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哈佛哲学课
9509800000021

第21章 命运到底在谁手中(4)

其实,人们对死亡焦虑的真正原因来自于从未充分发展过自己的潜能,为此从内心深处感到无比遗憾。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与其在死亡的恐惧中抱憾终生,不如把死亡看做我们生命的一部分,直视死亡,充实地过完一生。

反正都要死,为什么还要活着

有这样两个老头儿:一个是黑人机械工卡特,话不多,博学,一直梦想当历史教授;一个是亿万富翁爱德华,社会地位极高,话痨,暴脾气,幽默。因为癌症,两人住进了同一间病房。

两人第一次见面时很不友好,出言不逊,互相敌视。然而,在长时间的相处过程中,他们目睹了彼此病痛难挨的时刻,互相同情并理解了各自的痛苦。他们从开始的彼此排斥到后来的惺惺相惜,而且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一天医生过来对爱德华说,结果出来了,还有六个月,幸运的话,最多一年。随即,卡特的诊断书也到了:最多还有一年。他们都已经别无选择。

然而,爱德华和卡特并没有消极地等待死亡,而是将自己做的事情全部记录在一张清单上。余下的几个月里面,他们共同度过了人生中最充实的一段时间,最终毫无遗憾地死去。

这是由罗伯·雷恩拍摄的想电影《遗愿清单》里面的情节。如果医生突然告知“你的生命还有6个月的时间”,那么,你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呢?

6个月的时间,相对于一生是多么短暂啊,于是,恐惧和不安一起向你袭来,很快就会将你打垮,于是,你就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在委靡不振中消极地等死。很多时候,病人并不是被病痛打败,而是被自己焦虑与恐惧的消极情绪打败。

说到死亡,很多人也许会问:人必有一死,既然难逃一死,为什么还要活着呢?

死亡是无法预测的。就算我们知道自己早晚会死,但我们不知道究竟何时会死。有的人超过了平均死亡年龄几十年还依旧精神矍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能够忘记死亡的恐惧,乐观地活着。因为无法预测,所以我们大可不必整天想着这个问题。

莎士比亚的名著《李尔王》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他死了。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他从生到死的这段人生历程之中究竟绽放出多么璀璨的光芒。

人生是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而这一切只有在活着的时候才能够做到。所以,当知道自己将要死亡的时候,我们就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实现自我价值,因为我们的人生目的就在于此。

人类只有意识到死亡的威胁,才能够有危机意识,才会加倍珍惜自己的生命,用有限的时间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对于那些无论如何都感觉人生充满痛苦的人,最好放弃追求不切实际的“人生意义”。人类的一生对于浩瀚的宇宙来说,不过是短短的一瞬间,所以,享受每一天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扔掉那些让你感觉沉重的负担吧,只有这样,你才能够体会到人生真正的快乐。

《黑客帝国》讲述了一个电脑黑客尼奥的故事。他最初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这个虚拟世界由一个中央电脑构成,它就是世界的母体。人类把地球搞得不能居住之后,电脑就开始了对世界的统治。它们发号施令,生产出母体,并且把人类作为能量的来源。为了利用这种生物能,它们把人类放在一个装有营养液的容器里,并且试图让人类相信,它们过着梦想的生活。通过梦神的点化,尼奥终于从与母体长期默默斗争中解放出来。最后他成为人类的救世主。

故事虽然是虚构的,却是发人深省的。我们又何尝不是生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中呢?人们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就为生命设置了目的:信仰、理想、幸福等,实际上这些都只是我们用以度过漫无目的的生命的手段而已,而生命的本身则成了目的。

当然,人生的意义的珍贵之处不在意义本身,而是寓于对人生意义的寻求的过程之中。寻求的过程使我们感到生存是有意义的、有价值的,从而能够使我们充满信心地活下去。

你有自杀的权利吗

维特是一个还不清楚自己人生目标的年轻人,后来离开了市民的世界,来到了W城。在那里,他从在自然中游荡和练习绘画获得享受,因为他认为自己是个艺术家。一天他被邀请参加舞会,在这次舞会上,他结识了一个公务员的女儿绿蒂,两人一见钟情。从此,绿蒂和维特一起度过了很多美好的时光。

