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问佛陀:《碧岩录》里明心见性大智慧
9518000000007

第7章 白云为盖,流泉作琴——佛说宽心(1)

【颂】三界无法,何处求心,白云为盖,流泉作琴。一曲两曲无人会,雨过夜塘秋水深。

【评】我们的心始终背负着沉重的枷锁,不肯放下。如果能够将这副沉重的枷锁放下,不再执著于有无是非得失,我们就可以离开痛苦,从此与快乐和自在同行。

世人常言人生苦短,其具体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人生如白驹过隙,短短几十年转眼即至;其次,人们总爱将无形的枷锁长留心间,一生遍尝苦味。正是这副无形的枷锁使得人们心中多了许多放不下的事情和难以言表的痛苦,唯有敞开胸怀,放宽心量,世人方能离苦得乐。

无心不是不用心,是不计较得失

佛说:“要试图放宽心量,包容世间的丑恶。人家赞美我,我心生欢喜心,但不为欢喜心激动;也许这欢乐之后,便是悲伤。人家辱骂我,我不加辩白,让时间去考验对方……”是非得失时刻萦绕在我们身边,若是心灵被是非得失填满,即使眼前的风景再美,我们也无缘见到;唯有包容这一切,我们才能闻到内心的花香。

遗憾的是,生活中不乏将得失奉若神明者。无论是发了财,有了尊崇的地位,还是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他们都会表现得趾高气扬,以强者和权威自居。即使一点小小的成就,也能使他们得意忘形。可是,一旦遭遇失败,他们马上就会变得痛不欲生,认为自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甚至从此一蹶不振。

无论是得意也好,失意也罢,在得失面前不能从容镇定本身就是一种为心魔所困的表现。当心魔开始发挥作用之后,我们就会变成惊弓之鸟,时时被是非得失的变化牵着鼻子走。渐渐的,我们变得喜怒无常,自卑和烦恼也会滚滚而至。若要拯救自己的心灵,除了放宽心量、从容应对之外别无他法。雪峰、岩头两位禅师就是是非得失皆从容的表率。

当年,雪峰义存禅师还在住庵的时候,曾有两位僧人专门来拜访他。雪峰禅师看见他们来了,就用手托住庵门,然后探出身去,对两位来客说:“是什么?”僧人也回答说:“是什么?”听到这样的回答之后,雪峰禅师就低着头走回庵里去。

后来这两位僧人又去拜访岩头禅师。岩头禅师问:“你们是从哪里来的?”两位僧人回答说:“我们是从岭南来的。”岩头禅师问:“你们到过雪峰那里吗?”两位僧人答道:“我们曾经去拜见雪峰。”岩头禅师问:“雪峰禅师同你们谈了些什么呢?”两位僧人就把在雪峰禅师那里发生的事情复述了一遍。

岩头禅师听了之后,问道:“他还说了些什么?”僧人回答:“然后他就默不做声,低着头走回庵里去了。”岩头禅师感叹道:“唉!我真是很后悔原来没有将末后句告诉他。我如果对他说了,那么现在全天下的人都奈何不了他。”

同年,两位僧人再次拜访岩头禅师,并就那句话再次向岩头禅师请教。岩头禅师说:“你怎么不早点来问?”僧人回答说:“我想大概没有那么容易得到答案。”岩头禅师说:“雪峰虽然跟我同条生,却没有和我同条死,你如果想要知道末后句是什么,这个就是。”

岩头禅师口中的“末后句”就是彻悟的精华所在。岩头禅师想要告诉这两位僧人,他和雪峰禅师虽然体悟到的佛理不同,但是在不受是非得失影响这一层面上却是心意互通的。两位僧人却没能从容面对,仅仅因为心中存了一个“没那么容易得到答案”的想法就错过了当面求证的机会,很久之后才想到通过再次请教来解开自己的心结。

佛家认为,凡无执著之心,亦无所忧患。今日的执著或许会带来明日的悔恨,刻意地追求很可能生出痛苦。与其同悔恨、痛苦终日相伴,不如从容面对得失,寻找自我发展的正确方向。如此,我们才能告别无穷无尽的担心与纠结,赶走时时笼罩在心头的沉重阴影,才能敞开心扉与幸福拥抱。

