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必知的国学常识
9513900000009

第9章 熟悉经典,修身立志(9)

《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缩写的一本总结唐太宗治国施政经验的书,全书以记述言论为主,内容基本上是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与臣下关于施政问题的对话以及一些大臣的谏议和劝谏奏疏,此外也有一些当时政治和经济上的重大措施的记载。为了达到经世致用的目的,将君臣问答、奏疏、方略等材料,按照为君之道、任贤纳谏、君臣鉴戒、教诫太子、道德伦理、正身修德、崇尚儒术、固本宽刑、征伐安边、善始慎终等一系列专题内容归类排列,使这部著作既有史实,又有很强的政论色彩;既是唐太宗贞观之治的历史记录,又蕴含着丰富的治国安民的政治观点和成功的施政经验。

《贞观政要》名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解读:照铜镜可以整理自己的穿着,借鉴古人的历史可以知道兴亡成败的道理,听取别人的意见可以知道自己的得失。唐太宗之所以能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明主,不仅得益于他卓越的政治才华,与他手下的那些敢于进谏的谋臣也是分不开的,他们就是唐太宗的“镜子”。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

解读: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唯独在于得到人才。用人不当,必定难以达到治理。现在任用人,必须以道德品行、学问见识为根本。从我们的角度来说,我们必须重视自己的道德和知识培养,做一个有利于国家的人才。

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赏当其劳,无功者自退;罚当其罪,为恶者戒惧。

解读:求得正人君子而用之,则心正行善的好人都会互相勉励继续行善;一旦误用心邪行恶的坏人,那么坏人们就会争先恐后地钻进朝堂或地方官府。奖赏那些该奖赏的人并且所奖所赏与其功劳大小相称,那么没有功劳的人自然就会主动退后;惩罚那些该惩罚的人并且所惩所罚与其罪过轻重相当,那么做坏事的人就会引以为戒,感到畏惧。这里说的是要善用人才、赏罚分明的道理。

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

解读:作为一国之主,如果贪奢不明,必会丧国;为人臣者,如果贪欲横生,必致杀身之祸。贪婪就像是一颗毒瘤,不仅会阻碍国家的发展,也会败坏每个人的德行。因而,我们要摈弃贪婪,学会知足。

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者,当思与公等慎之。

解读:打江山的困难已经成为过去了,守江山的困难,我今后还要和众位大臣一起慎重地考虑。在历史上,一些人打下了江山,还没有稳固基业,就急于享乐,结果却落得个一败涂地。唐太宗的明智就在于善于总结历史教训,并以此来训诫自己。

神化潜通,无为而治,德之上也。

解读:在潜移默化中,以无为来治天下,这才是上上的德。唐太宗在这里所说的“无为”,

指的是不做一些劳民伤财的事情,即不建豪华宫殿、不搞铺张浪费,从而使人民得以安养生息。正是因为这一项贤明的举措,唐朝的经济才得以快速发展。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解读:我(魏征)听说:想要树木长得高,先要让它的根稳固;想要河水不枯竭,先要让它的源头通畅;想要国家安宁,先要行善积德。原因和结果是相因相生的,好的原因才能导致好的结果,所以,我们凡事应从原因上去努力。

若徇私贪浊,非止坏公法、损百姓,纵事未发闻,中心岂不常惧?恐惧既多,亦有因而致死。大丈夫岂得苟贪财物以害及身命,使子孙每怀愧耻耶!

解读:如果徇私枉法、贪污纳贿,不仅败坏国法、损害百姓,而且即使丑事未败露,贪贿者内心岂能不常常恐惧?恐惧多了,也有因此得病致死的。大丈夫怎能因贪财而害及身家性命,使子孙后代总要为此而倍感耻辱呢! 贪心是不会有好的结果的,适可而止才是正道。

若安天下,必须先正其身。

解读:想要使天下安定,先要保持自身的正直。国君的为人处世方式和品行状况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唐太宗深谙这个道理,并且努力践行着。其实,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统治阶级,对于我们每个人同样是适用的。如果想要干一番事业,我们就应该重视并完善自己的修养。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解读:国君犹如舟,民众犹如水,水能够乘载舟,但同时也是使舟倾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原是魏征纳谏时说的话,后来唐太宗以此作为自己的名句,用以告诫自己的子孙要勤政爱民,不要等到被水淹没的时候才后悔。

人欲自照,必须明镜。

解读:一个人想要看清楚自己的容貌,就要找一个明亮的镜子。向品行不好的人学,我们自然不能进步,只有多与那些优秀的人比较、多向他们学习,我们才会找到进步的力量。

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解读:对朝廷的埋怨没有大小之分,只要是老百姓的心声,就要怀着敬畏的心听取。善于纳谏、善于倾听百姓的心声,是一个明君应有的行为。唐太宗非常重视这点,因而深得臣民的拥护和爱戴。

凡大事皆起于小事,小事不论,大事又将不可救。

解读:大事情都是由小事情引发的,小事上不慎重,成了大事情就不好挽救了。所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如果不能妥善解决一些不利的小问题,就可能酿成大的麻烦。我们应培养良好的习惯,不要忽视细节。

§§§第九节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概说:

每个人在选书和看书时都有自己的偏好,遇到自己喜欢的书,会爱不释手,而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就很难认真读下去。北宋时期,中国历史上出现了一本深受帝王们喜爱的书,自其问世以后,历代帝王将相、各界要人和一些有志文人就争着阅读,并给予它很高的评价,很多政治要人甚至将它作为自己管理国家事务的参考书。我国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就非常喜欢这本书,他曾经前前后后读了17遍,并从中受益匪浅。这本书就是《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编年体史书,也是我国的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共294卷,约有300多万字,编写耗时19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

《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横跨中国16个朝代,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前后共1362年。这部书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即《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唐纪》八十一卷、《后梁纪》六卷、《后唐纪》八卷、《后晋纪》六卷、《后汉纪》四卷、《后周纪》五卷。在全书中,隋唐时期的历史记述得较为详尽,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整套书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司马光写这本书的目的就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来告诫皇帝要懂得治国的道理,也用于让后人思考历史。

《资治通鉴》名句: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解读: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就会变得明白,偏听偏信就会处于狭隘中,如同看不见一样。国家的繁荣并不是只靠君主一人就能促成的,贤明的君主总能多多听取臣下的意见,开阔自己的思路,这样,考虑问题就能更全面些。一个人即使再聪明,思维毕竟有限,所以我们应该多听听别人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