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关键期关键帮助
9362800000006

第6章 关键时期关键帮助(3)

进入手的敏感期之后,孩子和成人的冲突越发扩大化。大多数人在恋爱和建立家庭的时候,心中只关注到了夫妻之间爱的感情,还无法考虑到将来的孩子,所以在建立家庭时所选择的物品都具有一定的情感意义,这些物品对到来的孩子来说也常常是他们非常感兴趣的东西。一对夫妻在爱意浓浓的包裹之下精心地为自己的爱巢所选择的东西一定是引人入胜的,这些东西同样也会引起孩子的爱意。对孩子来说,他爱的东西就是他需要探索的东西,探索意味着研究,不意味着搁置,一切被研究的东西就有可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不但如此,家里所有的一切都是孩子探索的内容,都代表着这个世界。孩子探究这些物品就是为了探索这个世界,他探索的方式绝对考虑不到令他的父母感到愉悦和舒服的。他会把爸爸送给妈妈的那条有深刻纪念意义的真丝围巾拉出来不断地在地上拍打、搓揉,还会毫不珍惜地把口水、鼻涕甚至满手的油抹上去;他们还会把正在吃着的香蕉抓捏得稀烂,去体会那种黏糊糊的感觉;如果他们打碎一个鸡蛋,发现这个圆鼓鼓的东西会变成一些黏糊糊的东西,就会打破并感受完第一个鸡蛋之后,再去感受第二个;他们会探索所有的柜子、抽屉,把里面的东西全部抓出来,扔在一边……这种时候,孩子的价值观和我们成人的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冲突。成人珍惜并使用的宝贝成为孩子探索和研究的材料,而这种研究和探索有时候对我们成人来说可能是无法忍受的,在这种时候我们成人一定要进行价值观的换算,看看自己要的是什么,是孩子的发展更有价值,还是保护那个物品更有价值。看上去这个选择并不难,但在现实生活中,当自己心爱的物品被破坏时,家长第一时间会忘了孩子的发展是第一位的。

也就是说:我们做家长的必须要做好准备,将摆放在孩子面前的一切都能够与孩子分享,不能让孩子动的东西,最好收起来不要让孩子看到。

么么用手抓鸡蛋

孩子到了9个月逐渐出现了手的敏感期现象,这时家长该怎么办呢?

1.我们需要了解:在手的敏感期出现时,口的敏感期还存在,在发现新的物品,不知道这个物品是什么、怎么用的时候,孩子会用旧有的口啃的模式,先把物品拿到口里去啃一下,试验一下,然后再决定手怎么用。因此,在手的敏感期需要给孩子提供那些放到嘴巴里也不会有危险的物品:如不会被吞进去的自然玩具,在早期提供核桃,海螺,香蕉,鸡蛋,小米,瓶子这些东西就很好,在孩子9个月时,孩子就会强烈要求自己吃饭,这时给孩子一点机会连吃带抓也很不错,面粉也是很好的手的感觉材料,打磨好的木棒也很不错。

么么自己抓东西吃

2.到了1岁多时可以提供沙子、泥巴、水,跟大自然更加接近的物品,当手的敏感期之后,这些物品可以产生更加深入的创造价值。

3.手的关键期要给孩子用手探索的自由;要提供给孩子用手抓握的物品,并进行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更替。

4.手的敏感期案例:

案例一:

王宝宝到了手的敏感期,但是照顾他的姥爷并没有接受过帮助孩子的教育培训,给他提供的玩具是尽量不会给成人带来麻烦的材料。那时,天还不太暖和,在手的敏感期的关键时期,姥爷尽量不让王宝宝动水,也不给其他黏糊糊看上去不好处理的东西。孩子平常抓握的都是一些形状不会随着孩子手的力量变动而变化的物体。

与传统看法恰恰相反的是,在手的敏感期,孩子最需要的是那些黏糊糊的,在他的手没动的时候看上去是一种形状,手动了之后看上去是另外一种形状的物体。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一般都对泥巴、水、打破的生鸡蛋、香蕉等感兴趣。如果平常没有这样的材料提供给孩子去探索,孩子就会去用自己吃的食物当作在我们观察了王宝宝之后,发现在手的敏感期发展到习惯化之后,需要去习惯化,也就是需要对手的刺激。

这一天,我们准备了一套玩水的工具。我们先把水控制在容器里,不让它随便洒在外面地板上,然后我用针管把水吸上来再滋到王宝宝的手上。王宝宝的手在接触到水的那一刻,就停在那里不动了,每次滋完了水再重新吸水的时候,他的手都会停在空中等待着下一次水滋到他手上。

