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9511900000003

第3章

人生的旅途中,总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诱惑在等待着我们,使我们举步维艰。越是目标远大的人,面临的诱惑也越多,因诱惑而丧失自我的人,说到底,是因为不够坚定,或者只注重眼前的享受,而看不到长远的利益。诱惑将人套住,让人在生活的道路上停滞不前。

无果禅师在深山里修行20年,尽管他一心向佛但仍未开悟。他的心中充满了困惑,于是便决定离开这里,寻师访道。

这20年来,有一对母女一直悉心照料无果禅师,得知禅师要离开的消息,这对母女便恳求禅师多留几日,以便他们为禅师做一件御寒的衣服。盛情难却,禅师点头答应了。几日后,这对母女将做好的衣服与四锭银元宝交给了禅师,禅师感激地收下后便开始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离开。

当夜,禅师坐禅入定。突然,一队人马扛着一朵巨大的莲花,吹拉弹唱地来到无果禅师面前。这队人中有一位童子走出来对禅师说:“禅师,请上这莲花台。”禅师自知修行不够,还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于是便判断此为魔境,不予理会。童子见状便一再劝说:“禅师,机会就只有这一次,切莫错过啊。”无果禅师无奈,只得将自己的拂尘插在了莲花台上。这样,童子与众人才退去。

第二天,无果禅师与母女二人告别时见她们手中拿了一把拂尘,她们问无果禅师:“禅师,这拂尘可是你的?不知为何会从我家母马的肚中生出。”无果禅师听后说道:“幸得我定力深厚,否则就变成你们家的马儿了。”说完便将四锭银元宝交还母女轻身上路了。

人之所以会被诱惑,皆因贪图世间一切有形之物,然而这些有形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如果执迷于此,我们就会如无果禅师一样陷入“魔境”之中。幸得禅师不被魔境诱惑,才能免遭一难。

生活在纷杂世间,要抵制住层出不穷的诱惑,就需要消减欲求。

一、对钱财要不占不求。

二、对感情要不执不舍。

三、对名声要不拒不贪。

四、对欲求要可收可放。

抵制诱惑,在诱惑面前保持清醒,意味着我们能用心灵的智慧觉照这个世界,意味着我们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和需要的是什么,并能在生活中将这种清醒的智慧贯彻始终。

每个人仅需一杯水就足够

快乐、富足的人生来自一颗知足之心。

一位青年活得十分痛苦,总觉得生活给予自己得太少,自己想要的东西总是难以得到满足。

一天,他去拜访一位高僧。高僧见青年口渴,便端来一杯水给他,青年喝完水后,高僧问:“这杯水为你解渴了吗?”

“解渴了。”青年回答。

高僧指着门前的一个池塘,问:“与那个池塘相比,这杯水少吗?”

“当然少。”

“这一小杯水,能为你解渴;而那个大池塘,却不能解除天下的干旱啊。”

青年听后,恍然大悟。

人之所以活得痛苦,就是因为自己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而生活给予每个人的都是有限的,有时仅是一杯水。其实,人生仅需一杯水就足够了,一杯水可以解渴,可以清心,可以映出我们快乐的笑脸。

在佛的眼里,知足是常态。对真正修行佛法开悟的人来说,一切都是来之不易的,都是无数的因缘际会才有的结果,所以他们懂得知足,懂得珍惜眼前所得。佛家是非常讲究惜福和惜物的,对自己有的和化缘而来的都非常珍视,不会轻易丢弃。许多佛学大师都非常推崇“事能知足心常惬”这一观念,他们提倡用知足的心获得坦然和宁静。

知足是心灵富足的起点,因为知足就懂得了珍惜,珍惜万事万物会使心灵得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是一种难能可贵且能给人带来幸福的生活态度。

有一个人,潦倒得连床也买不起,家徒四壁,只有一张长凳,他每天晚上就在长凳上睡觉。

他向佛祖祈祷:“如果我发财了,我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吝啬。”

佛祖看他可怜,就给了他一个装钱的口袋,说:“这个袋子里有一个金币,当你把它拿出来以后,里面又会有一个金币,但是当你想花钱的时候,只有把这个钱袋扔掉才能花。”

那个穷人就不断地往外拿金币,整整一晚上没有合眼。他家地上已经到处都是金币了,就算这一辈子什么也不做,这些钱也足够他花的了。每次当他决心扔掉那个钱袋的时候,他都舍不得,于是他就不吃不喝地一直往外拿着金币,屋子里装满了金币。

可是他还是对自己说:“我不能把袋子扔了,钱还在源源不断地出来,还是等钱再多一些的时候再把袋子扔掉吧!”

