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9509400000033

第33章 科技之光璀璨夺目优秀的数学专著《算术》(2)

司母戊鼎高大厚重,看起来非常有气势,制作的工艺也非常精美。它的鼎身呈四方形,中间为空的,有两个鼎耳和四个鼎足。在鼎身之上,除了四面的中央没有花纹装饰,其他的地方都雕刻有花纹,花纹的图案多样而精美,显示出了很高的技艺水平。在几千年之前的古代就能铸造出这样庞大而精美的器皿,的确让人不得不叹服,也不得不让人对它的铸造方法产生强烈的好奇。

实际上,司母戊方鼎并不是整体铸造,而是分开铸造的,古人先分别铸造好鼎身、鼎耳和鼎足,然后再将几个部件合铸在一起。

唐三彩我国古代不仅有着高超的青铜器铸造工艺,而且在制瓷方面的技艺也是非常高明的。古代留传下来的很多瓷器都是现在很多古董收藏者的最爱,价值非常昂贵,其中的唐三彩更算得上价值连城的一类文物。

唐三彩是古代的一种瓷器,主要盛行于唐代,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因为它总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所有后来的人们习惯于把这种瓷器称为“唐三彩”。

早在很久以前,我国就已经有瓷器了。到了唐代,经济和文化很繁荣,瓷器的制作工艺也越来越成熟。唐三彩就是当时用低温烧成的釉陶器,它的制作方法就是:先用白色的黏土做好胎,塑造成所需要的形象,如花瓶的形状、人物的肖像、动物的形象等,再涂上彩色的釉料,然后经过1000度左右的温度烧结定型。在烧制的过程中,为了保持在适当的低温,还要添加铅这种化学物质。正因为这种独特的工艺,唐三彩上的色彩会呈现出明显的浓淡变化,看起来很不均匀,花纹也斑驳多变,给人一种特殊的美感。

其实,唐三彩的颜色不止三种,还有浅黄、浅绿、深绿、天蓝、深红等颜色,但主体上还是以黄色、白色、绿色为主。同时也因为唐三彩在烧制的过程中添加了铅,而铅对人体是有害的,所以,古人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少使用唐三彩来盛放食物或当做茶杯使用的,而更多地将它作为陪葬的器物。

由于年代久远,所以至今留传的唐三彩是非常少的。也正因为这样,所以唐三彩才显得特别珍贵。

青花瓷也许很多人并没有亲眼见过青花瓷,但对这个名称绝对是不陌生的。著名歌手周杰伦有一首非常有意境的歌曲名叫《青花瓷》,只是那么轻描淡写的几句歌词就引起了人们对青花瓷的关注,并想要见见这青花瓷是如何“自顾自美丽”的。

青花瓷本是陶瓷工艺中的一种,就是运用天然的钴料在白泥上进行绘画装饰,然后再在瓷器的胎体里面涂上透明的釉料,经过高温烧制后,整个瓷器就会呈现出青翠欲滴的蓝色花纹,成为白底蓝花的釉下彩瓷。因为青花瓷看起来非常精美,而且还很有民族特色,所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

我国的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但是那时候的制作工艺还不是很成熟,瓷器容易破碎,所以留传下来的数量不多。青花瓷的大量烧制是在元代,尤其是以景德镇的青花瓷最为著名。当时的青花瓷构图精美,而且很有层次感,瓷器中的图案主要有代表吉祥的动物、各种各样美丽的花朵、生动形象的人物,有时还会配上一些诗词作品。当时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很高,产量也很多,人们不仅喜欢用青花瓷来装饰自家的宅院,还将很多青花瓷销往世界上的其他一些国家,这样,青花瓷的知名度就越来越高了。

明清时代,青花瓷的制作工艺进一步完善,不仅是烧制技艺更加成熟了,而且还在绘画装饰上还增添了一些时代元素,所以在这段时间,青花瓷成为瓷器中的绝对主导。

古代书信的保密措施现今,我们通过邮局寄信或是传送一些私密、重要的文件时,一般都会先用信封、档案袋等装好密封,然后还会盖上邮戳或印章。其实不仅是现代人有这样的保密意识,古代的人也是一样的。

在造纸术发明之前,古人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都是在竹简和木椟上写字。竹简和木椟就是由许多竹片和木块用绳子穿成的,外形上比较厚重,也不能像纸张一样能通过粘贴的方式密封。人们在写好文字后,通常只能先卷起来,然后用绳子捆好。这样的方式是不能保密的,如果有人解开绳子看了里面的内容,然后又照原样将绳子系好,收件人也不会知道是否已经有人偷看过了。后来,有人为了防止别人偷看,就发明了一种专门针对竹简和木牍的保密装置——封检。

