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紫砂壶收藏鉴赏500问
9520000000002

第2章 认识紫砂壶(2)

11为什么说“斗茶”的流行促进了紫砂陶的发展?

答在斗茶中,紫砂茶具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这不仅因为紫砂器有很好的宜茶性,还因为用紫砂器便于观察茶色,能够很好地显现白色茶沫。宋人蔡襄在《茶录》中说:“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新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其青白盏,斗茶家自不用。”由于与兔毫盏性质相近,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优于它,因此紫砂茶具也逐渐受到斗茶者的青睐。这样一来,紫砂壶便因这种茶事活动,为人们更加重视,从而促进了进一步的发展,逐渐成为与传统陶瓷茶具并列乃至超出其地位的饮茶用具。

12“宜兴三绝”是指什么?

答所谓“宜兴三绝”,是指宜兴本地特产的紫砂壶、阳羡紫笋茶和金沙泉,被世人合称为“宜兴三绝”。宜兴阳羡紫笋茶的出名,与茶圣陆羽对它的发现和推荐有关。陆羽在写作《茶经》时,曾多次到各产茶区进行实地考察,他在宜兴对阳羡紫笋茶进行了研究之后,认为它称得上是茶中极品,并建议当时的宜兴地方长官李栖均将阳羡紫笋茶作为贡品献给朝廷。自唐肃宗时起,阳羡紫笋茶便被正式列为贡品。

另外,陆羽还在宜兴境内发现了金沙泉,用金沙泉水烹制阳羡茶,味道特别甘美。因此在阳羡茶被列为贡茶之后,金沙泉也被列为贡泉。

另外,据有关典籍记载,在紫砂壶发明并被广泛使用以来,人们发现将紫砂壶与阳羡紫笋茶和金沙泉相配,能烹煮泡制出味道绝佳的茶。因此,紫砂壶便和阳羡紫笋茶、金沙泉一起,被合称为“宜兴三绝”。

13阳羡茶有什么特点?

答阳羡茶是“宜兴三绝”之一。自古以来,宜兴南部的山区就盛产茶叶,是我国最著名的古茶区之一,也是目前重要的茶叶基地之一。

早在汉朝的历史典籍中,便有关于“阳羡买茶”和汉王到宜兴茗岭“课堂艺茶”的记载。到了三国孙吴时代,宜兴所产的“国山苑茶”,在江南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唐代茶圣陆羽在撰写《茶经》搜集资料时,曾专门在阳羡南部山区做了长时间的考察,认为阳羡茶“芬芳冠世产,可供上方”。由于陆羽的推荐,阳羡茶名扬全国,被朝廷定为贡茶。

阳羡茶不仅得到皇帝的赏识,也备受文人名士的盛赞。唐代大诗人杜甫、白居易、杜牧等,都留有为紫笋茶所作的诗文,诗人卢仝更是以一首“闻道薪年入山里,蛰虫惊动春风起。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诗,使阳羡茶的声誉锦上添花。而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到了宜兴之后,更是写下了“雪芽我为求阳羡,乳水君应饷惠山”的名句。

阳羡茶因鲜芽色紫形似笋,故又称“紫笋茶”,它的特点是形美、色鲜、香高、味醇。

阳羡春茶一般在谷雨前采制,焙制后的成品茶,条形紧直锋妙,色翠显毫。沏泡的汤色清澈,叶底匀整,清香淡雅,滋味鲜醇,回味甘甜,沁人肺腑。尤其是著名的“阳羡雪芽”和“荆溪云片”,曾在1989年全国名茶评比时,双双夺冠。

14为什么宜兴有“陶都”的美称?

答宜兴位于江苏省南部,太湖之滨,境内山区盛产陶土和竹木薪炭,为发展陶瓷提供了有利条件。早在新石器时代,此地就有原始先民开始制陶。春秋时期,宜兴叫荆溪,秦王嬴政26年设置阳羡县,属会稽郡,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西晋阳羡名将周处的长子周,三兴义兵,卫国有功,晋惠帝于永嘉四年改阳羡为义兴郡,下辖阳羡、国山、临津等六县,封给了周。隋文帝开皇九年,将国山等县并入阳羡县。宋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因避讳,改为宜兴县。清雍正四年,分置宜兴、荆溪二县,民国时期仍合并为宜兴县。

宜兴的历史沿革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21年,西周、春秋战国,称荆溪、荆邑,先后属吴、越、楚诸国。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改荆邑置阳羡县,属会稽郡。

晋怀帝永嘉四年(310),置义兴郡(辖阳羡等六郡县,原阳羡县分为阳羡、国山、临津3县)

宋太宗(赵光义)太平兴国元年(976),因避讳改为宜兴县。

清雍正四年(1726),分为宜兴、荆溪二县

中华民国元年(1912)1月,荆溪县建制撤销,并入宜兴县。

1949年6月—1988年,先后属常州专区、苏州专区、镇江专区、无锡市。1988年1月,正式设立宜兴市。

在历史上,宜兴的制陶业一直很发达。东汉时,宜兴鼎山、蜀山、南山一带已形成了制陶中心。三国两晋时,宜兴均山窑也生产青瓷,但因宜兴的胎土质量不如越窑,后来仍改烧日用陶器。