然而,绿蒂在此之前已经和阿尔贝特订立了婚约,当阿尔贝特出差回来的时候,维特与绿蒂的感情也渐渐疏远了。绿蒂未婚夫的存在使维特意识到自己的爱情的无望。于是,他离开了这座城市,以避开绿蒂。后来,维特为一某大使馆工作了一段时间,但事务的死板和礼仪的拘束摧毁了他的希望。他因为不能认同社会的上层和贵族的生活,失望地回到了W城。这时,绿蒂已经和阿尔贝特结婚了。

圣诞节之前,维特在阿尔贝特不在时拜访了绿蒂,但绿蒂发誓永远不再见维特。这次事后,维特彻底绝望了。他写了一封诀别信,并以要旅行的借口向阿尔贝特借了两把枪开枪自杀。

这部《少年维特的烦恼》是歌德早期最重要的著作,自1774年出版以来,即风靡整个欧洲大陆,备受读者欢迎。但是,很多读过这部小说的年轻人相继自杀,人们把年轻人自杀的原因归咎于这部小说的恶劣影响。

在人生中的某个时刻,大多数人偶尔都会出现结束自己生命的冲动,这种想法在孩提时和青少年时期并不少见,在人生的后来阶段也可能时不时地出现,如果仅仅把人们自杀的行为归咎于一部文学作品,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是一种莫大的屈辱。

每当理查德·科里来到镇上,我们都站在人行道上看着他;他从头到脚都温文尔雅,爱整洁,身材修长,令人尊敬。而且他一向穿着朴素,说起话来很通人情;可是当他说“早晨好”的时候仍然显得不安,而当他走起路来则显得华丽夺目。他很富有——是的,比国王还有钱——他受过令人羡慕的各个方面的教育;确实,我们想他就是美好的代名词,使我们希望自己变成他那样一个人。于是我们干活,等待着这位名人,顾不得三餐,咒骂面包;可是在一个平静的夏夜,理查德·科里,回到家里,用一颗子弹结束了生命。

《理查德·科里》是20世纪美国诗人埃德温·阿林顿·罗宾孙的一篇代表作,诗歌从科里邻居的角度刻画了一个处处受人景仰,颇得世人钦羡的人物形象。然而,科里在一个宁静的夏夜却用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结尾留给读者无限的震惊和迷惑。

自杀被称为“在非常糟糕的一天做出的非常糟糕的决定”,是一种希望减轻无法忍受的精神痛苦的结果。自杀的个体很可能处于独自绝望的状态,躲在一个黑暗的角落里,但是痛苦似乎毫无减轻的希望。在各种自杀的讨论中,常见的主题就是,被看做一种无法逾越的人生困难的最终形式。

当无力摆脱肉体或精神上的痛苦时,人们就会把自杀作为一种求助手段,通过自杀来改变目前无法解决的难题。因此,自杀往往传递着这样的讯息:我生活中的某些东西必须改变,我无法继续这样生活下去了。

不知道自杀的人有没有想过:难道只有自杀才能解决问题吗?连亲手结束自己生命的勇气都有,为什么就没有勇气继续生活下去呢?

大约四百年前,伟大的诗人约翰·多恩就曾这样说过:“没有一个人是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小岛,每个人都是陆地的一部分。如果大海冲走了一块泥土,整个欧洲就会缩小了一点,就好像一个岬角或者一座属于你自己或者你朋友的城堡被吞没了似的。任何一个人的死,都使我缺少了一点,因为我是被卷进了这个人类的世界。因此,我绝不想知道,时钟是在为谁鸣响:时钟永远都在为你鸣响。”

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当一个人死去时,就毁灭了一个完整的世界。所以,每个人都应该珍爱生命。

注视着死,才懂得如何活

冷漠自私的吝啬鬼伊本尼泽·斯克鲁奇是狄更斯的小说《圣诞颂歌》中的主人公。他原是一个性情刻薄、冷酷的守财奴。圣诞之夜发生在斯克鲁奇身上的事情使他发生了彻底的转变,他冷若冰霜的脸突然间融化了,整个人变得热情又大方,急切地想帮助自己的员工和邻居。

到底什么事情让斯克鲁奇有这么大的转变呢?

