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禅师读红尘:写给都市人的枕边幸福禅
9517200000020

第20章 厚道为人:上善若水,厚德载物(1)

在佛经里,布施如农夫耕田,好的田地能获得丰收。同样,多布施给贤德之人,能为大众创造更多的福利,为自己增添更多的福德。正如《四十二章经》中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

探戈是一种讲求韵律节拍,双方脚步必须高度协调的舞蹈。探戈好看,但要跳好探戈绝非轻而易举的事,很多高手苦练数年才能练就炉火纯青的舞技。跳探戈与处世,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亲子、朋友、同事、上下级之间,如果能用跳探戈的方式彼此相处,彼此协调,知进知退,不但要小心不踩到对方的脚,而且要留意不让对方踩到自己的脚,人与人之间便能和睦相处,恰到好处。

人生是一场华丽的舞会,聪明人往往选择跳探戈,自始至终保持优雅奔放、进退自如的姿态。做事亦是如此,聪明人明白事不可做绝,凡事留三分薄面给他人,当时看也许自己吃亏了,但是低头看,自己脚下却多了七分余地。所以,佛家要人心存厚道,多讲人好话,多给人留情面,因为种什么因结什么果,其实这样做就是给自己留一处空间。

在安徽桐城有个景点叫六尺巷,这条巷子由来是这样的,说来是清朝时候,当朝宰相张英的老家的要修一所房子,结果和邻居发生了争执,寸土不让,张家人修书给张英,让他动用权力摆平此事。张英修书一封,只有四句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后惭愧不已,于是后退三尺,打地基。邻居见了也是很羞愧,同样后退三尺。于是两家之间就有了这条巷子,称为六尺巷。

留三分余地给人,自己也能从中受益。张英的这一段佳话,留下了“吃亏是福”的千古趣谈,也留下了一种为人处世的智慧。让出一堵墙,却换来了两家人融洽的关系,何乐而不为呢?

石屋禅师说:“结恩不结怨,本是一颗菩萨心。”无论处于何时何地,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都要与各种各样的人相交相处。在人际关系中,难免会出现磕磕碰碰,难免会发生或大或小的问题。有人说:“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有的人在争斗的时候往往为顾及自己的利益而伤害他人,最终连自己也受到了伤害。

一个青年到河边钓鱼,遇到一捕蟹老人,身背一个大蟹篓,但没有盖上盖。他出于好心,提醒老人说:“大伯,你的蟹篓忘了盖上。”

老人回头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年轻人,谢谢你的好意。不过你放心,蟹篓可以不盖。要是有蟹爬出来,别的蟹就会把它钳住,结果谁都跑不掉。”

那一篓互相钳制的螃蟹是否能想到,钳住别的蟹也就堵住了自己的出路。

佛教讲究善恶轮回,因果报应。其实在现实生活中,这种所谓的“因果报应”存在于自己身边的每一个角落。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

世间不公平的事有很多,都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很难寻求到真实客观的公平。所以,人和人在相处之时,为了各自坚持的“真理”,难免会起冲突。

但是,佛家本着一颗慈悲之心告诫众人,与人相处时结恩不结怨。冤家宜解不宜结,与人结怨,不如施恩于人。

《华严经》中有言:“菩萨未曾染着色,受想行识亦如是;不住一切诸三昧,所有功德悉回向。”慈悲的佛陀,智慧的禅者,总是能够将自己从红尘诸欲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指引其他向佛人。

红尘禅语:佛陀眼中,众生平等,每个人都可以本着一颗向佛之心步入佛堂。既是如此,生活中人们又何必为了区区小事而与他人争来夺去呢?不如像佛祖所说的结恩不结怨,遇事多留些余地给他人,自己也能因此获益。事不可做绝,凡事留三分余地予人,心存厚道对人,他人往往也会因此而回报我们。

逃避吃亏,就是拒绝成功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精明过头的人,任何时候都不愿意吃亏,就算“拔一毛能利天下”他也不愿意做,千方百计地想要逃避吃亏。殊不知,“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直能够占便宜的事情,很多时候,你自以为逃过了一次吃亏的机会,其实你是错过了一次成功。

张拉和黄拓同时进公司,勤勤恳恳地干了三年后,终于熬到了升职的机会,可惜名额只有一个。本来,张拉和黄拓的能力不相上下,谁能最后升职,就看这最后三个月的表现。可是,就在张拉出差期间,公司分配了指导新人的任务。等她赶回来时,好一点的新人早已被黄拓“认领”了,只剩下一个典型的“歪瓜裂枣”,据说是一个只在民办大专读了两年就跑出来混的小男生。

人事经理对她说:“张拉,你回来晚了,就只好让黄拓先挑人了。这个人是临时招进来的,你随便指导指导,不出错就好。”

张拉微笑点头,心里却想:我做了那么多年,还不明白你们那一套?就算我呕心沥血把他教成优秀员工,你们也不见得满意。再说,升职指标只有一个,如果我这时候输给了黄拓,说不定就输得一败涂地。可要想赢过黄拓简直太难了,人家指导的新人是正规大学的毕业生,还在多家知名企业里实习过。看来,这个亏我是吃定了。

