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了,现在人们脑子也开放了,做什么事都能给自己找出个说得过去的理由,起个好听的名字,差不多每天都会有新词出现,一旦你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自我封闭几天,再睁开眼睛看世界,都以为自己是从上上个世纪来的。
有一种人,每天除了干自己的那点不得不干的事儿,其余时间都是窝在家里,看书、上网、打游戏、做家务,很少出门,也没有什么交际圈,最多有一两个好友,来往也不频繁,不善与人交往,生活里只有自己,真是一个人的天荒地老。
这种人在以前有个很难听的名字,叫“死庄稼主”,意思就是死守着自己家地里那一点儿庄稼,没别的事儿,经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没本事、没抱负、没追求的人。但是现在形容这种人却有了一个听起来还不错的词:“宅”,比如“宅男”、“宅女”。这个词虽然不见得是褒义,但至少听起来比较温暖,好像这个人很顾家的样子,并且迅速聚拢了很高人气,成为一个流派。
也难怪,以前这种人都是上不了什么台面的,自己也是羞于启齿,毕竟“死庄稼主”这样的名字太难听了。而现在就不一样了,“宅”,听起来不仅不刺耳,还有那么几分时尚,所以很多人会自豪地说:“我在家宅着呢!”
看来,一个好名字确实能让一大群人彻底翻身。与此类似的还有“干物女”,这是比“宅”程度更深的一个词,她们不出门、不化妆、不结婚,一个人看着漫画或电视,完全追求懒散、舒服、闲适的生活。“干物女”和“宅女”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想谈恋爱。宅女虽然在房间,但是对于爱情仍然保持着憧憬,通过看日剧、韩剧幻想。然而,干物女就不一样,她会说“放弃恋爱,过着自我悠闲的生活,太美好了。”
这种人放在以前,就是彻头彻尾的“纨绔子弟”。纨绔精神实际就是一种享乐思想,同时身上还有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比如以自我为中心、难与人交流、唯我独尊等。目前的独生子女享乐思想严重,不劳而获的观念一直跟随着他们,这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影响国家和民族进步的思想,日后甚至可能会导致民族精神的沦丧。但是现在,借着这个新鲜的称谓,这帮人反倒成了自由、潮流的引领者,被人视为有个性,这只能说是智商集体下滑的表现。
有些性别特征不太明显的人,穿着男女皆适用的服饰、留着男女皆适宜的发式,以至于你仅以背影根本无法分辨出性别。女人逐渐男性化,除了没有胡子、胸毛外,举手投足趋于男性特征,包括言谈、着装、身材、长相等;男人逐渐女性化,身材纤细,面部白净,胡须稀少,腔调柔软,阴柔过剩,缺乏阳刚之气。
这两类人在以前的称谓都十分不雅,女的叫“男人婆”,男的叫“二椅子”,因为传统审美认为男性需表现出稳健、庄重、力量的阳刚之美,女性则应该带有贤淑、温柔、轻灵的阴柔之美,反其道而行之的话就会被人鄙视,自然也给不了好名字。
不过现在社会宽容了,你有没有性别也不管你了,还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中性”。不偏酸性,也不偏碱性,pH值都固定在7,如纯水的性质。
以前表演者被称为“戏子”,这是个贬义词,因为在当时表演者的身份很低贱。现在戏子们都换了称呼,摇身一变成了“明星”,笼罩在耀眼的光环之下。不过虽然是明星,口碑却依然很差,各种丑闻基本上都能和明星挂钩,有的还是明星专属的。难怪戴军会说,“只有女明星随时待嫁”,正经人家的姑娘对待婚姻都是十分谨慎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不好的称呼都翻身了,还有很多好听的称呼被改得降低了地位。比如说那些自己安排衣食住行,以体验大自然为目的的闯荡者,在以前被称为“游侠”,既然带了“侠”字,就说明有一定的传奇色彩在里面,而现在,只能叫“驴友”这个略带不雅的称谓。还有追捧明星者,以前都叫“老板”,现在只能叫“粉丝”,听听,差距多大。
不过作为80后的我们,对这一切早已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一切都能被颠覆,一切都能推倒重来,只是希望名字变变无所谓,千万不要歪曲了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