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小学生讲世界历史(下)
9515600000006

第6章 封建制解体时代的欧洲(3)

法国大革命始于1789年5月的三级会议,在此次革命中,法国君主专制政体被彻底推翻。关于这场大革命的结束时间有多种说法,第一种观点认为以1794年7月雅各宾派的统治作为革命的终结,另有一种说法认为1830年7月王朝的建立才是革命结束的标志。

1791年宪法。

1791年宪法是法国大革命初期通过的宪法,也是法国历史上第一部成文宪法。这部宪法是由制宪议会于1789年7月开始制定,1791年9月份生效的。

这部宪法主要规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法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国王掌握行政权,有权力任命政府大臣和高级军官,有权力否决议会的决议。

法国的立法权属于立法议会,但是司法权属于选举产生的法官。

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将全体居民按照财产的多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

只要年满25岁,有能力纳税的成年男子,就是积极公民,积极公民享有选举权;没有纳税能力的人是消极公民,也就不享有选举权。

这份宪法还规定了法国的国家性质和体制——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国家。这份宪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学说,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原则,立法权属于立法议会,行政权属于国王,司法权属于法官。公民有信仰、言论、出版、集会的自由,但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仅限于积极公民。在当时的法国,积极公民只是少数,根据后来学者的统计,当时的法国有2600万人口,但是积极公民只有400万。

不管怎样,1791年宪法的制定是一个进步,首先它基本适应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更多地向公民靠拢。但是这部宪法的问题也很明显,比如它没有解决土地问题,没能从根本上摧毁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等等。

君主立宪制。

君主立宪制,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来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玻利瓦尔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玻利瓦尔英勇反抗殖民者,交战西班牙,解放南美国家,时称“南美的华盛顿”。不同的是,玻利瓦尔从殖民主义统治下解放出来的领土远远大于最初的美国。

作为南美的解放者,如同历史上的其他领袖人物一样,玻利瓦尔一生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整个拉丁美洲反抗殖民统治的革命运动中最为杰出的领袖。玻利瓦尔的出身很普通,他在一个还算富足的家庭里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然后到国外留学,学习了先进的民主思想,吸收了进步的革命思想。回国后,玻利瓦尔投身到反抗殖民统治的队伍中。被授予“解放者”称号的他积极带领人民进行反抗斗争,虽然当时失败了,但是他流亡海外时依然做着战斗的准备。

玻利瓦尔再次回国的时候,海地已经成功地脱离殖民者的统治实现了独立。受海地独立的影响,玻利瓦尔得到了民众的支持,他获得了一些火药和战舰,又准备了两个多月,终于在1816年3月,带领他的部队向委内瑞拉北海岸的奥里诺科省进军。

在坚定信念的鼓舞下,玻利瓦尔不放弃民族斗争,他知道自己的力量不足以和敌人正面交锋,所以决定旁敲侧击,不再对大城市展开攻击,而是把部队引入奥里诺科河流域的东部地区,这样对战斗非常有利。为了凝聚更多的人,他积极主动地争取到那些被压迫的黑人奴隶,还有一些印第安人的支持,同时将西班牙反动势力的财产没收,分给底层的穷苦人民,从而得到了更为广泛的群众支持,这都为他日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1819年5月,玻利瓦尔带领战士们攀越安第斯山,并且鼓励战士们,只要翻过这座山,打败了西班牙军队,就能看到胜利的曙光,而且玻利瓦尔身先士卒,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在他的带领下,大家最终翻越了看似不可能翻越的安第斯山。

对于从天而降的起义军,毫无防备的西班牙军队手足无措,起义军迅速将敌人歼灭,这次大获全胜成了玻利瓦尔军事生涯的转折点。这次大胜以后,他乘胜追击,立刻向波哥大进军。波哥大的西班牙守军顽强抵抗,双方展开了艰苦的持久战,最后还是以玻利瓦尔胜利告终,玻利瓦尔终于解放了哥伦比亚地区。

在率军回到委内瑞拉后,玻利瓦尔迅速击溃了那里的西班牙军队,解放了委内瑞拉。随后,玻利瓦尔将处在西班牙统治下的地区逐步解放。他对于南美的意义如同华盛顿对于美国的意义一样重大,成为南美的民族英雄,是人们崇敬的领袖。

