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灵性的成长:灵修大师克里希那穆提的心灵语录
9510800000012

第12章 寂寞的恐慌(2)

基于摆脱空虚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也是空虚的、庸俗的、廉价的。为什么?当你觉得空虚时,你希望找个人能帮助你摆脱这种焦灼不安的状态,所以你首先已经在心里面确立了一个目的:我是来找你填补空虚的。无论是和他人交谈的时候,还是看着他人做事情的时候,我们的头脑中一直在想:我还空虚吗,我的目的达到了吗?这样的关系是不稳定的,一旦我们的目的没有达到,我们就会和他人产生冲突,我们会对他人很失望,并拒绝再与他人交往,这种孤立的行为就常常让我们变得更空虚。

生存之所以空虚,叔本华认为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人类的欲望是得陇望蜀,永远无法满足。我们大多数人都想要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制造我们“鹤立鸡群”的局面,这迫使我们有意无意地寻求孤立。我们想成为财产、妻子、孩子的唯一拥有者,想将那些东西命名为“我的”,这明确显示了独占。这种排除的过程无可避免地导致了孤立感,而由于无人能活在孤立中,就有了冲突;在冲突中,我们就想逃脱,逃脱就制造了新的空虚。

要消除空虚感,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空虚的真相,而不是想办法去逃避。当空虚袭来的时候,我们不要把注意力移开,而是保持头脑的清醒,充分觉知那些空虚的感觉,体验那一刻的真实。让心慢慢地静下来,就在那一刻观察空虚,找出它的真实面目,那么空虚就会得到了解和转变,最后就会发现空虚渐渐消失了。

绝望的本质

绝望到底是一种深刻的感受,是个人的穷途末路,还是一种所有希望、关系以及追寻的幻灭?绝望的本质就是事实,既不存在希望也不产生哀伤的状态。

——《般若之旅》

鲁迅曾经说过:“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从希望到失望,再到绝望,我们的人生似乎就在这其中辗转反复。

一个少妇去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老艄公救上了船。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要寻短见?”

少妇悲伤地说道:“我结婚两年,我的丈夫就不要我了,接着我唯一的孩子又不幸病死。生活对我来说已经没有什么希望只有绝望,你说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艄公又问:“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少妇说:“那时候我什么也没有,也没什么担心的。可是现在我的孩子死了,我很悲伤,很绝望。”

艄公又说:“两年前你不是也没有丈夫和孩子吗?”

少妇回答说:“是的,没有,那时我很开心。”

艄公说:“那你不过是又回到了两年前而已,没有丈夫和孩子,生活还是和从前一样,你又可以什么也不去担心。可为什么如今多生出了绝望呢?”

绝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能让人生出消灭自己的念头?有人为绝望下了这个一个贴切的定义:“绝望是自暴自弃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当人用尽一切手段,尝试了各样的祷告,到了再也无法可想的地步时,绝望的阴影便笼罩下来。”

生活中,每当我遭遇阻碍、挫折,我们总是不免陷入一种无助、孤独、软弱、哀伤的境地,我们通常把它叫做绝望。正如上面故事中的妇女,在她的丈夫和孩子相继离她而去后,她感到强烈的失落、孤独和痛苦,那种身处风暴中的不安全感给予了她穷途末路的感觉,她为此痛苦不堪,认为只有死才能停止她的痛苦。然而,如果我们能换另外一种角度来理解绝望,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我们给绝望下了一个狭隘的定义:绝望等于没有希望。

在克里希那穆提的眼里,绝望并非希望的对立面,它更像是一种无可奈何,没有出路的悲伤,它与哀伤、孤立、畏缩等种种负面情绪其实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它实际上并不比哀伤、孤立、畏缩等情绪更严重,这意味着只要找对了方法,绝望也能像哀伤、孤立、畏缩那样被消除。

要消除绝望,我们先要让绝望从“没有希望”的定义中解脱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先理解“希望”的含义。

在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希望是明天、未来,是对幸福、现状的改善、自身进步的欲望;它可以是期望拥有更美好的家园,也可以是期望拥有一部更好的手机或一台功能更强大的笔记本电脑,总之,它是对社会发展的梦想,是对一个更快乐的世界的梦想。我们更需要认识到,希望不仅仅存在于未来,还存在于已经发生的、过去的掌握中,因为我们的种种欲望是建立在过去“没有”的基础上的。因此可说,希望存在于思想的向前和向后两个方向的运动中,因此秉持“因希望而活”观念的我们不是在缅怀过去,就是在担忧未来。然而当过去或未来主宰我们的生活时,我们还是真正地活着吗?当然不是,因为真正的生活在于当下的每分每秒,它不受过去、未来的掌控。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应该听从克里希那穆提的劝告:“快乐地生活就是不怀希望地生活。”因为有希望的人不是一个快乐的人,他知道绝望,知道绝望的状态投射了希望或愤怒的未来、绝望或光明的未来。

如果我们能够不为“绝望”和“希望”定名,我们就不会因为它们的名称而落入意识的范围之内,就只能全然地观察它们,纯然地觉知它们,也就不会将它们对立起来,就不会因为这种对立而产生希望的快乐,也不会产生绝望的痛苦。

恐惧的根源

思想滋生了恐惧,关于过去的记忆就是造成恐惧的根源。

——《般若之旅》

恐惧和愤怒、嫉妒、悲伤、快乐一样,都是我们常有的一种情绪。心理学的研究认为,只有人与生物才有恐惧的反应,它源于周围的不可预料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导致无所适从的心理状态。但恐惧的根源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纳粹分子曾进行过一次触目惊心的心理实验。他们从集中营里面挑选出两个人,一个是牧师,一个是普通工人,并且声称将以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抽干他们身上的血,直至他们慢慢死去。纳粹士兵将两人分别绑在床上,用黑布蒙住双眼,然后将针头插进他们的手臂,并不时地告诉他们已经被抽了多少升血了,还有多少时间他们就要死去。事实上纳粹士兵并没有真的要抽干他们的血,而只是在他们的手臂上插进了一支空针头。结果,普通工人的面部不断抽搐,脸色变得惨白,渐渐地在恐惧中死去。而那位牧师却始终神情安详,没有表现出任何的异样,依然好好地活着。事后,人们问他当时的感受,他说:“我的内心很平静,我什么也没有想,即使我死了,我的灵魂也会进入天堂,所以没有什么好恐惧的。”显然,那个普通工人恰恰相反,他正是在内心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对未知的恐惧中慢慢死去。

恐惧是怎样产生的?无论是害怕失去工作、害怕没有足够的食物、害怕失去社会地位、害怕老板粗暴的行为等外界恐惧,还是害怕失去、害怕失败、害怕死亡、害怕孤独、害怕得不到爱、害怕身心俱疲等内心恐惧,它都是对未来和过去的思考,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思考产生恐惧。我们害怕可能要发生的事情,我们害怕死亡,害怕失败、孤独,害怕失去工作,害怕没有足够的食物,害怕失去社会地位,害怕得不到喜爱的人或东西,尽管它们可能离我们很遥远,但我们仍然因此感到恐惧害怕,因为我们在不断思考,不断去想象那些事情能带来的未知的负面影响。反之,如果那个普通工人像那个牧师一样什么也不去想,头脑里面没有任何思想负担,不去思考死亡,那么他也就不会被内心无端的恐惧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