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空空大道:人生幸福的悟空修行课
9517400000033

第33章 回归本源:让心中虚妄的尘埃落定(1)

在尘世中浮沉辗转,我们的心灵多了些许机心,从而丢了初心;沾染了过多的色彩,从而看不出生命的原色。要想回归生命的本源,拥有最终的幸福,我们只有让自己内心那些虚妄的念头不再飞扬,并吸进一切能让内心安稳的力量,依止自己,自可得幸福和自在。

解脱之门:空,并不意味着不存在

四大本无情,清虚无色声。

达人悟空理,知法本无生。

诸佛常现前,妙德亦同行。

无无无障碍,心牛不肯耕。

——唐·庞蕴居士

每当提到“空”,或者教人去进行“空”的修行,很多人都会发出疑问,认为一旦“空”了,他们就会失去现有的一起,变得一无所有,这会让所有人都对“空”望而却步。也有一些人认为“空”的意思是抛却在尘世的一切,不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情感上的。其实,这些都是误解,佛家所说的“空”并不是什么没有,什么都不存在,更不是无情无义,而修行者所持有的空念也不是无情,而是至情。弘一法师谈到“空”这个概念时说,“有些人误会了,以为这样也空,那样也空,什么都空,什么都没有,横竖是没有,无意义,这才坏事干,好事也不做,糊糊涂涂地看破一点,生活下去就好了。其实佛法之中空的意义,是有着最高的哲理,诸佛菩萨就是悟到空的真理者。”

其实,空并不是什么都没有,反而是样样都有。

佛陀在灵山会上,对众弟子出示手中的一颗随色摩尼珠,问四方天王:“你们说说看,这颗摩尼珠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看后,各说是青、黄、红、白等不同的色泽。

佛陀将摩尼珠收回,张开空空的手掌,又问:“那我现在手中的这颗摩尼珠又是什么颜色?”

四方天王异口同声说:“世尊,您现在手中一无所有,哪有什么摩尼珠呢?”

佛陀叹了口气说:“我拿世俗的珠子给你们看,你们都会分别它的颜色,但真正的宝珠在你们面前,你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多么颠倒啊!”

这个故事是告诉我们,佛陀的手中虽然空无一物,但正像苏东坡的诗句所说:“无一物中无尽藏,有花有月有楼台。”正因为“空无”,所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佛陀感叹世人“颠倒”,因为世人只执著于“有”,而不知道“空”的无穷妙用;总是被外在的、有形的东西所迷惑,而看不见内在的、无形的本性和生活,其实那才是最宝贵的明珠。

即使是对佛教恕不熟悉的人都知道有句话叫“一切皆空”,“空”这个字在佛教经典中出现的频率也非常高。佛法中的“空”指“无我”,即“不是我”或者“没有我”的意思,即是说佛法的空,是性空而非相空,是理空而非事空。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天都要面对无数的人和事,与花鸟虫鱼共存,安享天地自然的造化,这一切都不是一成不变实在的东西,皆是依因缘的关系才有的,因为是从因缘而产生,所以依因缘的转化而转化,没有实体,所以才称之为“空”。就好比临水看花,水中为什么会有曼妙的花影?有水、有花、有阳光,花的影子才能投映到水中,给你以美的享受。花影是种种条件产生的,不是一件实在的物体,虽然不是实体,但我们看到的那美丽的形象,却是清清楚楚,并非没有。所以佛说一切皆空,同时又说一切因缘皆有,就是要告诉我们,不但要体悟一切皆空,还要知道有因有果。

大千世界,百态丛生,人生、善恶、苦乐等等都是客观存在的。佛法中,明显说到有邪,有正,有善,有恶,有因,有果,要弃邪归正,离恶向善。如果说什么都没有,那何必要学习佛法呢?佛法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了指点人们看透这因果,走出这困厄,到达解脱之门。

冥想死亡:吸进一切让自己安稳的力量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清·顺治皇帝《悟道诗》

佛门讲究生死轮回,把一次死亡的结束当成是另一次生命的开始。我们的生命终究是要走向终结的,没有人能逃过这一劫。因此何不妨把生死看得淡然、坦然一点呢?其实死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只有死才有生,宇宙万物就是在这样的生生死死中循环不息的。

冥想是诸佛菩萨思惟觉知宇宙人生的真理,因为幽冥难测,非凡夫所能窥知,故言“冥想”,对凡夫而言,就是思考探索。在佛学中,冥想死亡是至高无上的自觉,佛陀的开示教我们思考生死,探索生命,与世人避讳生死,忌谈死亡,大异其趣。

清朝顺治皇帝曾说:“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未出生当然不知道自己是谁,从娘胎呱呱落地的那一刻知道自己是谁吗?唯有慢慢长大后才清楚地意识到这个“我”的存在,等到你闭上眼后,请问你又是谁呢?

