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奋斗。邓小平在总结历史教训时认为过去许多体制存在严重弊端,伤害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我们现在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而人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发挥全国各族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9他甚至认为:“调动重要性是最大的民主。”30始终坚持“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31
要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邓小平认为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许多“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32对此,邓小平坚持:“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或者叫做小局服从大局,小道理服从大道理。我们提倡和实行这些原则,决不是说可以不注意个人利益,不注意局部利益,不注意暂时利益,而是因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是统一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是统一的,暂时利益和长远利益是统一的。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33
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没有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也干不成。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是一条“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之中,在其推行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许多如邓小平所言的“预想不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甚至是很严重的问题,但邓小平坚持认为:“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是摆脱落后,使国家力量增强起来。人民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要做这样的事,必须有安定的政治环境。没有安定的政治环境,什么事情都干不成。”34他甚至认为:“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35虽然邓小平不断强调稳定压倒一切,但他同时也指出:“总结经验,稳这个字是需要的,但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36
(3) 从中国现实出发探索社会建设之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现了党和国家工作重点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移,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在实践过程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和谐”、“社会建设”的概念,但提出了许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断,而这些思想不仅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也对以后党中央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和社会建设方面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这一时期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思想具有两大显著特点。
第一、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但从中国现实出发,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1978年果断结束了“文化大革命”,,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邓小平深刻总结历史转训,实事求是分析中国贫穷、落后的现状,从实际出发,认为“要把经济建设当作中心。……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突它。”37,他提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还制定了“三个有利于”标准,认为只要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应该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同时规划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和“小康”奋斗目标。在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推向前进,并在上世纪末实现了全国总体达到小康的目标。
应该说,当长达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结束后,面对一个贫穷、落后、封闭的社会主义国家,谈论构建和谐社会并不现实,邓小平在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抓住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根本任务,这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英明决策,正是坚持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改革开放,才为未来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当然,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20世纪末,我国人民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但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这也昭示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继续发展,将必然要提出“社会建设”和“和谐社会”的问题。
第二、虽然没有明确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也提出了许多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断。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和谐社会”的概念,主要强调抓紧时间大力发展生产力,但事实上党中央一直还是有“总体布局”这一理念,早在1979年,叶剑英同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的讲话中就提出“我们所说的四个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四个主要方面,并不是说现代化事业只以这四个方面为限,我们要在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水平,树立崇高的革命理想和革命道德风尚,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定不移地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坚定不移地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且使这几个方面互相配合,互相促进”,这是党中央第一次提出“总体布局”的思想,也就是说,当时党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三位一体,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建设”的概念,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邓小平也提出 许多涉及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论断。当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党中央集中精力大力发展经济,在工作中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一手比较硬,一手比较软”的失误,毫无疑问,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推进,必然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社会建设也会成为时代发展的要求。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提出,推进了社会和谐的建设
江泽民在十四大报告中曾意味深长地指出:十三大以来的五年是国际国内政治形势风云变动、复杂艰难的五年。的确,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临着东欧巨变、苏联解体、国内政治风波以及经济改革处于关键的历史重要时刻。怎样巩固执政党的地位,继续坚持改革开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等一系列重大课题摆在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面前。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特别是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集中体现了社会和谐的理念,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
(1)坚持与时俱进,提出了一系列社会建设的思想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江泽民强调:“党要承担起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历史责任,必须始终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38这一思想反映党中央坚持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决心。
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他还提到“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等等。39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强调“发展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40
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观点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最主要的观点之一,是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最重要、最强调的执政理念之一。江泽民认为:“我们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所以全党同志的一切工作都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利益,任何脱离群众、任何违反群众意愿和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是不允许的。”41强调:“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我们推动事业的根本工作路线。”42
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新的改革发展时期,可能会出现各种矛盾,怎样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江泽民提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总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但是,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这始终关系党的执政的全局,关系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全局,关系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和社会安定的全局。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43
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稳定压倒一切的观点是邓小平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重要经验。江泽民丰富和发展了这一观点,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十三年来的实践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44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集中体现了推进社会和谐的思想
邓小平在解说中国式的现代化时提出了“小康”的概念,随后又规划了“三步走”发展战略思想,提出在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在20世纪末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由于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级,达到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的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使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上一个更高的台阶,2002年党的十六大正式提出了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各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