生活是每个人一生全部的内容。所以,终其一生,人们都对它充满了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之情。可是,这份向往之情若是过分炽烈就会演变成一种患得患失的心绪。唯有用好人生的减法,减去一切贪欲、烦恼和不善,人生方能平淡从容。

【莲心慧语】

星云大师说:“无心不是不用心,而是不计较得失。”将眼前的是非得失都视作过眼云烟之后,我们就能够从容淡定地面对它们,并将是非得失带来的焦虑和痛苦统统赶走,从而再次沐浴幸福的曙光。

凡事不要费尽思量

有一天,风沼延学禅师在郢州衙门的堂上讲说佛法。他说:“祖师的心印就像铁牛的玄机妙用一样。即使是成千上万的人一起用力,也不能让祖师的心印动摇。把一切都舍去了,这个心印才能形成。如果对某些东西过于执著,心印就不能结成。要是出现既不舍去也不执著的情况该如何是好呢?是能结成心印还是不能呢?”

当时,临济宗的一位禅师卢陂长老走了出来。他对风穴禅师说:“我就有像铁牛一样的玄机妙用,也能够做到在千万人的力量下不动摇。请师父不必结成心印了。”

风穴禅师说:“我本来想用自己说的一言半语来寻找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没想到只找到一个你这样只有小智慧的人。”

听了风穴禅师的话,卢陂长老就开始思考话中的深意。风穴禅师突然间大喝一声说:“长老,你为什么不说出自己的看法来?”卢陂长老稍微揣摩了一下,刚要开口说,风穴禅师就打了一下拂尘,说:“你还记得我所说的话吗?说出来看看。”卢陂长老又想开口说话,风穴禅师又打了一下拂尘。

这时,一旁的郢州太守说:“佛法和国法是一样的。”风穴禅师说:“你究竟领悟到了什么?”太守说:“应该当机立断的时候却犹豫不决,到最后只会纠缠不清。”听完太守的话,风穴禅师就离开了座位。

“应该当机立断的时候却犹豫不决,到最后只会纠缠不清。”这就是风穴禅师想要传达的道理。在这则公案中,卢陂长老虽然对玄机妙用有了一定程度的领悟,但仍是从有分别的意识层面出发来思考问题的。因此,卢陂长老并不能抛开主观意愿对自己的影响,也就不能真正理解风穴禅师的深意。

生活中,许多人身上都有卢陂长老的影子。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心理负担变得越来越大,很多人更是变得疑神疑鬼,对任何事情都是百般思量,不敢直面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如此便在人们与理想之间挖出了一条深深的无法跨越的鸿沟。唯有放下心中的百般思量,我们才能放下心中沉重的背囊,与快乐再次相会。

圣严法师说:“禅并不一定是什么,也不肯定或否定什么,禅是你要什么就给什么。”当负重前行时,我们就会收获沉重。不断增加的重量会令不堪重负的心灵堆满愤怒和抱怨,无法得到一丝宁静。与此同时,我们也站在了抉择的十字路口,路的左边是放不下的名利得失,右边是宁静安详的生活。

心轻万事如鸿毛,放空处处是安乐。懂得了放下的真意,也就理解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道理。要想使我们的心得到解脱,关键的问题就在于看清需要放下什么,坚守什么。只有该提起时提起,该放下时放下,我们才能敞开心扉,得到真正的快乐。

【莲心慧语】

宋代的神照本如禅师曾做了一个《领悟偈》:“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本来现成事,何必待思量。”风事费心思量、忧心忡忡并不能带给我们快乐。当懂得该放下时就放下,该提起时就提起之后,我们就可以到达快乐的彼岸。

心思清净,卸下人生背囊

未来是人们聊天时经常出现的一个话题。每当提起未来,人们总是有讲不完的憧憬,也有数不清的担忧,而且出人意料的是,在担忧的人群中不乏许多平时自我标榜的乐观主义者。不过,若是仔细想来,他们的态度也不难理解,只因为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人们对未知的事情总是提心吊胆,唯恐有令人失望或恐惧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当这种担忧不断加剧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忧心忡忡者的行列。面对此情此景,许多人也曾不断提醒自己要平和淡定,只是心中早已乱成了一团麻,根本无法放下一张名叫安静的书桌。

