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传:峥嵘
9362900000045

第45章 和黄大发展(1)

“我感到高兴和引以为荣的,不是我们的公司市值,亦不是我们的集团排名在全世界最大的一百名公司的位置,而是我们有一群对公司有归属感、有责任心、忠诚、创新、工作出色和具有领导能力的管理阶层,与一群训练有素、年轻上进、工作勤恳、各司其职、合作无间的同事,所有这二十五万多名员工是我们集团的最大资产。”

2006年1月6日,李嘉诚出席集团周年晚宴,席间向一千三百多名董事、管理层及同僚等致辞。他预期2006年的油价应徘徊于去年水平,利率升势将放缓,但香港继续受惠于中国内地经济,可保持充沛动力。李嘉诚呼吁属下要有全景思维,全力以赴,面对全球的竞争与挑战。

李嘉诚对世界经济前景仍然保持审慎乐观,但密切留意内外形势的变化,做出因时制宜的部署;且深信以集团良好的管理团队,具备全景思维和追求卓越的企业价值观,必能克服种种已知和未知的困难,令到长和系迈向新的辉煌。

荣膺2000年“全球千家盈利最高公司”名单榜首、盈利能力一度超越GE和万国宝通的和黄,连续十年平均每年为股东带来27.3%的回报。和黄现时已是全球最大的港口经营商,营运全球15%的海上贸易,所拥有的港口遍及上海、深圳、厦门、缅甸、雅加达、巴拿马、鹿特丹、马来西亚、以色列、英国及中国香港等地。或许港口业的前景并没有电讯业那样辉煌,但港口业的利润较为稳定,来自港口业务的经营利润占和黄经营利润总额30%,2002年更增至40%。

由于和黄的3G电讯业早期持续亏损,因此其所占利润贡献比重只有3%,另外,由于和黄采用互联网进行网上货物物流交易,削减成本,港口的盈利会逐步上升,和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更表示港口业为和黄带来稳定的现金流量,以确保集团有充裕的资金进行必需的持续不间断的投资扩充。

李嘉诚在港口方面的战略投资与世界经济的起伏及经济中心的转移,特别是中国内地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起飞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

正如李嘉诚自己所说:

不敢说一定没有命运,但假如一件在天时地利物理等方面皆相背,那肯定不会成功的事,而我们贸然去做,至失败时便埋怨命运,这是不对的。

坚守香港

1982年,中英前途谈判展开,香港爆发信心危机,楼市、股市齐齐受挫,英资财团犹如惊弓之鸟,纷纷变卖资产,怡和更宣布迁址,对香港前途投下不信任之票。

早知北京心意的李嘉诚,却抓紧这个时机,发展大型住宅区,不但显示对香港的信心,事后也证明为长实带来以百亿计的庞大利润的战略投资在决策上的英明与正确。

李嘉诚此时此刻的投资,绝不是纯粹的事业决定与投资,而是凭多年的阅历,凭着自己执着的爱国情感与乡土情怀,对大陆改革开放投下的信心保证。从某种意义上讲,或者对北京中央政府来说,这一投资的政治含义远大于商业利益。

1986年,李嘉诚所统率的和记黄埔在全球征战中捷报频传。在李嘉诚的强势运作中,在中西合璧之精湛的高智能管理之下,和记黄埔成为除银行业之外的香港最大的多元化投资控股及贸易公司,是香港乃至亚洲规模最庞大、获利最丰厚的经营集团之一。

正如李嘉诚在1986年度和记黄埔的业务报告中所言及的:“本集团坚持不渝之目标是不断茁壮成为一家基础广大,而主要业务以及控股权利中心仍牢固植根于香港的国际性集团。”

这一年,和记黄埔属下的和记电话,通过28处无线电发射、接受台通达全港各地,成为香港分区讯号系统式手提及移动电话的最大经销商。同时,早在1986年就着手收购的和记传呼有限公司,以两亿港元收购香港二十家传呼公司,成为占有率达40%的全港最大的传呼公司。

长江实业集团是李嘉诚事业的核心,而和黄集团则成为李嘉诚冲出香港,拓展海外,所向披靡的航空母舰。

早在80年代初,面对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香港政治局面,人心惶惶,大批公司纷纷海外注册以求自保。当时的集团总裁李察信闻风而动,极力游说李嘉诚,希望李嘉诚能够为集团着想,为集团十几万人着想,早走早好。

