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宋代书院教学对当今民办高校教育教学的启示
我国的私学在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特色。在专业设置上,宋朝书院的教学内容,除儒家经典外,六经、百氏、兵刑、律历、算术、异教外书等都成了私学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形式上,私学重视对话式教育,孕育了一种民主、平等的开放性对话精神。宋代书院一贯实施着对话式、讨论式教育,形成了“讲会”制度,体现出兼收并蓄、百家争鸣的学术对话精神。宋代的书院给后来的民办高校教学提供了优秀的教学经验。
①在学科专业设置上坚持建立独立性与特色化并行的原则
我国历史上的私学兴盛的原因之一就是它在教育理念、管理制度、教育内容等方面形成特色,独立于官学之外。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学规》中明确指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国的民办高校要寻求自己的特色与优势来提高生存活力与市场竞争力,就必须确立自己学科与专业的独特性。然而今天的民办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很少从学生自身的角度出发,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独立为根,特色方存。”先有民办高校的自觉独立意识,方能够在其基础上产生有别于公立高校之外的特色化道路。民办高校应从打造特色专业入手,填补传统公立高校专业设置模式的欠缺与不足。在学科建设管理方面,将学科建设工作作为代表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的窗口工作来抓,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和规章制度建设,为保证建设质量可高薪聘请有关学科领域的专家、教授,专门为学科建设工作献计献策,监督指导。在专业建设方面,通过全方位的组织协调,加强校企合作,针对企业的要求动态设置专业,积极推行与企业相关的重点课程的建设;由于民办高校在专业结构的调整方面具备更大的自主权,可以更直接地根据社会需求市场需求,通过加强市场调查工作调整自身的专业结构学科体系,培养出更适合社会和企业急需紧缺的人才。
②建立广泛与完整的教学保障与监控体系
宋代书院的教师由于认识到书院的教学模式是以自学为主,所以教师一般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地位,并依此来处理同学生的关系。朱熹认为,读书做学问主要靠学生自己,教师的作用是“指引”,决不能越俎代庖。同样,民办高校的教学目标应该也建立在学生自学的意识之上。而这种自学并不是一种放任自流,其相对应的是需要建立可控型的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民办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组织机构,可成立相应教学督导组等组织,发挥各系、部主任、专家代表、学科带头人、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优良老教师及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等人员在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管理中的作用,“督”、“导”结合,建立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教学管理,完善科学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教学管理。民办高校在吸收借鉴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管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条件制订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管理制度及与之相配套的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秩序井然,避免或降低教学管理过程中出现违规现象。同时对教学管理文件中出现的疏漏与不足,应及时修正和补充,使制度的监管落到实处。民办高校只有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才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③建立符合人力资源发展的教师招聘与培养系统
