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关键期关键帮助
9362800000028

第28章 给孩子建构哪些人格(1)

目前国内的教育中,幼教比学校教育多元化一些,台湾的一位教育专家发现在台湾现行的幼教模式达十几种,有传统填鸭式、开放式教学、单元式教学、主题式教学、福禄贝尔教学、蒙台梭利教学、吉尔福特创造思考教学、皮亚杰认知学教育、精熟教学、感觉统合教学、零岁方案教育、华德福教育、瑞吉欧教育、电脑教学、双语教学、综合式教学等。

但是所有的人都会明白,教育不是只有学习知识和能考高分就具价值的,教育到底是为了什么,这就要拷问教育的本质了。教育是为了教育,还是为了教育者的爱好,还是等待着某个强大权力的选择?总之人们花了二十年或者更久的时间去接受教育,目的肯定不是只为了让自己的民族更高级,为了社会人群更美好,更加实际的意义恐怕单是为了更好地生活,为了生存得容易一些。如果我们睁开眼睛看一下考试给我们孩子带来光明前途的机会并不可靠,而且不是那么普遍的话,那么我们如何能让教育的功能更加广阔一些,广阔到我们的孩子无论考上什么和没有考上什么,我们的孩子都因为所受的教育而受益,教育真正支持到每个人的生命过程。要达到这一点其实并不难,只要做到“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就可以。

说到“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就等于说到了一种决心,等于说教育者要让教育适合于每个孩子的需要,适合于人类的生活需要,顺应于人的发展规律。在人的发展规律中,有一条极其重要的就是,人类在6岁之前要建构自己的人格。人格的元素特别复杂,只是自然元素就有这些:

人类基因所行成的天然特质;

家族遗传特质;胚胎期母亲的体内外环境影响;有没有外来灵魂注入还不清楚(转世);家庭文化影响;家庭生活方式影响;父母家人态度影响;父母教育行为影响;学校教育影响。

我们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是我们的目标,为了这个目标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方法,世界上所有先进的教育,都一直肯定地认为,人的教育,应该先建构人格,再学习人创造的知识。建构人格不是在我们传统意义的课堂上能够完成的,因为每个孩子生来都不同,他们也必须在后期发展中形成不同的个性,同时他们得有需要适合于人类社会的特征。这就需要成人的设计和引领,我们盘点一下作为一个人要想生活得很好,哪些人格元素比学习知识更加重要。

1.使孩子成为他自己

有很多成人,看到这种观点就害怕,这不是培养孩子的个性太强了吗?大家都知道人的个性太强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但是大家再想想,谁愿意跟别人完全一样?其实我们千方百计地想让自己有自己的特色,因为人们喜欢特色。人们喜欢自己穿了件谁都没有穿过的漂亮衣服,如果别出心裁地创造了一种衣服的穿法,上街一看,所有人其实都已经像你一样在打扮自己,你马上会对你的别出心裁失去兴趣。其实创造的本质是人不同于别人,如果人群中的每一个人的想法一样,说的话一样,穿的一样,爱好一样,这个人群的人很快就开始追求不一样,这就是人的本质。

要使孩子成为自己,其实就是在保持我们物种的特性,消灭了人类物种特性,人类会感到很悲哀。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使人类很为自己感到自豪,如果人不再为自己是独特的而感到自豪时,这个人活着就会感到没有激情,没有意思。

人类的特征是每一个人跟每一个人都不一样,每一个人的需求也跟每一个人都不一样。因此,人们最不喜欢的是平庸。一个人如果什么都随大溜的话,人群就会对他失去兴趣。各种各样的人需要各种各样需求,就需要各种各样的服务,这样就形成了每一个人都是为别人服务而获得了自己生存的机会。人如果失去了自己的个性,每个人都做一样的事,有一些人的需要就没有被满足,那么这个行业就成为热门行业。

如果我们是这样:在我们成年的时候,IT行业特热,挣钱多,学了这个行业的人很吃香,我们在自己30岁时生了个孩子,我们毫无悬念地准备培养孩子学IT,从小就对他们进行理科方面的熏陶,然后一路成功的话,到大学毕业他们真的成为IT人才。但是我们发现全中国人有一大半的人都学了这个行业,人才过剩,IT人才烂大街了,这让孩子觉得他们自己太没价值了。这时,家长发现金融行业特别好,结果又出现了全民学金融的景象,等着十几年后,在毕业生的招聘会上,这些经历了非人的学校生活的学子发现,原来,他们需要几万个人争抢十几个的招工名额,于是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觉得自己没有特性,不被需要。一个人觉得自己不被别人需要,他的生活一定不会美好。

