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给小学生讲国学常识
9509400000013

第13章 俗语典故言简意妙“大水冲了龙王庙”的由来(1)

“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识一家人”是一则非常有名的歇后语,现代人常用它来比喻本是自己人,却因不相识而相互发生了误会、冲突、争端。关于它的由来,还有这样的一段故事:

传说在很久以前,东海岸边有座龙王庙。在龙王庙不远的地方有个菜园,菜园旁有座寺庙。庙里的和尚和种菜的老头是好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下棋聊天。

一天,老头神秘地对和尚说:“方丈,我的菜地最近发生了奇怪的事情,原来总是我自己挑水浇园的,可这两天我去浇水的时候总发现菜地已经浇过水了,这附近都没什么人居住,你说怪不怪?”和尚听了也觉得奇怪,于是决定弄个水落石出。经过几天的观察,老和尚发现菜地旁边的井里住了个妖怪,菜地是他浇的,于是就决定降妖。

一天晚上,他带了把宝剑,等那只怪物刚一飞出井口时,就迅速地刺向它。怪物被激怒了,它一用力就把井口震裂了,顿时,大水翻滚而出。眨眼间,连几里外的龙王庙前也成了一片汪洋。

龙王大怒,带领水兵前来与那怪物交战。战了三天三夜,怪物因寡不敌众现出了原形。原来它是龙王的三太子,因犯了律条,被贬出东海,在古井中接受惩罚。三太子为了立功赎罪,想在凡间做些好事。不想被和尚刺了一剑,一怒之下,掀开海眼,淹了龙王庙。与龙王交战时又不敢泄露天机,造成了一场误会。

后来,民间的百姓在谈起这件事时,总说“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慢慢的,这句话就成了一句歇后语了。

“不管三七二十一”的由来汉语是非常奇妙的,很多时候,我们对文章中的字和词可能都认识了,但未必能真正理解这些字词组合后所蕴涵的意思。俗语“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这样。这个俗语中的汉字我们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学习过,可对于整句话的意思以及它的来历,却未必人人都能说清楚。

我们都知道,“三七二十一”原是珠算乘法口诀,可人们想用一个口诀来表达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人们只说“不管三七二十一”,却不说“不管四六二十四”呢?

原来,人们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而且这句俗语的由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战国时期,中国分为不同的小国,主要有齐、楚、燕、赵、韩、魏、秦这七雄,几个国家之间经常打仗。后来,秦国的势力逐渐强大,并想要兼并其他各国。一些国家的谋士就想着联合起来抵抗秦国,如苏秦主张合纵抗秦,张仪主张连横事秦。“合纵”就是从燕到楚,合成南北一线;“连横”就是形成东西相连的线。

为了实行自己的合纵主张,苏秦周游六国进行游说。一次,他到齐国游说齐宣王。齐宣王谈到齐国的兵力不足时,苏秦说,都城临淄有七万户,按每户3个男子服役来计算,这就是三七二十一万兵。这么多兵源,用来抗秦已经足够了。

事实上,苏秦的这个算法是很不符合实际的。每户人家不可能都有3个男子,即使有,也不一定都能从军,因为还有老、幼、病、残等在内。

后来,人们就在这个故事的基础上发展了“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含义,将它作为一个贬义词来使用,形容不问是非情由,不分青红皂白,偏要试一试的意思。

“一鸣惊人”的典故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能,可在挖掘和利用潜能方面,人与人之间就不尽相同了。有些人善于把潜能转化为能力,并积极表现出来,而有些人总是不懂得表现自己。如果一个人平时并不怎么起眼,在某件事情上却有惊人的表现,我们就常常会用“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来形容他。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中。关于它的由来,有这样一个典故:

战国时代,齐国的齐威王本是一个很有才智的君主,但终日沉迷于酒色,不管国家大事,使得齐国的势力渐渐衰弱。一些爱国的官员非常担心,但都因为畏惧齐威王而不敢出来劝谏。一个名叫淳于髡的臣子见了,就决心想办法劝说齐王。

有一天,淳于髡对齐威王说:“大王,为臣有个谜语想请您猜一猜:某国有只大鸟,住在大王的宫廷中,已经整整三年了,可是它既不振翅飞翔,也不发声鸣叫,您知道这是只什么鸟吗?”

