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身心富足的智慧:佛家教会你幸福的人生哲学
9511900000010

第10章

心制造了一切——我们的恐惧、痛苦、生死、得失、地狱、慈悲、憎恨、绝望和分别。如果我们修行,将能够明白心生万物的方式,并因此而体会到真正的佛。你只要容许自己活在当下,体会你所遇到的每一件事物,专心致志地行走,用你的整个生命去帮助别人,就行了。这是无修之修,将自己的大脑绷紧只会给你制造更多的障碍。

——一行禅师

每个人都有无限的潜能,就像能源藏在海底,藏在深山里,需要开发才能显现出来。我们不要以为自己只有五尺、六尺之躯,能有多少能力,能有多少作为。其实生命里面有无限的价值,即使是一个小小平民百姓也能扭转乾坤,小兵有时也能立大功。所以我们要肯定自己,相信自己,可以为国家社会作出很大的贡献,为自己成就很大的事业。

——星云大师

佛家讲缘起,生活也是各种缘的聚合。有顺缘,就必有逆缘,顺来,逆来,总很正常。遇上顺缘,你很顺利,也很得意;遇上逆缘,处处不顺,你会失意。得意,开心,人就以为是好日子;失意、不开心,人就以为是倒霉、背运,过得好累、好苦。前一种感受,后一种感受,都是一种执著。尊重生活,尊重生活中的一切缘。这就是按照生活本来的面目,按照生活自身的方式去生活。

——觉真法师

这世上,许多看上去长不出希望的荒地,只要用心开垦,播种,都会有收获。别沉浸在世俗的眼光中,让狭隘的思维限制了自己的方向。

——湛弘法师

找回内心的纯粹和充盈——无心而求的快乐之道

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

闲书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

——唐·寒山

一个人如果拥有财富、健康,却独独缺少快乐,生命便失去了意义。如果希望自己快乐,就要调整观念,将繁杂的心念转移到“放松”上来。放下心中的妄念、放松身体、放松心情,没有负担是最舒服的事,人只有无依无求,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快乐。

谁在给我们设置障碍

给我们设置障碍的并不是生活中的挫折,而是一颗斤斤计较、不豁达的心。

人生在世要学会轻安,自在。生活中难免有种种的烦恼和障碍,倘若执著于这种愁绪和痛苦中,就无法得到解脱。

人的心就像一块田,你撒下什么样的种子,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心胸狭窄的人凡事斤斤计较,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总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其实最后的苦果还是要自己尝。

痛苦、悲哀皆为心造,心中放不下痛苦,痛苦便会一直跟随;心里有悲哀,那么人生便处处悲伤。如果整个身心都被仇恨怨愤占据了,怎么还能容得下其他?生命自然也因此变得狭隘,活在阴影之下的人生,当然不可能快乐。

一个人在他二十五岁时因被人陷害,在监狱里待了十年。后来冤案告破,他终于走出了监狱。出狱后,他开始了几年如一日地反复控诉、咒骂:“我真不幸,在最年轻有为的时候竟遭受冤屈,在监狱度过了本应最美好的一段时光。那样的监狱简直不是人居住的地方,狭窄得连转身都困难。唯一的小窗口也透不进来阳光,冬天寒冷难忍;夏天蚊虫叮咬……真不明白,上天为什么不惩罚那个陷害我的家伙,即使将他千刀万剐,也难以解我心头之恨啊!”

七十五岁那年,在贫病交加中,他终于卧床不起。弥留之际,一位德高望重的禅师来到他的床边:“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你为何还如此耿耿于怀呢?”

禅师的话音刚落,病床上的他声嘶力竭地叫喊起来:“我怎么能释怀,那些将我陷于不幸的人现在还活着,我需要的是诅咒,诅咒那些施与我不幸命运的人……”

禅师问:“你因受冤屈在监狱待了多少年?离开监狱后又生活了多少年?”他恶狠狠地将数字告诉了禅师师。

禅师长叹了一口气:“你真是世上最不幸的人,他人囚禁了你区区十年,而当你走出监狱本应获取永久自由的时候,却用心底的仇恨、抱怨、诅咒囚禁了自己整整四十年!”

