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管理伦理学
9469600000003

第3章 伦理学基础理论(1)

第一节 伦理道德概说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本质、特点和规律的学科。准确理解和把握“伦理”和“道德”这两个基本范畴,是学习和研究管理伦理学的理论基础,是认识管理实践中伦理问题性质的关键所在。

一、古代西方伦理、道德的词源涵义

在西方,“伦理”或“伦理学”一词Ethics源于古希腊语的伊索思(ε’θοs)。这个词在荷马时代表示驻地或公共场所。在早期古希腊哲学家中,这个词也曾作为专门术语,表示某种现象的实质或稳定的性质。后来,人们又把它用来专指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惯例,相当于汉语的“风尚”、“习俗”等概念,并几经演变之后,又有汉语的“性格”、“品质”、“品格”、“德性”等意思。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这个词便专门用来表示研究人类德行的科学。

在西方,道德(morality)一词源于拉丁语的moralis,所表示的是汉语的“风尚”、“习俗”之意;演化出短音读法后,又有“特点”、“内在本性”、“规律”、“规定”、“性格”、“品质”等意思。可见,希腊语的εθοs和拉丁语的moralis,从词源涵义上来看,大体是相通的。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著名历史学家西塞罗(前106—前43)根据希腊道德生活的经验,就把亚里士多德著作中的ε’θοs译为拉丁语的moralis,指国家生活的道德风俗和人们的道德个性。以后英文的morality则沿袭了这一含义。

二、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词源涵义

在中国的古籍和文物中,不论“伦理”或“道德”,单用较多、较早,连用较少、较晚。“伦”字的本义是“辈”的意思,以及由此引申出的群、类、比、序等涵义。《孟子》一书特别强调人伦,《滕文公篇》说,“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圣人“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就是说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不同辈分之间的关系。东汉经学家郑玄在《小戴礼记》一书中作注云“伦谓亲疏之比也”;东汉经学家赵歧在为《孟子》作注云“伦,序……识人事之序”。这里讲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理”是“治玉”的意思,以及由此引申出有分、条理、精微、道理等涵义。《战国策》里谈到,郑国人称“玉之未理者为璞,剖而治之,乃得其鳃理”。“玉虽至坚,治之得其鳃理以成器,不难谓之理。”引申之,理有分析精微之意,所以又叫做分理。郑玄在为《礼记·乐记》作注时,称“理,分也”。《吕氏春秋》认为,“理也者,是非之宗也”。

“伦”、“理”连用,始见于秦汉之际的《礼记·乐记》,其中说“乐者,通伦理者也”。在这里,“伦理”一词的涵义,虽有伦类条理的一般意义,但主要还是指当时的道德关系。

“道”字在古汉语中从“首”从“行”,可能与“行”字相通,表示人人涉脚、四通八达的街道或道路。引申开来,在先秦思想史上,“道”主要是指一种普遍的最高的原则。《老子》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从商朝出土的甲骨文看,已经有了“德”字。西周初期的大盂鼎铭文的“德”字,已明确地包含着按照当时的规范去行事而有所得的意思。东汉时的刘熙对“德”的解释是:“德者,得也,得事宜也。”“德”就是把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合适,使自己和他人都有所得。许慎的解释是:“德,外得于人,内得于己也。”这也就是说,“以善念存诸心中,使身心互得其益,此内得于己之说也;以善德施之他人,使众人各得其益,此外得于人之说也”。朱熹说:“德者,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四书集注·论语注》)所以,德,也就是人们对所谓最高原则有所得。

“道”、“德”连用,始于春秋战国时的《管子》、《庄子》和《荀子》诸书。荀况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劝学》);“道德纯备,智惠甚明”(《正论》)等等。荀况不但将道和德二字连用,而且赋予了它较为确定的意义,即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道德品质、道德境界和调整人和人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和规范。

三、“伦理”和“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在现实生活中,伦理与道德具有大体相同的意义。两者均突出了行为准则在人们行为中的重要性。稍有不同的是,伦理并未突出人们个体的心理、品质。正因为如此,有人把伦理称之为客观的法,指谓社会道德;把道德称之为主观的法,指谓个人道德。实际上,如同道德既是社会的又是个人的,伦理也包含社会和个人两个方面。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人们常常是把“伦理”、“道德”当做同义词来使用,甚至是“伦理道德”并称。