再说个性可怕吗?一个人具有自己的特征,并不就意味着他的特征一定是不被群体接纳的。只有那些专门为了培养个性而发展起的作为标本式的个性,或为了独特而培养出来的个性,才有可能不被群体接纳,如我们只培养孩子个性忘记了社会性,我们培养的孩子个性发展超出了人类生活的范畴,如我们没有给孩子发展融入群体能力和合作能力。但具有标本一样个性的人却适合做独树一帜的艺术家和科学家。

看了大师们的生活后,很多家长并不想使自己的孩子成为那样的人。无论如何,儿童要按照自己的机制去完成自我建构,只要给儿童以大自然的敬重,再给他们人类的生活范畴,孩子们一定会利用环境的不同因素去完成完整的自我建构的过程。

在芭学园的教育中,我们给了儿童成为他自己的自由。

2.使孩子成为具有感受力的人

我们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感觉到舒服、美好,于是我们会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我们锻炼成的能力,我们的技术,我们的经历和工作所获得的经验去挣钱,挣到钱后,我们再用这些钱去寻找好的感觉,于是我们跑到别的地方去观光旅游,有的人不惜赌博吸毒为的也是找到好的感觉。

人类只要活着就在尽可能地寻找好的感觉,人们用辛苦挣来的钱去寻找各种美味,以至于吃进身体里的东西完全超出了身体的需要,不惜为此再花钱受罪治疗因为吃而造成的疾病。人们之所以这样完全是为了给舌头最好的感觉。

为了能对生活具有感觉,人们就必须具有感受力,感受力对人一生的生命质量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有很多人由于童年没有形成感受力的机会,感受便处于较低的水平,成年之后,他们每天就是活着,既不痛苦也不快乐,这就是近于灵魂丢失的状态,也就是人们所谓的麻木。他们对社会没有什么建设性,不能给家人温暖,不能给朋友友情,没有思想的火花给周围以新的创造,自己生活得索然无味。

还有一些情况是,有一些人以为达到了自己设定的目标就会幸福,以为到了那一天会万事大吉,可到了那一天,在短暂的快乐之后马上会发现下一目标,或担心有比自己更强的人,所以快乐会很快消失。他们非常不快乐,因为他们不能在平实的生活中感受到生活的滋味,也不能体味到这些滋味对于他生命的意义。所以总是一次又一次地让自己辛苦或忍着辛苦去追求实际上不会给他们带来生命质量和幸福的目标。这样,苦是长时间的,乐却是短时间的。由于他们的不愉快,他们也无法很好地带给自己的另一半以及儿女快乐,反而给他们带来很多痛苦。

如果人具有了很好的感受力,他们同样也在达到目标,却能从达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当然这种快乐是指愉悦,并不是指高兴。这些愉悦无论是艰苦和失败带来的,还是顺利成功带来的,都会由于感受力的作用为他的生命增加意义,使他感到做人的无限滋味,这种感受会滋润人的心灵,给人充电,使人的内心力量生生不息。

没有感受力的人见别人去旅游,他也会去,但旅游不能给他带来享受;见别人去买车,他也去买车,开车也不能为他带来愉悦。如果他们在通过艰苦的努力获得成就时不感到快乐,那么他们该多惨?

总之,乐趣来自我们的感受力,并不在于积累的物质的多与少,如果我们能从别人的心灵表达中,能从大自然的五彩缤纷中,能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获得愉悦,那么我们的一生快乐的机会就会很多,幸福的可能性就会很大。我们就不用以为获得美好的生活必须累死累活,或者在别人以为我们为了热爱的事业累死累活时,我们仍然感受到的是快乐。我们不必用尽所有精力和时间去挣钱,因为我们随时随地都能够获取新鲜的感觉,能够发现有趣的事物,我们粗茶淡饭也感到满足不已。我们不能让我们的生活只剩下花钱和挣钱两件事了。

当然,有了感受力还得有很好的审美和健康的心理,否则我们的感受力会帮助我们去寻找对我们不利的事物,如吸毒和赌博等伤害我们的事件。世界所存在的不美好,会使我们更加不愉悦。