十年的时间纵使漫长,可是与四十年相比,却算不得什么。世上最不幸的人不是遭遇无数坎坷的人,而是用苦痛囚禁自己心灵的人。

有一位哲人说过:“世界上没有跨越不了的事,只有无法逾越的心。”心一旦被自己封闭起来,就会限制我们的发展。所以,遇到不平之事或遭受苦难时,最重要的是要放开自己的心,原谅外界的伤害、原谅生命的起伏、原谅自己。懂得原谅,就是给自己一片空间,就是解脱自我。

给我们设置障碍的并不是生活的挫折,而是一颗斤斤计较,不豁达的心。是我们给自己设下了障碍,阻碍了跨越痛苦、超越自我的脚步。

你是否也有类似的遭遇?生活中,一次次的受挫、碰壁后,奋发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压制、扼杀。你开始对失败惶恐不安,却又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豫、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习惯。这些不良的想法和习惯渐渐地捆绑住你,让你陷入缺乏信心的泥沼里无力自拔,久而久之,你就失去了勇气,于是慢慢沉沦,安于囚笼中。但是,只有你走出囚笼,不再抱怨和诅咒,幸福才会温柔地拥抱你。

人人都希望生活顺畅,都希望拥抱幸福,可是现实中很多遭遇都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痛苦也好,难以忍耐的遭遇也罢,关键不是我们为此失去了什么,而是在经历过这些遭遇之后,我们学会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当上天的考验已经成为过去时,我们要学会将这场考验中所经受的苦楚抛到脑后,否则,我们的漫长人生将会沦为痛苦的牺牲品。一时的不幸是外力所致,一生的不幸才是自造的牢笼。因此,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前行中,该丢弃的要果断丢弃,不要让过去的痛苦经历牵绊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单纯

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够单纯。

人本是自然之子,但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一方面不断进化,以文化区别于动物;同时也被社会所异化,表现出了许多非自然的属性,尤其是在商业社会中,这种异化尤为明显。

所以,要保持人原有的质朴、纯真的自然属性,就需要养一颗自然之心。整日工于心计、追逐名利,如何养身?如何养心?所以,要回归自然,首先要在心态上回到自然中去。

以单纯自在的心态乐享自然中最本初原始的一切,从每一种花草身上看见美丽,从每一阵清风中听到时光的低吟浅唱,让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回归自然的淳朴,便能从现实的烦恼中超脱。

高峰妙禅师住在山洞里,他每天以自然中的野果为餐。很多人对他这样的修行方式十分不解,有人问他:“野果有什么好吃的呢?”

高峰妙禅师说:“野果可比任何山珍海味都要美味。”

那人又问:“你看你,住在这个山洞里,乱糟糟的,头发长长了也不梳理。”

禅师说:“我并没有烦恼,还需要梳理什么?”

“你一年到头就这一身衣服,为什么不准备一套换洗的呢?”

“佛法慈悲、道德这身衣服足以。”

“你总要洗洗澡吧?”

“我的心一干二净,不需要洗澡。”

“你没有朋友,没有爱人,不觉得孤单吗?”

高峰妙禅师指指外头:“看见花花草草了吗?大自然的一切都是我的朋友。”

那人猛然醒悟,高峰妙禅师的生活才是自在的,洒脱的。

一心参禅,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享受清净、新鲜的生活滋味,实在难能可贵。自然可以开启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久居闹市,心久系名利,人就会活得很累。荣华富贵、名声赞誉都是表面的东西,整日费尽心思与人争斗,得到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烦恼,何必要这样难为自己?

不如将争强好胜的心放下,走出门去,到自然的怀抱中沐浴春风,攀登高山,放歌旷野,人就会舒服许多。

自然是功名的清新剂,人活着要顺其自然,不受外界环境的任何影响。过于倚重外物与环境只会让人充满烦恼,无从解脱。古人说:“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确,天底下大多数烦恼其实都是自找的,所以解脱也只是多此一举。

有一个人被烦恼缠身,于是四处寻找解脱的秘诀。

有一天,他来到一个山脚下,看见在一片绿草丛中有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横笛,逍遥自在。他走上前去问道:“你看起来很快活,能教给我解脱烦恼的方法吗?”牧童说:“骑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么烦恼也没有了。”他试了试,却无济于事,于是,他继续寻找。

不久,他来到一个山洞,看见有一个老和尚独坐在洞中,面带满足的微笑。他双手合十,向老和尚说明来意。老和尚问道:“这么说你是来寻求解脱的?”他说:“是的!恳请不吝赐教。”老和尚笑着问:“有谁捆住你了吗?”“没有。”“既然没有人捆住你,何谈解脱呢?”他翻然醒悟。

生活中,我们也像这个人一样四处寻找解脱的途径,殊不知,并没有谁捆住我们的手脚,真正难以突破的是心中的瓶颈。突破心中的瓶颈,清除心中的垃圾,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人之所以不快乐,是因为活得不够单纯;活得单纯,才能超脱生活的琐碎烦恼。以下几条可作为具体参照:

一、不刻意追求、不用任何执著心给自己设置障碍。能活得简单自然,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二、每天留一点时间独处,退回内心,在心中摆正自己的位置,时时矫正自己看问题的视角和心态。

三、保持本色,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人应活出自己的本色,保留一颗原始朴素的初心;而不应随波逐流,给自己增添负担。

四、简朴生活。清理生活中由欲望带来的多余累赘,拥有的东西能满足需要就好。这样的简单生活能清理内心,带来内心的充足和宁静。

一个人若能回归单纯的天性,就能清除心中多余的烦扰,让心灵恢复最初的本真和快乐。

快乐在于找到内在的纯粹和自由

快乐不是费尽心机计算出的结果,而是一个无心而求的美好过程。

世人皆喜日出,因为日出昭示着希望;许多禅门中人则喜日落,因为观日落可以得定,可以发慧,落日柔和清凉有慈悲相,可提醒是日已过的无常。

落日是永恒,是生必然走向灭的归宿,能洞察生灭现象者,才是有智慧的人。日出固然美丽,但其中也包含着未脱无常的凄然。日出与日落皆是天地运行的一种规律,正如荣与枯都是生命固有的一种状态,本就无须以人心的悲喜来评价。荣也好,枯也罢,都是无心、随缘的结果,都包含着生命自由而纯粹的喜悦。

药山禅师在庭院中打坐,身边有云岩和道吾两名弟子相伴。禅师坐禅之后,看两名弟子仍然若有所思,便指着院中的两棵老树问道:“你们看这两棵老树,已经在寺中经历了上百个年头,如今,这两棵树一枯一荣,你们说,是枯的好,还是荣的好呢?”

道吾回答道:“荣的好!”

云岩答道:“枯的好!”

药山禅师看着他们,并未讲话,恰逢一位侍者从旁边路过,于是药山禅师便将他喊了过来,问他道:“你看院中的这两棵树,是枯的好呢?还是荣的好?”

侍者回答道:“枯者由他枯,荣者任他荣。”

药山禅师面露微笑,赞许地朝侍者点了点头。

同一个问题有三种不同的答案:“荣的好”,表示一个人的性格热忱进取;“枯的好”,说明这个人清净淡泊;“枯者由他枯,荣者由他荣”,则是顺应自然,各有因缘。所以有诗曰:“云岩寂寂无窠臼,灿烂宗风是道吾;深信高禅知此意,闲行闲坐任荣枯。”

花草树木的枯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如昼夜的交替、四季的转换一样,是自然界里极其平常的事情,而一旦与个人际遇相联系,人们便会生发出无限感慨。大多数人都会因为美好事物的逝去而感伤慨叹,但实际上大可不必如此。

枯有枯的道理,荣有荣的理由,并无好坏之分,而不好只是个人根据主观感受作出的评判。事无好坏,唯人拣择,就像红尘中的我们,每一天的起卧作息皆顺其自然,饥来张口困来眠,看似平常,却正是人生的无限风光。

有一位老师带学生们登山赏雪,雪在山崖树影中交织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所有人都被造物的神奇所震撼。

老师站在一棵树下,恰好一滴融化的雪水滴在了他的头上,于是他向学生们提了个问题:“同学们,雪融化之后,会变成什么呢?”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水!”

老师非常欣慰,对同学们做了一个赞赏的手势。

这时,一个老和尚从旁边经过,他抬头看了看满山的雪色,若有所思地说:“雪融化了,难道不是春天吗?”

雪化之后,变成了“春天”,一则生活中随心而至的常识,却绽放出童话般的美丽。冬天过去,春天将至,日落之后,还有日出,我们又何必自讨纷扰?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寻找着快乐,每个人的快乐也不尽相同。有人认为成为又一个比尔·盖茨,获得巨额财富就是快乐;有人认为拥有闭月羞花、傲视西施貂蝉的美貌是快乐;有人认为和相爱之人相濡以沫、白头到老是快乐;有人认为平平淡淡过完每一天是快乐。

快乐不是费尽心机计算出的结果,而是一个无心而求的美好过程。只有不为欲望所苦,顺其自然地生活的人才能时时刻刻享受永恒而无限的快乐。从现在起,不妨试着清空内心多余的执念,安危生活:

一、以舍为有。不妄想,不贪求,舍弃多余的欲望,才能减轻心灵的重负,活得轻松自在。

二、满心欢喜。不仅要从内心生发出无限的欢喜,还要学会将这种欢喜传播给别人,这样才能让身心圆满充足。

三、吃亏受苦时,要将这些当成理所当然的事坦然接受。凡事想当然,自然就不会有怨天尤人的心,自然就能获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