汉语中的“伦理”和“道德”这两个概念,与英语中的ethics和morale的词源涵义暗合。正是由于这种原因,我国早期的启蒙学者如严复等人把英文的ethics译为“伦理”或“伦理学”,而把morale译为“道德”。稍有不同的是,道德较多的是指人们之间的实际道德关系,伦理则较多的是指有关这种关系的道理。所以,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伦理”或“伦理学”这个概念,一般就用以表示道德理论,而“道德”这个概念,则一般用以表示实际生活中的道德现象。“按照这种区分,道德是指一定文化界域内占实际支配地位的现存规范;而伦理则是指对这种道德规范的严密方法性思考。”[[德]霍尔斯特·施泰因曼、阿尔伯特·勒尔:《企业伦理学基础》,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8页。]

第二节 道德的本质与功能

道德是伦理学研究的基本范畴,正确认识和把握道德的本质和功能,对于研究管理活动中的道德意识现象、道德行为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认识和分析管理伦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一、“道德”的定义

在中外伦理学发展史上,伦理学家对道德作出过种种不同的定义和界说。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18世纪哲学家康德把道德看成是出自“善良意志”的“绝对命令”,而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黑格尔则认为道德是主观意志的法,道德的基本内容要求人们在内心中规定善恶标准,从而在行动中扬善去恶。“从质的规定性来看,所谓道德,就是人类现实生活中,由经济关系所决定,用善恶标准去评价,依靠社会舆论、内心信念和传统习惯来维持的一类社会现象。”[罗国杰、马博宣、余进编著:《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8页。]道德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它由道德活动、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构成。

道德活动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依据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原则而进行的道德实践活动,包括一切具有善恶价值的群众性道德活动和直接为培养和评价社会成员道德品质而进行的群体活动。道德活动是道德意识形成的基础,是孕育道德原则规范并使其不断变革发展的土壤,正是在道德活动中,人们发挥着自己的道德首创精神,培育和铸造着自己的道德品质,既使道德原则和规范现实化、具体化,又不断产生新的道德认识和提出新的道德要求,促使着社会道德由低级向高级、由现有向应有的转化。

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道德实践基础上形成的道德情感、意志、信念和观点以及各种道德思想和理论体系。道德意识作为道德的主观方面,体现着人们对客观存在的道德活动及其道德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并集中地表现在一定的道德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体系之中。社会道德意识既包括各种自发自在的社会道德心理,也包括各种自觉自为的社会道德意识形式,既包括各种内隐的道德意象和道德情感,也包括各种外显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准则。社会道德意识的发展水平,反映出人们道德认识的程度以及自我意识的程度,标示出道德在多大程度上变成人们的内心信念以及掌握自我的指数,从而也将为人们的道德活动和道德实践提供变自发为自觉进至自由的道德动力。

道德规范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指导和评估社会成员行为价值取向的善恶准则,包括自发形成的判断善恶的常规惯例和自觉概括或表达的善恶准则体系两种形态。它是一定社会对共同生活的人们在道德行为方面的外在要求,这种要求形成于人们长期的生活实践,通过风俗、习惯和传统固定下来,推广于人们的道德实践,成为人们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社会道德规范是人们社会生活的客观要求,又是人们道德行为的概括总结;既源于社会的道德生活,又作用于社会的道德生活;既调整人们现实的道德关系,又引导人们突破现有的道德关系;既见之于道德实践,又高于道德实践。社会道德规范体系具有内容的广延性和层次的多样性,包括社会道德原则、社会公德规范、社会道德范畴、职业道德、婚姻家庭道德以及人际交往、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等几个结构层次。

