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小学生讲世界历史(下)
9515600000015

第15章 一战时期的世界(2)

然而,巴黎和会把国人的梦想击得粉碎,几个大国无视中国的反对,也无视他们曾鼓吹的“公理”,将中国山东的权益给了日本。

1919年1月28日,美、英、法、日、中在巴黎讨论中国山东问题。战败的德国退出山东,日本代表牧野却要求无条件地继承德国在山东的利益。顾维钧听到这里,当场进行反驳:“耶稣是西方的圣人,而孔子则是东方的圣人,中国不能放弃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要偷我们整个山东省,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

全场鼎沸,掌声如雷,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莱蒙梭听完顾维钧掷地有声的声明后,一起走上前握住他的手。法国总理克莱蒙梭事后评论道:“顾维钧之对付日本,有如猫之弄鼠,尽其擒纵之技能。”

签字仪式上,代表们一个一个面无表情地印上印鉴,顾维钧却愤怒地站起来,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他的举动打破了近代中国“始争终让”的外交局面。

顾维钧所生活的中国,被认定为“弱国”。自清末以后,无论哪次战争,中国都只有一个“败”字。清朝统治者只知割地赔款,以使自己的统治得以延续。巴黎和会上的这次拒签在中国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第一次打破了“始争终让”的外交局面,中国在以后的日子中将一步步夺回丧失的主权。

1919年5月20日,北京政府电令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团:“对于此项草约,大体应行签字,唯山东问题应声明另行保留,以为挽救地步。”当保留签字的要求被拒绝之后,北京政府24日训令:“如保留实难办到,只能签字。”但顾维钧在因病住院的陆徵祥支持下,没有听北京政府训令,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这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华沙条约。

1955年5月14日,苏联、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8国针对美、英、法决定吸收联邦德国加入北约一事,在华沙签订了《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同年6月条约生效时正式成立了军事政治同盟——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总部设在莫斯科。《条约》规定:“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个别地或通过同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五四运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强制接手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份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关于山东的各项权益等要求。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这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1919年5月4日,北京13所高等学校3000多名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帝国主义列强在巴黎和会上对中国的欺凌。当时的游行口号有“不复青岛宁死”,“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宁为玉碎,勿为瓦全”,“诛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等。集会后,部分学生游行至赵家楼曹汝霖住宅,痛打了恰在曹宅的驻日公使章宗祥,并放火烧了赵家楼。

对此前就已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而言,巴黎和会的丑闻及由此引起的全国性抗议浪潮属于突发事件。在帝国主义强权政治的逼迫下,新文化运动的巨轮从5月4日这一天起调整了航向,从以追求科学民主为主转向以爱国主义为主。

五四运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它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革新运动。

1919年,陈独秀在主编的《新青年》中刊载了一篇文章,提倡民主和科学,批判传统的中国文化,并传播了马克思主义。另外还有胡适发起的白话文运动,主张以实用主义代替儒家学说。新文化运动由此开展起来。

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而新文化运动也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圣雄甘地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莫马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也被称作“圣雄甘地”,是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民大会领袖。他既是印度的国父,也是印度最伟大的政治领袖。甘地出生于一个古老的家族,在当时等级森严的社会中,他完全可以凭借优越的出身接受英国高等教育,也完全可以离开那些本就离他很远的苦难,但是他毅然选择了苦难,因为他是印度人,他要为自己的民族赢得改变。他带领国家走向独立,脱离英国的殖民统治;他的“非暴力”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甘地年轻的时候是一名出色的律师,他认为这样可以为印度人民争取到应有的权益,但是他逐渐认识到自己的能力有限,转而选择了政治,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了印度侨民反对种族歧视斗争的领导人。甘地是一个虔诚的教徒,笃信教义,因此他创造了一种独特的争取印度民族独立解放的方式,叫做“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在甘地的带领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在1930年的时候进入高潮。那一年,英国政府为了垄断食盐市场而抬高盐价,这引起了印度民众的极度不满,甘地站出来号召大家自产食盐,抵制英国的垄断。他到处发表演说,汇集了数千听众,直到被逮捕入狱。

甘地被逮捕的消息传开,举国沸腾,数万名自愿者要求与甘地一同坐牢。当局逮捕了6万多人,更激怒了人民。不久,各地爆发了武装起义,有的地方宣布独立,建立自治政权。面对大规模的暴动,英国政府想起了甘地,他们与他和谈,希望找到折中的方法,于是产生了《甘地—艾尔文协定》,但这个协议只是允许印度人民自己制作食盐,印度依然没有独立。甘地没有放弃他的理想,他从监狱出来后多次到全国各地讲演,继续将“非暴力不合作”进行到底。

对这些既不攻击政府也不屈服的人,英国人最后屈服了。在甘地的带领下,印度人民迎来了独立,摆脱了英国的统治,也激励其他殖民地的人们起来为独立而奋斗。1947年8月,印度宣告独立。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对反对种族歧视的美国黑人运动,以及现代国际政治斗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垄断。

垄断是从自由竞争中成长起来的。资本家要想在追逐利益的过程中取得胜利,就必须采用新的技术设备,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不断地扩大资本。当一个企业规模扩大、实力雄厚之后,就会造成中小企业竞争的困难,从而使大企业具有优势,这就形成了垄断。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垄断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

道威斯计划。

道威斯计划也称为道斯计划,是1923年由美国提出来的,目的是帮助德国减轻赔款压力。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协约国作为战胜方,要求德国赔偿66亿英镑,这一要求使德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

1923年,由于德国不能及时偿还赔款,法国和比利时军队趁机占领德国西部的工业重镇鲁尔区。鲁尔区生产煤炭和钢铁,是德国经济的一大支柱,法、比军队占领鲁尔区的做法令德国人民感到愤怒,同时更增加了德国的经济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