齐威王本是聪明人,一听就知道淳于髡是在讽刺自己只知享乐,却没什么作为。他想了想,觉得淳于髡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决定改过自新,就说:“这只大鸟不飞则已,一飞就会冲到天上去;它不鸣则已,一鸣就会惊动众人,你慢慢等着瞧吧!”从此,齐威王不再沉迷于酒色,而是开始整顿国政,奋发图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齐国终于强盛起来了。

后来,人们就常用“一鸣惊人”来比喻一个才能出众的人即使平时表现得很平凡,但如果发挥潜能,就能做出惊人的成绩。

“五福临门”指的是哪五福对于“五福临门”这个词语,大家可能都不陌生。现代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吉祥如意,所以在平时,尤其是逢年过节的时候,总会说一些吉祥语,如“五福临门”、“三阳开泰”等。那“五福临门”具体是什么意思呢?人们常说的“五福”到底指哪五福呢?现在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吧。

“五福”的说法最早出现在《尚书》中,其中的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

具体来说,其中的“长寿”是指活得时间久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指有金钱、有地位,生活中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针对身体状况来说的,主要指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说拥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善良而宽厚;“善终”是指在个人年老的时候,不经受病痛的折磨,心里也没有什么挂碍和烦恼,能安详地离开人间。古代人认为,五福当中最重要的是第四福——“好德”,有了良好的品德修养,其他四德才会不断增长,人才能得到更多的福气。

在人们看来,只有“五福“合起来,才能构成幸福美满的人生,如果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人生就不是那么完满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多数人的人生都不是十全十美的,而有着这样那样的缺憾,比如,有的人虽然长寿却没有富贵命,有的人富贵但健康情况不佳,有的人总为贫贱的地位而感到烦恼,有的人汲汲于名利而不得善终等,这时就需要我们调整好心态,保持一颗知足心了。

“不耻下问”是指向何人请教对于一些词语,我们并不陌生,但常常因为没有理解好它们的意思而用错了地方或场合。“不耻下问”就是经常被人们误用的一个词语。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遇到困难去请教别人时会说自己是在“不耻下问”。其实,这样用是极不恰当的。

“不耻下问”这个词语出自《论语》一书的记载,是孔子在教育自己的学生子贡时说的。当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做孔圉(yǔ),他为人正直,虚心好学。孔圉死后,谥号为“文”,所以人们也称孔圉为孔文子,这个称呼代表着尊敬和高度的评价。孔子的学生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配不上这样高的评价,所以他就问孔子:“为什么孔圉的谥号为‘文’呢?”孔子回答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就是说,孔圉聪明而好学,而且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请教为耻,所以才得到了“文”这个谥号。

现代的一些词典中也对这个词语作了这样的解释:“不因为向比自己学问低的人请教为耻。”所以,“不耻下问”这个词在使用的时候是有对象和场合限制的,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使用。它一般用来夸奖别人谦虚好学,不因为别人的学问、地位不如自己就不向别人请教和学习,而从来不会将自己向别人请教说成是“不耻下问”,即使是别人的学问和地位真的不如自己,也不能直接这样说。如果是用在自己身上,则多用来表达鞭策和提醒的意思,告诫自己绝不能骄傲自大,而要不断进步和成长。

“五花八门”的本意“五花八门”是我们平时常用的成语之一,主要用来比喻事物种类很多且变化多端,令人眼花缭乱。可在中国古代,“五花”、“八门”是分开的两个词语,而且在意思上也与现在有着很大的差别。

“五花”和“八门”最初的时候是古代兵书中的阵法名称,主要指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五行阵和八门阵。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行军打仗的时候经常运用这两种阵势。五行既指金、木、水、火、土,同时又代表着红、黄、蓝、白、黑这五种颜色,而这五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可以变成很多种颜色,所以人们就常用“五行阵”来迷惑敌人,让敌人眼花缭乱。八门阵也就是八卦阵,是根据八卦原理排列的阵势。这两种阵势都很高深,经常能制敌取胜。