在社会道德的现象结构中,道德活动现象、道德规范现象、道德意识现象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社会道德活动不仅是社会道德意识形成的实践基础,并使道德意识不断深化和提高,而且也是社会道德规范形成的实践基础,并使道德意识不断深化和提高。它是既定社会道德规范巩固、深化和完善的重要条件。社会道德意识不仅是社会道德规范形成的思想前提,而且也具有指导道德活动并向道德活动转化的作用。社会道德规范既在一定的道德活动和道德意识的基础上形成,体现着社会道德活动和社会道德意识的统一,而且作为一种价值目标和道德准则,指导和制约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活动。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一个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二、道德的本质

道德作为社会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既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过程,又受制于现实社会的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从而表现出与其它社会现象不同的一般本质。

1.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3页。]

当我们深入到社会意识形态的内部,比较诸社会意识形态的异同时,又会发现道德还有不同于其它社会意识的特殊本质。

第一,道德规范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政治规范、法律规范是制度化的规范,而道德规范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环境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它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之上,深藏于品格、习性、意向之中。

第二,道德规范并没有也不使用强制性手段为自己开辟道路。法律规范的实施是以国家强制力量作为保障的,道德规范的实施则不同,它主要是借助于传统习惯、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实现的。教育、宣传、大众传播媒介等也常常是道德规范转化为人们实际行动的重要手段。

第三,道德规范是一种内化的规范。道德规范只有在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人的情感、意志和信念时,才能得到实施。内化的规范也称为良心,良心是人们思想和言行的标准、尺度和检查官,良心形成特定的动机、意图、目的,良心促使人去遵守社会规范。法律规范不管人们是否有遵守的动机,只要在行动上没有违反就不去干涉,而道德规范必须有内在的善良愿望才能加以遵守。

第四,道德规范本质上是一种自律。从道德规范的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他律与自律。他律是指道德规范完全外在于人,如人在幼儿阶段只是被动、顺从地接受来自社会和成人的道德训条和道德约束,个人的道德判断标准完全依附于社会道德标准。这时他们处在他律道德阶段。道德自律是指道德的主体能主动地评判和选择社会的价值标准,形成自我独立的价值观,能把外在的道德原则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及自我需要。履行道德义务不是由于外在的压力而是出自内在意愿,是良心或“道德命令”使然。法律与道德二者都是行为规范,但又有本质区别。法律是一种他律,道德是他律与自律的统一,而且本质上是一种自律。

2.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

道德不仅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实践精神,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所谓人对世界的把握,是指人对世界的一种主体关系,即人能够把客观世界当作对象来认识和改造,驾驭客观的必然性,实现人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力量、特征的实在的占有,并从而使主体即人自身的本质得到丰富和发展。”[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页。]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曾把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分为四种,即科学理论的、艺术的、宗教的和实践精神的。道德是社会意识,是一种思想体系,因此它是一种精神。但道德作为精神又不同于科学、艺术等其它精神,而是一种以指导行为为目的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道德区别于其它社会意识的根本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实践精神。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所把握的是人同现实世界之间的一种价值联系。道德作为实践精神,不仅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而且是实现价值的行为,是有目的的活动。概括地讲,道德把握世界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6页。]

第一,道德不是被动地反映世界,而是从人的需要出发,从特定的价值出发来改造世界。这里的改造不仅仅是以物质手段作用于物质客体的实践活动,而是以精神的手段来调节人与人的关系,使社会关系符合某一价值要求的精神活动。这里所说的世界也主要不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对立的自然界,而是指人类社会、人类活动和人类品质。道德的这种把握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人类只有结成群体、社会才能进行生产和再生产,而人类群体和社会只有在一定秩序和行为准则下才不致于分裂、不出现混乱,道德就是通过形成特殊的社会秩序和行为准则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发展的。

第二,道德的目的不是再现世界,而是对世界进行价值评价。评价是道德把握世界的基本手段。道德评价最初是与风俗习惯交织在一起的,通过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延续而维持着人类自身的发展。风俗评价、舆论评价一方面既是按特定的道德准则进行的,另一方面又创造出新的行为规范,制约、指导着人们的行为。这些准则作为评价的依据,规定着评价的对象和内容;它们作为评价的产物,又代表着评价主体的价值取向。评价将有意义和无意义、有价值和无价值、善和恶等等加之于评价对象,往往会左右着人们的态度和价值取舍,从内和外两个方面形成道德的环境。对个人而言,道德评价将外在的准则直接灌输到人们内心,形成个人自己的做人标准和价值目标。而这种标准和目标反过来又作为内心的评价主体,审查过滤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意图,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指向社会的价值目标。