宋代书院由于实行了制度化与正规化管理,同时私学采用独立设置、自主传授、自招弟子的形式,并由大师一级的人物来主持书院事务,因此而带来的是整体学术氛围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大师有着丰富的学养和无穷的学术魅力,他们往往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来宣扬自己的思想和学说,进行自主的学术理论追求,因此保持了书院浓郁的学术气氛,促进了学术的繁荣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的民办高校还处在发展的初期,师资队伍还不够稳定,各项工作还有待规范化、制度化。传统的对于民办高校教师的招聘管理是基于短期的职位需求开展招聘甄选工作,仅仅以工作分析与候选人过去做过什么作为考察对方是否具备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与技能的基础,缺乏对候选人未来绩效的预测与判断。而基于素质的招聘甄选还应依据候选人具备的素质对其未来绩效的指引作用来实施招聘甄选。除在招聘阶段对民办高校的教师进行筛选之外,对于应聘教师的教学质量评估与定向培养更是提高民办高校教学水平的方法。教师教学质量评估的结果,可以反映教师的教学思想、能力、绩效的差异,为教师的合理聘用、晋升及教师岗位考核和津贴发放等方面提供依据。而对于在校教师的定向培养,可从组织学校之间的教学交流、聘请国内外著名学者、人士来校讲学以及选送优秀教师外出进修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学术水平。
④建立定向资金流动模式的人才培养计划
宋代书院对于学生的培养上,在接受基础知识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及时了解老师的学术见解,摸到治学门径。书院学生在浓厚的学术氛围的熏陶下,能较快走上研究道路,并学以致用。我国的民办高校应建立一种“立足于长远”的人才培养目光,加大资金在高校教学方面的投入力度,合理分配教学资源。在校企双方的合作中,可以是企业提供资金,学校以其知识和人才提供相关服务,实现双赢;也可以双方共同出资共同获利。民办高校一方面可以争取到企业的经费支持,使本校学生有可成为专业对口的企业所需要的高端人才的基本储备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安排学生定向就业,激励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增加学校的社会吸引力。这是学校和企业在多方面开展合作以实现双赢的模式。除此之外,民办高校要有相应的助学计划,对于优秀学生应设立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鼓励措施,而对于贫困生,甚至采取减免学费的助学制度,从而更好地体现教育公平,让教育为大众服务并关注国计民生。民办高校应合理利用教学资金,同时,为了适应“技能型”高职层次和“应用型”的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须重视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和实习基地的建设。成立相关的实验室规划建设委员会等机构,合理使用有限的办学资金,进行目的明确的资金投入计划,培养出适应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复合型大众人才。
⑤正确处理办学规模的扩张与教学质量提升的关系
宋代书院奉行“有教无类”的招生理念,有名的硕学鸿儒所在的书院,更能吸引士人不远千里而至,其中不乏已有根基,甚至中过进士的人,仍再来跟随名师学习。一些有志于学问的青年,在未得名师之前,往往不远千里投师受学,而入书院之后,又随时质疑问难,亲侍左右,从而很好地继承了其师的学术思想精华,真正成为了名师下的高徒,这种高质量的学生在宋代书院中屡见不鲜。而我国当前民办类高等院校教学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学校投资方往往会为眼前利益而追求招生数量的最大化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收入,从而忽视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即学校的教学质量水平的维持与提高。现阶段很多民办高校无视自身条件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的短期行为,其结果导致的不仅仅是质量的下降,甚至是生存的危机。另外,还应避免过热专业和就业领域的经济方面的诱惑,防止一哄而上,盲目设置过热专业,稳步处理招收生源与就业安排等问题。民办高校的发展不仅包括数量的增长、规模的扩展以及速度的加快,还包括质量的上升。对教育质量的重视,应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既需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要与期望,还应考虑到民办高校建设的自身条件、立足点与发展方向,确保量的扩张与质的保证的同步协调发展。
(二)宋代政府私学政策对我国当今民办教育政策的借鉴作用
宋代选士制度继承唐代,作为教育形式的私学被纳入了科举选士的人才库中。在应举之人中,除中央官学国子监培养的生徒之外,大多数为私学出身的人士。特别是随着书院的官学化,以传承理学而闻名的各大书院也随着官方的承认与支持而日益鼎盛。但随着国家的参与兴办,宋代私学所承担的官学培养科举人才的任务,也对书院等私学产生了不良的影响,其被科举考试所束缚,逐渐失去了其原先的制度化私学的特色。宋代政府的私学政策对宋代私学的双重影响,对我国当今政府对民办教育政策的制定与管理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1.正确处理政府对民办学校加强管理与保证其独立自主地位的关系
宋朝政府非常重视私学教育,特别是蒙学教育与书院教育。其统治者积极鼓励和支持私学教育的发展,制定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对社会各地私学的开办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以国家办学为主导,私学或私立学校为补充和辅助,主辅相济,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合理有序发展。我国古代私学的办学经验告诉我们,民办教育其特色在于自主办学、自成一体。私学的发展只有适应社会的需求,弥补公办教育之不足和不及才是其价值所在;如果在民办教育的办学过程中受到政府干预过多,则会使其成为公立学校的附庸,失去了其生存的独特作用与意义。
