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小学生讲世界历史(下)
9515600000016

第16章 一战时期的世界(3)

为了帮助德国摆脱困窘的局面,并使德国有能力持续赔款,同盟国委员会任命美国人查尔斯·盖茨·道威斯调查德国资本外流情况然后制定引回方法,找到一个能使各方都不受损失的方案。

道威斯组建了一个委员会,比利时、法国、英国、意大利和美国分别派出2名代表作为委员,这个由10人组成的委员会经过一系列考察与分析,最终提出如下方案:

同盟国军队应撤出鲁尔区,将鲁尔区归还给德国。

自计划开始实行,德国要在第一年赔款10亿马克,在之后的4年内每年赔款25亿。

德国将依照同盟军的意见重新成立国家银行,以保证赔款的顺利进行,同时德国会得到主要来自美国的贷款。

最终这个计划在1924年9月生效。不过,由于赔款数额巨大,尽管德国经济复苏,能够迅速赔款,但是不久之后再次捉襟见肘,实在难以长久维持赔款。美国于是在1929年开始采用杨格计划来帮助德国偿还赔款。

鲁尔区。

鲁尔工业区是德国重要的工业区,也是世界上很知名的重要工业区。它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的支流鲁尔河与利铂河之间。

鲁尔区是以采煤起家的工业区,后来随着煤炭的综合利用,鲁尔区又发展了炼焦、电力、煤化学等产业,并且发展了机械制造业,特别是重型机械制造。

柯立芝繁荣。

美国的宪法规定,在任总统去世之后,由副总统接任总统的职位。但是纵观美国的历史,仅有柯立芝不仅顺利地由副总统升为总统,而且连任一届,这实在很难得。

柯立芝在美国的影响力远不止这些,他可以代表一个时代,那就是“柯立芝繁荣”。

19世纪末期,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经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从债务国一跃成为债权国,从最大的资本输入国变成最大的资本输出国。战争严重地削弱了欧洲列强,而美国的经济却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世界金融中心也从伦敦转移到了纽约。

在美国历史上,20世纪20年代是个富裕繁荣的时期,这个时候的美国物价平稳,国民收入增长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增加了53%,大大超过前一时期,而这一时期恰好是柯立芝在任期间,所以就称之为“柯立芝繁荣”。

这个时期的美国人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向往和信心,而同一时期的很多国家都忙于战后重建,美国人则完全不必考虑这些,他们的国家从表面上看来欣欣向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最普通的公民也可以住大房子,开汽车,家中也摆满了各种家用电器,对于他们来说,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这种表面上的生活富裕实际上隐藏着极大的隐患,在这些“繁荣”背后,经济危机的萌芽正在暗中滋长。

债权国。

债权国指的就是在国际收支中出现持续顺差的国家,也就是借出款额多于借入款额的国家。

贝尔德发明电视机。

伟大的发明往往源于极为细微的创意,如今人们坐在家里不用出门就可以知道外面的世界,这都得感谢一个名叫贝尔德的苏格兰发明家。

作为天才发明家,贝尔德从小就显露出发明方面的才能,他出生在苏格兰海伦斯堡一个牧师家庭,就读格拉斯哥大学及皇家技术学院。他一直对电力器械的研究有浓厚的兴趣,后来就在一家大的电力公司里任职。

当时,无线电技术已经在通讯和广播方面广泛应用,但是对于可以接收画面的电器研究还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很多著名的大科学家对于这项发明都无能为力,但是贝尔德发誓要将可以接收图像的电视机研制出来。

1925年10月2日清晨,当贝尔德再一次发动房间里的机器时,随着马达转速的增加,他终于从另一个房间的映像接收机里清晰地收到了比尔——一个表演用的玩偶的脸。虽然图像并不清晰,但是可以产生图像的电视机终于被他研制出来了,他知道这是一次成功的试验,决定在此基础上继续努力。