这样直到他虚弱得连把钱从口袋里拿出来的力气都没有了,但是他还是不肯把袋子扔了。最后他死在了钱袋的旁边,屋子里装的都是金币。

穷人因为不知足而死,到死也成不了富人,可见贪欲是多么可怕。在珍惜和知足中才能累积起财富,有一颗知足且懂得珍惜的心,人才能过得快乐。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涵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矣”表达着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知足常乐是一种看待事物的心情,不是安于现状的骄傲自满的态度。

有一幅名字叫做“知足常乐”的画,描绘的是一个古老的故事:一个骑高头大马的人昂首走在前面,一个骑毛驴的人悠闲地走在中间,走在后面的是满头大汗推着小木车的老汉,上面还有这么几行诗:世上纷纷说不平,他骑骏马我骑驴,回头看到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不知足源自盲目的比较,因比较而生不平之心,因比较而燃起欲望。而知足是看清并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不给自己制造苦恼。

《大学》中说“止于至善”,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达到最理想的境地,懂得自己该处于什么位置才是最好的。知足常乐、知前乐后、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方向、碌碌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弄得自己心力交瘁。

富足的人生来自一颗知足之心。有了知足心,就拥有了一双看得见生活美景的眼睛;有了知足心,就能在简单中发现生命的真谛。

精神不能被奴役

对物质的过度贪求和不舍,常常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

每个人的烦恼都有两个来源,一是自身的欲望,另一个就是外物,金钱、权力、华屋、名声、美色、佳肴,等等,诱惑着人们,也烦恼着人们。

如何面对这些外物,佛教大师的观点是从“舍”中寻得更宽广的精神境界。庄子在谈到人与物时,也提到了类似的思想。《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写道:“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即叫人来去随缘,而不是执著地求取,要随时放下,而不是贪念丛生。

“物物而不物于物”,意思是利用物而不受制于物。古人说这句话的时候,大概没有想到“物欲横流”这个词会成为后世的现实。物质崇拜或物质信仰,确实让很多现代人迷失了方向。

对物质的过度贪求和不舍,常常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守财人的眼中除了财,便再也看不到任何东西,因而失去了生命中其他乐趣,甚至生生世世都为财所困。

一次,佛陀从杜提长者的门口经过,刚好长者家中养的狗在吃饭。杜提长者的这条狗非常受宠,它可以趴在大厅的躺椅上吃饭,人们也用最好的碗给它装盛最好的食物。

当佛陀经过杜提长者门前,这只狗从椅子上跳下来,对着佛陀狂吠不止。于是佛陀便对狗说:“你还未除去贪嗔痴念,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你都是这样。你的习气真是难断。”佛陀说完便转头离开。狗听了佛陀的话后,无精打采地趴在地上,即使主人叫它,它也不动。

于是主人便向佣人了解情况,佣人就将刚才佛陀对狗说话的情形告诉了杜提长者。爱狗心切的杜提长者找到了佛陀质问他为什么要欺负自己的狗,于是佛陀便告诉杜提长者:“你的父亲生前对自己的财产十分执著,他在家中埋藏了些财宝。他对财富的执念很重,到死也无法放下这些财宝,于是便投生做了你家的狗。正因为它前生是你的父亲,所以你们才会如此投契。”

杜提长者不信,他要佛陀拿出证据来证明。于是佛陀便说:“你去问你的狗家中的宝物埋在哪里吧。”

杜提长者照着佛陀的话做了,果然,狗儿在椅子下面用爪子一直扒着。杜提长者叫人移开椅子下的地砖,果然有许多宝物。此情此景让杜提长者不禁感叹:“父亲对财宝如此执著,以至于往生后竟成为一只守财狗。真是可怜,可悲,可叹啊。”

人之所以会成为财物的奴隶,正是因为人们不懂繁华本虚幻的道理,从而被贪财的锁链锁住。

《金刚经》中说,凡是叫得出名字的东西,都是虚幻不实的。如来是佛的一个名号,他告诉人们,叫得出名字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因为只要有名字,就一定是有形象的具体事物,而一切形象状态,都是虚幻的。

外物都是虚假的,即使我们得到它,也不会感到满足,反而会使人生出更多更大的欲望来。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都会走到尽头,最终走向反面,富不过三代是一例,乐极生悲也是一例。