明代宜兴紫砂壶主要产于宜兴县的鼎山镇和蜀山镇,是宜兴紫砂器的大宗。另外,也大量生产各种日用陶瓷。《重刊荆溪县志》记载:在明嘉靖、万历年间,其产品已是“鬻于四方利最溥,不胫而走天下半”,各地商贩云集,“千里之外,趋之若鹜”,“商贾扬帆而晓夜行”,“商贾贸易廛市,山村宛然都会”。故从那个时候起,宜兴就有了“陶都”之誉。当前,宜兴紫砂人利用老传统、新技艺源源不断生产出的各种紫砂壶,奠定并稳固了宜兴的“陶都”之名。这就像景德镇被称为“瓷都”一样,已经深入人心、无可更改了。

宜兴蜀山旧街

15宜兴有着什么样的陶文化历史?

新石器时代

原始先民将螺贝壳捣碎混入紫砂烧制陶器

三国两晋

生产青瓷

晋青瓷遗址

北宋

出现紫砂陶器。羊角山古窑遗址,出土了大量紫砂陶残器

明代

紫砂壶的烧制已显成熟,出现“宜均”名窑名器。

清代及近代

紫砂器生产进一步发展,有“家家做坯,村村有窑”之胜景。

现当代

以紫砂器生产为主导,形成了紫砂、均陶、青瓷、精陶、美彩陶“五朵金花”,陶产品进入工业、建筑、电子、园林、机械辅助材料、特种耐火材料各个领域,品种近万。

答作为著名的“宜陶之地”,几千年来,宜兴人一直和陶为伴,以陶为生。宜兴境内已经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和商周时代的文化遗址,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当时制陶技艺的水平,已进入了较为成熟的阶段。到了战国时期,宜兴陶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至少在东汉前,已成功烧制出釉陶。到了唐代,宜兴陶瓷开始使用龙窑烧制,这是非常显著的技术进步。及至宋代,由于商业经济繁荣,全国范围内的陶瓷业都极为发达,各地名窑迭出,宜兴窑中的紫砂陶,可能就在这时开始烧制。

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宜兴羊角山古窑遗址发现了大量紫砂陶残器。经南京大学历史系和南京博物院鉴定,这座紫砂古窑属北宋时期。而早在1966年,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市中华门外马家山的明代司礼太监吴经墓中,出土了一把紫砂海棠式提梁大壶,其紫砂造型、制作技法,与羊角山宋窑紫砂残器的拼复件相对比,几乎完全一脉相承。

明清时代,宜兴的制陶业已发展到“家家做坯,村村有窑,遍地是陶”的地步。清代大词人陈维崧有诗写道:“百锤家家哀玉响,青窑处处画溪烟。”数千年的传承,使宜兴形成了以紫砂器为主流的制陶产业和由此而产生的陶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陶都”。

16宜兴的地理环境对紫砂壶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宜兴紫砂壶的出现,首先与其所独有的紫砂壶原料——紫砂泥有关,同时其地域内所固有的各种与茶相关联的物产也起到关键作用。作为中国产茶的名地和久负盛名的古茶区之一,早在三国时期,宜兴所产的“国山苑茶”,就已经著称于江南。到了唐朝,宜兴茶的名声甚至传到了宫廷,成为贡品,甚至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的诗句。陆羽在《茶经》中也曾对宜兴茶有过赞誉:“芬芳冠入他境。”而用“宜兴三绝”——阳羡茶、紫砂壶、金沙泉所冲泡的茶,更是品质极佳,具有汤清、色浓、茶香、回味甜的特点。

当前,宜兴已是江苏省最大的茶叶产区。在宜兴茶区,远远望去,满眼青山逶迤,生机勃勃,犹如一片“茶的绿洲”。

与茶山相映成趣的,是宜兴竹海。位于宜兴最南端的太华山区,有近10万亩竹林,是江苏省最大的毛竹基地,这里一山接一山,层绿叠翠,无边无际。另外还有著名的“省庄竹海”等,宜兴人常将陶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洞穴文化并提,他们对自己的这四种物华天宝非常自豪和珍爱。

17宜兴境内哪些人文古迹与紫砂陶有关?