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五花”和“八门”的意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主要指社会上某些职业和身份的人。“五花”主要包括这样的人:金菊花——指卖茶花的女人;木棉花——指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指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指玩杂耍的人;土牛花——指挑夫。“八门”主要包括这样的人:一门巾——指算命占卦的人;二门皮——指搭卖草药的人;三门彩——指变戏法的人;四门挂——指江湖卖艺的人;五门平——指说书评弹的人;六门团——指街头卖唱的人;七门调——指搭篷扎纸的人;八门聊——指高台唱戏的人。

“五花八门”原来就包含了社会上的很多行业,后来人们就渐渐地以这个词来泛指社会上行业的众多和繁杂。之后,人们又由行业联想到其他各种事物,于是就用“五花八门”来比喻事物繁多了。

为什么习惯将创始人称为“鼻祖”

现代人常常习惯性地将最早的祖先、创始人或是最先出现的事物称为“鼻祖”。因为其中有“鼻子”的“鼻”字,所以很多人就认为这个词语与鼻子有关,难道真是这样的吗?

想要弄清楚“鼻祖”的来历,还得先理解“鼻”字的来历和意思。在上古的时候并没有“鼻”这个字,人们常用“自”来表示鼻子的意思。在当时人们使用的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写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样,而且读音是和“鼻”一样的。

因为古人在说到自己的时候经常会指着自己的鼻子,所以“自”又有了表示“自己”的意思,成了第一人称代词。在历史的发展中,“自”表示“自己”的意思被人们广泛使用和沿袭,以致人们已经忘了它的本意是指鼻子了。所以人们又另外造了一个形声字:在“自”之下加了一个声符“畀”,形成了一个新字“鼻”。从此,“自”和“鼻”就有了明确分工,各自指代不同的意思。

同时,又因为古时的人们也用“自”来表示“从”和“开始”的意思,所以“鼻”也继承了创始、开始的意思。比如,在我国古代,人们常常会将家中第一个出生的儿子称为“鼻子”,这里的“鼻子”并不是指作为作为五官之一的鼻子,而是“初始”的意思。后来,人们从这个词延伸开来,就把最早的祖先、创始人称为“鼻祖”了。

可见,鼻祖一词与我们五官之一的鼻子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铜钱为何又被称为“孔方兄”

看古代的文学作品时,我们常见到古人将铜钱称为“孔方兄”。古人怎么与钱币称兄道弟呢?难道古人很贪财吗?

原来,孔方兄是古代钱币的别称,又称“孔方”、“家兄”。秦朝时,秦始皇不仅统一了天下,还命令全国使用统一的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就是他规定使用的货币之一。人们之所以将铜钱做成圆形方孔的,主要是为了方便。当时铸造钱币的工匠在铸好铜钱之后,就把很多半成品铜钱穿在一根棍子上修锉外沿,起初是用圆棍来穿钱,但修锉时,铜钱来回转动,很不方便。之后人们改用方棍来穿钱,就避免了这些麻烦,后来,人们也就将铜钱当中开成方孔了。

人们之所以称钱为“兄”,主要是与钱在古代的字形和读音有关。钱字由“金、戈”组成,而“戈”和“哥”同音,这样听起来就像是古人在与钱“称兄道弟”了。

关于人们之所以将铜钱称为“孔方兄”的原因,这其中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宋朝时期,著名的诗人黄庭坚因为得罪皇上,被降了职,他的亲友们便渐渐与他疏远了。看到世态炎凉的社会,他很伤心,便写了一首诗,其中有这样两句诗:“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意思是说,我被降职后,只有笔墨相随(“管城子”是笔的别称),它们不会像有些人那样,因为我被贬而离开我,更不会像钱一样,因此就与我绝交了。后来,随着这首诗的广泛流传,人们就慢慢地以“孔方兄”来指代钱了。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由来生活中,当我们在面对一件有风险的事情,犹豫不决,难下决定时,别人往往会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个成语来劝说和激励我们。这个成语的表面意思很好理解,那就是不进入老虎洞,怎么能抓到小老虎呢?那么,人们怎么会将鼓起勇气做事情与抓老虎联系起来呢?

原来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因为进老虎洞去抓小老虎是一件危险与收获并存的事情,所以人们就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任何事情都是危险和机遇并存的,如果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