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问题研究
9630800000021

第21章 融合的紧迫性与可行性(1)

当代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大学生的两种精神品质,二者相互促进,共生互补,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但二者又有差别和矛盾,也因为这一点导致了在人类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分离。这种分离也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长此发展,对人类社会的长治久安、对国家的安定团结与和谐社会建设、对大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都是不利的。这种状况说明,大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而现实社会的发展又给大学生两种精神的融合提供了可行性。

§§§第一节大学生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紧迫性

之所以这样提出,是因为在部分大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两种精神的不统一、不和谐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了。从中国思想史上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对立有其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但是这种对立是由特定的生产力发展和历史状况,以及社会发展的特殊需要决定的。简单分析一下中国历史上两种精神分离的状况,不难得出这样的三个结论:一是生产力水平低下是当时的社会生产力状况;二是社会极度的不和谐是当时的社会环境状况;三是维护统治阶级既得利益是当政者鼓吹某一种思想的目的。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中华民族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无论是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环境,还是人民当家做主的现实,都要求当代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特别是社会转型时期,这种融合的要求甚是迫切。

一、 紧迫性之一: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二十世纪下半期以来,以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科技革命的影响是以往任何时期的科技革命所无法比拟的。它用一系列高技术改造传统的机器和产业,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不仅要求科学技术继续发展以保证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进步,同时也要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达到这样的要求,关键是人才。

(一)对“人才”的理解

什么是人才?“人才”有五方面的意思:一是指人的才能;二是指有才学的人;三是指人的容貌;四是专指美貌女子;五是指有贡献的人。对“人才”的根本看法和观点称为人才观。

1979年11月,在中国首届人才学术讨论会上,研究人才学的专家学者对什么是人才这个问题提出了许多看法,归纳起来大体有十种:一是谁能解决问题谁就是人才;二是有潜在能力的人就是人才;三是指出类拔萃的人;四是指有特殊才能的人;五是指有超群才能的人;六是指人中优秀者;七是指对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八是指智能较高,可能对人类做出贡献的人;九是指智能较高,有义务感等素质的人;十是指智能较高,创造力较强,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中国人才学专家王通讯于1986年在他的《宏观人才学》一书中对人才是这样定义的:“社会上一般将德才兼备的人或有一定专长学问的人叫做人才”;“教育学上将经过学校教育,在德智体诸方面具备了一定素质,基本上可以适应某种工作的人叫作人才,实际指获得了中专、大专及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人才学讲的人才是指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

我们曾经认为饱读诗书、博学多才之人就是人才。其实,人才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才的概念和标准是不同的。在封建社会,为封建社会生产关系服务的是人才,同样,在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也是一样。在现代意义上,人们对人才有了新的认识与界定,凡是能够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或已经做出贡献的人被称为人才。

马克思主义人才观是人民性、实践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是建立在人民根本利益基础之上的与时俱进的人才观。列宁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自始至终注重对各类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种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其培养和管理措施,从而形成了内容丰富、体系完整的社会主义人才理论,创立了“社会主义”人才观。毛泽东的人才观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用“为什么人的问题”统帅整个人才观,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探讨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的原则与方法,创立了“理论与实际统一”的人才观。邓小平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具体实际出发,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反对人才观上的教条主义,把“三个有利于”和“人民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贯穿于人才培养、评价和使用的全过程,创立了“实事求是”的人才观。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指针,依此确立新时期人才素质的标准和依据,划分人才的标准和类型,搞好人才的培养、考核、选拔和使用。在此基础上,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创立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四个尊重”的人才观。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2010年5月,中央领导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刻阐述了人才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指明了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奋斗目标和战略任务。《人才规划纲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人才工作的纲领和指南。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人才规划纲要》的发布实施,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好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具有重大意义,这是人才事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人才规划纲要》与已经发布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相互支撑、紧密联系又各有侧重。高等学校应该坚持把人才工作放在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优先位置,要按照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积极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12月19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全党同志必须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把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作为党和国家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抓紧、抓好,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大力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重要保证。