(1)确立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政策
当前,民办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所占的份额还很小,市场开发还不是很充分。因此,中央政府如何为民办教育构建公平、合理、和谐、竞争的法制政策环境,成为我国教育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另外,鉴于公办学校俨然形成资源吸纳的大规模载体,民办学校如何在这样的劣势环境中进行生存与发展,政府在对于民办学校的待遇政策上应有所作为,也是值得政府相关部门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①法律平等
早在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普及学校教育若干问题的决定》中就指出:“以国家办学为主,充分调动集体、厂矿企业等方面办学的积极性。还要鼓励群众自筹经费办学。”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也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等。这些文件的有关精神为民办私立教育的发展创造了外部环境,提供了政策保证。2003年9月,《民办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明确规定“本法的立法目的是维护和促进,即维护民办学校及其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促进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除此之外,中央政府于2010年7月13日至14日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强调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政府要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和直接干预,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的平等法律地位。
确保民办教育在法律上与公办教育的相对平等,对保证民办学校教育质量、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首先,要确保学校法律地位平等。按照2003年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之前的法律所规定,民办教育只是公办教育的补充,并严格控制社会力量举办高等教育。没有赋予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同等的地位,从而严重阻碍了民办教育的进一步发展。而随着《促进法》的出台,进一步提升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而民办与公办学校的同等地位为二者的公平竞争提供了法律保障。其次是教师法律地位平等。长期以来,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教师地位是不平等的,如民办学校教师不能像公办学校教师那样享受计算工龄、申报职称、户口调人、医疗保险等待遇。为了真正实现教师地位平等,《促进法》明确规定,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最后是学生法律地位平等。《促进法》规定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享有同等权利。
然而就目前中国的现实情况而言,民办教育不能说是无法可依,但总的还是比较分散、笼统、滞后,也不具可操作性。立法的核心还未落到民间办学和政府办学之间应有的真正平等的地位上。除此之外,在实际的办学进程中,一些政策没有落实到位,存在有法难依的问题。应规范并加强政府执法力度,为与公办教育同样提供教育服务的民办教育提供一视同仁的公平竞争环境,以及为社会和家庭提供不断完善的信息服务。
②待遇平等
民办教育作为中国社会市场转型的产物,它的出现和发展深深扎根于市场经济的体制背景之中。尽管在法律的层面,政府已经做出了正确的表率,通过了一系列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法律法规,然而法律上的平等只是民办学校办学与发展的基本保障,对于民办教育的发展来讲仍然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
首先是民办学校的待遇问题。无论是民办学校,还是公立学校都必须以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前提。公立学校的投资者主要是政府,受益者为国家和每个社会成员;而民办学校的投资者主要是民办学校的法人(或股东)和缴纳高额学费的受教育者,其受益者除民办学校法人(或股东)和受教育者外,它也包括政府。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政府受益更为突出。但是在现实中政府并没有作为一个受益者来分担民办学校的投资,而表现为政府对民办、公立学校的负担不公平。解决这些问题,要大力宣传民办学校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巨大贡献,以便在全社会形成支持民办学校发展的社会舆论环境。除此之外,应将民办学校依法享有的国家规定的所有优惠政策尽快地用地方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并尽快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