第三,道德把握世界不是让人盲目听取外界权威、屈从于现实中的邪恶势力,而是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动员全部身心力量克服恶行、培养德行,既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又实现社会的道德理想。由于社会中善与恶、高尚与卑劣总是相伴而生,而且在特定时期、特定场合,后者还可能占上风。因此,在把握世界时,道德绝不允许随波逐流。要通过对世界的道德把握来形成人的价值和人生意义,形成人的责任心和义务感。道德也不允许甘居中游,它要人在把握世界的同时,形成上进心和荣誉感,做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醒”,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境界。道德要求人们在面临几种行为可能性的情况下,在道德冲突的困境中,自觉地选择高尚而弃绝卑鄙,自觉地选取较大的价值而牺牲较小的价值,并以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总之,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特殊的意识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应当理想等的价值体系,是调节社会关系、发展个人品质、提高精神境界诸活动的动力。

三、道德的功能

道德的功能表现在道德对人、对社会所具有的积极肯定的意义上。具体而言,道德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认识功能

道德的认识功能表现为道德反映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的利益关系。“道德是着重从个人和社会整体、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特别是个人对社会整体利益和他人利益的态度这一角度,提供现实社会状况的信息,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展望或预测现实社会发展的未来图景。”[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75页。]道德意义上的认识帮助人们区分现有与应有,事实与价值,从而既实现着对世界的认识与把握,也实现着对人自身的认识与把握。具体而言,道德认识帮助人们了解人生的价值、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生活的意义、对社会整体的责任、道德理想的选择等问题,从而引导人们按照向善避恶的原则,去积极创造完美的社会关系和自身完美的人格。

2.调节功能

道德是从现实利益关系的角度,特别是现实生活中个人对待社会整体利益和其他个人利益的态度的角度,去调节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道德调节不同于法律调节。法律调节以明确的法律条文和一整套有组织的强力机构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外在强制性。道德调节虽然也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它是以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感情、道德信念为基础的,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的力量起作用的。总之,道德调节的特点在于,通过社会舆论、良心、风俗习惯、榜样感化和思想教育等手段,使人们形成内心的善恶观念和情感、信念,自觉地尽到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以达到协调各种社会关系的目的。

3.规范功能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总和。因此道德无疑具有规范和约束人们行为的功能。它以“应当怎样”为尺度,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等手段,匡正和引导现实,唤醒人们的良知,促使人们自觉扬善祛恶,不断推动人的行为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达到规范行为的目的。

4.评价功能

评价功能是指道德对于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要做出明确回答。评价是道德把握世界的基本手段。道德评价给人们提供了关于现实社会关系、状况的知识,确定现实社会的价值,通过人的道德情绪来轮廓性地显示现实社会的生命力和历史趋势,预示社会的前景。从某种意义上说,道德正是通过评价的方式提供了人们有效的理解和识别社会环境的手段。道德不仅通过评价的方式使人们加深着对社会历史的了解,而且也使人们有效地认识和规范着自己的人生。道德通过评价形成和产生着命令,进行命令时又伴随着评价,这样来调整人与人的关系,发挥行为指南的作用,成功地把握世界。

5.教育功能

是指道德能够通过评价、激励等方式,造成社会舆论,形成社会风尚,树立道德榜样,塑造理想人格,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道德境界与道德行为。道德教育的特殊任务是把某种价值体系、行动与观念的准则灌输到个人意识中,使其形成相应的道德信念和道德品质,从而在个人身上展开道德作用的内部机制,使个人不仅在道德上能自我调节和监督,而且能参与社会的道德调节过程。