这并不是由于他的良心发现,也不是由于圣诞节洋溢着的温暖气氛感化了他,而是因为“未来之灵”探访了斯克鲁奇,让他看到自己的未来。斯克鲁奇目睹了自己的死亡,看见陌生人抢夺他的财产,甚至不放过床单和睡衣,还听见街坊邻里轻描淡写地谈论着他的死。接下来,“未来之灵”带领斯克鲁奇去墓地参加他自己的葬礼,斯克鲁奇凝视着自己的墓碑,用指尖抚摩着自己的名字,在那一瞬间,他的整个人都转变了。在接下来的生活中,斯克鲁奇变成了一个充满同情心的人。

正所谓“死生相倚”。学习如何去死也就是学习如何好好活着。西塞罗说:“思考哲学就是为死亡做好准备。”圣·奥古斯丁写道:“唯有面对死亡之时,一个人的自我才真正诞生。”

许多中世纪的僧侣们在房间里挂上骷髅头以警示自己人生不免一死,要注意此生的品行修为。法国哲学家蒙田则认为我们的房间应该要有一扇可以俯视墓地的窗户,那会让我们的头脑保持清醒。这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穿越历史的长河以不同的方式提醒我们,虽然死亡可以从肉体上摧毁我们,但也能从精神上拯救我们。

《安娜·卡列尼娜》中有这样一段话,也就是安娜的丈夫卡列宁意识到自己的妻子真的将要离开他时的那一段:“每次当他遇到麻烦时总是选择逃之夭夭,现在他的感觉就好像一个人正在安安稳稳地过桥,却突然发现桥断了,桥下是无底的深渊。可怕的是,那深渊才是生命本身,断裂的桥只不过是他一直以来生活于其中的虚假世界。”

在我们与死亡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我们既是幸存者又是体验者。死亡既可能被视为一种威胁,也可以被看做一种使生活变得更清醒、更有创造力的催化剂;甚至死亡既可能被看做人类彪炳史册的成就的暗淡结局,也可能被视为完成人生苦旅后歇脚的温馨客栈。

人的处境不仅表现在诸如由死亡引起的各种重大变故上,而且还表现在没有多少人注意的日常生活中经历的细小变化上。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下决心去关注那些最有价值的人和事。正如托马斯·阿蒂格指出的,屈服于我们自己的有限性和必死性可以被理解为一个悲痛的过程。这种自我悲痛确实是一个毕生屈服于短暂性、不确定性和脆弱性的过程,而这些特性注定是致命的。

随着更多的人愿意面对围绕着死亡和濒死所涉及的种种问题,愿意审视供自己选择的机会,整个社会都在发生着可喜的变化:收容计划、自杀干预程序以及旨在帮助处于危机中的个人和家庭的支持组织的建立。由于人们在不那么恐惧的心态下仔细观察死亡,出现了一种既可以由个体参与又作为社会整体行动的运动,这有利于获取可能有助于理智而有同情心地处理死亡时的知识。

在关注死亡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让自己对死亡有深刻的认识,有助于驱散或消除长期压在心头的恐惧感或对死去亲人的内疚感与责备感,进而让自己勇敢、坦然地去面对死亡,并以死为参照物,积极地去面对生命中诸多的问题。

完整意义的人生势必会伴随着痛苦,其中,面对心爱之人的死亡及自身的死亡,是人生最大的痛苦。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选择了生活与成长,也就选择了面对死亡的可能性。我们应该学会坦然接受死亡,不妨把它当成“永远的伴侣”,想象它始终与我们并肩而行。这样,我们可以丰富自己的心灵,让自己变得更加睿智、理性和现实。在“死”的指引下,我们定会清醒地意识到:人生是如此短暂,而且爱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和把握。不敢正视死亡,就无法获得人生的真谛,无法理解什么是爱、什么是生活。万物永远处在变化中,死亡是一种正常现象,不肯接受这一事实,我们就永远无法体味生命的宏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