为了弄清楚图像不清晰的原因,贝尔德开始了新一轮的试验。他在实验过程中不小心触到了一根裸露的连接线,高达2000伏的电压立即把他击昏了。在他昏迷的第二天,伦敦《每日快报》用大字标题报道了他触电的消息。贝尔德一时间成了英国的新闻人物,他成了大家都知道的发明家。康复后的贝尔德决定利用自己的名声去找投资商,为自己提供赞助。

戈登·塞尔弗里奇被他说动了,决定为他提供赞助。有了强大的资金支持,贝尔德更加专心地研究起电视来。在不断的试验和总结下,1926年1月,贝尔德的发明终于有了显著的提高和改善,他将这一发明的详细情况写在一封信里,寄给了英国科学普及学会,请求他们过来实地观察他的这项发明。所有前往参观的专家都认为这是一项伟大的发明,给予了高度评价。

之后贝尔德依旧在电视机的不断改进上努力,直到1928年春,贝尔德终于研制出彩色立体电视机,成功地把图像传送到大西洋彼岸。他的名字传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他的公司越开越大,与其他的发明家相比,他站在了一个无人能及的顶峰看着自己的发明被广泛应用。春风得意的贝尔德希望在英国开创电视广播事业,想要继续研究更清晰的电视机,但是天妒英才,一场突来的疾病夺走了他的生命。

后人在他的基础上继续努力研究,将电子产品变得更好,如今电视机画面清晰、功能多用,成了每家每户的日用品。

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开凿后,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海水同时汇入运河通道内,两大洋得以连通,直至今日其重要作用仍无可取代。

作为连接太平洋与大西洋的交通枢纽的巴拿马地峡在殖民时代一度成为各大帝国主义国家的附庸。在那个航运兴盛的年代,很多殖民者都提出要在巴拿马地峡开凿出一条运河来,却因为频繁的战乱和各种政治经济上的原因而未能落实这一提议。一直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任职期间,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才终于被提上日程,这成了罗斯福的主要政绩,也为世界的航运作出了贡献。

最开始,巴拿马将运河的开凿权和使用权租让给了法国,但美国并没有死心。1903年3月,美国开始煽动巴拿马独立,经过一段时间的抗争,巴拿马终于成了新格拉纳达共和国的一个省。但是长期的战争使得国内财政空虚,高涨的爱国热情也无法使国家兴盛,巴拿马政府陷入了绝境。此时,法国也因为运河公司经营不善而陷入困境,巴拿马人深切地感到了巨大的威胁。

这时,美国再次出面,表示会借款给巴拿马政府,而且将一直支持巴拿马的独立事业。后来在美国的扶持下,1903年11月4日,巴拿马终于正式获得独立。阿马多成为巴拿马共和国首任总统,他在演讲台上高呼:“巴拿马共和国万岁!罗斯福万岁!美国万岁!”可见美国当时对于巴拿马的意义。

但是随后不久,美国便催促新政府签订运河条约,11月18日,美国与巴拿马共和国签订了《美国与巴拿马共和国关于修建一条连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通航运河的专约》,简称《美马条约》。美国就这样获得了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权和拥有权,在美国的介入下,一度处于停工状态的巴拿马运河工程很快被恢复。在断断续续开凿运河的过程中,一共死伤工人3万多,可以说,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是统治者的财富渠道,也是人民苦难的沟壑。就这样一直到了1913年10月10日,巴拿马运河的工程终于到了最后阶段,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华盛顿按下启动8吨炸药装置的电钮,炸开了巴拿马运河的最后一道障碍,至此,历经几十年风雨的巴拿马运河终于竣工。

如今这条运河依旧起着重要的作用,不论历史如何演变,巴拿马运河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虽然如今巴拿马运河因为技术的老化其航运的能力大大缩水,但开凿初期它确实带来了不少的财富,无论是美国还是巴拿马,都不该遗忘这条运河。

新格拉纳达共和国。

新格拉纳达共和国的前身是大哥伦比亚共和国,不过后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在1829年12月解体了。1831年称为新格兰纳达共和国,1861年改称哥伦比亚九省联邦。

1903年,巴拿马省脱离了哥伦比亚,建立了巴拿马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