这是他出生后的一贯作风,每当一项新鲜的事物吸引了他的注意,他都会这样像凝结了一样一动不动在感受这个事物,当他了解了这项事物之后便马上激动起来开始探索。这次也是这样。

当我向他的手滋了几次水,认为他已经了解了可以用手这样来感受水之后,便停下来,不再做任何事情。王宝宝等了一会儿,见我这边没有动静,便开始用手拍他面前装在小盆子里的水,这时,他的手感受到了水的冲力和水的实体,在他手的作用之下,水溅了起来,喷到了其他人的脸上。

其他人会做出一些反应,这使王宝宝认识到这一切都是由于自己造成的,这是一个自我效能认知的过程,这使他非常的激动,也使他获得了极大的精神愉悦。于是他开始重复地拍打装在小盆里的水。我们管这个过程叫作一个刺激的过程,也可以叫作引领或者感染。

一旦孩子注意到这个事物就会在很长的时间内用各种方式来探索这个事物,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只让孩子完全自己去发展,在一些关键的点上,还是需要我们成人帮助的,像这次对王宝宝的帮助,需要提供与水结合起来的工作材料,如瓶子、杯子、漏斗、碗,孩子在拿到这些工具玩水的时候,就发现了容器和容器之间的关系,因而发现了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实任何东西都可以作为孩子的工作材料。手的敏感期会让孩子把东西倒来倒去,探索空间,在这个时期,除了空间建构,还有因果关系的建构。还可以进行工作的延展,可以让孩子注意水可以是热的,也可以是凉的。

案例二:

么么是我们观察的另一个孩子。这一天,我去观察她的工作,我提供给她的工作材料是一个鸡蛋,在这之前,么么特别喜爱馒头和西红柿,我们给她鸡蛋是为了让她感受鸡蛋与西红柿和馒头的区别。工作了一会儿,她对鸡蛋不再感兴趣了,于是我把鸡蛋磕开,鸡蛋从一个完整的形态变成另外一个形态,么么停了一会儿,立即兴趣大发,开始不断地拍打盘子里的鸡蛋,然后用自己的方式将这个打破的鸡蛋用到了极致。最后,我又往鸡蛋里面倒了一点小米,在她拍打的时候可以摸到小米的颗粒,每次加入新的内容时,她都会停留一会儿,然后开始兴趣盎然地重新去感受它。

由此可见,孩子的工作材料,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是有无限变化可能性的材料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最好的,如面粉、泥、布、木头,都有无限变化。

么么只有6个月,还在口的敏感期,生鸡蛋不能放进嘴里,所以当她想把沾满了生鸡蛋的手放进嘴里的时候,我们还是及时制止了她。总体来说,只要是对孩子发展有意义的,不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的行为都可以给孩子自由。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所有的行为都不能制止,虽然孩子的行为是探索行为,但是我们有责任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

其实孩子的每个过程都是需要成人帮助的,不能以为孩子会像野草一样完全靠自己就能成长,成人必须为孩子准备适合于成长的土壤,那就是环境与工作材料。成人要为孩子展示怎样使用这些工作材料,但展示不等于教给孩子,而是成人自己做,让孩子自然模仿。

要注意尽量不让孩子在工作时有不舒服的感觉,否则孩子会太在意不舒服的感觉而不再注意工作。要避免成人不断地要教孩子怎么做,不断地干涉孩子,否则,孩子的精神会变得没有力量,容易发火,失望,容易遭受挫折和打击。

另外,成人在孩子工作时不断地去夸奖孩子,也会给孩子带来不良的影响,当时孩子只是在感受自己的工作,成人的鼓掌表扬会把孩子从工作中唤醒出来,让孩子误以为他做事情必须在别人的夸奖之下才可以做,如果没有别人的夸奖,工作就无法进行下去。

孩子为什么哪里不平往哪走

孩子急切地需要扩大自己的探索范围,手的敏感期来临之前,他就试探通过自己的运动方式到达自己想去的目的地。一开始孩子用爬行的方式,爬行带来腿和手的协调运动,也增加了腿、手的肌肉力量和运动神经的控制能力,这时的孩子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会为自己能够到自己想去的地方而感到鼓舞,因为他们从此获得了真正的独立,这种感觉像获得第二次生命一样令他欣喜。这个时期的孩子仅仅为了感受腿和脚对地面的碰触而不断地走路,为由自己的腿脚把自己带到了目的地而欣喜。这就有了腿的敏感期。接下来他学会了行走,自行活动到他想去的地方,这时的儿童对走路无限痴迷,人一生中最喜欢走路的时期大约也就是这个时期。

