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
9475000000008

第8章 所处的发展阶段判断

一、工业化发展阶段

根据成渝经济区2008年三次产业统计数据,三次产业产值分别为2377亿元、7744亿元和5767亿元,比重15.0∶48.7∶36.3,其中工业产值6737亿元,占GDP比重为42.4%。成渝经济区工业产值占GDP比重与长三角、珠三角历史发展比较,成渝经济区工业化发展阶段相当于珠三角地区“九五”时期水平,尚不及长三角地区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

在西部地区,成渝经济区将积极发挥成都、重庆都市区两个特大城市的工业基础优势,通过产业一体化的协调发展,打造西部地区现代产业基地,并以工带农,带动川渝地区加快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成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现代制造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及功能完善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区。

二、小康发展阶段

按照2008年成渝经济区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7136元,合2507美元(按照2008年12月31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6.8346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1100018000元之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在40005000元之间。按照国家计委与国家统计局1995年联合提出的“全国人民生活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和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院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成渝经济区总体上达到小康阶段,正向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迈进。

重庆和四川成都已获批“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正在更深的层面上进行体制性改革,重点突破,先试先行,为国家乃至整个西部落后地区进行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积累宝贵的经验。

三、城镇化发展阶段

目前四川地区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镇化率的发展基础相对重庆地区较好。成渝地区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大都集中在四川区域,重庆区域仅有万州一座大城市。成渝地区常住人口密度459人/平方千米,低于长三角760人/平方千米,略低于珠三角570人/平方千米。成渝经济区重庆都市区和成都市区城镇化率在70%以上,进入城乡融合发展阶段。成渝经济区中部地区城镇化率在35%40%,进入以城带乡发展阶段。成渝经济区每年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城市化进程处于加速发展阶段。

表2-6成渝经济区城镇化率表(2008年)行政区名称城镇化率(%)行政区名称城镇化率(%)行政区名称城镇化率(%)渝中区100潼南县28.7成都市63.6大渡口区100铜梁县36.4自贡市39.6江北区100大足县34.3泸州市37.6沙坪坝区100荣昌县36.4德阳市39.5九龙坡区100璧山县37.9绵阳市38.7南岸区100万州区51.0遂宁市36.6北碚区71.2梁平县31.7内江市38.1渝北区66.4城口县20.4乐山市38.3巴南区69.4丰都县28.5南充市34.0万盛区70.8垫江县30.6眉山市31.1双桥区92.8忠县28.9宜宾市34.0涪陵区53.9开县32.0广安市25.8长寿区48.7云阳县28.4达州市31.0江津区53.8奉节县28.2资阳市29.7合川区50.8巫山县25.5永川区54.6巫溪县20.1南川区44.9石柱县23.0綦江县37.4数据来源:《重庆统计年鉴2009》和《四川统计年鉴2009》。

在西部地区,成渝城市群将以成都、重庆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通过基础设施一体化、产业协调化、要素市场自由化、城乡统筹化等措施,以城带乡,带动川渝地区加快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的城市群。这将对西部地区发挥积极影响和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