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胡华文集(第五卷)
9450900000045

第45章 三 人物纪念(12)

吴玉章【30】

吴玉章,原名吴永珊,字树人,号玉章。四川省荣县人。无产阶级的革命家、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和语言学家。

吴玉章一生献身于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在教育、史学和语言文字学等方面的著述与活动,是同他的革命活动分不开的。

1878年12月30日,吴玉章诞生于四川省荣县双石乡。少年时代,他居家读书,喜好历史。1898年发生戊戌变法,他在乡间积极宣传维新思想。1903年,他以满腔忧国之心,为寻求救国真理,浮槎东渡,赴日留学。在日本,他饱读当时流行的资产阶级革命的各种史籍,为“德、赛二先生”(即民主与科学)所折服,乃毅然与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主义思想相决裂,于1905年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任同盟会总部评议员,从此成为资产阶级革命民主主义的勇敢战士。1911年3月,他组织和参与了有名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不久,又受同盟会派遣,回四川参加保路斗争,组织和领导了荣县独立与内江起义,成为辛亥革命在四川地区的重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辛亥革命失败后,他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与护法之役。

1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1919年中国发生了五四运动,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这时,吴玉章以欣喜的心情接受这个人类历史上最科学的世界观,坚决地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而信仰共产主义。1925年他在北京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而奋斗不懈。

大革命时期,吴玉章从事党的统一战线工作。大革命失败后,他参加“八一”南昌起义,任革命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并随部南征,转战赣、粤;及至潮汕失败,乃奉中共中央的指示转赴苏联。从1927年底至1937年10年间,他先后在苏联中山大学特别班(高级班)学习,在远东工人列宁主义学校任教,在东方大学中国部任主任和教员。其间,于1935年七八月间参加中共代表团出席共产国际第七次大会,参与起草了著名的《八一宣言》;同年10月,被派赴巴黎办《救国时报》,从事国际反法西斯阵线和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宣传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于1938年4月回国。随即出任中国共产党参加国民参政会的7位参政员之一,从事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1939年11月后回延安,历任延安宪政促进会会长、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和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任中国共产党出席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随后担任中共四川省委书记,为争取和平民主,同国民党反动派的内战阴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1948年任华北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全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等职。

吴玉章从193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起,历任党的六、七、八届中央委员;从1954年起,历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从1955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1966年12月逝世,终年88岁。

作为我国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之一,吴玉章在历史学方面的重要著作有:《中国历史教程绪论》、《辛亥革命》、《历史文集》等。

吴玉章一生十分重视历史在革命宣传中的巨大作用。他认为,“历史是革命斗争的有力工具”;“研究历史,可以使我们懂得社会发展的规律,获得进行革命斗争的知识和坚定我们革命胜利的信心。”还在同盟会时代,在他主办的《四川》杂志中,就曾用了许多篇幅来讲述历史;在他后来的革命实践中,更是经常运用历史科学这个有力的武器。从1930年到1936年间,他在苏联开始从事中国历史的教学工作,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系统研究中国历史上的一些问题。他在这个时期编写的《中国历史教程绪论》讲义,是中国史学界较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历史的重要成果。1948年华北大学成立后,特别是新中国建立,他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以后,亲自向师生们讲授中国革命的历史。毛泽东曾经鼓励他:和你同时代的人,有的消极了,有的反动了,有的叛变了,而你始终跟着时代前进,站在革命斗争的最前列,你要把这些经历写出来。1961年,他所写的《辛亥革命》一书,在辛亥革命50周年之际出版。该书对辛亥革命的历史作了马克思主义的分析,不但在国内史学界有重大影响,也受到国际史学界的重视。而他晚年陆续发表的许多革命回忆录,不但对于研究近现代中国革命史提供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而且也是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教材,最近已由中国青年出版社编成《吴玉章回忆录》出版。

吴玉章治史严谨,一贯坚持历史科学的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他说过,“历史家应当不仅是知道历史的人,而且是说明历史的人”;“历史科学的任务就在于发现事变中的真实联系,说明一般的运动规律”。因此,他主张历史学家必须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毛泽东著作,掌握研究历史的最基本的方法。另一方面,他一贯以“事实确实,立论公平”作为自己研究历史的座右铭。他认为,历史既然是一门科学,就必须采取老老实实的态度。史实可信是历史科学的最基本要求。研究任何一个历史问题,都必须占有充分的材料,进行认真的分析,力求做到:“史实务求其真实,评论务求其公允。”对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他也一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而反对割断历史。他曾说:“凡是对历史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的重大历史事件,不论事情的成败利钝,也不论参加这一事变的人后日的是非功罪,只要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进步作用,只要是对人民来说是一件好事,我们就要纪念它。”

吴玉章在历史学方面给我们留下的论著以及他对历史科学的卓越见解,曾经影响了我国一代史学工作者;今后也必将继续发生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