这时孩子大概到了1岁多一点,他们渴望着要走路。因为孩子个子小,走路还不稳,他们会一刻不停地前往他们想去的地方,成人要跟在孩子的后面,还必须得弯下腰才能够扶着他们,要跟上孩子的脚步使成人感觉到非常的劳累,很多成年人宁愿把孩子抱在怀中而不愿意一直弯着腰跟上那蹒跚却飞快走路的孩子。

这时的孩子有一个特征:就是哪里不平往哪里走,哪里脏和乱就往哪里走,并且喜欢在一些高高低低的台阶上重复上来下去。这对于还不能掌握走路平衡的1岁多的孩子,的确是最具有挑战性的行为了。这也会造成成人与孩子的冲突,因为成人为了效率一般会挑选近的、比较平坦的路,他们实在不能理解一个走路不稳的人为什么非要走不平的路。

了解了儿童对于腿的感觉的痴迷,就了解了儿童腿的敏感期。腿的关键期与手的关键期一样,都是孩子利用他们的肢体感觉外部世界物质的时期。

蒙台梭利认为:“一个1岁半的孩子可以走好几里路不会累,但小孩子在走路时不像成人那样在心里有一个目标。幼儿学习走路是为了发展自己的能力,建立起自己的存在。他慢慢地走,既没有节奏,也没有目标,但是四周的景物都吸引着他,鼓舞着他继续向前。如果成人这时想帮助孩子,他必须放弃自己的步伐与目标。”(引自:《恢复蒙台梭利》,第33页)处于腿的关键期的孩子主要是用腿来感知这个世界,他要到什么地方去,使用什么样的地形来使自己的腿获得感知,只有孩子自己知道。成人只有在懂得孩子的基础上,才能为孩子做好这个选择。有时候,气候的条件和外部条件不能够为孩子提供良好的腿感知的环境,这就需要我们成人为孩子做一些准备,提供一些可供孩子用脚感知的材料。案例,腿的敏感期的王宝宝:

王宝宝1岁零2个月的时候,到了腿的敏感期,我们看到他在家里已经不用手去触摸家里的物品,因为眼睛所能看到的物品他都已经习惯化了,但他对于在客厅的地板上走来走去,还是蛮有感觉的,不过这光滑的复合木地板实在不能为他提供太多的来自脚的感受,看来他很快也会习惯化。

一次他玩完托盘里的小米和杯子之后,试图用脚去踩托盘,因为托盘的边是鼓起来的,脚踩到上面会有异样的感觉,而托盘里又有小米,刚才还用手在托盘里感受的小米此刻被踩在脚下,用脚再去感受则是另一番滋味,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跨通道认知的机会,于是,我扶着他走进了托盘。

能够站到托盘里对于王宝宝来说显然极具吸引力,他开始不断地用脚试验去踩托盘的边,并不断地走出来再走进去。当他站在托盘中央的时候,他试图让自己的两脚抬起再放下去感受站在托盘里和站在地上的不同。由于他还没有习得使两只脚都跳起来再落下去这样的能力,他就总是让自己的屁股上下一颠一颠的,并在看着自己的脚。当我们松开扶着他的手时,他立刻从盘子里出来,又立刻进去,如此反复多次,有几次摔倒了,他会爬起来再进去,但他再进去的时候,一定要让脚踩住盘子鼓起的那个边,而不会一下踩进盘子里。

当盘子习惯化后,我又为他提供了姥爷用来按摩脚的一个按摩器材,那是用竹子做的表面疙疙瘩瘩的材料,这个东西扔在屋里很久了,但王宝宝没有发现它的用处。当我扶着他站立到那个按摩器上之后,王宝宝对它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的脚不断地在上面来回挪动,感受着来自按摩器的感觉,并不断地上来下去……由此,我们发现我们并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坐在那里等待着孩子腿的敏感期出现,孩子腿的敏感期出现完全要顺其自然,如果我们不帮助孩子,孩子就不会发现可供探索的材料。我们成人要为孩子提供可用脚进行探索的环境和条件,跟随孩子的选择使孩子获得探索的自由,并协助他们去探索。

总结一下需要注意的方面:

(1)在照顾这么大的宝宝时无论有多么累,都不要在宝宝正在探索的时候把他抱起来;也不要无论正在探索的宝宝怎样哭闹,都把他抱在怀里不把他放下去;更不可在宝宝强烈要求去走路的时候硬把他抱在怀里,并且为他的哭闹去打他的屁股。

(2)如果成人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最好跟在孩子的后边,孩子走成人就走,孩子停成人就停,这才叫帮助孩子成长。

(3)这个时候最不可取的方式,是在孩子的鞋上装上会响的笛子。这种新奇的鞋在孩子走路时会发出尖利的响声,会打乱孩子对腿的感受和周围事物的观察,使孩子心烦意乱,要求妈妈抱,而不愿意再去探索来自腿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