其次是教师待遇问题。为了建设一支好的教师队伍,国家对公办学校的教师实施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以提高公办学校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劳动积极性。但与公办学校教师相比,民办学校教师却享受不到相应的待遇。民办教师的档案等人事关系一般都是放在人才交流中心,这导致民办学校教师严重缺乏职业安全感。民办学校教师的社会保障也被纳入到与公办教师不同的体系中,造成民办学校教师最终享受的待遇与公办学校教师有很大差异。基于此类问题,“各地政府应根据当地的实际,参考同层次公办学校教师的收入情况,制定各地民办学校教师的薪金标准。民办学校教师应参照公办教师的管理享受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政策待遇,并由相应的政策法规做出强制性的规定。”【6】
最后是学生待遇问题。由于我国公办教育已经有长足的发展并已经深入人心,人们对民办教育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歧视民办学校学生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社会对民办学校学生的文凭和能力持不信任态度,民办学校的毕业生在升学、就业、社会优待以及参加先进评选等方面无法享有与同级同类公办学校的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在现行相关法律的支持下,应大力开展对于民办学校学生的宣传与支持力度,树立民办学校优秀学生与毕业生的成功典范,政府应投入资金对民办类学校学生进行助学金、助学贷款以及设立奖学金等,协助民办学校在社会上进行正面宣传,让更多的学龄学生在面对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的地位上有平等的决策意识等等。
(2)保障民办学校与政府的利益合理分配
宋朝政府重视私学的目的之一,即是通过私人办学,为宋朝科举考试培养优秀的人才,通过科举而选拔出的人才经过政府部门的层层挑选,成为稳定社会的统治的中坚力量。从这个角度上看,当前我国政府是直接影响民办学校获得合理利益的关键。
①确定民办学校的合理回报
对于政府来说,教育是公益事业,国家应有义务加大对教育的投资力度。然而在教育经费相对不足的情况下,政府之所以鼓励民办学校发展,目的在于借助社会资本,扩大教育资源,满足民众和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民间资本举办教育不能有追求最大经济利益的趋向,而应把自身的利益置于国家、社会、学生利益之后;地方政府同样不能把自身的利益凌驾于国家、社会、学生和其他教育举办者的利益之上。因此,政府规范与保护民办教育追求合理的利益回报,其根本出发点在于有效利用民间资本的投资价值,规范资本运行中的利益诉求,获得政府与民间资本在教育产业中的双赢,并推动我国民办教育产业发挥其应有的社会作用,为国家提供合格人才。
民办学校的利益诉求之一即是获得“合理回报”。民办学校的利益诉求主要是学校的规模、声望以及办学成本等直接影响下的经济收益。在我国,民办学校的投资基本上都是私人投资者,国家很少直接投资或根本不投资。民办学校只有不断招收学生扩大学校规模,才可能在一定时期内成本资金回笼,并再将资金进行教育投资。学校的规模扩大了,可用于再投资的资本充足,学校对于教育各方面的管理力度加大,自然会有较好的社会声望,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吸引生源,从而可再次提高办学成本的投资回报。然而当前对于民办学校的税收政策还是以企业或公司的标准进行纳税,并不能够体现民办教育的公益性与非营利性。一些地方政府把应该承担的义务教育责任部分地转嫁到了民办学校身上,而民办学校在承担这一任务的同时,却得不到与公办学校一样的生均经费资助。教育投资者履行了教育投资的义务,却没有获得明确的收益权和资产所有权,这种民办学校投资权利义务的不对等,影响闲置资金进入民办教育领域的同时,也挫伤了民办教育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
《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第42条规定:“县级人民政府委托民办学校承担义务教育任务的,应当根据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数量和当地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的生均教育经费标准,拨付相应的教育经费。”因此,政府应该给予民办学校更好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经费拨款政策(包括学生与教师),并加强监管,制定惩罚措施,保证政府和民办学校合作的继续进行。同时,具备经营理念的民办学校要遵循教育规律,既追求合理回报,又不要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既讲成本,又讲质量;还要考虑社会的公共效益,这样才能办出让政府、社会满意的教育,同时也保证自己的可持续发展。