封检其实就是一块特殊的小木板,它的正面有一个方形的凹槽。当竹简和木椟用绳子系好后,就把封检放在卷轴的外面,再将绳子的结放到封检外侧的凹槽里,然后用一种专门的泥封好,并在泥上盖能代表发信人身份的印章,等泥干以后就可以邮寄了。这样,一旦有人想偷看文件中的内容,就必然会破坏封好的泥,收信人也能从泥上的印记看出来。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有些麻烦,但在广泛使用竹简和木椟的时代却是人们写书信时保密的主要方法,非常实用而有效。

造纸术发明以后,古人也就慢慢地开始使用纸张来写书信了。写好之后,他们也会像我们现在一样,外面用一个信封装好,然后将封口粘好,盖上自己的印章,这样就能很好地保密了。

古人的计时方法我们现在的人一般会通过钟表来看时间,在古代社会,虽然并没有这样精确的计时工具,但人们为了更好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和生产,同样也需要知道时间,于是,人们就在长期的观察和实践中发明了一些计时的工具和方法。

首先,古人会利用太阳来观测时间,他们常常根据天空中太阳位置的变化和太阳照射下物体影子的长短来测定时间。早在春秋时期,我国的古人就已经用土圭来测时间了。他们会在阳光下竖起一根木杆,通过观察杆子的影长来看时间。但由于这种方法只能得到一个大概的时间,所以人们又发明了日晷。日晷就是将铜制的指针安放在石块做的圆盘之上,圆盘上刻有十二个大格,每一格为两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指针的影子就会移动,古人就通过指针位置的变化来判断时间。其实,我们现在所用的钟表就是从这一计时仪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其次,古人还发明了漏壶,在漏壶中装水,以滴水的多少来计算时间。古人常用的漏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壶的底部开一个孔,壶中插一个有刻度的标尺,这样就可以通过观察标尺上的数字来计时了;另一种是将漏水中滴出的水用一个容器接住,在盛水的容器中放置标尺,这样也能通过观察标尺上的数字来计时。然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随着水量的减少,漏壶中的压力也越来越小,所以水滴的速度会逐渐变慢,这样误差也就会逐渐增大。

虽然古代的计时方法都不能像现在的钟表一样得到准确的时间,但也体现了古人的智慧,正是在这样一步一步的探索中,我们的科学才会不断进步。

“弹指一挥间”和“一刹那”有多长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用“弹指一挥间”和“一刹那”这两个词来形容极短的时间,如伟人毛泽东就曾经以“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来感慨岁月匆匆而过;而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用“一刹那”来形容时间过得非常快。那么,这两个词究竟是指多长的时间呢?

“弹指一挥间”实际上是一个来源于佛教的词语,所谓的“弹指”其实就是捻弹手指,让手指发出声音的动作,佛教徒常用这个动作来表示欢喜、忽然领悟、赞叹、警告等感情。做一次“弹指”的动作需要的时间是非常短的,大约为7.2秒。这么短的时间过得自然是非常快的。

“一刹那”指代的时间比“弹指一挥间”还要短暂。如果有人觉得7.2秒的时间还足够用来做一些事情的话,那“一刹那”的时间几乎是很难感受到的。佛书中说:“一刹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仔细换算一下就能知道,如果“一弹指”的时间为7.2秒,那么,“一刹那”的时间就应该是0.018秒。这么短的时间估计连眨眨眼皮都来不及。

正是由于“弹指一挥间”和“一刹那”都是用来形容极短时间的词语,所以一些文学家在作品中常使用这两个词语来说明时间极短或时间过得太快,如说“弹指间六十年过去”、“一刹那我就长大了”等,这些实际上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主要是为了表达时间过得飞快的意思。

一炷香是多长时间我们现代人一般都通过钟表来看时间,可古代并没有钟表,所以人们就常常会用燃香、滴水、漏沙等方式来计算时间。

很多古典小说中在说到时间的时候通常会提到“一炷香”这个词,尤其是古人在要求对方完成某项任务时常常会要求以“一炷香”的时间为限,可见,古人是非常喜欢用燃香的方式来计算时间的。那么,他们所说“一炷香”的时间究竟有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