快就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即既然两种精神的分离是有它历史的必然性,则两种精神的融合一定也有它的历史必然性,只要造成两种精神分离的历史条件不复存在,实现两种精神的融合就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所以,笔者认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可行的。

一、两种精神一脉相承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一脉相承性是两种精神融合的本质依据。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类在长期认识自然和认识人类自身过程中的两种精神特质,它们就象人的一双眼睛或一双手,共同由大脑支配,统一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成为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一)哲学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基础

讲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离不开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而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这两个概念却有着共同的源头,这就是哲学。西方学术史认为,科学是哲学的衍生物,这里说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后来,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并成为与哲学并行的学科。科学与哲学在长期互动过程中相互促进,共同为对方的发展提供实证与方法论。一方面,科学产生知识,为哲学的发展提供实证;另一方面,哲学产生思想并为科学的发展提供方法论,为科学总结了许多理论模型。哲学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使人崇高起来的一门学问。它并不关注各门学科中实例、概念或定理的具体内容。它所关注的,是这些具体科学的“基本常识”,或是其中被人们惯常使用因而视作理所当然的概念、准则、定律等。

在封建社会后期开始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从资本主义工业化以来始终是疏远的,人们在享受科学发展成果的同时愈益认识到,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深刻危机,找到真正合理的发展道路,一方面要深入地研究解决人类社会内部的利益冲突,另一方面还须从根本上正确认识人在自然中的地位,认识人同自然的客观联系及其合理的发展方向。有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之科学,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不过这种提法却有点来头。《马克思主义百科要览》中这样解释:把哲学称之为“科学之科学”,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在古代,由于具体科学尚未成熟,哲学实质上成了一切知识的总汇,曾有“科学之王”的称号。到了近代,各门具体科学逐渐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当然这里面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

(二)哲学精神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基础

如果说哲学是科学和人文的基础,那么通过哲学家们或哲学研究人员表现出来的哲学精神就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基础。所谓哲学精神,是指人们在对哲学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精神气质,它体现在哲学家或哲学研究人员的做事和做人的过程中。做事和做人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体现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过程。

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哲学一直在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想通过人们的头脑,即通过人们的理性去把握这个世界的本质,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一切变化发展背后那个不变的东西是什么?哲学又叫形而上学。但这一概念不同于我们印象中的形而上学。形而上学它本来的意思是“物理学之后”。“物理学之后”是亚里士多德一本重要著作的名称。物理学是研究有形世界,是我们看得见的世界。但在我们看得见的世界背后那个本质的东西是什么?形而上学,就是研究有形世界背后那个看不见的本质的东西,就是靠理性把握世界的本质。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约公元前540年—前480年)是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他借用毕达哥拉斯“和谐”的概念,认为在对立与冲突的背后有某种程度的和谐,而协调本身并不是引人注目的。他认为冲突使世界充满生气。赫拉克利特还认为,火是万物的本原,“一切事物都换成火,火也换成一切事物”。赫拉克利特也认为,所有东西都是流动的,每一件事物都在不断变换,他的名言是:“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因为无论是这条河还是这个人都已经不同。”他的对立理论还指出,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在没有理解恶的时候也就不可能理解善。正是哲学家们通过思辨,通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表现出来的哲学精神提示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此外,在人类早期的文化母体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完全是内在地融为一体的。“自然科学往后将包括关于人的科学,正像关于人的科学包括自然科学一样:这将是一门科学。”可以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就像一对孪生子,本质上具有一脉相承性。

二、党和政府以及高校的重视

党和政府以及高校自身历来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提供了制度和机制保障。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采取各种手段发展教育事业,促进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一)党和政府的重视

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讲话中可以看出,党和国家历来坚持德才兼备、又红又专的方针。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中指出:“专并不等于红,但是红一定要专。不管你搞哪一行,你不专,你去瞎指挥,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耽误了生产建设的发展,就谈不上红。”表达了对青年学生又红又专、品学兼优的殷切期望。江泽民同志1994年6月14日在《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一文中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近十二亿人口、资源相对不足、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依靠什么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呢?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就是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真正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

党和政府的重视重点体现在全国的教育会议中。

2010年7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全体参会说明了党和国家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全党全国要积极行动起来,坚持育人为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贡献。胡锦涛在讲话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国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的认识,得出了十分重要的结论。一是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二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四是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五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胡锦涛还指出,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会议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保到2020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胡锦涛就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提出5项要求。一是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必须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积极推动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二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三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教育国际交流合作,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四是必须促进教育公平,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众,着力促进公共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差距。五是必须重视教育质量,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坚持规模和质量的统一,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胡总书记还对教师队伍建设,包括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

(二)高等学校的重视

高等学校在现阶段特别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提供了直接的动力。

最初,高等学校把培养专门人才作为自己的职能,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要求高等学校在社会中承担起更大的职责,发挥更多的职能。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学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在,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项职能共同构成了现代高等学校的职能体系。其中培养人才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无论哪一种类型或层次的高校,培养人才始终居于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