②预留民办教育的利益长远化
民办教育的发展需要长期规划,其利益落脚点应放在未来而非现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教育理念仍然有着值得政府与民办学校共同思考的价值。然而,这种优惠不是没有代价的。由于民办教育名义上的利益很大,而维护教育秩序的法律并不健全,因此,在过去20年间,民办教育机构产生了很多问题,各种学校的乱开乱办与无序竞争导致了一些学校的经营困难甚至倒闭。这样的状况严重影响了民办教育的社会信誉,也使得教育机构审批民办教育机构时,采取事实上的拖延态度。
在没有政策明文规定的情况下,民办教育的举办者和教育行政部门都没有稳定的办学预期理念,政府与民办学校双方在办学的规范化与长远化方面都在支付巨额的成本。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出台,确立了下一阶段教育改革的路线图。这份纲要虽向民办教育者提供了国家的长期发展规划,然而推动教育改革所需要的制度变革重担,并非是教育部门自身所能肩负得了的。更重要的是,政府长期习惯于依靠行政力量,采用临时性措施解决问题,而非致力于制度的长远建设。教育领域的办事规则往往不是国家颁布的正式制度,而是约定俗成的非正式制度,乃至临时性的文件和指令。因此,教育改革亟需政府部门的顶层设计,由中央政府纳入国家基本制度建设,最终使教育事业的发展建立在稳定的法律和规章基础上。面对当前社会对于教育的过高的关注度,以及民办教育市场的强劲需求,要加快教育现代化发展进程步伐,就是要通过社会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教育体制空间的拓宽改革,解决我国教育资源严重虚空不足与国民日益旺盛的教育需求的矛盾,以给民办教育更多的利益支配范畴。
政府应向民办教育投资者提供长远的发展规划,让投资者对民办教育的发展前景保持信心,从而制定合理的自身发展方向。从长远来看,厘清民办教育的秩序,对于民办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有利的。政府在民办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中,应给予其宽松的成长空间,指导民办学校内部良性竞争,规范民办教育教学目标,逐年加强针对民办学校的政策倾斜,构建适应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软环境。总之,明确民办教育的利益长远性,是关系到民办教育是否能长久存在发展的关键。而坚持其利益长远化发展的表现形式,就是要通过政府对于民办教育的法律条文与行政措施,将民办教育的长远规划落到实处。只有真正从民办教育办学者的角度去制定与实践合理利益的分配原则并将其固定下来,才是衡量其发展的合理性的标志,无论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都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3)保证政府民办教育扶持政策的持续性与开放性
政府对于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与激励政策是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两大原则。扶持政策是基础,激励政策是保障。政府在制定民办教育的扶持政策时,要注重政策的持续性与开放性双重标准。没有扶持政策的持续性,民办教育的发展很可能是昙花一现,很难出现长期稳定的勃勃生机;没的扶持政策的开放性,民办教育的发展就可能固步自封,很难出现百花齐放的文化大繁荣与大发展。
①确定直接与间接并行的财政扶持标准
政府资助扶持民办教育,具体的措施之一是可以通过财政扶持的手段进行,如:减免或免征民办学校相关税收,民办学校优惠使用土地,国民银行给民办高校低息贷款等。这些基本扶持政策制定下来后,各级政府再根据各地的实际将这些优惠政策用地方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由教育行政部门监督实施。
当前,我国民办学校的办学经费来源比较单一,主要依赖于学费;而政府投入却很少。美国的私立高校的经费来源中,政府投入高达15%。与我国毗邻的日本,私立高校也得到了相当于其收入约20%的政府补助金。民办学校的学费仅够维持正常的教学和日常工作的开销,若想引进拔尖人才,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提高民办教育质量和办学层次则存在大量资金缺口。因此,政府有责任去帮助民办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财政的压力。中国要想从人力资源大国转为人力资源强国,政府必须从财政上支持民办教育的发展,把建设民办学校的目标放在提高质量工程上来。