济群法师认为,“心若清净才能有心思吃茶,才能品味出茶的美好”。我们如果常常杞人忧天,就相当于不停地将沉重的石头扔进自己的心湖,泛起的涟漪会不断带走心头的平静。长此以往,心灵的包袱就会越来越沉重,痛苦将与我们一路同行。要想扭转这种情形,我们就必须为自己的心灵减重。放下心中的重担,让自己释怀是唯一有效的途径。而镇州普化禅师就是因为深谙此理才从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师父的衣钵传人。

镇州普化禅师是盘山宝积禅师的衣钵弟子。当盘山禅师将要圆寂的时候,他这样问弟子们:“你们当中有人可以为我画像吗?”

听了师父的话,弟子们都非常诚心地开始替师父画像,并将画像拿给他看。可是,看过画作的盘山禅师并没有称赞这些弟子,却严厉地呵斥了他们。

这时,普化禅师从人群里走出来,说道:“我能够将师父的像画出来。”

盘山禅师感到很奇怪:“那你怎么不把画像拿过来让我看看?”

普化禅师随后就翻了一个跟头,从人群中跳了出来。

见此情景,盘山禅师颇为感慨地说:“你这家伙以后一定会用惊世骇俗的方法来接引其他人。”

弟子们都为师父画了像,而盘山禅师最满意的是普化禅师的答案。原因在于其他弟子虽然也是按照师父的吩咐去做,心中想的却是如何博得师父的欢心,而普化禅师就没有这层心障。正是他心中的这份清净帮助他参透了师父的深意,所谓画像不过是为了在弟子中寻找衣钵传人。

人生是相对世界追逐与改变的历程,而身为主角的我们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前,常会不自知地浮沉于主客、人我、得失、动静当中。凡是合乎自己标准的就欢欣鼓舞,凡是不合标准的就烦恼丛生。这个世界之所以常常会带来烦恼与不安,就是因为我们心思不净。

在宗宝禅师看来,圣人所以同者心也,凡人所以异者情也。此心弥满清净,中不容他,遍界遍空,如十日并照。心思是否清净是圣人同心、普通人异情的主要区别。真正的心思清净并不是逃避世界,也不是极力压抑心中的念头或忧虑,而是以自然本性面对这个世界,事来时不惑,事去时不留。我们若能拥有一份清净的心思,便可卸下心中时刻背负的沉重背囊。

【莲心慧语】

圣严法师说:“有德即是福,无嗔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要想得到真正的快乐和福报,我们就要远离痴嗔的旋涡,放宽自己的心量,积聚自己的德行。只有真正对心中的烦恼释怀,我们才能拥有快乐的生活和无穷的智慧。

心包太虚,量周沙界

圆悟禅师说:“明镜当台,妍丑自辨。”我们的心就像一面皎洁的镜子,世上一切美丑善恶都会在上面一一呈现,分辨得一清二楚。不过,当我们的心成为各种私心杂念的奴隶之后,明镜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若想对世界了解得更多,洞悉其中的真相,能够将自己的心空下来,达到无我的境界是最佳的。

无我是佛家的重要教义之一,有“人无我”和“法无我”两种说法。佛家的缘起理论认为,世间并没有一个永恒存在的“自我”,也没有永恒存在的法的主宰者,所有的法都是由种种因缘和合而生,并且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唯有做到无我,我们才能包容万物,洞悉事物的真相。这就如同只有口袋空了,才能装下要装的物品;只有杯子空了,才能向里面注水。对于“有”、“无”的过分执著不仅会使我们失去放松的心态,还会使我们离事情的真相越来越远。据《碧岩录》记载,赵州禅师就曾接引过一个对有无过分执著的弟子。

有一天,一位僧人来向赵州禅师请教:“禅师,赵州在哪里呀?”

赵州禅师回答说:“东门、西门、南门、北门。”

僧人说:“我说的并不是河北的赵州。”

赵州禅师问:“那你问的是哪个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