在佛家看来,死去的只是人的躯壳,真正的生命则是绵延不断。世界有成住坏空,人有生老病死,所以“生,未尝可喜;死,也未尝可悲。”这便是佛教对于生死的看法。

佛陀的弟子总是问佛陀:“佛死后都到哪里去了呢?”佛陀只是微笑,保持沉默。

当这个问题一次又一次被提出来时,佛陀就对弟子说:“拿一支小蜡烛来,我会让你们知道佛死后到哪里去了。”

弟子急忙拿来了蜡烛,佛陀说:“把蜡烛点亮,然后拿来靠近我,让我看见蜡烛的光。”弟子把蜡烛拿到佛陀的面前,还用手遮掩着,生怕火被风吹灭,但佛陀训斥弟子说:“为什么要遮掩呢?该灭的自然会灭,遮掩是没有用的。就像死,同样也是不可避免的。”

于是佛陀吹灭了蜡烛说:“有谁知道蜡烛的光到哪里去了吗?它的火焰到哪里去了呢?”弟子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说不出来。

佛陀说:“佛死就如蜡烛熄灭,蜡烛的光到什么地方去了,佛死了就到什么地方去了,和火焰熄灭是一样道理,佛死了,他也消灭了。他是整体的一部分,他和整体共存亡。”

佛教时常劝诫众生要随缘而生,随缘而活,也随缘而死,只有将生死之心放下,才能全心全意地享受人生的欢乐。正所谓“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生命的收与放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这也就要求自己在面对生死时,要悠然自得,这样才是是真正懂得了生命的真谛。参透这一玄机,我们就不必再为生老病死而恐惧不安,或对于家庭亲朋甚至世间的虚华富贵有所舍不得,至少可以活得更轻松快乐一些。

佛家还提倡人们要有对生命的终极关怀,也就是对临危的病患“临终关怀”,帮助他们体解生命真谛,完成生死大业,使灵性从恐惧中超脱。正如印度近代诗人泰戈尔所说:“生似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生命的尊贵就是活得有意义,好似享受夏花之绚烂;死得很庄严,如同欣赏秋叶之静美。如果恶疾无法治愈,死亡已不能避免,那么,坦然地面对,追求宁静的善终,是最佳的选择。此时,适时的临终关怀,可以帮助病人圆满的走完人生旅程。而且,临终病人以自身之病苦,活生生地向我们演说着人生的无奈,这是对我们最真实的启示,激起我们对生命的认知、对人生的感悟。

总之,对死亡的惧怕每个人都有,与其把大好的光阴用在如何惧怕死的问题上,还不如真真切切地去想一想怎样好好活着。如果你能够用一种超脱、达观的态度去面对死亡,不时地冥想死亡的存在,就能让自己的内心安稳、减轻生的压力、活得逍遥自在。

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

大地山河一片雪,太阳一出便无踪。

自此不疑诸佛性,更无南北与西东。

——宋·了义禅师《大地山河一片雪》

一位佛学大师曾经这样说:“人越是独立,就越是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内心也就越平静祥和。”言下之意即是指,只要心不动,即便有三千烦恼丝缠身,亦能恬静自如。

这就好比,同样多的事情,有人为世事所叨扰,忙得焦头烂额,有人却能泰然自若地悉数处理完毕,生活的智者总是懂得在忙碌的生活之外,存一颗闲静淡泊之心,寄寓灵魂。后者虽因忙碌而身体劳累,却因为时时有着一颗清静、洒脱而无求的心,便很容易能找到自己的快乐。

身在俗世操劳一生,却能心安、身安,着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转换看待生活的态度,持一颗清静的心,带着激情去生活,将眼前的每一件事当做一种修行,把生活和修行完全结合起来的方式,在忙碌中实践并体验生活。

释迦牟尼身为太子时就聪慧过人,孔武有力,还完成了语言、文学、哲学、数学、天文、技艺、军事等学科的学习,并且成绩优异。后来,他为了追求人生真理与生死解脱,毅然舍弃王位的尊荣,冲破欲望享乐的牢笼,出家参道,甚至去雪山历经六年的苦行。