我国政府对于民办教育的财政扶持政策可有以下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对民办学校进行财政补贴。政府掌握的公共财政来源于公民的纳税,纳税人应公平享受公共财政;而私立学校的所有人,包括创办人、学生父母、教师、行政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都是国家的合法纳税人,让他们平等地享受国家财政资助,是合情合法合理的事情。比如,现阶段应把民办高等教育更多地引向农村,因为现在公办高等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大中城市,而现有的民办大学又很少注意农业人才的培养。农村地区针对于服务本地区发展的教育专业和学校相对于城市来讲更为稀缺。政府可有针对性地对所在地区的民办高校实行政府财政拨款,刺激当地民办教育的本土化与职业化。一方面可有效鼓励当地适龄青年进行再教育,学到新技术,又可以降低当地农村生产力过剩的问题。第二种是国家间接财政补贴,如针对民办高校的一定范围内的贷款免息,提供资金保障。民办高校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投入,以适应学校自身的需要,求得质的飞跃。通过银校联合,依托银行提供大额甚至巨额资金贷款发展民办高校是近年来筹措经费的主要途径。政府应优先考虑那些办学质量好、社会信誉度高、发展有潜力的民办高校的办学优势,联合银行制定贷款免息优惠政策,给民办高校以休养生息的空间。这样可以通过国家、银行、学校三者之间的相互扶持、相互监督,为民办高校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有力地解决民办高校资金短缺的问题。
总之,在扶持过程中,既要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又要尊重民办高校自己的意愿。扶持民办教育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放任其盲目发展,要注意适当引导。为了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健康、有序、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坚持鼓励与引导相结合原则,使民办教育在层次、类别上有利于突出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重点,提高民办教育投资效益,适应社会全面进步的需要。
②保证扩大和稳定的招生就业政策
客观地说,民办高校比公办高校更加依赖教育市场,其生存和发展水平直接由市场行情决定。生源市场、办学市场、就业市场的不稳定,都将直接影响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因此,在具体的办学中,有些民办学校将利润追求作为首要的甚至是唯一的目标,于是,希望降低学苗选拔标准,招生规模急剧扩大,学费数额不断上涨,力图获得更多的剩余利润。有些投资方为回避政策风险,往往追求短期内的回报,甚至急功近利。实际上,民办学校运行中的许多违规招生与收费、偷税漏税、盲目扩大规模等现象,直接或间接地由投资方过分的利己、逐利行为所造成的。除此之外,民办学校在运作的过程中,有少数的学校还存在着生源不足的问题。因为生源不足,学校收入的学费少;有些学校办在较偏僻的经济落后地区,学生交不起学费。这些问题也造成了这些学校收不抵支,经费极度紧张。有些学校只能依靠公办学校的财力和教学资源支援,长此以往,这些生源与经费双重困难的民办学校很难坚持下去。
因此,与公办高校相比,民办高校面临着更大的生源市场风险、办学市场风险以及就业市场风险的考验。这些风险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变化之中,一旦小概率事件发生,就会给民办高校带来损失,甚至会引发学校的倒闭。在应对民办学校招生与民办高等院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时,政府应进行相关的政策扶持。比如各级党委、政府就从本地区的经济特色和产业特色出发,在积极办好公办职业教育的同时,把发展民办职业教育,作为教育服务社会和经济发展,直接面向经济,促进就业、消除贫困、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将发展民办教育作为教育发展战略的重点,并在各方面予以高度重视和重点扶持。
各级政府应采取切实措施,加大社会力量办学的鼓励和支持力度,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化的社会中介机构。如教育评估事务所,从第三方的角度,对涉及教育的各类项目进行公正、客观的评判,为教育部门的行政和决策提供参考和依据,改变过去政府职能部门大包大揽、运行效率不高、公共职能弱化等弊端,从而提高公众参与教育的能力,调动社会资源,帮助政府部门监管民办学校的正确发展导向。此外,专业化的社会中介机构——教育评估事务所,对拟办学校的硬件设施、人员条件、办学方案等进行评估,帮助政府全力把好民办学校准入关,制定民办学校的建设标准,对符合标准的给予办学许可,确保民办学校的基本办学质量。
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毕业生的轻视、蔑视、歧视现象明显弱化,而认可度日益加强。在此基础上,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出台鼓励毕业生创业的各种扶持政策,引导毕业生多元化就业。同时,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也应大力培育和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完善毕业生服务体系和网络建设,从而为民办高等学校的毕业生提供与公办高校毕业生并行平等的就业平台。
(4)确保政府民办教育管理职能的合理性与有效性
当前,政府与民办高校关系的不确定性导致了两种倾向:一方面政府干预过多,影响了民办高校的自主管理;另一方面,政府对民办学校具体问题的处理随意性较强,约束不力,从而使民办学校在某些方面处于无约束的自主状态,阻碍了民办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应从政府联通干预管理外围化与对民办教育的监督考核标准化进行双重分析,才能立足于适当的基准点去进行民办教育的管理。
①确保政府职能干预管理外围化
