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李嘉诚传:峥嵘
9362900000003

第3章 代序(3)

7岁那年,一个初秋的深夜,一觉醒来的李嘉诚,看到身披青布长襟的爸爸,在昏弱的灯光下,仍在一丝不苟地批改学生作业。幼小的心灵,好生不明,他当时就纳闷:“老师付出很多很多,为什么收获却很少很少?”殊不知,单就生活而言,李家在当地已是小康之家,并无三餐之忧。偶尔也可以有些许多余的米周济乡邻。

李嘉诚出生在这个书香世家,自幼受到翰墨的熏陶,闻到的是墨香,听到的是书声,看到的是文房四宝。更从父亲的背影,看到了孜孜不倦的凄苦沉重的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李嘉诚聪颖好学,3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论语》。儿子读书的悟性与勤勉,深得父亲的赞许。看着李嘉诚摇头晃脑地背诵之乎者也,邻里个个好生羡慕。多年来内心孤苦伶仃远甚于物质稀缺的李云经先生,终于可以得到丝丝慰藉。至少,几十年的家学得以真传。真可谓后继有人,孺子可教也。

李嘉诚的童年是在旧中国的战乱动荡中度过的。小小年纪的李嘉诚已切身感受到民族的衰落,政府的腐败,时局的动荡,给普罗大众生活带来的深重苦难与磨难。

1932年,李嘉诚进入潮州北门街观海寺小学念书。

三年后,1935年,随父亲转入潮安县庵埠镇宏安崇圣小学就读。他聪明机智,刻苦好学,有时放学后还躲在家中的小书房里如醉如痴、如饥似渴地读书。书成了儿时李嘉诚最好的伴侣。

风雨飘摇中的李家三间茅屋,不时传出琅琅之声。

凡有志之人,无论年长年幼,一旦心里有了远大的目标,就会有永不枯竭的动力和永不气馁的行动。不能肯定此时此刻的李嘉诚有多么远大的理想,但可以肯定的是,李嘉诚隐隐约约感悟到,知识终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也只有知识,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知识,是自己未来全部希望之所在。至少,读书与求知是当时幼小心灵的唯一精神寄托。所以,李嘉诚一有时间就躲在屋里,饥不择食地看书,家中仅有的几十本书,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阅读。一些篇幅短的书,甚至能够倒背如流。

李嘉诚的堂兄李嘉来,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对于李嘉诚的沉迷读书,也是啧啧称奇:“嘉诚要小我十多岁,却异常懂事。他读书非常刻苦,我看过好多次,他在书房里点煤油灯读书,很晚很晚都不睡觉。”看来,不能不承认天才的存在。

正是这位堂兄李嘉来,长期居住在李嘉诚举资兴建的北门街面线巷五号的四层小楼里,直到2005年去世。而与嘉来兄手足情深的李嘉诚,亦曾亲往面线巷致祭。

客观上,童年时代的李嘉诚也绝对没有条件去尽心尽情玩乐。唯其由此,读书成了他最大的乐趣,他最大的乐趣只能从书本中,一字一句中寻找体会感悟。

伏尔泰曾说过“书读得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读书而思考得越多的时候,你就会越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当然,年幼的李嘉诚不可能完全明白大哲学家如斯深奥的哲理。但是,他却知道,读书的乐趣。他也知道,书读得越多,越觉得自己懂得太少。不过,与同龄人相比,李嘉诚读的书太多太多了。而这一读书嗜好居然影响李嘉诚一生。直到今天,李嘉诚依然故我,依然手不释卷。

即使有很多书,或其中个别语句,他看不懂或似懂非懂,但他仍能凭他的天赋和聪颖努力去领悟,去揣摩,去思索。当然,他有别人所没有的得天独厚的条件,那就是他随时可以请教自己的父亲老师。

在书房的小小天地里,李嘉诚常常做着状元及第、衣锦还乡的美梦,他对那些肝胆相照,舍身取义,精忠报国的有识之士敬佩不已。

此时的李母庄碧琴,总是充满了安慰与希望,凭着一个贤淑母亲的直觉,她的儿子李嘉诚的将来,一定是一片光明灿烂的天空。至少,一定比同龄人有出息。有时,被儿子读书声所陶醉的庄碧琴,居然忘记自己手中的针线,心满意足地痴痴望着爱儿。这或许是她平时未必时时与夫君爱儿共同居住生活的缘故吧。

多少年后,李嘉诚总能在母亲身上,感受到这慈祥期望、心满意足的眼神。

甚或,这一慈祥的目光,亦成了李嘉诚扬鞭奋蹄的动力。当然,母亲绝然没有料到,她的儿子后来会有如此惊天动地、光宗耀祖的伟业。

读书,成了儿时李嘉诚最大的乐趣,也是李嘉诚最大的选择。虽然,小小李嘉诚也和所有的孩子一样爱玩耍,但出奇的是,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数学成绩十之八九是满分。

儿时的李嘉诚,已经成了小伙伴心目中的大学问家。心思缜密的小小李嘉诚,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夫子。因为,从他的口中,总是可以听到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封神演义》、《吕氏春秋》,等等。只是,当时的李嘉诚,不像现在这样,戴着黑框大眼镜。那时的李嘉诚,晃动着大大的脑袋,一双惹人瞩目的大眼睛,闪烁着少年少有的精灵与成熟。