第三节 道德评价

“道德的基本内容是人类行为的各种规则,用以说明哪些行为是错误或违背道德的,而其他的则是正确和合乎道德的。我们可以用道德的观点来评价人类的行为。由于经营行为是一种人类行为,因而可以从道德角度对其进行评价,正如对其他人类行为的评价一样。企业与道德之间事实上存在着更加深刻的关系。经营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相似,必须在行动之前预先设定一个道德背景,这一点是不可或缺的。”[理查德·T.乔治著:《经济伦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页。]理解并学会运用道德评价理论是分析管理实践中伦理问题的基本环节。本节探讨道德评价的形式、标准和根据。

一、道德评价及形式

1.什么是道德评价

道德评价,是社会道德活动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成员凭借社会舆论、习俗、信念等力量,采用一定的道德标准,以动机与效果、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为依据,去判断人们行为的道德价值的一种活动。

道德评价以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为主要手段,以人们的行为和品质为其主要对象,通过善恶正邪等范畴来改变、影响社会的道德风尚,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实现道德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化。道德评价的正确性和广泛性是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平的客观标准,它可以向人们传递关于他们行为价值的特殊信息,促使他们感受道德的谴责或道德的赞许。道德评价的客观性和深刻性是使道德意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一个重要杠杆,是维护社会道德的保障。

当然,人们的道德评价一般带有主观意向的性质。人们总是依据自己所认同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行为的善恶,并且按照自己的道德经验去褒善贬恶,同时又由于社会关系的复杂性,这就使道德评价活动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状况,形成见仁见智的局面。因此,如何科学而合理地判明人们行为的善恶性质,明辨行为的道德价值和道德责任,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我的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并非易事。

2.道德评价的形式[魏英敏主编:《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

道德评价一般分为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两种形式。社会评价主要指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等形式。在日常生活中,社会和个人总是要对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人的行为和品质发表各种议论、意见和看法,表明自己的倾向态度和褒贬情感,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社会舆论。其中,既包括在人们中自发产生、自然传播的非宣传舆论,也包括一定社会集团、阶级有意识地通过舆论工具所传播的正式社会舆论。由于社会舆论具有大众化、普遍化、无孔不入的特点,因而,对于造成某种社会道德气氛,无形地左右和影响社会成员的言行举止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舆论对某些品质和行为的肯定、赞扬或否定、贬斥,将成为社会成员行为活动的指示器和调节器,在这种广泛的评价形式下,一定社会和阶级对人们的道德要求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传统习惯是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并世代相传的、普遍的、稳定的社会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一定社会群体的传统习俗往往揭示出这个社会群体生活中人们认为值得尊重的、比较稳定的道德信念和态度,体现着特定的价值观念。从严格意义上讲,传统习惯近似于一种道德准则和道德戒律。千百年来,凡是违反传统习俗的行为都要受到人们的谴责和批评;凡是遵从传统习俗的行为则都受到褒奖、赞扬。对传统习惯的遵从,已被人们视为不言自明的常规,它对人们的行为活动起着有力的约束作用和评价作用。

社会舆论和传统习惯对于行为主体而言,是一种外在的社会性评价力量。无论它们是朝着何种方向发挥其作用,其对人行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凡是有人群存在,有社会关系存在的地方,任何人都要不同程度地受到舆论和传统习俗的支配和制约,都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它们的约束和激励,同时,作为社会的一员,他也会自觉不自觉地参与到各种评价活动中去。

应当明确的是,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的作用并不只是单向的积极作用,社会舆论有进步与落后之分,传统习惯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别。进步的社会舆论能够刺激人的上进心,调动人的积极性,鼓舞人的创造精神;落后的社会舆论则会腐蚀人的心灵,蒙蔽人的眼睛,扼杀人的开拓精神,压抑人的热情和进取心。这种消极作用是对社会正气的反动,是人们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大敌。与社会舆论一样,传统习俗也具有双重作用。作为一定的民族或社会心理的长期积演,传统习俗包括有历史文化的优秀成分,民族的传统优良美德,也包括有一定历史沉渣和惰性。鉴于此,我们对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必须持一个正确的立场,要具有批判的眼光和分析的态度。对于正确的舆论、传统习俗要积极主地接受,而对错误的舆论、传统习俗,则要反对和抵制,切不可为其同化。