当前,政府干预民办高等教育的侧重点是如何规范办学的条件与资格、学校的课程设置、学校财务管理等,也就是说政府的干预直接影响到当地民办教育的总体规划。要实现民办教育的长足发展,则要协调民办学校与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权力制衡关系,减少政府对民办高等教育的微观控制,加强政府相关职能干预的外围化。
政府管理的外围化是指政府应扮演引路人与服务者的角色,增强宏观指导,提高民办高校的自我发展能力。政府应允许民办学校有充分的自主招生、自主设置专业、自主开设课程等空间,在民办学校自主办学政策的高度上执行指导和监督,如对当前民办高等教育专业设置盲目化现象的正确引导,控制民办学校过热专业的招生情况,积极宣传与扶持相对较冷门的实用型专业的设置与招生就业安排,使民办学校的管理者自觉意识到其发展的重点策略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定位明确、特色鲜明地占领就业市场,在对市场发展趋势的把握中形成特色。另外,政府还要对民办高校的办学资格、领导体制、领导者的素质和内部管理等进行监督,从而在保持民办高校自身办学特色的前提下科学发展。
所以,政府的管理的外围化,其重点是研究如何把一部分管理权力让渡给社会中介机构,让社会管理对民办教育的发展走向进行掌握与疏导,从而减少传统行政干预对民办教育的不良制约。政府把管理权交给社会中介组织,既有利于扩大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又能制约民办教育办学行为,规范着民办教育行为。如针对民办学校的师资管理,建议采取政府外围化的管理措施。当前,虽然民办学校的师资来源是市场化的,但不能完全变成市场行为,否则教师的个人合法权益如进修学习、职称晋升等,就得不到保障。所以政府针对师资管理,首先注意不要过多干预民办学校内部的专业的自由设置、教师的自主选择与其自主科研能力等相关教学活动,应鼓励学校建立各种形式的教师维权机构与组织,比如民办学校教师的工会组织、教研室活动、教师进修学习等。社会中介组织的成立,便于民办学校与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确保教育质量,同时也能为各级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减轻政府管理部门的管理压力,发挥政府有关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
②实现政府分类量化考核标准化
在对民办学校的管理注重外围化的同时,也应适当加强民办学校的内部管理,而政府建立针对民办学校的管理量化监督考核标准,就成为当前政府应重视的管理措施。首先要实现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打破政府对教育资源垄断的教育管理体制。作为掌握民办教育发展命脉的政府有关部门,应针对民办学校进行有效的分类管理。除此之外,仍应对民办教育中的具体办学方式、学风校风、校园建设以及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以有效维持与促进民办教育的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民办学校的办学主体主要有:公民个人办学、社会团体办学、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学、私营企业办学、中外合作办学、政府与民办企业或个人联合办学、企业与个人联合办学、股份制办学等多种形式,并由此形成了民办学校的多元化办学模式。那么,只有分类管理,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财政补助、税费减免等扶持政策,同时最大限度地保障民办教育的公益性。尽管目前在国家政策层面已经形成了明确意见,但分类管理在我国尚属新生事物,民办学校举办者对分类教育存在较大分歧。分类管理在推进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分类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变革,不仅涉及观念更新和制度创新,还涉及既有利益的调整。“在地方开展民办教育分类管理试点的同时,政府应及早研究分类管理的配套制度。由于涉及多个部门的职责,建议在国家层面建立跨部门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共同研究。同时,要充分听取和正确吸收地方和民办学校的意见,尤其要与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工作相结合,及时将好的做法和经验上升为国家的制度安排。”【7】
除进行对民办学校的分类考核之外,还应对其进行量化考核标准设置。政府量化考核民办学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有效促进区域民办教育持续、协调发展,监督学校规范办学,并消除民办学校功利化办学的不良影响,保障民办教育的合理健康发展。如成都市武侯区于2009年4月制定和印发了《成都市武侯区民办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星级评定办法(试行)》和《武侯区2009年民办普通中小学办学水平星级评估标准》,对区属民办中小学进行办学水平综合评估,最终根据督导结果划分办学实力星级。其评估内容包括“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队伍建设”、“教育教学管理”、“财产财务管理”、“诚信办学”和“社会满意度”等几个方面。当地政府“通过6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63个评估要点来量化考核学校办学现状,并根据督导结果划分星级”【8】。成都市的这一做法给各地区的相关政府部门的启示是,可通过此举来帮助指导学校制订整改措施,促使学校依法规范办学、科学管理,并将是否在规定年限内接受办学水平星级评估并达到合格以上等级,作为对学校是否具有扩大办学规模的重要依据。