李云经先生一生未能成就辉煌大业,把全部希望寄托在长子李嘉诚身上。这绝不单单是潮州人的重男轻女使然。李嘉诚亦不负慈父厚望。

李云经先生知道未成年的儿子未来步向社会时,更需要依靠亲朋好友的帮助,同时又不希望儿子抱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天真幻想,因而时时谆谆教诲李嘉诚,“失意不灰心,得意莫忘形”、“人穷志不短”、“做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没骨气”、“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所有这一切,都铭刻在幼小的李嘉诚的心中,并且,在未来的人生路上受益无穷。

李嘉诚从小就表现出读书学习的天分来。一个星期六的下午,他开心地走到爸爸身边,跟他说:“爸爸,英文不是很难学,我念给你听。”听罢,爸爸流露出一份无可奈何的伤感。

李云经何尝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

多少年后,回忆昔日这份伤感,想到父亲对生活的无助彷徨,李嘉诚情不自禁地眼泛泪光,说:“他知道我很喜欢读书,但当时条件不许可。”于是,教育就成为李嘉诚日后要追寻的梦,实践的梦,超越自我的梦。一个圆父亲想圆未曾圆的历史之梦。这个梦是源自内心世界深处,绵亘半个世纪的执着的梦。每有贡献祖国的机会,他都不放过,尤其目睹人民生活在贫困无知之中。

“文化大革命”,国家搞成这样……我想捐钱到汕头做医疗工作,只是想对国家民族有利,但最后都做不到。

这一愿望一直缠绕着李嘉诚数十年,从未间断,从未放弃,也从未动摇。

“祖国在梦萦,河山,多年未亲近。”从60年代到70年代,期待了整整二十年。未曾间断的遗憾,遗憾;未曾放弃的等待,等待。

贡献祖国的机会终于来了。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李嘉诚被邀出席国庆典礼,欣赏烟花时,他既兴奋又激动:“我终于有机会为祖国做些什么事情了。”

在李嘉诚的身上,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这种爱是刻骨铭心的,自发自觉的,真心实意的,绝对是无法割舍的。

李嘉诚是校长之子,令学长许幼琨印象极深:李嘉诚小时叫李雨霖,这完全是因为潮州人的乡俗。潮州人小时与成人后,分别用两个不同的名字,不过校内的顽皮的小同学更喜欢叫他李大头,尤其是宽宽的额头,在深邃精灵的眼神外,更平添一份令人敬畏的智慧。

以至于成名后的李嘉诚,也曾被不知后生几辈,不知天高地厚的一个记者戏称过李大头。李嘉诚对此,只是默然以对。李嘉诚望着这个记者,想说的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头大不要紧,就怕里面是空的。

李嘉诚对同学、老师非常客气,有礼貌,并未因自己是校长之子,恃势凌人,李嘉诚从来不与同学打架争执或过不去。

李嘉诚读书非常刻苦自觉,读书读到很晚都不睡觉。他儿时的朋友回忆说:“阿诚那时就像书虫,见书就会入迷,见书就会忘记一切。”

莫非幼时的李嘉诚,得天提示,深知“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教?莫非幼时的李嘉诚,得己领悟,深知“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道理?

少年磨难

幼小的李嘉诚,除上学外,还照顾父亲的起居,两父子寄住在崇圣小学后面的一所简陋的茅草屋里,这样的房子在当地并无任何特别与突出的地方,唯一不同的是,门口雕有一块牌匾叫“读月书斋”。正是这块匾牌,清清楚楚地显示出,李云经先生与众不同的身份。

曾是李云经学生的许锡丰说:“李校长教过我算术,他下午在房子午睡时,儿子用风炉煮饭给他吃,一餐一碗饭,吃不饱。”他还记得李校长穿着洗得发白的青蓝色长衫,架着一副圆形眼镜,一副十足的满腹经纶的书生模样,平时不苟言笑。但讲起课来,却是抑扬顿挫,循循善诱,滔滔不绝。

李嘉诚在回忆自己少年往事时曾说过:“我的先父、伯父、叔叔的文化程度很高,都是受人尊敬的读书人。”对此,李嘉诚似乎很自豪。

由于生活困苦,母亲庄碧琴与弟妹留在潮州市,而父子二人则徒步大半天到临近的集塘镇宏安乡生活,父亲在当地有六十名学生的崇圣小学当校长,并寄宿在学校内。

1937年,正当李嘉诚怀抱梦想,孜孜以求地陶醉于常人不能理喻的四书五经,之乎者也的枯燥教条而忘我境界之时,一个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的悲惨时代开始了,那就是日本大举侵华的战争年代开始了。

抗日战争爆发后,少年李嘉诚耳闻目睹了民族危亡,国难当头,民不聊生的乱象和中国人民的苦难,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奋发自强,振兴中华的种子。

李嘉诚刚刚读初中的时候,日军轰炸潮州。迄今,李嘉诚还依稀记得日军投掷的炸弹落在身边的恐怖情景。生与死只有一线之隔,只有瞬间选择,而且是不可能的痛苦选择,是不能由自己决定的选择。

事隔一年之后,李云经先生执教的小学,也在战火纷飞中,不得不关上了破烂不堪的大门。李云经先生又一次尝到了失业的痛苦滋味,而这次更是拖家带口六个人。

1940年秋天,饥寒交迫的李云经一家人逃到澄海县隆都松坑乡,寄居在姨亲家中。之后,不得不再次背井离乡,投奔在后沟小学任教的胞弟家中。然而,身为教书匠的胞弟李云松,也不过是家徒四壁,生活日用捉襟见肘,李云经纵然尚有微不足道的积蓄,终非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