与社会评价相伴随的,还有个体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指是人们依据自身的道德信念对自己已完成或正在进行或即将发生的行为的动机进行的一种道德判断。在自我评价中,一个人以某种程度的彻底性和冷静态度把他用于别人的那些评价用于自己。人的自我评价能力,是通过教育和生活经验积累的整个过程,随着逐步认清他观察到的周围的人的评价和道德反应而形成的。在这种自我评价中,个体自身既是评价者,又是被评价者;既是道德评价的客体,又是道德评价的主体。因而,有人将自我评价称为“道德反思”、“道德自律”。行为者本人肩负双重职务。这种自我评价主要是通过行为者本人的义务感、荣誉感、尊严感和良心等内心信念反映出来的。

内心信念在自我评价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往往可以直接凭藉自己的内心信念抉择行为方向和路线,即使当别人不在场的时候,也不说任何坏话或做任何坏事,学得在自己面前比在别人面前更加羞耻,做到对得起自己的人格和良知;其次,人们常常会在某种内心信念的支配下,百折不挠地履行自己的各种责任和义务,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如果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尽到了自己的最大努力,就会感到问心无愧,觉得安慰、轻松和欣喜;如果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没有履行好自己的义务,就会感到惭愧、内疚、不安、自惭形秽、自我责备。再次,内心信念是人生的航标,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条件。一个人要是没有坚定的内心信念,就会在人生的历程中飘忽不定,把握不住自己,更谈不上控制、完善和发展自己。

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作为道德评价的不同形式,各具特点,各有所长。社会评价主要借助于社会舆论和传统习俗的力量,并将这些力量作用于被评价对象,因此对行为者主体来说,是一种外在的力量和外来的制约。自我评价主要借助于内心信念或良心的作用,来认识、评价和调节自身的行为,因而是内在的力量的作用。内在良心比之社会舆论、传统习俗而言,更具道德评价的威力和作用。它具有社会评价所不拥有的深度和广度。就深度而言,自我评价不仅能评议现实可见的行为和品质,而且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深处,考察人的欲望、动机、意图、观念等等,并对此作出评价。诚然,社会评价也能考察和评价人的动机,但却没有内在评价这样直接和迅速。它必须通过行为者的一系列行为及行为整体来加以把握。在广度方面,自我评价优越于社会评价的地方,就在于当个体独处、无人在场时,也能发生作用,这是社会评价所不可比拟的。

然而,自我评价也不能脱离社会评价而存在,自我据以进行评价的准则和标准不是天生的,而是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的“内化”。这种内化正是借助于社会评价的形式得以实现。在现实道德生活中,个体总是通过在人们的道德交往中,在社会道德评价中吸取道德经验,增长道德认识,形成善恶观念的。而社会道德评价所传递的社会道德原则规范,也为个体所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下来,化为内在的尺度。据此可以认为,个体对自身的内在评价也正反映着社会大众对其所作的社会评价。我们可以从一定意义上将自我评价看成是社会评价的特殊形式。

鉴于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不同特点和不同作用及其不可分割性,我们在对社会道德生活进行调节控制时,应该让两种不同形式的评价方式共同作用、互相补充、彼此协调,以达到对人的行为和品质的公正、合理的评价。这两种方式的密切配合,对于提高个体道德水平,改善社会道德风气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总之,道德评价是培养人们道德品质的重要手段,是社会道德生活的调节器,是将道德由他律转为自律的重要方式,是改造社会道德氛围的有力武器。道德的职能靠道德评价来发挥,道德的作用靠道德评价来实现。可以说,没有道德评价就没有道德,就没有人类道德生活。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如何,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道德评价活动开展的广度和深度,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也取决于他的道德评价能力。

