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9510800000038

第38章 从已知中解脱(2)

思想能够产生爱和善吗?不能,只是我们的思想认为它能够罢了。头脑里的思想只能创造出空洞的爱和善的观念、想法,那是一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如果我心里面一直想着“我爱你”,事实上你能感受到我的爱吗?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乏那些打着爱和善的旗号,却做着惨绝人寰、毫无良知的行径的人。那些标榜自己的自由思想的人,实际上却是充满暴力的人,他们运用各种卑劣的手段去控制和占有。因此,正是爱的思想造成了这个冲突和暴力的社会。

既然思想不能带来爱和善,反而只会带来冲突和暴力,那么是否要想办法去停止思想?对于一个灵敏的头脑来说,重要的不是控制思想,而是去了解它,了解思想的开端和源头以及它在我们心里的真相。也就是说,即使我们的大脑贮存了大量的记忆,我们仍可以自己去观察它,而不需要阅读有关它的书籍。

肯定从否定中产生

一个人必须要由彻底的质疑开始,尔后才能带着确定来结束。假如你是以确定作为开始的,那么你将会以不确定和混乱告终。所以肯定是由否定中产生的。

——《从破碎到完整——人生的转化》

肯定和否定这一对哲学范畴最早是由古希腊爱利亚的芝诺提出来的,他将肯定和否定看作事物内部所固有的两种对立的因素或方面:肯定是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否定是促进事物灭亡的方面,是事物自我的否定,是事物发展和联系的环节,其实质就是扬弃。然而,随着后世哲学家、思想家对肯定和否定的深入分析,人们更倾向于辩证地看待肯定和否定的关系。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就提出了“一切规定都是否定”这一充满辩证色彩的命题。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更是继承了斯宾诺莎的辩证思想,认为“规定性是肯定地建立起来的否定”,更清晰阐述了概念中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既相互区别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然而,大多数人们只注意到了肯定和否定的区分和对立,而忽略了他们的渗透和包含。因此他们也就难以明白:否定不是肯定的对立面,我们不能简单地对一件事情做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因为肯定从否定中产生。

一位武林高手跪在武学宗师的面前,接受得来不易的黑带。这个徒弟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在武林终于出人头地。“在授予你黑带之前,你必须接受一个考验。”武学宗师说。“我准备好了。”徒弟答到,以为可能是最后一个回合的练拳。“你必须回答最基本的问题: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是我习武的结束。”徒弟答道,宗师摇了摇头。

“是我辛苦练功应该得到的奖励。”武学宗师还是摇了摇头,继续等待着他再说些什么,显然他不满意徒弟的回答。最后他开口了:“不是。你还没有到拿黑带的时候,一年以后再来。”

一年以后,徒弟再度跪在宗师的面前,“黑带是本门武学中最杰出和最高荣誉的象征。”徒弟说。武学宗师等啊等,过了好几分钟,徒弟还是不说话。最后师父再次失望地说:“不是。你仍然没有到拿黑带的时候,一年以后再来。”

又过了一年,徒弟又跪在宗师的面前,“黑带代表新的开始,代表无休止的磨练、奋斗和追求更高标准的里程的起点。”“好,你已经可以接受黑带开始奋斗了。”宗师终于满意地说道。

要明白一个正确的道理常常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其中需要对那些错误的、不合理的观念和想法保持警惕,并不断地排斥和否定掉它们。在一个接一个的否定过程中,真理才会慢慢地浮出水面,才能够肯定真相的所在。因为正确的、美好的事物并不总是直接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它需要我们经过仔细地观察和认知,并能够将那些错误的、不好的东西从大脑里面清除出去,最终才能够获得正确的认识。假如我们想弄清楚宗教修持是什么,就必须彻底否定思想发明出来的仪式和象征。

对大部分人而言,否定是一种空洞的状态,因为我们只认识制约、恐惧与不幸。我们透过这些来看否定,便自然把它想成了恐怖的空洞与断灭。如果一个人已经否定了社会、宗教和文化的主张,而仍然臣服于社会,那么他还是一个痛苦的人。如果一个人真的摆脱了过去,那么否定就是解脱的状态。它会在这个人所有的活动中运作。否定即是自由,一个自由的人才懂得生活、爱与生死的真谛。

哪里有注意,哪里就有真实

没有玩具、没有动机、没有观察的对象、没有强迫、没有语言化,才是真正的注意。有注意的地方,才有真实。

——《生命的注释——思考从结论开始吗》

真实的东西需要我们聚精会神地加以关注,才会显现出来,否则即使把真理放到我们的眼前,我们也未必能够将它识别出来,因为我们的眼神总是迷离的。

弈秋是我国古代最善于下棋的人,有两个人慕名来请弈秋教他们下棋。弈秋就同时教授这两个人棋艺。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地听弈秋的讲解,一心一意学棋、练棋;而另外一个人呢,上课时似乎也在听讲,可是他头脑里一边想着天上会有大雁要飞过来,想着如何拿弓箭去射它,想着烤肉的味道会有何等的鲜美。因为他老是心不在焉、心猿意马,从来没有认真地听老师的话。

这样学了很长时间,虽然他们两人每天学的内容也一样,可最后他们的棋艺却大相径庭,一个成了棋坛妙手,另一个却什么本领也没学到。

这个故事预示一个道理: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全心全意、专心致志,三心二意、心不在焉的结果就是什么也没有看到、听到、学到。《劝学》里面亦有一段话:“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黄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意思是说,蚯蚓并没有很尖锐的牙齿和强健的筋骨,它只会一心一意地吃土和饮水,所以才能保住性命。

专注于一件事情,注意每一个事物,就能够让我们深入地了解事物,进而观察到事情的真实面目。这种注意是全心全意地投入,心智纯然地专注,当心智真正地在注意时,那是一种极高的觉知和静心的境界。

也许有人会认为,只要有兴趣,我们就会有专心致志的注意。很多人确实能够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集中百分之百的注意力,但对兴趣的关注并不是我们所说的最高意义上的注意。假如说我们对从眼前一闪而过的美女很感兴趣,其实我们是对她如花的容貌、美丽的穿着、得体的打扮或优雅的气质、婀娜的体态所吸引,这种吸引占据着我们的头脑。等到那个美女一走远,我们的兴趣也会随着她的消失立刻被抛到九霄云外。

这就像一个玩具吸引了孩子的兴趣,孩子由于得到玩具而安静下来,不再调皮淘气。但是只要一有人拿走玩具,他就又变得无法安定,甚至会歇斯底里地哭闹。因此,玩具其实是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使他暂时地安静了下来。对孩子来说,玩具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头脑的注意力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