因此,保持一颗平静的心,学会“物来而应,过去不留”,适当放下,这不仅是一种洒脱,更是参透万物后的一种平和。只有放下外物的枷锁,才能得到心灵的放松。

放下就是快乐,但放下又何其艰难。现代文明加强了人对外物的依赖,人们也以追求物质为最高的理想。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与其现在拼命赚钱以便未来享受,不如提前预支未来的金钱,当下享受,于是有了一个新名词:房奴,接下来又出现了卡奴、电脑奴等。

虽然我们早已走出奴隶社会,进入21世纪,但我们的精神却受着另外一种奴役。人没有将物质当做纯粹的物质加以利用,反而成为物质的奴隶,成为物质的工具,这确实是莫大的讽刺。

生活在物质当道的现代社会,我们要学会舍弃欲望。当某一件东西带给人的只有无尽的烦恼和忧愁,各种各样的负担如山一般压在心头以致不能自由呼吸时,最明智的办法就是舍弃它,来去无牵挂,生活自然轻松快乐。

成功不是有多少钱,而是内心的安宁

富有的人生不是有房有车,吃香喝辣,而是一份心灵的安宁与充足。

古人通常说“安贫乐道”,因为心中有“道”,所以能安于“贫”。“安贫”就是不要太奢侈,“食无求饱”,尤其在艰难困苦中,不要有过分的满足、奢侈的要求。“居无求安”,住的地方,只要适当,就不要贪求过分的安逸。不求物质生活的享受,但求精神世界的升华。

“安贫乐道”的“道”其实是一个人的信仰、理念,具体说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乃至宇宙观。因此,乐道,乃是快乐地实践自己的信仰和理念。人穷志不穷,这是人生真正的价值所在。

情绪不因环境的优劣而改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富亦欣然,穷亦无碍。就算每天只吃一碗白饭,喝一杯水,住在简陋的小地方,也不会失去乐观的心态,心境依然恬淡而不受物质环境的影响,始终保持顶天立地的气概与内心的快乐,这种安贫乐道的精神,确实震撼人心。

当然,要做到贫而安并不容易,俗话说:“富而无骄易,贫而无怨难。”别人穿金戴银,纸醉金迷,自己却捉襟见肘,箪食瓢饮;别人万贯家财,一掷千金,自己却不名一文,省吃俭用,为柴米油盐烦恼,日常生活都过得艰难,内心难免产生诸多不平,也就难以对现状坦然处之。

有时,人之所以难以坦然面对贫富、祸福、悲喜,是因为心不安定,容易被外界的境遇扰乱。

弥酰是佛陀的弟子之一。一日,弥酰随佛陀化缘归来时经过一座美丽的果园,他的心被这果园打动。于是弥酰便向佛陀请求道:“请您允许我在这个美丽的果园里独自打坐。这里如此美丽幽静,一定会对我的禅定大有帮助。”

佛陀很了解弥酰,他认为这个弟子心性还未定,这样做对他的禅修没有帮助,因此拒绝了他的请求。但弥酰早已被美丽的果园所吸引,无论如何也要佛陀答应,佛陀最终只得答应了他。

弥酰十分高兴,他找了一处最理想的地方坐下。可奇怪的是,他的心念纷飞,无法入定。果然,这对他的禅定功课没有帮助。最终,弥酰不再执著,于傍晚回到了精舍中。弥酰在精舍中见到了佛陀,向佛陀讲述了自己在果园中修禅时的困扰。佛陀听后告诫他:“禅坐不是一味追求舒适,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调适心念。”

弥酰听取了佛陀的教诲,不久后便证得初果。

人心易受外境影响而动,心安才能身安。安贫就是一个人在不利条件下,也能够保持心灵的安宁。《论语》里的一句“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形象地描绘出孔子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只要有粗菜淡饭可以充饥,喝喝白开水,弯起臂膀来当枕头,靠在上面酣睡一觉,便能感到快乐无穷。

什么是衡量成功的标准,是财富,是权利,还是享受一份粗茶淡饭的宁静日子?在佛家看来,安于贫困生活,以学习和掌握圣人之道为乐,不被现实与名利所扰,便能找到自己的生命意义,便能有所成就。

心安就是富有。富有的人生不是有房有车,吃香喝辣,而是一份心灵的安宁与充足。生活精彩与否,幸福与否,从来都与金钱的多少无关。一个人无论贫穷还是富贵,都能拥有一份来自内心的富足。生活的真味存在于每一个平凡的经历之中,我们时时刻刻拥有着它们,却无视它们的存在,因此才四处盲目寻找人生的意义。

其实,心安处便能找到意义。做自己喜欢的事,就是人生最大的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