二、道德评价的标准

1.善与恶的内涵

人们在道德评价中,一谈到道德与否时,必然涉及到善和恶这两个范畴。善和恶作为一对历史范畴,其意义是比较广泛的。在中国,根据《说文解字》,善与“羲”、“美”同义。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认为,善、羲,美三字,都从羊字。“羊”就是“祥”的意思,所以善、美、羲的意义相同,都表示“吉祥”。“善”在中国还有“良”、“好”、“福”、“贵”、“熟练”等多重意思。尽管“善”的意义较广,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善主要是指“义”和“美”两个方面而言的。“恶”的意义,据《说文解字》,“恶,过也,从心”。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人有过曰恶,人有过而人憎之,亦曰恶。”“恶”在中国古代,还有“丑”、“坏”、“粗”,“祸”、“污”、“凶”、“不正”、“不吉”等意义。

从中国伦理思想史来看,善和恶早在西周时期,已经被看作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的一对伦理学范畴。在《国语》、《左传》、《论语》、《老子》中,就开始将“善”和“恶”、“善”和“不善”、“善行”和“恶行”等相比较而使用。《易经·系辞》中,已有“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的话;《易经·象辞》中还认为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应当顺天之道,“遏恶扬善”。善和恶,在中国,早已成为道德评价的最一般的标准。

在古代希腊,从苏格拉底、柏拉图直到亚里士多德,都强调“善”和“至善”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苏格拉底的一个主要命题是“德性即知识”,并认为德性就是自身中的善;反过来他又说“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在苏格拉底看来,善就是能真正了解那与目的完全一致的知识。一个人的灵魂的目的就是有智慧、行正义和有节制。人们之所以不能行善,就是因为没有善的知识。苏格拉底还有另一句名言“认识你自己”。按照柏拉图的理解,所谓认识你自已,就是要认识你自己的灵魂,也就是说,只有具有善的灵魂的人,才是真正幸福的人。相反,一个人之所以作恶,主要是因为他没有善的知识,不懂什么是善。所以说,恶人是由于无知地把善和恶相混而产生的一种偶然性,因而知识是反对恶的一种手段。

善和恶是一对历史范畴,其内涵随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而变化。由于民族、地域、文化的差异,各个民族对善恶也有着不同的理解。正如恩格斯所说的:“善恶观念从一个民族到另一个民族,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变更得这样厉害,以致它们常常是互相直接矛盾的。”尽管善恶观念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善和恶的概念仍然是可以从普遍的意义上加以规定的。在伦理学上,一般来说,善就是在人和人的关系中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对社会有价值的行为,恶就是对他人、对社会有害的,产生负价值的行为。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善表示对行为的肯定和赞扬,恶表示对行为的否定和遣责。善虽然要以对于真的认识为前提,但善不同于真,因为善必须以对社会、对他人有价值为最重要的条件。

从道德评价来看,善和恶是判断人的道德行为价值的最一般的标准。所谓善就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行为、活动,符合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要求;所谓恶,就是指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行为、活动,违背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要求。善和恶既是一种评价,又是一种关于个体或群体的行为、活动有无道德价值的一种价值判断。[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04~407页。]

对于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应该进行客观的历史的具体的分析。第一,善恶标准不是永恒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第二,社会或阶级的整体利益,是各种善恶标准的根本基础。第三,判断行为善恶的标准,最终应当立足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罗国杰、马博宣、余进编著:《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384页。]基于以上分析,在运用道德评价的善恶标准时,需要进一步深入考察历史标准和生产力标准。

2.历史标准

所谓道德评价的历史标准,就是在评价人们行为的善恶时,把行为放到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总链条中去进行考察,看这些行为是否有利于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大多数人的幸福,是否有利于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凡是最终有利于社会进步、大多数人幸福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的行为,就是善的,反之则是恶的。[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09页。]

当我们运用历史标准来评价行为的善恶时,既须首先考虑到行为在历史发展总链条中的地位,亦须考虑到每一个行为的具体道德性质,而不能简单地把凡是正好处于历史发展总链条上的所有行为,都一律视作道德善。判断行为的道德性质,其复杂性远甚于判断行为的其它性质,因而尤其需要对具体行为作具体分析,否则,在评价行为善恶时,将不可避免地陷入一个不可解的怪圈之中。[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1页。]