想是这么想,但张拉还是尽心尽力地指导新人,即使新人再不开窍,张拉也保持着足够的耐心。

其实,大家都很同情张拉,她指导的那个小男生确实是扶不起的阿斗,一张简单的报表,别人花十五分钟就可以搞定,他却要花将近两个小时,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才能完成当天的任务。张拉为此头疼得要命,每天下班后都要留在办公室里陪他加班。很多次老板从外面谈完生意回到公司,都能看到办公室里灯火通明,看到张拉在指导新来的员工。

尽管张拉费尽力气,三个月后新员工试用期考察结束,她指导的新人依然远远落后于黄拓指导的新人。但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张拉指导的新员工虽然不如黄拓带领的员工,她却赢得了部门里唯一一个升职指标。

原来,公司老板和人事经理都知道张拉带的新员工的素质比较差,也多次目睹张拉指导新员工的场面,都觉得张拉厚道、大气,是当领导的料。于是,张拉获得了难得的升职机会。

张拉表面上吃了亏,却获得了老板的认可。而黄拓一上来就挑走最好的新人,一点亏都不肯吃,结果却失去了升职的机会。

在生活中,一些人目光只停留在眼前利益,无论做什么都不舍一分一厘,只求自己独吞利益,常常因赚得一时小利而不顾长远大利,可谓“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却正好相反,他深谙舍弃小利而赢得大利的道理。

李嘉诚出任十余家公司的董事长和董事,但他把所有的袍金都归入公司账上,自己全年只拿5000港元。以20世纪80年代中的水平,像长实这样赢利状况甚佳的大公司主席的袍金,一间公司就有数百万港元。5000港元还不及公司一名清洁工的年薪。进入20世纪90年代,袍金递增到1000万港元上下,而李嘉诚的袍金20多年依旧维持不变。

李嘉诚每年放弃了上千万元袍金,却获得公司众股东的一致好感,爱屋及乌,他们自然也信任长实的股票,甚至李嘉诚购入其他公司的股票,投资者也随其买进。李嘉诚是大股东,长实的股票被抬高,长实的股值大增,得大利的当然是李嘉诚。就这样,李嘉诚每欲想办大事,总会很容易得到股东大会的支持。

1994年4月至1995年4月,李嘉诚所持长实、生啤、新工股份所得年息共计124亿港元——尚未计算他的非经营性收入,以及海外股票的价值。

有人说,一般的商家只能算精明,唯李嘉诚一类的商界超人才具备经商的智慧。其实,李嘉诚是小利不取、大利不放,甚至可以说是以小利为诱饵钓大鱼。

人生中,是看到眼前比较直接的小利益,还是把眼光放长远一些,发现更多但可能比较隐蔽的大利益呢?这是个很大的学问。证严法师说:“很多人往往见便宜就想得,生怕自己吃亏,这样一来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也很难有大便宜到手。”

红尘禅语:千山剩人禅师说:“昨日吃亏,今日拔山。”聪明的人懂得吃亏,自己吃点亏,让别人得利,往往能最大限度调动别人的积极性,使自己的事业兴旺发达。吃亏是福,吃小亏其实是占大便宜。

灭一点嗔心,关百万障门

金代禅师非常喜爱兰花,讲经说法之余,在寺旁庭院里栽种了几百盆兰花,视兰花为爱徒。

有一次,禅师外出云游,吩咐弟子们好好照顾兰花,弟子们对兰花照顾得非常用心。可是有一天,一个弟子浇水时不小心把花架绊倒了,所有的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一地。那位弟子非常愧疚,决定等师父回来以后认错、受罚。

金代禅师回到寺里,看见兰园里的残破景象,听了弟子真诚的忏悔,不但不生气,反而心平气和地安慰弟子说:

“我之所以喜爱兰花,是为了用香花供佛,美化寺院,不是为了生气发怒。生死流转,物相无常,如果迷恋心爱的事物,执著不能割舍,就不是禅者的行径了!”

金代禅师说他种兰花,不是为了生气发怒,而是为了装点生活。话虽普通,却极为难得,因为这话是在他珍爱的兰花被毁的情况下说出来的。试问有几人能有法师的涵养和冷静,在有理由盛怒的时候,还这么淡定从容?

弘一法师说:“嗔习最不易除。古贤云:‘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但我等亦不可不尽力对治也。”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各种各样立身为人的原则,一旦别人冒犯了自己,往往会怒不可遏,火冒三丈,最终被心中怒火冲昏头脑,不但伤害了别人,还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嗔怒之火,猛于虎狼,于平和的生活中撕咬我们恬淡的内心,于安然的日子里销蚀我们宝贵的快乐。所以,佛把“嗔”和“贪、痴”同列为人生三毒。《华严经》云:“一念嗔心,能开百万障门。”可不畏哉!

古时候的人们,会为了吃不饱、穿不暖而感觉痛苦,现在我们很少为衣食而忧愁,让我们不快乐的,只有自己。愚蠢的人深陷怒火中不能自拔,而聪慧的人会巧妙地化解怒火,不让嗔怒之火伤人伤自己。

有位妇人经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一位高僧为自己谈禅说道,开阔心胸。

高僧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把她领到一座禅房中,上锁而去。妇人气得跳脚大骂。骂了许久,高僧也不理会,妇人转而开始哀求,高僧仍不听。妇人终于沉默了,高僧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受罪呢?”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高僧拂袖而去。

过了一会儿,高僧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

“为什么?”

“生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没有消,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强烈。”高僧又离开了。

高僧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