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胡华文集(第六卷)
9450800000046

第46章 散篇(36)

《闽西革命根据地史》序【42】

闽西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南方建立较早而比较巩固的红色区域,后来又与赣西南苏区连接成为中央苏区。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邓子恢、张鼎丞等遵照八七会议精神,在农村积聚力量,领导著名的闽西暴动,开始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不仅在军事上给了闽西土地革命以巨大的推动,巩固和拓展了红色区域,而且他们把这些实践上升为科学的革命理论,丰富了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宝库。

土地革命战争的十年,在整个历史进程中是短暂的,但闽西苏区的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却创造了数千年以来未能成就的伟大业绩。他们彻底推翻了封建统治阶级及其赖以生存的一切政治经济的基础,在一百多万人口的区域里建立了人民革命政权,击败了国民党军队一次又一次的“围剿”,捍卫了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红军长征以后,闽西又是南方八省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主要的一块游击根据地,闽西党组织领导红军游击队和老苏区人民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保存和发展了革命力量。

闽西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是我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部分的历史上,人民群众及其领袖们创造了对于中国革命有着重要意义的经验。例如,中共闽西第一次代表大会制订的土地法和南阳会议决议关于“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决定,无论在当时或以后,对于我国的土地政策都有着重要影响。尤其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毛泽东与他的战友们率领红军转战于湘赣边界和赣南、闽西,开辟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通过这些具体的革命实践,毛泽东站在夺取全国革命胜利的历史高度,艰苦探索,在上杭古田写成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解决了建立一支无产阶级人民军队和中国革命道路的重大理论问题。同时,发生在闽西苏区的反对所谓“罗明路线”和肃清“社会民主党”运动等等,这些“左”倾错误给革命造成的危害,从另一个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历史的借鉴。

我国土地革命战争的历史,主要是党在各地创造和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历史,因此,对各个革命根据地历史的研究,最近几年在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重视。前些年,我曾专程到闽西,通过在龙岩地区长汀、古田等地的考察,进一步加深了我对闽西革命根据地历史的了解,也期望有人能将这些丰富而生动的史实写成专著。

使人高兴的是,蒋伯英同志在他的《邓子恢传》出版之后,又完成了这部《闽西革命根据地史》。由于本书的作者对中国革命史和闽西苏区的历史作了多年的研究,因而相信这部著作将以其丰富的史料与严谨的论述,受到中国革命史学习与研究的同志们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