答宜兴的东、西、北三面,是富饶的太湖平原,西南部则集中了险山秀水,山水相依,景色优美。据宜兴地方志记载:“全县有名山一百三十六,溪河二十四,荡淹十七,溪潭十,渎七十二,大湖五”,“山水之胜,甲于东南”。

宜兴境内的岩洞,数量多,景色奇,在整个江南都非常罕见。全市有石灰岩溶洞82个,堪称“洞天世界”。据地质学家考证,它们的形成时间已将近100万年,其中的“慕蠡洞”、“西施洞”两处景观,都与春秋时期的美女西施有关。而说到西施,就自然不能不提到范蠡。这位春秋时期越国的大夫,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在宜兴是被当作“陶祖”敬奉的。传说范蠡在协助越王勾践灭吴后,即主动隐退,与西施一同乘舟漂过太湖,

来到宜兴的丁蜀地区(含现今的鼎山、蜀山、汤渡)隐居,自称“陶朱公”,并教人挖土制烧窑坯,后来他就被制陶业界奉为“造缸先师”。直到现在,丁蜀地区的许多人文景观还被认为与范蠡有关。除“慕蠡洞”、“西施洞”之外,还有蠡河、蠡墅等。

慕蠡洞是宜兴最大的溶洞之一,坐落于宜兴西南湖山区的金塘山中。经长期的滴水溶融和凝结,洞内形成了万千姿态的石柱、石笋、石幔、石花等洞天景观,是以地下暗河为主的典型石灰岩溶洞。全洞面积达8200平方米,其中水道面积1750平方米,流程750米。洞中怪石嶙峋,石笋林立,景观壮丽,是宜兴溶洞的代表之一。

西施洞又名武陵洞,坐落于慕蠡洞边,全洞面积8500平方米,直径300米,游程约1200米,大小景点近80个,有西施浣纱、西施桥、胭脂溪等50余处景观,景色壮丽奇特,别具一格。

在民间的传说中,西施洞的原名为“勾践洞”,是吴王夫差拘禁越王勾践的地方。后来由于西施在洞内住过,“勾践洞”就改名叫“西施洞”了。

在宜兴市丁蜀镇东北隅的蜀山山麓,有一座“东坡书院”,它始建于北宋年间,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在宜兴买田讲学之地。

苏轼与宜兴及紫砂壶有着不一般的关系,在苏轼一生的几度外放中,曾四次到过宜兴,并在宜兴留下了非同一般的印记和影响。

现在的东坡书院,总面积有1000多平方米,所处环境十分雅致,院中树木葱茏,鸟语啁啾,建筑整齐壮观,古朴典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院门前有一条叫“书院浜”的小河静静地流过,大门上有“东坡书院”匾额,为著名书法家舒同所书。在近现代,东坡书院曾接待过郭沫若、邹韬奋等知名人士前来讲学;也曾培育了潘序伦、倪维德、范保文等著名学者;另外它还是历史上诸多紫砂工艺大师的启蒙摇篮。

另外,由于历史上宜兴的制陶业一直很发达,因此留下了众多的古窑遗址。在1975年有关部门组织的古窑址普查中,宜兴境内发现了多处古遗址和古窑址。仅在紫砂陶的原产地鼎山镇,就先后发现古遗址7处,其中新石器时代5处;蜀山镇发现古窑址近百处,其中新石器时代的就有6处,汉窑3处,元代窑3处,隋唐五代窑5处,宋元窑20处,明清窑60多处,尤其是西晋均山西麓元公塘的青瓷古窑、唐代东涧众古龙窑和宋代蠡墅羊角山紫砂古龙窑,历史文化价值巨大,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最早、保存较为完好的一批古窑址。

18是不是宜兴全境都出产紫砂陶器?

答在历史上,宜兴的制陶业一直很发达,但这并不是说宜兴全境都盛产紫砂陶器,而是集中在特定的区域内。

东汉时,宜兴丁蜀与南山一带形成了制陶中心。到了明代,宜兴陶器主要产于宜兴县的鼎山镇和蜀山镇。从这一时期开始直至现在,宜兴紫砂陶的生产,基本集中在鼎山和蜀山一带的区域内。

鼎山镇和蜀山镇成为紫砂制造中心不是偶然的,相比其他地区,它们具有天然的优势:其山丘地区有大面积的泥盆纪五通群地层,蕴藏有丰富的陶土矿;太湖沿岸沉积着大量富含铁质的土骨,这些都正是紫砂壶的主要制作原料。另外,茂密的林木、毛竹和丰富的煤炭资源,则为发展陶瓷工业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其他原材料。从古至今,整个丁蜀地区,几乎家家做坯,处处皆窑。现在这种状况依然存在,同时也出现了数十家能够进行机械化生产的专业工厂。它们制陶业数百年薪火不断的传承,为整个宜兴赢得了“陶都”的美誉。

19明代宜兴鼎山镇和蜀山镇所产的陶器有什么不同?

答明代鼎山镇和蜀山镇所产的陶器,品种和特色是有所区别的。鼎山镇所产,一般称为“宜均”或“泥均”,是一种挂釉的陶器,部分花釉产品与“广均”极为相近,釉层较厚,开片细密,不甚透明,浑厚古朴,胎有紫色与白色两种。其中白胎用宜兴的白泥制成,紫胎利用宜兴夹泥和紫泥混合制成。“宜均”最有名的是“欧窑”,即明代欧子明所制,又叫“宜均窑”。其中,以灰蓝釉色最足珍贵,这种釉色在灰黑、灰绿之间,“灰中有蓝景,艳若蝴蝶花”,这是欧窑的基本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