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学生必知的国学常识
9513900000039

第39章 华夏精神,侠胆仁心(6)

除了有着良好的政治和军事才干,王阳明在学术思想上的造诣也是非常高的。他不仅在诗词歌赋上有所成绩,还是“心学”流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传习录》颇负盛名。现今的人们,如果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心灵,也不能不读他的《传习录》。王阳明认为,人心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人们都有一颗心,只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伟人和凡人的距离是那么的短,人人都可以成为伟人,至少是成为一个完整的,有自己独立的识见和人格的人。同时也会看到,要成为真正不平凡的人,需要走的路也很长,因为任何成就都要通过勤奋实践得来,学习和身体力行是不能截然分开的,这个道理,王阳明叫做“知行合一”。一方面是明心见性,一方面是身体力行,内外结合,才能成就一个大写的人。

王阳明一直将“孔颜之乐”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人生境界和审美境界,在他看来,这种“至乐”超越了生活中一般的情感之乐,是一种高度自由的精神境界,是社会与自然、理性与感性、必然与自由的高度统一。正因如此,王阳明充分肯定了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标举体验美学,主张通过自己的审美体验细细品味人生、社会和历史。这种体验美学的思想让他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有了独特的地位和深远的影响。

王阳明名句:

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解读:王阳明在这里所说的“知”便是指“良知”,而不是指普通的知识。他认为,良心的萌动,是内在于人,用不着向外去求。如果良知的萌发,不受私意的障碍和蒙蔽,就能扩充人的恻隐之心,从而有无尽的仁德行为。

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解读:王阳明在此以“是非之心”论述和说明自己关于“良知”的观点,他认为,“良知”不仅判断是非,也倾向于“是”而厌恶“非”,这就是说,“良知”在“知” 的同时也涵盖着“行”的内涵,是“知行合一”的。

良知是造化的精灵,这些精灵,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从此出,真是与物无对。人若复得他完全,无少亏欠,自不觉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间更有何乐可代。

解读:在王阳明看来,天地鬼帝只是涵盖一切的说法,宇宙万物之所以能成为有意义的存在就在于良知。值得一说的是,这里所指的并不是客观的宇宙万物的存在,而是它们在良知灵明中的存在。

李贽

李贽概说:

在历史的长河中,极富个性的人往往更容易被人记住。屈原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著令后人钦佩不已;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人生价值观令后人称颂。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贽则以他离经叛道、以死明志的行为被后人铭记。

李贽号卓吾,别号温陵居士、百泉居士等,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为《焚书》、《续焚书》等。他出生于福建泉州市南门外,今天我们如果去他的家乡还可以看到他的故居。

当时,泉州的李姓和林姓是一祖两姓,所以李贽原来是姓林的,中举后才改姓李。林家是世代巨商,到了祖父辈手里,家境开始衰落。李贽自小就很聪明,但倔强难化,七岁时随父亲读书、学习礼仪。嘉靖三十一年,他考中举人,先后担任过老师、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国子监博士、礼部司务、云南姚安知府等职,行走了大半个中国,为官期间,目睹朝廷的腐败,常与上司发生争执。在万历八年辞官归隐,以著述为业,完成了大多数传世著作。后来,由于他思想激进再加上其他的一些原因,得罪了明代的统治者,被捕入狱。那时李贽已经七十六岁,不堪忍受监狱的酷刑,于是请一位剃头师傅为他剃头,乘人不备,夺过剃刀自杀而亡。

李贽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主要地位。他虽然也崇尚儒家学说,但却反对把程朱理学作为评价是非的唯一标准;他虽然出家做过和尚,但却把为社稷民生着想、关心百姓生活作为自己的“真道学”,他所提倡的个性自由、官民平等和男女平等是非常有进步意义的。

李贽是一位勇于创新、富有批判意识的思想家,在经受倭寇侵掠、灾荒贫困的之后,他希望能找到与宋明理学不同的“道”,这一做法在奉儒家程朱理学为权威的当时社会绝对是一种离经叛道的行为。后来,经过自己的探索和研究,他写出了《焚书》六卷、《续焚书》五卷,集中阐明了自己的哲学思想,诗文多抨击前七子、后七子复古之主张,推崇《西厢记》《水浒传》等作品,并贬斥程朱理学为伪道学,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观点。这些观点今天看来并没有什么,可在当时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李贽自己也知道,他的观点不会被正统所容,所以就给自己的著作起了《焚书》的名字。从《焚书》的文字可以看出,他最恨的是虚伪,最厌恶的是束缚,最崇尚的是真情,最爱的是童真。虽然名为“焚书”,但这本书却没有真正被焚烧,至今它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提出“童心说”是李贽的又一贡献,李贽认为,认为人心就像张白纸,在最开始的时候,总是纯洁无瑕的。所谓童心,就是最初的真心,它没有任何虚假的成分,但是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知道保持好名声,掩盖丑陋的行为,追求现实的利益,童心就渐渐被遮掩了。这一思想一直被后来的美学家、文艺学家所推崇和倚重。

李贽名句: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解读:用语言打动人,他人的感触不会很深;用行动打动人,他人的反应必然迅速。这句话强调了身教比言传更重要,更有效果。与其总是谈一些空泛的理论,还不如以自己的行为树立榜样来得实在和有用。

设使女人其身而男子其见,乐闻正论而知俗语之不足听,乐学出世而知浮世不足恋,则恐当世男子视之,皆当羞愧流汗,不敢出声矣。

解读:李贽认为,见识的长短没有男女之分,只是因为妇女深居闺中,男子游四方,所以见识有差别。如果处境相换,妇人见识也未必比男子短。他的这种平等观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除却穿衣吃饭,无伦物也。

解读:李贽在此肯定了人的生存需求和权利。在他看来,道就体现在人民的物质生活中,离开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道就不复存在了。这是对传统价值标准的一种颠覆。

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夫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

解读:童心,实质上是真心,如果认为不该有童心,就是以为不该有真心。所谓童心,其实是人在最初未受外界任何干扰时一颗毫无造作,绝对真诚的本心。如果失掉童心,便是失掉真心;失去真心,也就失去了做一个真人的资格。而人一旦不以真诚为本,就永远丧失了本来应该具备的完整的人格。

§§§第十一节 梁启超与胡适

梁启超

梁启超概说:

我国前面所接触的,大部分是古代的人物,甲午战争以后,难道就没有影响中国的人物出现了吗?中国国学的精神,难道就断裂了吗?当然不是。近代中国处在一个变革时期,在中西文明的熏陶之下,出现了许多既能博古通今,又能学贯中西的大师:王国维、康有为、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陈寅恪、钱玄同、钱穆……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被世人称为“梁任公”的梁启超。在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史中,他是一个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