3.生产力标准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的一切活动,包括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我们的一切意识形态,包括各种观念及当前社会的道德准则、善恶观念,都应该以生产力为标准来进行检验。我们之所以说评价善恶的历史标准的一个重要根据是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就是因为任何一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由于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发展而实现的,归根到底,都是由于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和发展而实现的,归根到底,又可以说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因而在这个意义上讲,推动生产力向前发展的行为是善的,换言之,某一行为要成为善的,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

从生产力中最首要的因素——人的因素来看,行为善恶与否,必须看其是否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有利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但单纯地追求某一短暂时期的经济效益、物质财富或金钱数量的行为,并不能必然保证调动人的积极性,并不能必然地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从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工具的因素业看,行为善恶与否,必须看其是否有利于尽快地改革生产工具。但单纯地追求某一短暂时期的经济效益、物质财富或金钱数量的行为,也并不能必然地保证生产工具的尽快变革,甚至不能必然地保证已经得到变革的生产工具有效地投入到生产流程中去。

从生产力的最后一个因素——劳动对象的因素来看,行为善恶与否,必须看其是否有利于有效地使劳动对象向社会提供尽可能多的劳动产品,并是否有利于合理地使用和保护劳动对象。但单纯追求某一短暂时期的经济效益、物质财富或金钱数量的行为,仍然不能必然保证劳动对象充分发挥作用,更不能必然保证劳动对象(尤其是自然资源)免受毁灭性滥用。

把生产力这一总概念解析开来,从它的各组成要素中来具体考察其与行为善恶的关系,就使我们的讨论对象明确起来,使我们的生产力标准细致化。通过这样的概念解析和实际对比,任何行为的善恶性质就会容易把握得多。

如果站在这一高度上来理解行为善恶的生产力标准,就不会把任何表面上、短时期内能够带来一定经济效益,获得一定物质财富或赚得一定金钱的行为,统统说成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行为。因为靠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投机取巧及种种恶性膨胀的私欲,靠一定时期抵制变革旧的生产工具、抵制使用新的生产工具,以及靠拼机器、拼地力、拼自然资源等等,都可以不同程度地达到上述目的。但是从长远来看,第一,尔虞我诈、投机取巧、私欲恶性膨胀的必然恶果,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酷无情,社会风气的极度败坏和个人品质的极端堕落,建立在这种人际关系之上的社会,就如同建筑在沙滩上的大厦,其筑得越高,就坍塌得越快。这种社会最终将使人的活力受到窒息,最终将使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一句空话。第二,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抵制新的生产工具的变革和使用的行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曾给予痛斥。资本家只要能榨取最大的剩余价值,在能够用人(那怕是童工)的地方决不使用机器,在能够用旧机器的地方决不使用新机器。阻碍生产工具变革的这种行为,也将使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一句空话。第三,拼机器、拼地力、拼自然资源,造成的只能是一种眼前的虚假繁荣,既不顾将来的发展,更不顾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机器报废、土地荒芜、自然资源枯竭、环境严重污染,最终也使生产力的发展成为一句空话。因此,当我们在说道德评价的生产力标准时,是把这一标准视为一个有深刻内涵的综合标准。决不应为了某一片面的行为,从生产力标准上为其寻求道德善的论证。

在进行道德评价时强调生产力标准,并不意味着取消道德领域内的善恶标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一方面,生产力的标准一般并不直接用于判断某一行为的善恶性质,而是通过受生产力标准筛选和制约的具体的善恶标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来达到这一目的。因此,生产力标准对具体行为的善恶而言,是标准的标准,即由道德原则、规范来检验行为的善恶性质,而由生产力标准来检验道德原则、规范的善恶性质。在这个意义上说,生产力标准与具体的善恶标准并不是排斥的,而是同一的,只是各自所处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不同罢了。生产力标准决定具体的善恶标准的性质,而具体的善恶标准则具体体现生产力标准的要求。因此,在另一方面,当我们说在道德领域要以生产力标准为行为善恶的唯一准则时,并不是要一概排斥和否定全部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善恶标准作用,而是要用生产力标准来对这些原则和规范进行检验、筛选,剔除那些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过时的和僵化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确立那些真正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兴的和富于活力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罗国杰主编:《伦理学》,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411~4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