(5)把握政府教育激励政策的规范性与长远性
政府需在对民办教育进行扶持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民办教育的投资与发展。政府应构建以政府办学为主体、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特别是推行政府针对民办教育的激励政策。民办教育激励政策应把握规范性与长远性的原则:一是要注意不可盲目资助扩张民办学校规模,要有严格的考核标准;二是要加强鼓励民办教育的科研建设水平,将激励政策向纵深方向渗入。
①正确认识民办学校的产权问题是激励政策规范性的前提
政府对民办学校的激励政策前提是对于民办学校产权问题的解决。在民办教育发展的20多年中,产权归属问题一直是投资办学者关注的热点。产权问题可以说是民办学校发展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关系着民办学校长期稳定发展的大问题。如果产权归属不明确、产权性质不清、产权关系混乱,必然造成学校资产流失,因此挫伤民办教育办学者的积极性。“产权不明晰、缺乏退出机制的直接后果,是民间资本在产权得不到法律保护的情况下保持相当的谨慎,已经创办和急需发展的民办学校办学资金紧缺,又因缺乏新的资金流入而受到极大的制约。”【9】对民办教育产权加以确认和明晰,是我国开放教育市场,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基本要求。
建立健全民办学校“产权奖励”制度,实施积极的民办学校产权激励政策,是确保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将有利于保护民办学校法人财产权,维护民办学校的合法权益,保证民办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加强教育产权制度的执行力度,需调整民办学校的产权结构,以产权主体的权责利对等为原则,重新安排产权主体的产权权项。随着民办教育的不断发展,许多新的产权问题不断涌现,如民办学校退出机制、上市运作等等,产权界定有待进一步细化,要根据客观事物的不断变化,明确产权主体的权项和应用范围。利用产权所有者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属性,调动民办学校的积极性、创造性。政府对民办教育的产权激励政策是投资举办学校过程的必然程序,是民办学校合理调整社会关系的有力杠杆,是推动学校发展的基本保障,是现代学校制度安排的法理基础,是控制学校发展过程的良好方式,也是学校举办者的应有法治权利。教育产权制度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教育产权制度改革,整体民办教育发展必然受到影响。政府应监督学校的产权行为,政府对民办学校产权相关利益诉求的采纳与否,取决于政府对国家整体利益和各级政府,以及政府各部门利益的权衡。只有政府廉洁高效,以维护国家利益和民众为使命,因势利导,才能促进民办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
②有效提升民办学校的教研水平是激励政府长远性的保障
民办教育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不是通过教育产权制度变革体现,而是通过培养的人才质量和数量体现的。教育产权制度只能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中的资源配置问题,而不能解决民办教育发展中最根本的教学质量与科研发展问题,教师主动性的发挥与学校质量的提高是政府需要全面制定民办学校激励政策的必要条件。人力资源是民办高校的第一资源,也是民办高校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首先,政府应制定对民办学校的教师发展的激励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提高教师关注教学质量与科研能力的自主开发。在民办高校的发展中,“影响民办高校教师合约满意度的因素包括:教师签约前对学校情况的了解程度、签约前后对于学校了解情况的比较(信息不对称性的反映)、协议的可修改性、事后决定权的归属、协议对教师正当权益的保护程度”【10】。政府应加强对民办高校教师培训,给予公办高校教师的培训也要给予民办高校教师。除此之外,应考虑到民办高校的实际需求,设立专门的经费用以支持对民办教师的培训,或者由政府的专门经费对民办教师培训适当资助。此外,对积极支持教师培训的民办高校,政府应有奖励措施。
其次,政府应制定对民办学校的办学者及管理者的激励政策,开发校长人力资源,提高学校工作的绩效。“要引导民办中小学董事会从人力资本价值、岗位责任、资历、绩效鼓励等方面设计民办中小学校长的薪酬形式,引导其在校长工作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合理的薪酬结构,在校长专业发展的平台上建立绩效导向、能力本位的校长薪酬制度,以确保专业能力强、办学业绩佳的校长确实能够得到应有的高报酬。”【11】对民办学校的办学者与管理者的激励政策应与对民办教师的激励政策同时进行,方能全面提升政府对民办教育的有效指导与开放式支持效果,达到民办教育与公办教育在激励政策上的平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