在解放运动中,玻利瓦尔也有其局限性,尤其是在解放运动后期。因为内部的斗争,他逐渐丧失了民心,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一个伟大的解放者。

海地。

海地位于加勒比海北部,全称是海地共和国。海地原本是印第安语的音译,意思是“多山的国家”。海地整个国家中黑人占总人口的95%,被称为“黑人共和国”,居民多信奉天主教。1804年1月,海地宣告独立,是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黑人国家。

拿破仑。

拿破仑是世界近代史中杰出的军事统帅,也是法兰西共和国的第一执政。他于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上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1779年进入当时很有声望的布列纳军校攻读炮兵专业。1784年进入巴黎皇家军事学校深造,毕业之后到法国南部地区服兵役。

拿破仑在部队中表现得非常上进,经常学习到深夜还不休息,很受军官们的喜爱。1791年,年仅21岁的拿破仑就晋升为中尉,次年又晋升为上尉。两年之后,他随军队参与围攻土伦的战斗,任炮兵副指挥,由于他在这次战斗中表现出色,指挥得当,立下了大功,被破格晋升为准将。几年之后,巴黎王党分子暴动,他受委托击溃暴乱分子,被称为“蒲月将军”,同时晋升为少将。

1799年,拿破仑趁法国政局动荡之时,于11月9日发动雾月政变,并成立临时执政府,担任第一执政。1804年,拿破仑加冕为法兰西共和国皇帝,称拿破仑一世,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加冕之后,野心不断扩大,带领军队远征,成为欧洲大陆的霸主,但是他的侵略活动也激起了欧洲各国人民的反抗。

1813年,拿破仑在莱比锡会战中被击败,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1815年3月他又偷偷潜回法国,恢复统治。同年6月,他在滑铁卢战役中再次遭到失败,再次退位,被囚禁在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直到去世。

至于拿破仑的去世,直至今日还是一个未解之谜,有人说他是砷中毒导致死亡,因为他头发中砷的含量超过正常人13倍,也有人说他是突发脑出血死的。

拿破仑一生总共指挥作战50多次,35次胜利。他的作战风格是善于迂回和机动,重视建立强大的预备队,习惯采用纵队与散兵相结合的战斗形式。

拿破仑为法国带来了荣耀,法国人民始终敬爱这位勇往直前的法兰西战士。1840年,当拿破仑的遗体被运回巴黎的时候,90多万巴黎市民冒着严寒迎接。

滑铁卢战役。

1813年,欧洲各国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与拿破仑在德国境内多次激战。虽然法军取得了多次胜利,但是反对拿破仑的势力越来越强大,直到10月莱比锡战役法军被击溃,各附庸国纷纷脱离法兰西共和国而独立,同盟军开始向巴黎挺进。1814年4月13日,拿破仑不得不在巴黎枫丹白露宫签署退位诏书,随后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上。1815年拿破仑从厄尔巴岛逃回法兰西,不费一枪一弹夺回了帝位,建立“百日王朝”。面对这样的威胁,欧洲列强再次对他宣战——第七次反法同盟。

1815年6月18日,法国军队和反法同盟军在比利时的小镇滑铁卢决战,双方的400门大炮不停地轰击,前线响彻骑兵队向开火的方阵冲杀的铁蹄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咚咚战鼓声震耳欲聋,但是在双方的山头上,双方的统帅似乎都听不见这些嘈杂声,只是倾听着更为微弱的声音。

现在双方都已经没有后备部队了,谁的增援部队先到,谁就有把握赢得这次战役。结果威灵顿的增援部队先到,法军落败。

在世界战争史上,滑铁卢大战以战线短、时间短、影响大、结局意外而著称。正如雨果所说,滑铁卢是一场一流的战争,得胜的却是二流的将军。

这一战不仅彻底结束了拿破仑的军事生涯和政治生命,改变了欧洲的历史进程,也使这片堆满6万多具将士尸骨的土地被永远载入史册,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凭吊的战场。“滑铁卢”这3个字从此成为“失败”的代名词而流传下来。

滑铁卢。

滑铁卢是位于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一个小镇,滑铁卢镇古朴而宁静,因为威灵顿与拿破仑滑铁卢一役,它的名字响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