当发现印度盛行的苦行并非解脱之道时,遂下山于菩提树下立下誓愿:若不悟道不起于座。七日后终于悟道成佛。成佛后他不是自图清宁,而是悲悯沉溺于生老病死苦海和贪、嗔、痴三毒炽盛、陷于邪知邪见迷雾之中的芸芸众生。他不辞艰辛游化五印,广泛接触、化导社会各阶层人士。其弟子不仅有王公、大臣、后妃,也有屠户、妓女、土匪与奴隶;不仅有博学之士,也有数月学不会一偈的文盲;不仅有德高望重的老人,也有顽皮的童子。他组建起一千多人的庞大僧团,虽深受弟子们的推尊敬礼,却从不以统摄者自居,说“我亦在僧数”、“我不摄受众”。他不仅给弟子们以言教,还予以身教。如服侍病比丘洗涤;给盲比丘穿针;为弟子裁衣;向小比丘忏摩;或扫地或汲水或修房,完全将修行与人间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有佛教的大行于天下的前因后果。

释迦牟尼为了实现自己信仰,不怕苦,也不计繁杂劳碌的各种修行苦役,虔诚地投入忙碌的生活中,因为他的心中有清静的力量。他用这种力量去享受生活,放慢了自己心灵的脚步,把生活当成了一门艺术来细细品味,因此就算生活再是忙,心灵始终是丰盈的,内心也是平静而安详的。

佛法好比苦海的舟航,黑夜的明灯,更是救世的良方。它指导有心的人从眼前做起,在小事中磨炼自己,培养人安然处世的态度。哪怕是扫地,亦是修行,照样可以修成佛法。在忙碌的生活外保持一颗清静的心,这是每一个修佛者必须谨记在心的真理。修佛不必非要到深山老林,只要你有心,随时随地就可以。

人的心灵就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片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块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心中有青山,就算是忙,也永远是“气定神闲的忙”。而很多时候,当我们的心安静了,不论在哪里,都会觉得是好的,幸福的。

卸下虚妄的念头,重拾心灵的真实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

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

——宋·茶陵郁山主《悟道诗》

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总有无穷无尽的诱惑,而人的心又所求过多,往往一味地追求名利,沉迷于花花世界之中,让自己疲惫不堪,寝食难安。

这又何苦?生不满百,再好的东西都是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身外之物,终归不属于这世上的任何一个人,我们最终都要放手,何不灭却心灵各种欲望之火,让心灵在无物无我之中,看透世间诸多颠倒呢?身处红尘之中,心却在白云之外。畅游青山绿水,沐浴徐徐清风,人生何等惬意!

佛说,放下,海阔天空;不放下,就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才没有因欲望产生的种种烦恼。谈到放下与割舍,有这么一则故事,讲得很生动、很具启发性。

多年以前,有一个女孩因为错手伤了人而坐牢了,尽管后来被释放,她仍然很痛苦,就到教堂祷告,希望上帝能够分担她的痛苦。看到女孩一脸悲伤,一位牧师就问她发生了什么事。这个女孩泣不成声地说:“我是多么的不幸啊,我一辈子都忘不了这件事情……”

听完她的陈述,牧师对她说:“这位小姐,你是你自愿坐牢的。”

女孩被牧师的话吓了一跳,说:“你说什么?我怎么可能自愿坐牢?”

牧师说:“虽然你从监狱里出来了,但你的心天天心甘情愿地被关在牢里,那你不是自愿坐在心中的牢狱里吗?在你身边发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你好像看了一场不好的电影一样,天天在回想,这不是很笨的事情吗?这与坐牢有什么区别呢?”

其实,我们的人生之所以痛苦,莫过于我们像故事中的女孩一样执著于一些虚妄的念头。这些执念让人无法释怀,将自己锁在痛苦的牢笼中,在你快乐的时候折磨你的内心,在你难过的时候雪上加霜,让你陷入自己布置的痛苦陷阱,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复着自己的痛苦。很多回忆之所以越想越苦,因为我们在把痛苦一遍一遍地回想,从而让你忘记快乐的过去,让痛苦占据了自己的思维,慢慢地挤掉了快乐的地方。

幸福和快乐并不是别人给予的,它们一直在你的内心。当你放下执念,就能心如明镜,那个时候看到自己的灵魂,就会发现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

其实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着放弃的过程,懂得适时的放舍,在得失面前宠辱不惊,是人生的一种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