我国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1、关于复合性人才。“复合”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产生出具有不同意义的新的复合体。我国本科教育提出了复合性人才或复合性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复合性人才,主要表现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层面的复合。在知识层面是指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基本知识的复合,两个以上专业的知识的复合,理论知识的复合。知识层面的复合是复合型人才的基础。在能力层面是指在复合的知识结构平台上各种能力或潜能的相互交叉、渗透和融合。这是知识复合的外在表现形式。在素质层面是指在复合的知识结构平台上各种素质的相互交叉和渗透并形成最能体现人才基本质量的综合素质。

2、关于学术型人才。学术型人才也称研究型人才,是指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从事研究客观规律、发现科学原理的人才,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客观规律转化为原理。学术型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由基础科学的知识体系组成,其工作职能是探索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关于应用型人才。“应用”一词,一是指使用;二是指将相关知识直接用于生产和生活领域。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与“人才”的有机结合。是指将科学原理转化为生产力而工作的人才。应用科学的知识体系构成应用型人才的知识结构。这类人才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是利用已发现的科学原理服务于社会实践,从事与具体的社会生产劳动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工作,能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物质财富。

江泽民同志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这里的“人才”,是“讲政治、顾全局”的人才。人要利用和发展科学,但如果不正确利用科学,科学将反过来毁灭人类。正是因为这一点,社会的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日益强烈,这就要求大学生同时要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三)人才的党性原则

人才是有党性的。作为“人才”应该“德才兼备”,是因为“人才”必须由“德”来限制,“德”和“才”构成了人才的内在素质。严格地说,“德”和“才”是有区别的,“德”作为人的行为规范在阶级社会中是有阶级性的,受统治阶级意志和利益的制约。而科学技术是没有阶级性的。科学技术以人为载体则体现为“才能”,在这个意义上,“才能”也是没有阶级性的。只有当“德”和“才”作为人的素质统一于一体时,“才”才会受到“德”的支配。在这个意义上,“人才”也就有阶级性了。阶级性也称党性,人才的党性原则就是强调人才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战国时期的卫鞅(后来的商鞅)在魏国险些被杀就说明,两千多年前古人对人才的党性原则就有充分的认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军在被占领的德国土地上到处寻找科学家,为的就是不让这些科学家被苏联人抢走。解放后,一大批科学家舍弃优越的条件毅然回到祖国为新中国服务也是人才党性原则的体现。

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这里是“德”和“才”的关系。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就是要求大学生德才兼备。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有德无才和有才无德都是危险的,都会阻碍国家的发展和社会进步。可喜的是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形成了这样的用人观念,就是有才无德,限制使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德有才,提拔重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要求大学生做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统一,要有选择、吸取新知识的能力,要有现代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具有现代社会的基本文明素养和审美能力。真正做到德才兼备。

就当代大学生来说,把握和驾驭人才党性原则应注意入党动机多元化问题。我国在和平年代中发展已经60多年,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扩大,但是各类人才在入党动机上呈现多元化。有些大学生入党动机纯粹是为了将来考公务员时先人一步,当在竞争激烈的公务员考试会战中败下阵来时,一些人将视“党票”为一张废纸,毕业后这类学生党员的组织关系被搁置在学校而成为“死亡档案”。入党动机多元化不是现在才有的,战争时期就有混进党内的敌人,这是不奇怪的,但赤裸裸地公开说出自己的入党动机就是为了找到好工作,就是为了升官发财却是新现象。

中国社会的发展迫切需要各类人才,而我国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这就要求作为后备人才的当代大学生,必须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大学生。

二、紧迫性之二:专业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的需要

文、理关系是指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它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关系。纵观我国的教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重文轻理”的过程。解放后,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高等教育经历了从“重理轻文”到“文理并重”的转变。以前人们坚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而现在做到这一点已经不能走遍天下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需要科学和人文的并重。落实到我们的高等教育,就是对大学生实施专业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