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优秀员工要读的365个故事
9513200000025

第25章 用事业的心,做工作的事(4)

没有借口

故事频道:

美国西点军校素有“美国将军的摇篮”之称。许多美军名将如格兰特、罗伯特·李、艾森豪威尔、巴顿、麦克阿瑟、布雷德利等均是该校的毕业生。美国西点军校长期以来传承着一个规定。这样一个规定的内容是:学员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只能用四种简单语言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报告长官,不知道。”除此之外,不能有任何其他回答,也不能多说一个字。

老板心语:

“西点没有借口”,同样,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也没有借口,成功永远不属于那些寻找借口的人!!不找任何借口,在有限的时间里,执行力就是生产力,全力以赴去完成任务,是做好工作和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表壳和表针

故事频道:

在学校的一次活动中,老师派一名小学生扮演一个小角色,而他的同学却扮演主要角色一个——这个小男孩哭着回家了,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母亲了。因为在学校的活动里,老师派他扮演一个小角色,而他的同学却扮演主要角色。母亲听后,把自己的表放在男孩的手心里,问男孩:“你看到了什么?”男孩回答说:“金表壳和指针。”母亲把表盖打开后,又问男孩同样的问题,男孩说他看到了许多小齿轮和螺丝。母亲对男孩说:“假使这个表假使缺少这些零件中的任何一件,便不能走了,就连那些你几乎看不到的零件也是一样重要。 ”

老板心语:

“不以位卑而消沉,不以责小而松懈,不以薪少而放任。”做好分内事,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再小的事、再不起眼的小角色,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我们在工作中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只要是分内应该做的事,就应当尽力把它做到最好。

两匹马

故事频道:

有一个人养了两匹马,有一次,他让两匹马各拉一辆大车进城。前面的一匹马走得很好,而后面那匹常常停下来,于是主人把后面一辆车上的货挪到前面一辆车上去,等到后面那辆车上的东西都搬完了,后面那匹马便轻快地前进,并且对前面那匹马说:“你辛苦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干人家越要折磨你。”

很快,他它们完成了任务。当它们回到主人家的时候,主人说:“既然用一匹马拉车,我养两匹马干吗?不如好好地喂一匹,把另一匹宰掉总还能拿到一张皮吧。”

自动自发

两匹马各拉一辆大车。前面的一匹走得很好,而后面的一匹常常停下来。于是主人就把后面一辆车上的货挪到前面一辆车上去。等到把车上的东西都搬完了,后面那匹马便轻快地前进起来。它对前面那匹马说:你辛苦吧,流汗吧,你越是努力,主人越是要折磨你。

来到车马店的时候,主人想:既然只用一匹马拉车,我养两匹马做什么?不如好好地喂养一匹,把另一匹宰掉,总还能拿到一张皮吧。于是,后面的那匹马被杀了,前面的马留了下来。

老板心语:

工作的主动性是员工的必备素质。如果想登上事业的成功巅峰,你就得永远保持自发的精神——即使面对缺乏挑战或毫无乐趣的工作,也能全力以赴。当你养成了这种习惯,你就能获得工作中所向披靡的利器,获得自己想要的快乐和尊重。

没有叫随便的工作

故事频道:

罗斯福总统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时,要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修几个 学分。她父亲为她约好了去见他一个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 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罗斯福夫人回忆说:“将军问我想做哪种工作。我说随便吧。

将军却对 我说,没有一类工作叫做‘随便’。

成功的道路

罗斯福总统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时,罗斯福总统的夫人想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修几个学分。那时,她父亲带她去见他的一个朋友——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

罗斯福夫人回忆说:“将军问我想做哪种工作。我说随便吧。将军对我说,没有一类工作叫做‘随便’。”

“他目光逼人地提醒我说,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

老板心语:

没有任何一种工作叫“随便”。平凡的是工作岗位,平庸的是工作态度。无论你从事的工作多么琐碎,都不要看不起它。所有正当合法的工作都是值得尊敬的。只要你诚实地劳动,没有人能够贬低你的价值,关键在于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工作,是否用心去对待。

一个司机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故事频道:

黄志全是大连市公汽联营公司702路422号双层巴士的司机黄志全,在行车的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把车缓缓地停在路边,并用最后的力气拉起了手刹。

第二件事: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下车。

第三件事: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之后,他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老板心语:

拥有责任心,平凡岗位的平凡人一样能做出不平凡的事。罗曼·罗兰说:“伟大的人和渺小的人同样有一种责任。”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责任,这是一个人必备的道德素质。责任心是促进我们每个人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一个人如果没有责任心,就会失去人们的信任,失去立身之本,最终将无所成就。

海尔砸冰箱

故事频道: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这一。1985年,海尔的一位用户来信反映,近期工厂生产的冰箱有质量问题。张瑞敏觉得问题很严重,突击检查了仓库。发现仓库中不合格的冰箱有76台。

研究对此问题,干部提出两种处理办法意见时,干部提出两种意见:一是作为福利处理给本厂有贡献的员工;二是作为“公关手段”处理给经常来厂检查工作的工商局、电业局、自来水公司的人,拉近他们与海尔的关系。但是张瑞敏却作出了一个有悖“常理”的决定——76台冰箱全部砸掉。

决定之后,张瑞敏召开全厂各部门人员参加的现场会,先是确认了每台冰箱的生产人员后,然后提出一把重磅大锤,由事故责任人当着全厂职工的面,用大锤将76台冰箱全部砸掉。

“嘭嘭”的大锤声,砸跑了当时全厂员工3个月的工资。

亲眼目睹砸冰箱的场景,全厂员工不禁潸然泪下。因为那时候,海尔还在负债,冰箱也很贵,并且这些冰箱也没有多少毛病,有的冰箱只是在外观上有缺陷。

在当时,张瑞敏的这一举动在当时令很多人都难以理解。但是,正是这一锤砸碎了过去的陈旧意识,让全厂员工明白了一个道理:没有严格的立厂之道,就没有海尔的前途。在海尔,有缺陷的产品就等于废品。

1985年的一天,一位客户要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顾客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张瑞敏把职工们叫到车间,问大家怎么办。多数人提出,也不影响使用,便宜点儿处理给职工算了。当时一台冰箱的价格800多元,相当于一名职工两年的收入。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很多职工砸冰箱时流下了眼泪。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张瑞敏发动和主持了一个又一个会议,讨论的主题非常集中:“如何从我做起,提高产品质量。”

三年以后,海尔人捧回了我国冰箱行业的第一块国家质量金奖。正是因为这种小题大做的精神,促使了每一个海尔人去落实自己的责任,保证了产品的质量,使海尔成为当时注重质量的代名词,并从此辉煌至今。

老板心语:

正视错误可以激发一个人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一个具有知错就改意识的员工能够时刻将公司的兴亡发展同自己联系起来,在企业发展中出现问题和错误的时候,只有正视缺点和错误,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才能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