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必知的国学常识
9513900000040

第40章 华夏精神,侠胆仁心(7)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笔名主要有哀时客、饮冰子、饮冰室主人、新民子、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曼殊室主人、少年中国之少年等。广东新会人。他是中国近代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著名政治活动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

梁启超出生于一个半耕半读的家庭,自幼聪颖,四岁开始学习四书五经,九岁即能写出上千言的八股文章,十二岁中秀才,十六岁中举人。据说,当时的主考官看重梁启超“国士无双”的才华,把自己的堂妹也许配给了贫寒的梁启超做妻子。也就是在这次赴京赶考期间,梁启超认识了当时号称“南海圣人”的康有为,并拜他为师。在跟随康有为学习的四年间,他受康有为的影响,开始探索挽救祖国危亡的变法维新之术。

1894年6月,他再次随康有为入京参加会试。7月,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次年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参加会试的1300多名举人,上书皇帝,要求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当时,这一事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之后,在光绪帝的支持下,“戊戌变法”便开始了。但由于缺少当时实权派的支持,变法最后以失败告终。梁启超也被迫逃往日本和欧洲。

当然,梁启超不仅在政治方面有进步意识,他在其他方面的成就,更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丰碑。他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尤以史学成就最为显著。他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倡导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

晚年的梁启超,自欧游归来之后,便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上,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他开始在清华大学兼课,之后,他又被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讲授国学方面的课程。

梁启超一生非常勤奋,在那个社会动荡的年代,虽然政治活动占用了他一生中大量的时间,但他仍然坚持学术研究,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一生著述宏富。目前,他有多种作品集行世,其中较为完备的是1936年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这本书共有1000余万字。

梁启超名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解读:中国的少年能够担当起建设国家、振兴民族的大任,重新找回中国人的光荣。时至今日,这些脍炙人口的话语仍然激励着很多人拼搏进取,积极向上。

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解读:读书应该掌握科学的方法,要坚持速度、质量和效率并重的原则。做到了这些,我们才能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

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解读:苦难是一所学校,它能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潜能,并让人在磨练中显现自身的人格魅力。经受过苦难的洗礼,我们才会更懂得珍惜和努力,才更能明白奋斗的意义,这样,我们的人格也才会更加完善。

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解读:自信并不等同于骄傲。骄傲是一种狂妄自大的表现,骄傲的人总是对自己做出不合实际的过高评价,凭主观臆断行事;而自信则是建立在对自我进行正确认知和评估的基础上的,自信的人,往往能较好地展现自己的魅力。

胡适

胡适概说:

在中国近代史上,胡适算得上是一位奇才,人称“胡博士”。人们这样称呼可丝毫没有夸大和讽刺的意味,他的确是博士,而且还是头顶32个博士头衔的博士,授予他博士学位的还多是一些世界顶级名校如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等,这恐怕也是学界的一个纪录……当然,我们这里介绍胡适不是因为他头上的这32个博士头衔,而是因为他的存在和活动对中国近现代文化的贡献: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者,是文学革命的主将之一。

胡适(1891~1962),汉族,祖籍安徽绩溪上庄村。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之”这个名字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他是近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

胡适5岁时就开始上学,在绩溪老家受过9年私塾教育,这让他打下了良好的古文基础。之后,他离开家乡,赴上海求学,这段时间,受到梁启超、严复思想的较大影响,对西方的思想文化有所了解,接受了一些新潮思想,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1910年,他通过考试,获得了赴美留学的资格,先是在康乃尔大学文学院学哲学,后来又考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跟随唯心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实用主义哲学。两年之后,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学成归国。

回国后,他在北京大学担任教授,并加入了当时的进步团体《新青年》编辑部,在此期间,他发表了很多反对封建主义,宣传个性自由、民主和科学的文章,成为当时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同时,他还积极倡导用白话文写作,不断写文章阐述自己的观点,在那篇有名的《文学改良刍议》中,他明确提出了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主张,并对新文学形式作出了初步设想。后来,他还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这些事件都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反响。

在“五四”时期,他与李大钊等展开“问题与主义”辩难,提出“多谈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观点,这虽然体现了他的务实作风,但也反映出缺乏政治远见的一面。在此之后,虽然他也参加了一些政治活动并一度担任上海公学校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但还是将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学术研究上,如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的研究考证、致力于《水经注》的考证等。1962年,突发心脏病去世。

胡适的一生,荣誉颇多,但他缺乏政治远见,虽然有初步的民族思想,但也有传统秀才的思想,最后不仅没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政治家,在很长的时期内,还备受世人非议。但是,胡博士身上存在的某种特性和才气的确是值得大家佩服的。

胡适曾经师从赫胥黎与杜威并深受他们影响,他从赫胥黎那学到的怀疑的精神,从杜威的实用哲学中汲取了丰富的思想。同时,他以《新青年》月刊为阵地,大力宣传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

在中国历史上,胡适算是一个学识渊博的学者,他一生著述丰富,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都有不小的成就。时至今日,胡适的多部作品仍然广为流传,比较重要的有《胡适文存》、《胡适论学近著》、《胡适学术文集》、《胡适自传》等。

胡适名句: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最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解读:不管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坚持奋斗。付出努力,我们才会有所收获,即使无法在短期内获得成功,最终也是会有回报的。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解读:胡适是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他的这种“言必有证”的治学方法和认真严肃的为人处事之道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科学精神在于寻求事实,寻求真理。

解读:胡适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他认为在科学研究中要尊重事实和证据,要撇开成见,不能感情用事。他的这种精神不但是做一切学问都适用,而且对于做人处事同样是适用的。

无目的读书是散步而不是学习。

解读:学习贵在有目的、有计划。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一个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积累的人,最后什么都学了一点,往往什么都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