3.使孩子具有对人类有利的审美观

我们说对人类有利,是指对整个人类的品质而言。实际上,一些人处在某种审美层次并不会为自己的审美层次而痛苦或快乐,甚至有的人认为审美对个人的生活没有什么用处。如有的人把自己的生活环境搞成了垃圾堆,或住在臭气熏天的垃圾堆里并不觉得不舒服。

人类是一个向往提升、向往美好、天生就追求舒适的动物。当所有的人都退化到不再爱美,不懂得爱护美好的东西,不再会创造美,不知道舒适和愉悦是内在的观点和感受,对舒适和愉悦的认识只停留在低档的物质层面时,人类就会肆无忌惮地破坏环境,人类的精神内容也与低等动物差不多了,一旦人类走到那样的地步,离灭绝也就不远了。

所以,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都有义务为人类的品质保留或提升做一些贡献。

教育的责任应该也在于此。审美不是教的,只能靠具有审美能力的人所设计的审美教育元素去长期熏染,使人从小就在不知不觉中具有了比较好的品格胚芽,而胚芽还需要一辈子不断地成长。有了这个胚芽,人就会自己吸收环境中的养分,使这一特质获得成长。当他有一定的积累后,你给他贝多芬的《命运》,他会享受在其中,听一首乐曲就让心灵获得美的滋养。当一个人的心灵被滋养了,他就懂得怎样去爱自己,也懂得怎样去爱别人,爱环境。这就叫品位。有品位的人会把他的环境也创造得很有品位,这是人类的物种特质,在动物中只有人类讲究生活的品位。于是人们创造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园林、建设艺术、文学、书法、装修、厨艺等来为人们的品位服务。人类追求品位才能保持人的生活品质。

有一年我和胡子旅游到新疆的伊犁,小城非常优美,人们悠闲自得,大街扫得干干净净。走到一处,胡子看到公厕,去了之后回来很生气。我问他怎么了,他说他看到厕所外面蹲着一个人在解手,当时他心里很反感这个人都到了厕所跟前了却在厕所外面解手,胡子对这里的人不爱护自己的家园和环境很生气,就问他:“你已经到了厕所跟前了为什么不进厕所解手?”那个人说:“啊呀,厕所里面臭得很嘛。”胡子先生语塞。的确,厕所里面臭得很,但就因为自己受不了厕所的臭,就去搞臭那些不臭的地方,这表现了一个人的审美素养。

素养与文凭没有绝对关系。一个有着良好审美的人,他会改造环境中不美的东西。他会创造美,由于对美的热爱,他会去珍惜已有的美的事物。美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的生活根本。如果每个人的人格中都有爱美的特质,我们的家园会变得到处都像瑞士那么美了。我们的国民再也不会为了环境而向往移居国外。用海归朋友的一句话说,她发现虽然瑞士很美,但回国真的很舒服,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我们这里讲的审美并不是只指艺术的审美,而是泛指一个人的人品和生活的审美,否则有的画家把家和画室搞得一塌糊涂就无法解释了。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虽然不能使孩子们对歌剧和芭蕾、交响乐比动画片更感兴趣,但我们可以使他们在对动画片感兴趣的同时也对人类其他的精神产品感兴趣,使他们对美感兴趣,使他们听到美的音乐会愉悦,使他们对不美的东西提出疑议,并对环境的不和谐和丑陋做出反应。长大了,他就会动手去改造。

芭学园的家长们说他们发现芭学园的孩子会化腐朽为神奇,有的孩子会随手把家中不好看的东西改造成为很美的东西。他们很注意保护环境中美的东西和事物。当孩子有了这种特质时,他们就会创造美好的生活。

4.使孩子具有探索精神和尝试欲望

在人类所有的潜能中,探索精神和对新事物尝试的欲望被排在前面。我们不知道人的祖先猿人是否就具有这样的特质,按达尔文的进化论,某种动物具有某种基因都是由于生存选择的作用。也就是说,在人类进化中,那些探索精神强的具有强烈好奇心的猿人更容易活下来,于是在他们的后代中,这种特质就很强。在生存的淘汰中,那些探索欲望强的猿人活的时间更长,养育的后代更多。逐步的探索就成为人类的一种天然的特质,被编写在人类的遗传密码中成为了基因,成为了人类这种动物生存的重要潜能。