李察信说:“大陆虽然现在开始搞改革开放,但是,未来的局势无人能够料到会有什么变化,况且香港回到共产党手中,随时会被杀富济贫,惨遭共产,到时我等惨为鱼肉,人为刀俎,岂不任人宰割。”

李嘉诚很清楚李察信的言下之意,他反驳道:“不可能那样,我们长实集团不打算迁册。若论个人在公司的利益,我比你拥有的更多,我是经过慎重考虑才说这种话的。现在中国政府欢迎海外企业家来华投资,也就根本不可能对香港私人资产采取行动。”

在80年代香港信心危机的冲击下,和黄洋大班马世民,为应否迁总部一事与李嘉诚意见不同,甚至针锋相对,李嘉诚坚持不动,并非常幽默地反问,如果要迁,那就要看看有没有办法先迁动李嘉诚这个主席位,如果没有,以后就最好不要提这件事。

李嘉诚在这一问题上的决绝令人为之侧目。在这个问题上,洋人马世民又如何能够体察老板李嘉诚的良苦用心。结果和黄没有像怡和一样迁册,而是植根香港。但同期和黄的海外发展步伐,明显较前加快。

李嘉诚把他赴内地参观的观感,及海内外舆论的评论,不厌其烦、苦口婆心地讲给李察信听。将信将疑的李察信听到李嘉诚的这番说话直摇头。李嘉诚无法说服李察信,两人分歧日益扩大,以致无法协调集团工作。1984年8月,一意孤行的李察信不得不卷起铺盖走人。

接替李察信的是英国人马世民。马世民未正式加盟前,李嘉诚就与他“在看好香港前途问题”上初步达成共识。这成了马世民能够在长和系青云直上、权势赫赫的主要原因之一。

1987年5月,美国《财富》杂志这样写道:“在太平洋上空的一班航机上,坐在阁下旁边那位风尘仆仆的华人绅士可能正赶赴纽约或伦敦收购你的公司。由香港到雅加达,这些精明的华籍企业家近年赚得盘满钵盈,东南亚已再不能容纳这些并非池中之物了。

“在有家族联系的中国,他们已成为最大的海外投资者。时至今日,这些名列世界富豪榜的亿万富豪为了分散风险而在西方国家投资。

“58岁的李嘉诚先生是最具野心的收购者。在50年代初期,他以制造塑胶花开始他的事业。现今,他准备了20亿美元(约折港币150亿)收购他认为是超值的西方公司。”

当然,如果说素来对政治敬而远之的李嘉诚,当年对香港前途完全没有忧虑,又似乎是过于理想的空话。面对如此持续动荡的政治局面与萎靡不振的经济状况,以及由此而来的大规模的移民潮撤资潮,李嘉诚也相应地做了分散投资海外的战略部署。

李嘉诚正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大举进军海外的。在大规模行动前,李嘉诚已在海外投资小试牛刀。1977年,首次在加拿大温哥华购置物业;1981年,李嘉诚在美国休斯敦,斥资二亿多港元收购商业大厦;同年,他再次斥资六亿多港元,收购加拿大多伦多希尔顿酒店。

在短短数年中,李嘉诚个人或公司,在北美拥有28幢物业。讲李嘉诚以港币2.3亿元收购希尔顿酒店所属的永高公司一事,更可以显现出李嘉诚快刀斩乱麻的决断力与魄力。

李嘉诚对台湾商业周刊记者忆述道:

能买下希尔顿是因为有一天我去酒会,电梯里有两个外国人在讲,一个说中区有一个酒店要卖,对方就问他卖家在哪里?他们知道酒会太多人知道不好,他就说,在德州,我听到后立即便知道他们所说的是希尔顿酒店。酒会还没结束,我已经跑到那个卖家的会计师行(卖方代表)那里,找他的稽核马上讲,我要买这个酒店。他说奇怪,我们两小时之前才决定要卖的,你怎么知道?当然我笑而不答心自闲,我只说:如果你有这件事,我就要买。

我当时估计,全香港的酒店,在两三年内租金会直线上扬。(卖家)是一间上市公司,在香港拥有希尔顿,在巴厘岛是凯悦饭店,但是我只算它香港希尔顿的资产,就已经值得我跟它买。这就是决定性的资料,让这间公司在我手里。

至于这起生意难道没有别的竞争者?李嘉诚答道:

一、因为没有人知道;二、我出手非常快。其他人没这么快。因为我在酒会听到了,就马上打电话给我一个董事,他是稽核那一行的,我一问,他和卖家的稽核是好朋友,马上到他办公室谈。

李嘉诚在汕头大学的一次演讲,谈及自己的读书习惯,讲了一段很有趣的话。

我多年来一直要求自己每个晚上都看几页书,只可惜,白天工作太忙,累了,躺在床上读书,读一下便把书放在胸前,自己的脑筋仍然清醒,但书本却睡着了,一躺便起不来,直到天明。

听者无不哈哈大笑,外表严肃认真的李嘉诚,原来也有风趣幽默的一面。个别有心人,更暗自发问,李嘉诚每天都在看什么书,是什么样的书有资格陪伴李嘉诚悄然入睡?是什么样的内容成为李嘉诚安然入睡的安眠药?答案虽然不尽准确,但可以肯定一定不是娱乐八卦。

孙子在《始计篇》就说:“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为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否。”

1987年,纽约华尔街大股灾。10月19日,美国股市狂泻508点,造成香港股市闻风而挫,下跌420点。10月20日,联交所主席李福兆宣布停市四天。10月23日,李嘉诚向证监会提出一个稳定股市方案,拟动用20亿元资金,吸纳长和系四公司的股份,以便协助本港股市的稳定。唯一的条件是,希望联交所豁免冲破35%全面收购的规限。当时,李嘉诚家族已持有长实不低于35%的股权,持有和黄近35%的股权。

按照证券收购条例,已持有某公司股份35%的人士,若增持该公司股份,就必须提出全面收购。长实、和黄市值已是巨无霸,全面收购代价不菲,李嘉诚无意将公司私有化,故此,要求证监会豁免增持限额。

证监会基于证券条例,拒绝李嘉诚的有关建议。不过,面对持续崩盘的大市,法外开恩,允许李嘉诚增持长和股份,不受全面收购限制,但是,李嘉诚所增持的股份,第一必须随时公告,第二所增持的这部分股份,必须在一年内配售出手。

李嘉诚对证监会的放宽措施表示欢迎。但认为又放宽又限期出售的规定显然是自相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股市危机,对解决问题并无太大实质意义。

10月26日复市,港股犹如惊弓之鸟,当日恒指暴跌1121点。在如此晦暗萧瑟的股市气氛中,许许多多的人抽身都来不及,哪里还会飞蛾扑火。所以,很多人都以为李嘉诚这次很可能赔了夫人又折兵,蚀得连渣都没有。因为,过往经验,每次股市大跌,至少两三年才能起死回生。香港一家报纸更幸灾乐祸地写道:“李嘉诚原想酿的美酒变成苦酒,现在不得不喝下去。”

李嘉诚独木力撑,放手扫货后股市仍持续下跌,但股市如过山车,次年即强劲反弹,1988年4月14日,恒生指数已经接近1987年的水平,收报2684点,李嘉诚非但没有蚀本,而且小赚数千万元。幸运之神再次义无反顾地眷顾商圣李嘉诚。

霍建宁和盛永能

年届五十的霍建宁,于1979年加入长实,任会计主任,凭着其金融财务方面的才干和踏实的作风,一路晋升。1984年升为和黄执行董事,1985年任长实董事。1993年登上和黄董事总经理之位,2005年更荣升港灯集团主席。

从马世民手中接掌和黄,有人说,这是接下了一个“烫手的山芋”。因为,和黄在80年代后期,受海外业务亏损特别是持续扩大投资的3G业务拖累,令股价长期处于偏低水平。

香港盛产“打工皇帝”,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旗下和黄集团董事总经理霍建宁,年收入更独占鳌头,2003年达1.25亿港元,平均每天收入三十四万港元,蝉联超级“打工皇帝”宝座。

从1997年开始,霍建宁便一直是香港“打工皇帝”。他的老板李嘉诚在公司的年薪只有五千块港币,靠旗下企业的股票获利。香港前特首董建华月薪27万港元,在各国政府官员中已属偏高,但也只够霍建宁的零头。

年过半百的霍建宁,为李嘉诚打了半辈子工,印证工字也可以出头,而且出头的工字未必就是土。年轻时在香港大学取得文学学士学位,考取澳大利亚特许会计师资格,20世纪70年代,他加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集团,出任会计主任。凭借其金融财务本领,他在李嘉诚集团内一直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